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姑蘇表哥不慕容

    知識不夠,閒話來湊

    首先,明確一點,洪武帝也就是朱元璋時代,大明就是禁海政策。太祖下令:寸板不許下海。洪武14年,太祖又發話:倭寇仍不稍斂足跡,禁瀕海民私通海外各國。一直到後期,太祖三番五次下令禁止海上貿易。

    可見,大明海禁,一開始就定了調子,只是到朱棣大帝那,發生了改變。這不奇怪吧。

    於是乎, 1405年,朱棣命鄭和,率隊下西洋。一行人可以說是浩浩蕩蕩。幹什麼去了呢?很符合朱棣大帝的行事之風。張揚國威順帶著尋找朱允炆的下落。

    告訴其他小國,我大明什麼實力,你們都應該各自好好生活,好好發展。別又出格的想法,我罩著你們,幫助你們。如果還能發現朱允炆就更好了。

    現在普遍接受的說法就這些,還有說消滅張士誠殘部的,還有說位了打通海上貿易等。都有些道理,卻又都沒有實質的證據支援。不過可以看出來,這裡面一定有朱棣所追求的東西,或者說朱棣還沒找到想找的東西。要不然為什麼前後又出海多次。

    那回到問題本身,為什麼又海禁了呢?

    梁啟超這樣說過:鄭和之後再無鄭和,那麼還應該有個說法。朱棣之後再無朱棣啊!鄭和出海,是因為明朝的需要嗎?當然不是,是因為朱棣的需要吧!那麼,在朱棣去世之後,為什麼又去了呢?難道朱瞻基也需要了?

    差不多吧,朱瞻基穩住了政權,開始了自己的治國之道,從之前鄭和出海來看,昭告友邦,彰顯國威的效果還是不錯的。所以,他也懂了這心思。命鄭和在次下西洋。告訴友邦,我朱瞻基是大明新皇了。

    還有說法就是朱瞻基為了紀念朱棣大帝才這麼做的。

    朱瞻基之後,明朝的皇帝基本上沒有這個心思了吧。

    你看繼位的是朱祁鎮,屁股還沒坐熱乎就讓人給逮住了(土木堡之變),之後又是朱祁鈺等等。沒有再想去張揚國威的想法了,這些皇帝每天不是瞎忙,就是呆著別人一起忙,煉丹的,耍脾氣的,短命的等等。總之,沒有人對出海有需求了,以主動出海倒是沒有了。

    不過明朝中期海禁形勢還是很嚴峻的。

    那時候對外貿易有些發展,沿海倭寇橫行,民不聊生,朝廷頒佈禁海希望以此消除倭寇,成果卻不那麼理想。沒有強大的軍事做後盾,再加上政治鬥爭,海禁抗倭工作成效不咋地。

  • 2 # 黑眼歷史觀

    下西洋不是商業活動,只是官方主導的大規模政治活動,不僅不能給明朝帶來利益收益,還造成了極大的消耗,朱棣執政後期出現了財政赤字。

    下西洋活動停止是遲早的事。

    至於海禁。

    朱元璋開始就有海禁了,一開始主要是防止內部勢力和外部勢力勾結。看似一勞永逸,但是失去的更多。

    後來還多加了阻止商業活動。明清海貿多是處於只賣不買、多賣少買的情況,初代殖民者就直接從美洲、東南亞挖貴金屬來到明朝買東西運回歐洲,美洲白銀、日本白銀挖出來後運到明朝,導致明朝白銀氾濫。

    還有一點,就是防日本海盜,想以此來懲戒日本。以為禁止商業活動,外中國人就活不過去。明清官員都有的問題,認為沒有天朝上國賣東西,外中國人就會得病死。【結果失去工作的沿海居民和倭寇勾結當海盜,海盜問題愈演愈烈,甚至還有一夥海盜打到南京城下。】

    所以明朝就開始了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海禁。

  • 3 # 98酒鬼

    永樂大帝,一朝做了幾代人的壯舉,前人壯舉後人不識,子不之父,兒孫一知半解,後世固步自封,明月山河在,永樂壯舉一去不復返!

