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雲雷火電

    明朝初年,為了獲得足夠的馬匹,明朝是強迫民 間養馬供官府徵用,但是民間老百姓不願意,寧願弄死馬賠錢也不願意養馬供官府徵用。

    後來,因為缺乏馬匹,明朝不得不改為收購,即花錢從民間買馬。

    買馬的價格一般在10-15兩之間浮動。

    隨著這項政策落實,河北山東一帶湧現了大批私營馬場,專門養馬向官方銷售。同時,民間的馬車運輸業也因此蓬勃發展。

    明朝後期,因為對蒙古的常年戰爭獲得勝利,蒙古正式嚮明帝國稱臣,與蒙古的貿易通道開啟,明朝官方可以從蒙古大量購買到更便宜的馬匹,停止了在國內民間採購馬匹,導致河北、山東的私營馬場紛紛倒閉轉行。

    -------這裡需要注意一點,雖然從蒙古買馬更便宜,但是明朝官方採購來的馬成本並沒有降低,期間差價去了哪裡,自己想吧。

    到了明朝末期,隨著河北山東馬場的大規模倒閉,以及滿清興起,從蒙古買馬成本激增,高峰時達到了50兩銀子一匹。網路上流傳,十匹馬中才能挑選出一匹戰馬,這純粹是胡說八道。

    問過養過馬(耕地用馬)的老人,被明確告知,所有的馬,只要養護的好,都能夠用來騎乘。如果肯多花點本錢伺候,至少半數的馬可以用來當戰馬。

    所謂的花本錢伺候是指平時也給精飼料。普通耕地用馬平時是放養的,不喂精飼料,只有農忙時才喂精飼料。而所謂的花本錢,也並非完全餵食精飼料,而是在平時投放部分精飼料。

    而歷史上,明朝中期著名的山東響馬起義,山東響馬們也是大規模擄掠、搶奪山東、河北一帶的民間馬場,從而組建了高峰期超過十萬的騎兵大軍。如果十匹馬才能選出一匹戰馬,難道他們是從100萬匹馬中挑選出來的?

    當然,這種說法確實有史料證明。但是需要注意,這種史料也是假的,不是後人造假,而是時人造假。負責馬政的官員為了貪汙腐敗,所以捏造謊言,說十匹馬才能出一匹戰馬,以掩蓋其貪腐行徑。

    類似於此的古代仙俠故事還有很多,比如火槍槍管的製造。明朝官員、清朝官員都說,打造火槍需要用精鐵,普通熟鐵3斤才能煉出一斤精鐵用於製造槍管。

    熟鐵的鐵元素含量是98%-99%,三斤煉一斤,我想問,另外兩斤去哪了?一個論壇網友的回答非常精確而有創意:另外兩斤熟鐵被修真者用了物質轉換技術,轉換為銀子進入負責官員的腰包了。

  • 2 # 湯穎瑩

    有明一朝,主要的敵人就是北方的韃柦、瓦剌。把元朝幹成北元,再打分裂成韃柦瓦剌,但滅不了族。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當然要包括經濟戰爭,我們有太多東西可以傾銷到蒙古諸部,而蒙古諸部除了馬就是牛羊。還能買什麼?

