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談秦說漢

    戰國七雄中,導致齊國滅亡的最主要原因是天下大勢已經向秦國傾斜。雖然齊國地處東方的渤海灣,遠離西邊關中的秦國,但大秦鐵蹄東出函谷關,以風捲殘雲之勢在短短的幾年之內吞滅了韓、趙、魏、燕、楚國,沒勁多大勁就兵臨齊國淄城下。

    秦國能取得天下大勢最主要的原因是商鞅變法帶來的綜合國力增長。而曾經是中原最強大的齊國,因用人不賢,被秦國之“遠交近攻”的策略所迷惑,城池不修,邊備廢弛,又在天下紛亂的“合縱”、“連橫”後期獨善其身,結果是同樣也被滅亡。

    諸侯變法,唯秦獨大

    戰國七雄中最早魏文侯實施“變法”,建立了強大的“武卒”制度。戰國初期,魏武卒吊打中原諸國,強悍地拒秦軍不得渡過黃河。但魏文侯死後,變法也中斷了,魏國漸漸衰落。而南韓雖推行了“審不害變法”,但變法時間短效果有限。

    楚悼王也實施了“吳起變法”,但變法遭到了貴族勢力的強烈反對,楚悼王去世後,變法也就停止了,作用不明顯。燕昭王也任用樂毅對燕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進行改革,史稱“樂毅改革”。但燕昭王死後樂毅就離開了燕國,變法被中斷。

    趙武靈王推行了“胡服騎射”軍事改制,仿效胡人建立了中原第一支騎射兵軍隊,曾吊打中原諸國。但趙武靈王壯年退位,兒子趙章與趙何為了爭王位而大打出手,大兒子趙章被殺,而趙武靈王也被兒子趙何圍困沙丘宮活活餓死,趙國從此衰落。

    齊威王時期也實施了“鄒忌改革”,齊威王接受臣下意見,選拔人才。加上齊國地處東海邊上,煮鹽業與捕撈業等自然資源豐富,因此國家經濟發展很快。齊威王死後變法沒有繼續。齊王建在位四十多年因為未遭受戰亂,所以不重視軍隊建設。

    秦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建立縣制。由於秦孝公的壽命比較長,鼎力支援商鞅變法,因此效果最明顯,秦軍戰鬥力空前強大。魏、韓、燕、趙、楚、齊六國變法都是半途而廢,效果大打折扣,只有商鞅變法最徹底。

    遠交近攻,用人不賢

    齊王建即位時年幼,國家大事基本是君王后在主持。君王后賢惠有才幹,與遠方的秦國外交關係處理比較妥當,國內百姓因富足也安居樂業。主要是秦國當時忙於與韓、趙、魏、燕、楚等國作戰,與齊國執行“遠交近攻”策略,暫時無暇他顧。

    君王后即將去世前交代齊王建要重用一些大臣,齊王建居然怕記不清楚,去找筆與木牘來記錄,等齊王拿來筆與木牘準備記錄她的話時,君王后卻說:“我已經忘記了。”看來君王后對這個國家一把手也是失望之極了,再多的操心都是無謂的。

    果然君王后去世之後,齊王建任命後勝出任齊國的相國。但他貪婪,大量接受秦國為挑撥君臣關係而贈與的金銀財寶。而齊國派到秦國的外交人員,回國後都為秦國說話,勸說齊王去朝拜秦王,不必浪費錢去整修城防,不要去援助其他國家。

    齊王建即位初期是君王后當家,君王后與各諸侯國建立互不侵犯的外交政策是對的。但秦國吞滅南韓之後,齊國就應該警惕,特別是趙國在“長平之戰”時向齊國借糧就應該施以援手,相對貪婪的秦國來講,韓、趙、魏三國就是齊國的屏障呀

    城池不修,邊備廢弛

    而齊王建重用的丞相後勝,及派出的外交人員,竟然勸說齊王去朝拜秦王,還出主意不修城防,不援助他國,以免得罪秦國。而大部分的建議能被齊王建採納,足可看出齊王建是有多麼的昏庸。一個國家可以不主動惹事,但也應該防患於未然吧。

    齊王建動身去秦國前,被雍門司馬攔下,說:“齊國是因為國家才設立君王,所以君王不能離開自己的國家而去秦國。” 幸好這次齊王建聽勸,否則也會像楚懷王那樣有去無回。但齊王建仍然是城池不修,邊備廢弛,堅守與秦國的契約精神

    合縱連橫 ,獨善其身

    從秦昭襄王開始,中原諸國有過五次合縱攻秦,唯有信陵君率五國之兵,驅秦軍於函谷關內。其餘幾次均因人心不齊而被秦國用連橫之策從內部瓦解。秦軍打敗燕國,平定楚國後,田建仍堅信秦國不會伐齊,被大臣們固化後的思想真的很可怕。

    而這時,齊國仍有軍隊數百萬。即墨大夫建議收編韓、趙、魏逃亡在阿城、甄城之間的遺民,派出軍隊幫他們收復韓、趙、魏三國的舊日疆土,將秦軍趕出臨晉關,也就是秦軍東出函谷關外的黃河渡口。只要守住黃河沿線,黃河以北就安全了。

    楚國鄢郢的官員們不願受秦國驅使,逃匿在南城之下的有數百人。又建議將楚國的遺民收編起來,派出軍隊幫他們收復楚國的土地,如果順利的話,軍隊可以打進秦國西面的武關,與東面的韓、趙、魏國的軍隊遙呼相應,讓秦軍首尾不能相顧。