    明成祖朱棣,五次遠征蒙古,收復安南,六次鄭和下西洋,同時又遷都北平,天子守國門,設內閣,疏大運河,編修永樂大典,破舊典,永珍更新,一朝做了幾代人的勝舉,締造了大明著名的永樂盛世,有道是,萬事萬物總有陽有陰,陽者盛業也,此消彼長,盛世下是大明的國庫空虛。

    之所以轟轟烈烈的鄭和下西洋後禁海,個人淺見,有以下幾個原因:

    1、太祖海禁,根深蒂固。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與民休息,大力發展農業,恢復經濟,抑商重農,頒佈了海禁令,而這一政策對朱元璋留下的前朝文脈,可謂是根深蒂固,要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晚年的胡惟庸一案,大肆殺害文人官員,已經讓明朝文脈根基淺薄,再加上明成祖靖難一役,更是淺薄,剩下的文官都可謂是前朝一脈,對於海禁本就根深蒂固,若不是明成祖以靖難之役餘威,可以大刀闊斧的破除皇明祖訓,對外實施遠渡重洋,讓江浙沿海大力發展輕工業,才有了鄭和在永樂朝的六下西洋,但是得到恢復的文官勢力集團並沒有看到那漫無邊際的海洋有什麼好處,除了沿海居民民生得到了改善,在文官勢力集團的眼中,下西洋就是勞民傷財,發展農業,與民休息才是根本,海禁根深蒂固,苗頭只是迫於天子威嚴,偃旗息鼓。

    2、子不知父,仁宗一朝就宣佈禁海

    在明成祖逝世後,明仁宗朱高熾即位後就宣佈了禁海,可見在永樂一朝,仁宗為太祖之時,雖太子監國,盡心盡力為明成祖理國政,但是朱高熾本人並不理解朱棣大力倡導下西洋的深意,還有朱棣的五次遠征,朱高熾內心而言也是反對的,這就是所謂的子不之父,我們都知道朱棣大力倡導下西洋,一方面是為了收復海外華人的心,與各國交好,彰顯大明國威的同時,活躍大明的經濟,另一方面就是增加自己的眼界,學習海外諸國先進的理念和技術,我們知道當時鄭和第五次下西洋,帶回來的軍刀,鋒利而且巨長,是大明所不能製造的,還有火炮洋槍,也是通過下西洋而引進的,但是這些在朱高熾的眼中,都熟視無睹,無論是遠征蒙古,還是遠洋海外,朱高熾這樣的守成之君眼中,還是陸地重要,與民休息重要,在加上朝臣擁戴,下西洋的政令也就出現了斷層。

    3、後繼無人,兒孫一知半解,朝臣都看不到下西洋的好處,勞民傷財

    到了明宣宗時期,可謂是大明繼永樂盛世之後,大明最鼎盛的時期,有了仁宗的與民休息,短短十個月的積澱,已經讓大明的虧空的國庫有所恢復,而看過大明風華我們都知道,明宣宗是動用了自己的棺材本才有了鄭和的第七次下西洋(當然這是戲說),但是也由此可見第七次下西洋,朝臣的阻力也是很大的,而鄭和也在第七次下西洋返航途中,不幸離世,而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帶來的經濟效益與永樂一朝相比是微乎其微的,這更讓宣宗和朝臣們失望,也造就了大明再無鄭和這般熱衷與遠渡重洋的官員了,出現了後繼無人的現象,而宣宗經歷了一次御駕親征,收復蒙古部落,開通互市,不僅將大明的重點再一次向陸地傾斜,而宣宗的身體也每況愈下,對海外更是有心無力。

    4、下西洋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遠遠小於大明的付出

    我們前面說過海禁一方面是根深蒂固,雖然仁宣之治下,明朝文脈得以復興,但是我們都知道都是三楊的學生,而三楊就是海禁派的代表,另一方面就是下西洋的帶來的意義是厚積薄發,是要經過幾代人不斷努力才能看到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帶來的經濟效益,遠遠小於大明王朝的付出,我們都知道一次下西洋就要動搖大明的國庫,特別是永樂一朝,更是因為下西洋頻繁,國庫虧空,這讓大明朝臣及掌權者看不到那汪洋大海能帶來的銀子,而是銀子都打了水漂,所以在鄭和下西洋後,就被大明的臣子放棄了,臣子不提,君王又沒有合適的人選,自然就擱淺了,況且後來互市,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塞外陸地。

    5、大明由盛轉衰,君王一代不如一代,國力一天不如一天,再加上倭寇橫行,海禁也是必然。

    經歷了仁宣之治的大明國力大增,讓大明達到了鼎盛的時期,但是還遠遠沒有文景之治後的漢武帝時期,銀子堆的滿地沒處花,而長大成人的朱祁鎮,不停朝臣的勸阻,年輕氣盛,御駕親征,成了俘虜,一時間大明群臣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塞外的敵人,誰還能顧及茫茫大海,而經歷了北平保衛戰,大明的國力也消耗七七八八,應了太上皇,又開始上演王朝內鬥,而重新登基後的朱祁鎮雖與民休息,但是與其父相比,相差甚遠,無為而治,往後大明各代君王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朱厚熜嘉靖年間,我們都知道,內部貪腐嚴重,外部倭寇橫行,還好有戚繼光,平定了倭寇,才使得大明海邊恢復了短暫的安寧,而遠渡重洋也早已經是傳說之事,海禁不禁,面對剛剛恢復平靜的大海,海禁也是必然,而後的大明雖有萬曆中興也是曇花一現,大明王朝也如日落西山的殘陽,早已沒有了昔日的鼎盛與輝煌。