  • 3 # 滄海一聲笑89258146

    元朝在統治中原期間建立了很多的馬場,當朱元璋率領義軍與元軍作戰時,曾繳獲過大量的戰馬。在與蒙元的長期作戰中,朱元璋深知騎兵的重要性。自明朝建立後,在明軍的組成中騎兵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同時明軍也非常重視火器,當時運用火器對付騎兵是一種重要的手段。但從明永樂年間開始,朝廷為了與北方草原上的蒙古騎兵作戰,在鎮守邊關的部隊中也組建了大量騎兵,當時為了保證軍隊的騎兵規模及馬匹來源,明朝政府下令在民間實行馬政,朝廷撥款併成立了專門的養馬機構,圈定草場讓民間百姓和部分衛所軍戶飼養戰馬,定期按照定額徵收馬匹。但由於朝廷下撥的款項經常被各級官員層層攀剝,最終撥到馬戶手中飼養戰馬的費用已經入不敷出。如果馬戶們按期不能上交規定的馬匹數量,他們就會被朝廷嚴厲懲處,這種苛政使馬戶苦不堪言,再者馬場的圈地也影響了農民耕種田地的收成,然而朝廷管理馬政的官吏和宦官卻對養馬戶們的處境絲毫不加以體恤,最終激起了大量馬戶的民變,時常進行暴動。尤其是正德年間,馬戶劉六、劉七率先在山東發動反抗朝廷馬政的大規模暴亂,先後攻陷了山東許多府縣,使山東及北直隸等地已徹底糜爛。由於起事的馬戶和軍戶們大多是騎馬作戰,並善於騎射,所以他們進兵神速,兵鋒波及山東、北直隸及徐州等廣大地區,最後朝廷從各地調動大軍平亂,付出慘重代價後才將其平定,通過這次血的教訓,事實證明,馬政制度已經不適合繼續實施,否則還會激發更嚴重的後果,所以明朝政府廢棄了在內地實行馬政制度,從而採取與當時的西藏、雲貴和陝甘河湟等地的遊牧民族進行茶馬交易,用遊牧民族不可獲缺的茶葉交換他們馬匹的交易。又與北方瓦刺等部落進行馬匹交易,後來在明隆慶年間同蒙古的俺達汗達成停戰後,也進行了大批的馬匹交易。至此,來自蒙古草原的大量馬匹給明軍騎兵源源不斷提供了大量的優質戰馬,使明軍的戰鬥力得到了空前時提高,同時內地也給草原上的蒙古部落提供了大批的茶葉及生活用品,通過漢蒙之間的茶馬交易,有力的促進了雙方民族間的交流與溝通,加深了漢蒙之間的友情,為雙方的和平相處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 4 # 我是常箐

    秦國就是從一個馬倌做起的,其實關中地區自古就是好的馬場,但長期的儒教閹割,漢人早就忘記了如何牧馬,偶爾有個別懂養馬的,也會遭受鄙視冷遇,慢慢餓死消失,自然就沒有辦法養出好馬來了。

  • 5 # 一枚明粉

    1、明初戰馬來源

    官方養馬:明代的馬政是個很悠久的命題了。明初朱元璋在河北、山東、河南、南京都委託民間養馬。而且許多軍隊也有自己的馬場。那時候國家控制力強大,有大量的戰馬。是馬匹的主要來源。

    西北內地部落養馬:這是一個被忽視的領域,明初在陝西(包括甘肅)有很多蒙古、藏族、色目人部落,他們內部自治,基本義務就是僕從作戰與貢獻馬匹。

    邊外茶馬貿易:明代的茶馬貿易主要集中在河湟地區與川西北藏族部落,每年貿易一萬多匹馬。

    北韓濟州馬:元代濟州島屬於徵東行省直轄,濟州就是天然馬場。明朝接管了元朝的一切,在朱棣時期北韓經常把濟州馬運送到大明。

    滇馬:滇馬是明軍中一個小的比例,有自己培養的,土司的馬,藏族部落的馬。

    女真、朵顏三衛馬匹:這是臣服於大明的部落,也為大明提供馬匹,也是貿易的途徑之一。

    從土默特、察哈爾採購。當時記載明軍京營、遼東優先,以致於宣大邊軍缺馬。

    在皇太極統一漠南蒙古後,明朝開始於與外喀爾喀接觸買馬。皇太極將外喀爾喀擊退,自己通過代理人貿易壟斷了明朝邊疆馬匹貿易,而且是盧象升主持的。(是不是很顛覆?我最近就在寫《戰爭與貿易:明清戰爭中的貿易線》)

    當然明朝還在從河湟地區大量採買馬匹。

    (皇太極的代理人貿易)

    參考文獻:

    達力扎布.清太宗和清世祖對漠北喀爾喀部的招撫[J].影印報刊資料(明清史),2011,(第7期).

    達力扎布.17世紀上半葉喀爾喀與明朝的短暫貿易[J].清史研究,2011,(第2期).

