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部分媽媽認為吸奶器價格貴,容易弄傷乳房,另一部分媽媽認為吸奶器按摩舒適,使媽媽不恐懼吸奶。那麼吸奶器是否值得買呢,如果值得,有沒有價效比高的吸奶器推薦呢

8
回覆列表
  • 1 # 暖暖媽育兒

    沒有生孩子之前,我也有這樣的糾結,不過待產包還是準備了吸奶器,幸虧準備好了,生完沒多久吸奶器就派上用頭了。

    孕晚期飲食一時沒有注意,吃了點回奶的東西,導致產後乳房一直很軟,甚至以為自己沒有奶水,在醫院護士的指導下堅持讓寶寶吸吮,但是寶寶也會累的,在寶寶休息期間用手按摩和結合吸奶器的“泌乳”功能按摩,順利實現母乳。泌乳功能不是把奶擠出來,更多是催奶的功能,泌乳得差不多了,也就可以讓寶寶吸吮了。“吸奶”只是吸奶器的最基礎功能。

    一、吸奶器有必要買嗎?

    如果產後考慮母乳餵養,無論餵養多長時間,吸奶器都是必備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吸奶器不僅有把奶吸出來的功能,市面上大多數的吸奶器都是具備“泌乳”功能,這種功能能刺激母乳分泌,在母乳供需未平衡之前,吸奶器的作用非常大,可以說省時省力省心。

    2、幫助防止乳腺炎。

    曾經親歷一次乳腺炎,被我形容為“人間最痛”。一般產後3個月內特別容易得乳腺炎,但是我竟然在產後10個月的時候遇到了乳腺炎,整個乳房像石頭一樣,一碰就痛,而且很難吸出來,發冷、冒冷汗以及發燒接踵而來。

    我是堅持變化不同的餵奶姿勢讓寶寶吸(親喂是最有效的辦法)+寶寶不能吸的時候用吸奶器的“泌乳功能”按摩和吸奶功能交替使用,最終順利解決了乳腺炎的問題。

    3、追奶必備

    母乳很智慧,你吸出來多少就能反饋給身體需要產出多少,以最終達到供需平衡。追奶的時候持續使用吸奶器+合理飲食,能讓你的奶量UP!UP!UP!

    4、背奶、備奶必備

    職場媽媽背奶不必多說了,吸奶器肯定是少不了的。但是全職媽媽也是需要吸奶器的,產後還沒有達到供需平衡的時候,可以多吸奶,存一些母乳,以防不時之需。雖然是全職,但是有時候生病了或者有事出門不能帶寶寶的話,存奶就派上用場了。

    二、選購吸奶器需要關注的6個常見問題

    1、手動or電動

    主要使用的吸奶器不建議手動,強烈建議入手電動,手動可以入手,但是隻能作為輔助工具。

    催奶、背奶、追奶,用手動而且要擠夠一定的奶量,真的很費力,而且沒有電動的“泌乳”功能,更沒有電動的分檔力度,這些情況下手動吸奶器的效果肯定不佳。如果產後還沒有漲奶,就用手動擠奶器可能會讓你懷疑人生,令心情煩躁,得不償失。這麼說,電動吸奶器就是省時、省力和省心了。

    個人覺得手動吸奶器最大的作用是,外出不方便攜帶電動吸奶器的話,手動款還是比較方便攜帶,主要是在乳房過度充盈的時候擠一點奶出來,這樣會舒服一點。不過這點功效,使用便宜一點的“集奶器”效果也是可以的。

    2、單邊or雙邊

    粗暴點下結論:雙邊會更省時,職場背奶媽媽建議入雙邊。如果是全職媽媽,親喂為主的話,一般單邊就可以了,因為寶寶一直在吃奶,一般至少能把一邊乳房的奶吃完,雙邊一起使用的情況很少。

