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種花家的養花人
-
2 # 光環下的冰冷
行是行為 善是無私 行為的無私就是行善
積德是行善的必然結果
與對方沒有關系
利於別人的行為與思想就是善!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出自《周易坤文言》。
《國語晉語六》:“夫德者,福之基也。”
“行善”:不做損人害人之事,成就別人做成好事,仁、義、禮、智、信而已。
“積德”:是行善的結果,“德”者得也。你會得到良好的生存環境,而且還能福被子孫後代。“積善”就是積德的意思。
“行善積德”是一種人文素質
以上的“行善積德”是一種個人“修行”建議,它是一種“個人”行為“自律”文化傳統。
而現在在宣傳推廣的“公益”行動(為)本質上就是一種“行善積德”,只是它是社會有組織的行為,目的是進行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素質水平。
-
3 # 騰飛說史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回答。
從整體而言,大清帝國的實力其實強於蒙古帝國,為什麼這麼說呢?
中國的東北地區有三大少數民族族系,分別是肅慎族系、穢貊族系和東胡族系,肅慎族系後來發展為女真族和滿族,東胡族系後來發展為鮮卑人和蒙古人,穢貊族系與後來的扶余人、高句麗人的關系比較密切。
(努爾哈赤畫像)
大致來說,肅慎族系位於中國東北的東部一帶,他們所居住的地方雨水比較多,是漁獵民族,兼有農耕,而東胡族系則位於中國東北的西部一帶,並與內蒙古高原相交界,這裡的雨水比較少,東胡族系則是游牧民族。
為什麼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存在的時間比較短,而滿人建立的清朝存在的時間非常長呢?
肅慎族系是漁獵民族,東胡族系則是游牧民族,漁獵民族有一部分時間是需要種植莊稼的,懂一部分農業,比較容易接受漢地的農業文明,而游牧民族是不需要農業的,他們接受漢地農業文明的能力比較弱。滿族作為漁獵民族,既精於騎射,又能很好的接受漢地的農業文明,清朝早在關外的時候,就已經是一個漢化程度比較高的政權了,戰爭靠的不僅僅是精於騎射,而且需要有一整套的後勤體系作保障,漢化程度比較高的清軍,其作戰能力肯定是高於蒙古軍隊的。
另外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公元17世紀的蒙古軍隊已經無法與蒙古帝國時期的蒙古軍隊相比了,原因就是此時的蒙古各部是分散的。
-
4 # Dadyj0e
希臘300勇士就擋住了波斯也讓突厥艹得死去活來,羅馬人建立了橫跨歐亞非的帝國後來的意大利就是戰五渣。蒙古一個部落建立世界級龐大的帝國的確是真的非常非常牛逼,可正是這輝煌戰績衝昏了蒙古人的頭腦,本來是落後的游牧依仗武力征服了漢文明,伊斯蘭文明和基督文明,對於被征服者極盡羞辱認為弱者不值得學習,從他們對待漢文化的態度可見一斑,從軍事角度看或許如此,可從文明角度講,他們只不過是會打仗的野蠻人,後來各大汗國相繼被先進文明反噬而融入當地社會,蒙古人除了享受生活並不學習被征服者的優勢文化導致部落文明止步不前且戰力不增反減!隨著時間的推進,被打敗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最可笑的是現在的外蒙古,以成吉思汗的名義口號喊的震天動地,實際情況不忍直視,說句不好聽的,中亞五國之一都可以吊打他們。
回覆列表
這句話的意思是指世世代代都與人為善,積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生活素養。也體現了一個人良好的品德和正確的價值觀念,這也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學習的品質。
做人做事要對得起自己的良知和基本的道德素養,要用一顆仁愛之心去善待他人,真心誠意的去對待這個世界,只有這樣才能夠得到別人的善待,才能創造和諧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