    但齊王仍不予採納,錯失了最後的良機。其實,秦軍已經吞滅了中原其餘五個國家,還有可能在中原留下一個獨立的齊國嗎?最終結果都想得到,只有齊王建沒去想。仍然城池不修、邊備廢弛,空有數百萬軍隊與一群被賄賂得腰包鼓鼓的大臣。

    其實以齊國之富饒,人口眾多,糧草足備,甲士數百萬,即墨大夫的建議還是有可行性的。秦國西有散關、北有蕭關、東出函谷關,南下武關,四大關隘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故未遭受戰亂。但集中原之力東、南面同時奪關,還是大有可為的

    寫在最後

    公元前221年,秦將王賁率軍從燕國向南進攻齊國,突然攻入都城臨淄,齊國的軍隊不敢抵抗。秦國又派人誘降齊王,約定封給他五百里的土地,田建於是便投降了。但是秦國卻將他遷移到共地,安置在松柏之間,最終被餓死,可憐又可恨。

    齊國之所以被滅國,在早期時跟中原其他五國一樣,沒有秦國的商鞅變法徹底,所以國力沒有秦國強大。而齊國執行一成不變的“中立”原則,盲目地相信“契約”精神,導致中原其他諸國正被秦軍漸漸蠶食時,卻置身事外,不願施以援手

    雖說合縱、連橫的學說反覆無常,但合縱是符合六國利益的,而之前中原諸國定期舉行盟會,就是為增進諸侯之間的團結合作。齊國作為中原大國,不主動主導合縱伐秦,導致六國被秦國連橫之術瓦解

    魏、韓、趙三國作為齊國的屏障,三國被滅亡時,齊國居然沒有感覺到脣亡齒寒,還相信收受了秦國好處的大臣們的矇騙,說:“盜將愛我而不攻”。所以,齊國的百姓為此編寫歌謠,說:“松樹啊,柏樹啊!使田建遷住餓死的,是賓客啊!”

    2020/10/27

  • 2 # 歷史愛好者LING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戰國七雄中,導致齊國滅亡最主要原因是什麼? 戰國七雄中齊國滅亡最主要的原因是長期奉行古典靖綏主義,是一種長期對強敵姑息容忍,以至最後導致投降主義的國家意識

    齊國的古典靖綏主義,具有古往今來所有靖綏主義三個方面的基本特徵。第一:它基於自覺認識而產生有一定的理念支撐。第二:它對強大的敵國採取明確的妥協政策。第三:它對受強敵進攻的盟邦災難視而不見,孤立一方,偏安一隅。

    齊國消極的對外戰略,當齊國與秦國兩強對峙時,楚國作為第三大國是雙方拉攏的物件,齊國先與楚國結好,卻被秦國瓦解,齊國並沒有積極把握與楚國的友好關係,而是順其自然,讓形勢任意發展,結果輕鬆被秦國張儀瓦解,齊國也上當受騙,攻打楚國,反而使秦國更加得利。

    戰國初期,齊國圍魏救趙,關鍵時刻挽救了趙國,這時兩國關係還不錯,但是齊國並沒有鞏固與趙國的關係,兩國除了有合作外,還互相侵犯。

    前284年,以樂毅為上將軍,合燕、秦、韓、趙、魏攻齊,攻入臨淄,連下七十餘城,齊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湣王逃入莒,被淖齒殺死。王孫賈與莒人殺淖齒,立湣王子法章為。

    樂毅對齊國的戰爭,而最主要的是對秦國靖綏政策,在趙國受到秦的致命打擊時,不援救趙括,長平之戰趙國被坑殺40萬戰士,使趙國徹底喪失了對秦的抵抗能力,而使齊國暴露在秦的威脅之下。

    齊王建從前264年至前221年在位長達44年 。王建六年,是在公元258年。根據《資治通鑑》這場戰爭應該從前260年開始,前258年結束。

    韓,趙,魏,楚,燕,被滅國以後。齊國面臨秦國的直接威脅。

    為了防備秦的進攻,將主力佈置在西面,卻被從北面,滅掉燕國的王賁從燕國南部偷襲,直接對臨淄兵臨城下。

    然而,這些還都不是最決定性的。最關鍵的是“後勝相齊,多受秦間金。賓客入秦,秦又多與金。客皆為反間,勸王朝秦,不修攻戰之備,不助五國攻秦,秦以故得滅五國。”

    戰國兵書《司馬法·仁本第一》雲:“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這一格言之所以傳之千古,在於它揭示了一個冷峻的歷史真理,一個國家,好戰必亡,忘戰必危。國家生存之道,寓於對戰爭的常備不懈之中。舉凡耽於幻想的國家與民族,無一不導致最終滅亡。齊國將國家安全的希望,寄託於和秦國的一則盟約之上,置身於天下驚雷風暴之外,偏安一隅,其最終滅亡的結局,其實在這一政策的開始就決定了。

    綜上所述,導致齊國滅亡最主要的原因是齊國長期奉行古典靖綏主義!

  • 3 # 文舀

    齊國是山東六國最後滅亡的國家,秦國實施遠交近攻策,攻三晉,破荊楚。和齊國同稱西帝和東帝,面對連綿不斷的戰爭,齊王坐視不救,隔岸觀火,自己無戰事就好,戰國後期韓趙,魏,燕,楚相繼滅亡後,齊王才匆忙派兵守疆,在強秦虎狼之師猛烈打擊下,公元前22|年徹底滅亡,齊王被俘流放,秦至始完成全國統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宇宙除了地球有電閃雷鳴、槍炮炸彈聲,其它星球都是很寂靜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