    我是全職媽媽,入手了雙邊的,但是吸奶時候我只用到單邊的。

    3、護罩尺寸

    使用不合適的喇叭罩會導致起泡,吸奶量少,從而導致泌乳下降。

    大多數吸奶器廠家,都會在出售吸奶器時給予標配尺寸的罩杯,市售的標準尺寸一般是24mm~26mm。但是也有一些產品,有不同尺碼的罩杯可以選擇。例如美德樂生產的吸奶器就有多個尺碼的罩杯21mm、24mm、27mm、30mm,標配產品的尺碼為24mm。

    4、重量、體積、噪音

    有些吸奶器好用,特別是號稱醫院級別使用的,但是體質很大,如果背奶或者外出,攜帶肯定是不方便的,如果你更注重便攜性的話那肯定考慮體質小的吸奶器。

    吸奶器肯定會有噪音,即使號稱靜音的吸奶器也會有一定的機器聲音,在考慮噪音問題的時候要根據自己使用的場景(如辦公室、家庭)以及能接受噪音的程度來選擇。

    5、迴流

    防止迴流問題是吸奶器的一個核心技術問題之一,奶水迴流不僅會使導管不易清潔(一般導管都是不需要清潔的,迴流了建議換導管了)滋生細菌,如果奶水迴流可能會損壞主機,但是最大問題是奶水受到汙染了,如果喝了會影響寶寶健康。

    6、材質:

    主要關注吸乳主體以及奶瓶的材質,市面上一般材質主要有食品級PP和PPSU

    吸奶器的奶瓶材質主要有PP和PPSU兩種,這兩種材質都不含有毒的雙酚A(BPA)。

    PP和PPSU都廣泛運用於奶瓶材料,PP價格更低,實用性強,PPSU更加穩定,更耐高溫,耐高溫可達180度,能反覆地消毒,不易變形、耐腐蝕。PPSU材質比PP材質的奶瓶要貴一些。

    三、吸奶器的選購

    我曾經做過資料對比和分析,市面上的電動吸奶器價格從不到100元-3000元以上的價位都有,當然配置和使用效果肯定不一樣,但是並不代表說價格高的就一定是合適的,建議根據自身的情況和經濟條件進行選購。

  • 2 # 中年少女小肥肥

    吸奶器還是很有必要買的。我還沒生的時候做了很多待產包攻略什麼該買什麼不該買,什麼東西有用啥東西沒用。天天看,我都覺得我魔障了[可愛]別人看待產包都是五六個月七八個月看,我從知道懷孕了就開始研究。因為沒生過孩子,而且這個孩子來之不易,所以特別關注。林林總總在我的表格裡新增又刪除,但吸奶器一直穩站。

    為什麼說吸奶器一定要有呢?當你生完寶寶乳頭皸裂的時候,可以把奶吸出來,放在奶瓶裡喂寶寶(親身體驗,我兒子給我乳頭吸掉了一塊肉他快四個月才長好,每次他要吃奶我都哆嗦。)在一個當你奶水很漲但是寶寶又不吃的情況下就可以吸出來,放在母乳保鮮袋裡凍上,以後可以解凍了給寶寶吃。(例如你在喝了比較油膩的湯之後漲奶)還有就是不慎堵奶了,可能是壓到了也可能是碰到了(我被我兒子踹堵過兩次)這時寶寶吸不完,就需要用到吸奶器了。讓吸奶器吸完了之後用熱水衝乳房衝一會,讓後甩(場面可能不太雅觀但是很好用,我堵的那幾次特別不好開的都是這麼通的)。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樣的吸奶器好呢?首先不推薦手動的,容易弄出腱鞘炎。電動的也有很多種便宜的、貴的、單邊的、雙邊的、分體的、一體的。這裡個人建議選擇一體的。因為最開始我也不知道奶多還是奶少,我就選了一個最便宜的電動吸奶器才34塊錢其實也挺好用。就是又是電源線又是膠皮管太囉嗦(我買的是插電的,不帶充電功能)。每次用起來都特別麻煩。這裡不得不提一下手動的吸力是真好電動的吸不出來手動的可以,但是就是太累手,我都是讓老公幫著弄,太麻煩就放棄了。後來我就想換一個吸奶器才發現還有一體的,感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小鼓掌][小鼓掌][小鼓掌]。可充電 而且沒有什麼繩啊線啊的,非常簡潔。價格大概在一百左右也有七八十的。可以去某寶檢視。這裡不太建議在母嬰店買太貴了…我妹生孩子的時候就沒準備吸奶器,樓下孕嬰店手動的一百多電動的更貴。當然孕嬰店畢竟是實體店可能感覺更有保障。但我覺得吃的類的在孕嬰店買很放心這些用的就可以在網上買,到時候實在覺得不好還可以退。

