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海鉤沉者小王

    要說戰前斬殺大將,那隻能是《演義》裡曹操殺了張允蔡瑁,除了周瑜的反間計的因素外,還因為曹操厭惡不忠不義之人,早想殺了兩人。但是歷史中並沒這事。

    荊州的投降

    《演義》裡劉表死後,蔡夫人和張允蔡瑁合計,用假遺囑立劉琮為荊州之主。並投降曹操、獻了荊州。

    曹操接手荊州水軍後,封蔡瑁為鎮南侯、水軍大都督,張允為助順侯、水軍副都督,兩人統領水軍。蔣幹又毛遂自薦去東吳說服周瑜來降,結果被周瑜識破來了個反間計,用錯誤的情報誤導曹操,斬殺了張允蔡瑁兩人。雖然過後反應過來,但為時已晚,面對眾將的詢問,也只能推脫兩人怠慢軍法。

    如果以曹操當時的水軍構成來說,八萬水軍和大小戰船七千餘隻規模不小,張允蔡瑁作為水軍兩大統領,也算的上大將說法,而周瑜的反間計也確實導致了曹操斬殺兩人的直接原因。

    但是從根本原因講,曹操生性多疑,內心厭惡賣主求榮之輩佔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厭惡不忠不義之人

    曹操喜愛關羽的事是比較熟悉了,在他招攬的各路將領中,要麼被逼投靠曹操、要麼曹操親自勸降。比如張遼面對曹操的舉劍砍殺全無懼色;張郃高覽因為郭圖推脫責任,設計陷害而被迫降曹操。

    像張允蔡瑁這種不做抵抗,直接投降的還是少數。最主要是兩人面見曹操時,帶著一臉的諂媚,這種做法直接在曹操心裡種下了不忠不義的印象,連一旁的謀士荀攸也點明瞭此事,疑惑為何重用這等諂媚之人。

    其實,曹操最厭惡此等不忠不義之人。

    比如曹操用天子詔令讓馬騰進京述職時,馬騰帶著兵馬前往許昌,而馬騰本就想找機會殺了曹操,於是和黃奎商議時機。結果在小妾李春香的試探下,說出了斬殺曹操的計謀。可李春香又和他的小舅子苗澤私通,苗澤知道此事後,為了得到李春香立馬去曹操那告發。曹操將計就計殺了馬騰、黃奎。

    按理說,曹操應該賞苗澤,但卻表示“為了一婦人,害了你姐夫一家,留此不義之人何用”,一併斬殺了苗澤。說明曹操內心厭惡這些不忠不義之人,當時留下只是還有利用價值,遲早處理。

    同理,張允蔡瑁也是一樣,篡改遺詔,直接獻荊州,還一臉諂媚,雖說有個周瑜的反間計,但正好擊中了曹操的內心,因為曹操本來就打算事後殺掉兩人。當時蔣幹書信一到,曹操的思維模式是這事真的,兩人該殺,便迅速下令斬殺,沒有一絲猶豫。直到看到兩人人頭後,才轉換了新的思維,這書信會不會有假?

    另外,蔡夫人和劉琮還被曹操下令截殺,就算當時識破了周瑜的計策,張允蔡瑁也活不久,一旦江東拿下,就是兩人死期。就像他對荀攸的疑惑解答,“暫時權宜之計用用兩人,等事情結束之後,再處理。”

    被羅貫中寫死的

    羅貫中估計也厭惡這樣的不忠不義之人,所以讓兩人早早領了盒飯。歷史上,張允蔡瑁並未被曹操戰前斬殺。

    蔡瑁是荊州本土家族的代表人物,面對曹操的大軍來襲和劉表的病入膏肓,為了保全家族利益扶持自己的侄子劉琮,加上蔡瑁小時和曹操還有交情,於是代表荊州本土家族歸順了曹操。隨後,歷任從事中郎、司馬、長水校尉,封爵為漢陽亭侯。從官職看,曹操應該沒有予以重任,都是近侍、侍郎這樣的虛職,並未掌管軍權。

    張允的記載更少,除了後來曹丕罵這兩人外,沒見出現了,估計混得比蔡瑁還差,畢竟蔡瑁還有私交擺在那。

    此外,曹操帶的部將中,許褚、曹真、曹休、于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等等,除了馮楷再沒出現外,其他人都出現在後面的其他記載中,而馮楷可能是陣亡或者沒有能力變得默默無聞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被刑拘了三年有可能被判處免於刑事處罰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