-
1 # 用戶4536600625928
-
2 # 用戶夏爽
喜歡在地瓜葉上產卵的叫甘薯蟻象。
它又名甘薯象甲、象鼻蟲、沙蝨、沙辣子、臭心蟲等。在中國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地區,此蟲不僅在甘薯生長期為害,貯藏期也繼續為害。薯塊被害後惡臭,不能食用。薯塊被蟲蛀食,鑽成許多傷口和孔道,病菌同時寄生感染,造成腐爛。它也為害幼苗,成蟲取食莖葉,嚴重影響植株生長,常使薯苗變黃,甚至死亡,造成大量缺株,降低產量。甘薯蟻象嚴重威脅中國南方甘薯生產,已列為國內植物檢疫對象。
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 成蟲體長5-9毫米。狹長,形似螞蟻。頭部及吻為暗藍色,觸角、前胸和足為赤褐色,後胸及腹部、腹面大部暗綠色。
鞘翅藍綠色有光澤。初羽化為成蟲時,全身為淺赤色。有假死性,飛翔能力很弱,平時多爬行。卵橢圓形,初產時乳白色,後變為淡粉黃色,表面有許多小凹點。幼蟲近長圓形,兩端較小稍向腹側彎曲,頭淡褐色,體表生有稀少白色細毛。蛹近長卵形,乳白色,複眼淡褐色。
甘薯蟻象每年發生的代數÷因地而異:浙江每年發生3- 5代;廣西、福建4-6代;廣東北部5-7代;台灣和廣東南部 6-8代。發生的地區都是世代重疊,在田間無法區分。它白天藏在葉背面,為害主脈、葉柄和莖,也潛藏在地面裂縫裡為害薯梗,黃昏爬出土面活動。成蟲鑽入土中為害薯塊,在薯塊或莖部產卵。卵孵化後幼蟲鑽入薯塊蛀食,造成許多孔道。幼蟲在薯中化蛹,後來羽化為成蟲,如此世代輾轉為害成災。
乾旱炎熱是此蟲猖獗的主要條件,乾旱土壤容易龜裂使薯裸露,利於成蟲取食和產卵繁殖。乾旱會使溫度上升,促進蟲的繁殖。一般砂性土比粘壤土受害輕;土層淺薄的地塊比土層深厚的受害重。不同甘薯品種受害程度有差別,一些薯梗短、結薯部位淺而集中的品種,如禺北白等受害重,反之則較輕。成蟲在薯塊和薯梗內越冬,也可以在地里的殘留薯、枯葉、雜草、土壤縫隙、巖石裂縫、瓦礫下越冬。幼蟲和蛹則在薯塊、薯梗或莖蔓中越冬。
回覆列表
是蚱蜢亞科昆蟲的統稱。中國常見的為中華蚱蜢(Acrida chinensis),雌蟲較比雄蟲大,體綠色 蚱蜢或黃褐色,頭尖,呈圓錐形;觸角短,基部有明顯的複眼。後足發達,善於跳躍,飛時可發出“札札(Zhā Zhā)”聲。如用手握住,2條後足可作上下跳動。咀嚼式口器,危害禾本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