  • 3 # 天時地利的迷信

    我覺得吸奶器購買的問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看自己是否需要,產前準備的物資中,這次可以暫且先不買。

    首先新生兒出生後,醫生和護士都鼓勵寶媽生產後第一時間,不管乳房是否有奶水,都鼓勵寶寶吸奶,這樣可以刺激寶媽產奶,也可以讓寶寶第一時間喝上營養豐富的初乳。

    有些寶媽下奶比較快,有些寶媽因為種種原因下奶慢或者使用了某些藥物,前期不適合寶寶吸吮。這個時候護士會建議你自己按摩乳房幫忙通乳,防止漲奶,誘發乳腺炎。如果自己不方便或者家裡人也沒有經驗,護士也比較忙的情況下,可以買一個帶有按摩功能的吸奶器,藉以輔助。

    當然吸奶器也可以幫助寶媽刺激乳腺管,更好下奶,並且更方便衛生。如果寶媽有特殊情況還是需要及時諮詢醫生或者護士,也可以找專業通乳師。

    如果寶媽開奶順利,奶水充足,而且是全職在家帶寶寶,隨時可以給寶寶喝奶,這個時候就不建議購買吸奶器了。

    如果寶媽是背奶媽媽,白天需要上班,或者偶爾需要出去,或者奶水過多,奶水過少等這些情況,寶媽是需要備上一個吸奶器,確實會比人工擠奶更加方便,建議買一個電動的吸奶器。

    針對吸奶器的選擇上有手動自動之分,我建議買自動的,手動的太累了太麻煩。自動的話如果特別趕時間可以買雙邊同時吸奶的吸奶器,不是特別趕時間可以買單邊自動吸奶器。市場上的吸奶器多種多樣,價格也是有高有低,高的達上千塊。

    根據我自身購買經驗,我建議大家買小熊的一款單邊自動吸奶器,二百多塊錢,帶按摩功能,可調節吸奶力度,聲音小,電量足,經濟實惠,我也推薦給了同事,大家都普遍反應效果很好,而且售後也不錯,我用了大概半年左右,充電器進水壞了不能用,直接給我換了一整套新的。所以整體還是比較滿意的。

    最後聯絡寶媽們使用吸奶器一定要注意力度,過大過小都不好,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祝願每個寶媽都乳汁充足,寶寶健康成長!

  • 4 # 豆丁麻麻育兒說

    你好,我覺得吸奶器還是很有必要買的。我在生孩子前也很猶豫要不要買吸奶器,諮詢了身邊很多已經生過娃的媽媽,有的說很實用,有的說用不上,搞得我自己也很糾結,最後還是買了,而且確實也配上用場了。

    哺乳期間肯定會有外出不帶孩子的情況,那麼這種時候就可以在出門前用吸奶器吸出乳汁在外出期間由家人用奶瓶餵給寶寶。如果寶媽的乳汁較多,寶寶吃不完,那麼就要及時用吸奶器排空乳房,不然很可能會引起脹奶從而引發堵奶,乃至出現乳腺炎。有的寶寶體質可能會比較弱,吮吸力量很弱,如果寶媽的奶眼本身很小的話,寶寶吃奶就會很費勁,用吸奶器的話可以使得奶眼慢慢變鬆,便於寶寶吮吸。

    吸奶器的價格從幾百到幾千元不等,我自己是在網上買的兩百多的電動吸奶器,我覺得挺好用的,檔位從一檔到八檔,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節,有催乳和吸乳兩個模式,催乳兩分鐘後自動進入吸乳模式,能更好的排出乳汁,不會疼。