  • 6 # 閉家鎖的紅楓

    明朝歷史上其實主要並不是從蒙古手裡買馬。

    明朝建國初期,北方的蒙古一直是敵國,所以談不上什麼貿易,所以主要的馬匹貿易集中在青海、甘肅、四川、西藏等地,主要是用茶葉和鹽來和 西北邊境的少數民族換馬,這就是所謂的茶馬貿易。

    明朝對茶馬貿易設定了限制,以金牌作為貿易憑證,只發給西邊的蕃族(主要是藏族),卻不讓蒙古人參加。這是明朝初期的情況。

    到了明朝中期,蒙古首領俺答終於爭取到和與明朝貿易的機會,於是大量馬匹開始進入中原,如萬曆二年,一年就有27000匹蒙古馬進入中原,價格也很便宜,上等馬僅需8兩一匹,而當時內地民間馬匹市價是24兩。

    很明顯,明朝周邊,還是蒙古人的馬又多又便宜。這是別處馬匹所不能代替的。

    明朝的馬匹貿易,無論是和蒙古還是藏族,其實都是從政治出發考慮,希望形成一種貿易武器,這就象今天中國會對關係好的歐洲國家大量買飛機,對關係不好的國家斷絕貿易一樣。並不僅僅是從實際需要考慮。

    但是實際上,明朝這麼大的國家,上百萬的軍隊,需要的馬匹數量僅僅靠外購也是做不到的。所以明朝實際上還有龐大的國內馬政系統,自己養馬才是馬匹補充的主力,外購馬匹只是做為品種改良和補充而已。

    明初時期陝西邊鎮,歷史記載幾乎是全員騎兵,根據記載寧夏鎮和固原鎮兵額大約3萬人,卻分別擁有軍馬22182匹,和馬匹32256匹。

    而到了明末,寧夏鎮的馬騾合計加起來只有4180匹,固原鎮則只有8673匹,從數量上下降到明初的1/5到1/4。

    這種狀況不應該是貿易減少造成的,而是明朝自己馬政衰敗的結果。

  • 7 # 第一軍情

    我們都知道,戰馬在古代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在明朝建立之初,苦於軍隊沒有大量的戰馬使用,朱元璋就發明了軍民聯合養馬的國策,但事與願違,這種模式毫無起色,以至於到了後期不得不從大同,蒙古部落手中購買戰馬,為了買到戰馬還推行了茶葉和食鹽換取戰馬的方法,這就是古代的茶馬古道的由來,那麼為什麼會造成這種情況呢?

    主要因為明朝軍民聯合養馬,沒有質量也沒有數量,制度更加不合理。說白了軍民聯合養馬就是駐軍養馬和百姓養馬需要錢和草場。當然開始時候效果還是有的,但到了後期就不行了。

    原因很簡單,第一,牧馬的草場被佔領了。養馬可不是養雞,養豬那麼簡單,需要大量草場才可以。本來草場就控制在蒙古手裡,到了明朝中後期的時候,國內草場又被大量的貴族和地主侵佔,改做耕田之用,造成了大量草場的流失。

    第二經費嚴重不足。本來明朝就很優待士族,當官的人比馬還多。這些官員委任一方後,不重視戰馬,朝廷發下來的養馬銀子到了他們手裡之後,經過層層剝削,發放到養馬的軍兵手裡後寥寥無幾,這些養馬的人員還要養家餬口,這麼一點錢根本不夠,誰還有空搭理戰馬呢?

  • 8 # 當代曹植

    明朝建國初期,北方的蒙古一直是敵國,所以談不上什麼貿易,所以主要的馬匹貿易集中在青海、甘肅、四川、西藏等地,主要是用茶葉和鹽來和 西北邊境的少數民族換馬,這就是所謂的茶馬貿易。

    到了明朝中期,蒙古首領俺答終於爭取到和與明朝貿易的機會,於是大量馬匹開始進入中原。

    明朝後期,明清戰爭,明朝需要大量的戰馬。從土默特、察哈爾採購。

    在皇太極統一漠南蒙古後,明朝開始於與外喀爾喀接觸買馬。皇太極將外喀爾喀擊退,自己通過代理人貿易壟斷了明朝邊疆馬匹貿易。

    但是,明朝這麼大的國家,上百萬的軍隊,需要的馬匹數量僅僅靠外購也是做不到的。所以明朝實際上還有龐大的國內馬政系統,自己養馬才是馬匹補充的主力,外購馬匹只是做為品種改良和補充而已。

    然而,明朝軍民聯合養馬,即沒有質量也沒有數量,制度更加不合理。說白了軍民聯合養馬就是駐軍養馬和百姓養馬需要錢和草場。當然開始時候效果還是有的,但到了後期就不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土耳其測試俄製防空系統,遭美國製裁威脅,埃爾多安為何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