  • 4 # 曹老師xixi

    因為明代從仁宗繼位往後,朱明皇帝已經沒有了永樂大帝那樣的雄才大略。

    很多人說明朝海禁,是為了打擊海盜、杜絕走私、保障沿海穩定等等,其實歸根到底,還是帝王對海疆沒有興趣,也不想經營航海。

    想明成祖永樂皇帝,五出蒙古,六下西洋,收遼東,收安南,設立三宣六慰、哈密衛,開疆拓土,成就了明王朝的巔峰。可惜子孫胸無大志,戰略不斷收縮,不僅放棄了朱棣十幾年北擊蒙古獲得的長城以北的廣闊土地,也放棄了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的安南及其西南地區大片土地,對於西北西域也放棄了經營,遼東地區也順其自然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全面的實行了禁海政策,使得宋元和明永樂時期在海上建立的一切貿易機構和勢力範圍全部脫離中央控制,錯過了世界大航海的黃金時段。

    明仁宗朱高熾繼位後,立即調整的其父朱棣的擴張政策,實行戰略收縮,全面宣佈停止再下西洋,明宣宗朱瞻基繼位後,最後一次組織下西洋,但隨著安南地區的獨立,鄭和的去世,明朝已經逐步失去了對東南亞的地區的控制,勢力範圍也逐步退出了海洋,明朝從永樂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再扣除中間禁海的5年,轟轟烈烈的23年的明代大航海宣告了結束。

  • 5 # 帝國飛車

    明朝海禁是十四世紀時明朝政府對海事進行的一系列限制政策的統稱。

      元末明初,日本封建諸侯割據.互相攻伐。在戰爭中失敗了的封建主,就組織武士、商人、浪人(即倭寇)到中國沿海地區進行武裝走私和搶掠騷擾。 對此,洪武年間,朱元璋為防沿海軍閥餘黨與海盜滋擾,下令實施自明朝開始的海禁政策 。早期海禁的主要物件是商業(商禁),禁止中中國人赴海外經商,也限制外國商人到中國進行貿易(進貢除外)。 明永樂年間,雖然有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但是放開的只是朝貢貿易,民間私人仍然不準出海。而後隨著倭寇之患,海禁政策愈加嚴格,雖起到了自我保護的作用,但大大阻礙了中外交流發展。

      隆慶年間明政府調整政策,允許民間赴海外通商,史稱隆慶開關。海禁的解除為中外貿易與交流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局面。

      明朝的海禁政策自洪武年間開始到明末海禁的廢弛經歷了一個多變的 過程。從明初嚴厲的海禁政策,永樂年間海禁的鬆弛,永樂後(洪熙—弘治)海禁政策的再強化,嘉靖年間的海禁政策高度強化,隆慶開放和海外貿易的迅速發展, 明末海禁的廢弛。這些政策對明朝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6 # 物質文化史

    先看看鄭和下西洋的路線圖:

    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鄭和路線主要是印尼蘇門答臘島、印度洋沿線,最遠到達了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地區。這些地區開發程度均遠不及當時處於鼎盛時期的中國,甚至是處於原始社會。這難免讓中中國人產生妄自尊大的思想。另外需要說明的是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有三:詔諭各國朝貢、鎮撫海外流民、尋找建文帝。

    鄭和下西洋後為何禁海?

    回答題主的問題。禁海政策的出臺不能說和鄭和下西洋毫無關係,也不能說完全是由於鄭和下西洋導致的禁海。總體上說,鄭和下西洋對明代海外貿易有如下影響:

    宋代航海大發展,元滅宋時許多宋人便漂洋過海流落至東南亞各國,朱棣希望通過鄭和諭知這些人回到故土。但是經過元朝近百年發展,很多人已經在當地根基已深,不會輕捨棄家業回到中土。比如說對盤踞三佛齊的陳祖義,鄭和就在第二次下西洋時予以剿滅,帶回中國處斬。這樣雖然召回了許多漂流在外的漢人,但也使海外華人勢力受損,明朝在外聲望下降。

    鄭和下西洋使海外商業貿易無利可圖。唐宋以來,主導印度洋、東南亞和東亞貿易的中國海商積累鉅額財富。但明政府主導的鄭和下西洋採取了“厚往薄來”的政策,這意味著世界其他各國只需要覲見就能獲得其所需的中國商品而不用像以前一樣花費成本。這無疑壓縮了海商的生存空間,於是許多海商淪為海盜,侵擾東南沿海,這成為禁海的一個主要原因。