  • 5 # 雞毛蒜皮小日子

    我是個二胎寶媽(ღ˘⌣˘ღ),按我的經驗來說吸奶器是必須買的。

    原因1.有些寶寶出生有可能黃疸高或者溶血等,必須住院隔離治療。這就需要用吸奶器將奶吸出,給寶寶送去(我家二寶出生時發生溶血,住了5天醫院,我每天就是用吸奶器將乳汁吸出,定時給二寶送去的)。

    2.寶寶剛出生胃口小,寶媽泌乳供過於求,這時候就需要用吸奶器將多餘的乳汁吸出,不然寶媽就要承受漲奶的折磨,有的還會發展成乳腺炎。

    3.哺乳期寶媽難免會生病,有些病需要吃藥,吃了藥就得考慮暫時放棄哺乳,這時為了防止漲奶就需要將乳汁吸出。同時吸奶器還可以刺激乳房乳汁的分泌,避免長期不給寶寶哺乳而造成乳汁分泌減少。

    4.寶寶斷奶的時候,如果漲奶的厲害就需要吸奶器將乳汁吸出。

    我當時買了一款歐婼的吸奶器,1百多,用著還可以(注:如果平常直接哺乳,吸奶器的使用頻率低,和我似的,那就選擇一款1百左右的吸奶器就可以了)

  • 6 # 以利

    首先吸奶器並不是必備的、自己有奶且下奶正常的情況下完全不需要吸奶器

    現在部分寶媽下奶不利需要吸奶器輔助嚴重的需要專業催乳師催乳

    我生老大老二的時候下奶不利、都有用到吸奶器、最早以前的5塊一個簡單易用

    以前的是單獨一個手捏的5塊就能買到

    現在有的媽媽為了給孩子存奶所以選擇比較複雜的吸奶器吸出後儲存到瓶子裡放在冰箱

    孩子吃了隨時拿出加熱絕對原生態母乳。

  • 7 # 安好每天

    個人推薦美德樂電動吸奶器。貴有貴的道理,吸奶真的一點也不痛。這可是寶寶的糧食庫,也是要跟我們女的一輩子重要的身體部位,多花一點錢,換來的是舒服和開心,挺值的。

    某寶有美版的,價格比瑞士版的便宜,但是使用過程是一樣的,基本沒啥區別。可以購買。

  • 8 # 小可愛的碧芭紙尿褲

    有必要買呢。前三個月可以在奶多漲的時候吸出來,避免堵奶。產假結束後,得用來背奶。

    我用的新貝,挺好用的。兩百多

  • 9 # 牧媽育兒

    寶媽你好,個人不建議購買吸奶器哦!

    原因:母乳餵養的媽媽,可能在開始的前三個月母乳都少,擔心孩子吃不飽,同時孩子也因為乳頭短,而不喜歡吃奶,所以媽媽想用吸奶器。這個沒必要擔心,如果怕孩子吃不飽,前期可以混合餵養,搭配奶粉,但不建議。孩子開始胃容量也不大,媽媽們只要讓孩子經常多次吸吮,餵奶間隔時間短點,母乳就是在吸吮中越來越多,越來越順暢。如果媽媽們覺得餵養太辛苦,可以選擇餵奶粉,省事情。吸奶器次次用完,次次得刷,保持乾躁清潔,個人認為麻煩。主要還是覺得每次吸奶很疼,會出現紅腫,不舒服,沒有孩子吸吮的效果好。如果是因為奶水多,吸出來扔掉,倒是可以選擇吸奶器,不費力氣。在母乳不同的情況下用,不合適,反而會越來越不同,影響奶水。

  • 10 # 奶爸學園

    吸奶器主要的用途是可以把母乳吸出儲存起來,這樣可以減少母乳親喂的次數,讓媽媽休息。合理的使用吸奶器可以減少寶寶夜奶次數,也可以減少堵奶,乳腺疾病發生。如果你信仰按需餵養,那吸奶器用不上,如果是規律作息時間餵奶,吸奶器非常有用。不要用手動的,電動一般的就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離婚到底錯在誰,孩子歸男方好,還是女方好,為什麼離婚有些女人要孩子,不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