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樓哥看歷史

    明諡法:凡皇帝十七字,皇后十三字,皇妃、東宮、東宮妃二字,親王一字,郡王二字,文武大臣二字。若品官未高而侍從有勞,或死勤事,特恩賜諡者,不拘常例。—《明會要卷十九·禮十四(凶禮 )》

    皇室成員皇帝、皇后: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馬皇后去世。當年九月葬孝陵,諡曰孝慈皇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閏五月,朱元璋駕崩。當月即葬孝陵,諡曰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合計十三字),廟號太祖。孝慈皇后附帝諡,稱為孝慈高皇后。

    燕王朱棣靖難篡位之後,廢除建文新政,一切以洪武舊制馬首是瞻。同時為了拔高自己身份,朱棣提出太祖帝后的尊號“未稱功德”,要求對其進行修改。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6月11日,朱棣在南京太廟內為父母舉行了隆重的上新尊號典禮。

    朱元璋新尊諡: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合計十七字)。

    馬皇后新尊諡: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聖高皇后(合計十三字)。

    到了明世宗嘉靖年間,這位為了自己親爹名號大費周章的皇帝在如願以償之後,認為太祖地位特殊,諡號應該再加長到二十一個字,於是最終定為: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而馬皇后的諡號也加長到十五個字,最終定為:孝慈貞化哲順仁徽成天育聖至德高皇后

    除了這兩位開國帝后,明朝其他正常的皇帝依然遵循皇帝十七字,皇后十三字的原則。當然建文皇帝朱允炆和景泰皇帝朱祁鈺這兩位特殊皇帝,直到南明才有了完全正規的諡號。

    太祖畫像

    皇太子: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朱元璋嫡長子、皇太子朱標去世。八月,祔葬於孝陵之東。對於這位被寄予了最高期望的接班人之死,老朱痛心疾首,對他的諡號也極盡溢美。

    諡冊曰:朕惟先王之典,生既有名,歿必有諡。名所以彰德,諡所以錶行。故行有大小,則諡有重輕。此古今通議,雖在至親,不敢廢也。爾皇太子標,居儲位者二十有五年。分理庶政,禆贊弘多。今焉永逝,特遵古典,從公議,賜爾諡曰懿文。嗚呼!德以名彰,行因諡顯,公論所在,朕何敢私。—《明太祖實錄卷二百二十》

    親王:

    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十二月,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魯王朱檀去世。作為洪武朝第一個去世的成年親王,朱元璋在其賜諡冊文中明確提出:“生封死諡,古典昭然”。但是同時又指出“父子天性也,諡法公議也”,特地給這個荒唐兒子賜諡曰“荒”。由此,明代親王的諡號均為一字。

    郡王:

    明朝第一位獲得諡號的郡王,是明太祖第十一孫朱孟熜。朱孟熜生於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是朱元璋第六子楚王朱楨的庶長子。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年僅17歲的朱孟熜去世。由於生前獲封,因此死後被追封為巴陵王,諡曰悼簡。由此,明代郡王的諡號均為二字。

    文武百官

    成書於明孝宗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的《大明會典》,對文武官員的諡號及其等級做出了規範。對於文臣,第一諡為“文正”。武臣第一諡則為“武寧”

    文——正、貞、成,忠,端,定,簡,懿,肅,毅,憲,莊,敬,裕,節,義,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潔,敏,達,通,介,安,烈,和,僖,榮,愍,思。

    武——寧,毅,敏,惠,襄,順,肅,靖,信,康,壯,恆,愍,烈,勇,僖。

    忠——文,武,定,烈,簡,肅,毅,敬,憲,節,貞,靖,襄,敏,安,僖,穆,介,威,端,壯,宣,裕,果,勇,愍,剛,惠,愨,懷,清。

    明代諡“文正”的只有李東陽和謝遷。像楊士奇和徐階這樣的大咖,諡號是“文貞”。楊廷和、張居正的諡號是“文忠”。著名的“三楊”之一的楊溥是“文定”,楊榮則只有“文敏”

    武臣之中“武寧”的諡號只給了徐達,獲得“武毅”的倒有一大把,比如顧成、金朝興、朱永等人。“忠文”這個諡號,事實上沒有任何武臣得到,因此“忠”字開頭最高的就是“忠武”,代表人物即常遇春。英國公張輔的諡號是“忠烈”,還是比較低的,和他晚節不保,戰歿於土木堡應該有關係。

    結語:以上就是明代對於皇帝、宗室和大臣所加諡號的一般規律。至於為何郡王一定是二字諡號,抱歉目前並無史料對此做出特意說明,最大可能就是歷史上的郡王諡號就是二字,明朝只是因循沿用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看到有文章說數字貨幣不綁銀行卡,那裡面的錢是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