    南洋各國對明朝的態度認為是平等往來,而明朝則認為是“以小事大,以下事上”。這難免在具體過程中會產生衝突和矛盾,

    磬盡國庫的航海一次便須動用13省的錢糧,而又帶不來經濟效益。當明朝政府停止了這種“損已利人”的弊政後,南洋各國又會因損失利益而遺恨明朝,海商也會因為利益的損失將原因歸罪於明朝。這無一不是後來海禁的原因。

    所以,毫無疑問,單從政治角度進行而不考慮經濟利益的鄭和下西洋,徹頭徹尾是失敗的。而且為了彌補這個錯誤出臺的海禁政策,可以說是過猶不及,矯枉過正。

  • 7 # 歷史收納館

    首先,鄭和下西洋除了宣揚國威外沒有帶來什麼經濟利益,龐大的船隊和七下西洋花費巨大,完全不是一個農業國家能夠長期承受的,明成祖和鄭和去世後,後來的兵部尚書將寶船圖和海圖全都燒掉了。

    其次,這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成祖發現這樣的開放對外交流,明朝的百姓都願意做對外出口貿易,都願意用經商來換取錢財,這樣一來豈不是沒有人願意務農了,那麼堂堂泱泱大國,豈不是沒有糧食吃了,這可絕對不是好現象。於是明朝統治者下令“閉關鎖國”,停止對外出口貿易,不允許人私自經商,只留下當時廣東省的幾個口岸,由朝廷對外交流。(這是封建王朝的通病--重農抑商)

    為什麼統治者發現中國人開始重商抑農以後,就要控制這個現象呢?原來中國從秦朝以前的商鞅變法開始,舉國上下的一個信仰就是重農抑商,認為只有種地吃飯才是王道,靠做生意吃飯只不過是投機取巧,根本不是可取之道。當時的統治者也是這樣認為,他認為如果當時要是“十億人口,九億商,還有一億待開張”,那麼整個國家的農業就算是完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統治者害怕百姓學習了外面的先進理念與技術以後,百姓會不服從自己的管理起兵造反,這樣一來就一定會威脅自己的統治地位,綜合這兩點原因,於是下令“閉關鎖國”,停止百姓私自對外貿易。

  • 8 # 土生木番茄樹

    泉州的色目人被明軍屠了,

    沒人跑船了,

    所以暫時的也中斷了。

    明軍屠泉州色目人,

    是因為宋亡的時候,

    色目人趁機作亂殺了很多漢人。

  • 9 # 我是苗苗和珍珠爸爸

    明朝當時在世界的份量舉足輕重,講白了明朝還是自大過頭了,想讓已知的國家都拜在自己的石榴裙下,連周邊的遊牧民族都還沒搞定就想在世界上自封為王,鄭和帶船隊滿世界跑其實就是為了宣揚明朝有多先進,大規模的艦隊想迫使新交國家的臣服與大明,不過確實當時明朝很強大,有點類似今天的美國,可和這些國家建交卻不發展通商,純粹的政治目的,一個純農業國家養陸軍都困難怎麼能夠擔負起這麼大的艦隊開支,當時鄭和的艦隊開支佔去了總財政的百分之十幾,幸虧是永樂時期,朱姓宗室還不太多,可國內經濟總量就那麼多,和周邊少數民族戰爭不斷,耗費巨大,到了宣宗後期根本就支付不出艦隊的開支了,被迫停止遠洋外交。哪怕就是放到現在的美國也收拾不住沒有任何經濟價值的外交,而且還需要龐大的艦隊做鋪墊。

  • 10 # 歷史飛凡觀

    後來因為日本的朝貢問題,朱元璋也不和他們來往了,而倭寇就從此一直襲擾大明的海防線,只是時斷時續沒有形成大規模的襲擾,直到嘉靖年間才形成較大規模。

    鄭和下西洋雖然主要目的並不是經商貿易,但是互通有無的成果還是讓國庫得到了一定的補充,比如帶回國的蘇麻黎青顏料和胡椒等物品,為國庫賺取了大量的金銀,而且帶到西洋交易的瓷器也拉動了內需,景德鎮也因此繁華起來。

    而且他們的背後多是文官集團,而國家層面的船隊首領皇帝給文官武將都不放心,肯定是會交給首領太監的,所以出於限制太監權力的層面上來看,文官集團也會阻撓下西洋之類的活動的。

    但是朱瞻基戰略眼光畢竟不如成祖朱棣,各方勢力的關係沒平衡好,最後還給自己落了個頑童天子的名聲,而他苦心維持的文官、武將和勳戚的三角平衡也在其子朱祁鎮的“土木堡之變”中被打破,從此文官集團一家獨大,禁海自然也就順理成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美國堅持戰略東移亞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