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用戶3654407342798371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閨瑾,字璇卿,號旦吾,乳名玉姑,東渡後改名瑾,字(或作別號)競雄,自稱“鑑湖女俠”,筆名秋千,曾用筆名白萍。

    祖籍浙江山陰(今紹興),生於福建閩縣(今福州),其蔑視封建禮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蘭、秦良玉自喻,性豪俠,習文練武,曾自費東渡日本留學。積極投身革命,先後參加過三合會、光復會、同盟會等革命組織,聯絡會黨計劃響應萍瀏醴起義未果。1907年,她與徐錫麟等組織光復軍,擬於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時起義,事洩被捕。7月15日從容就義於紹興軒亭口。

  • 2 # 京口一葉

    清末女革命家秋瑾的《滿江紅·小住京華》,是她在中秋節之際的述懷之作。

    詞的上闋描寫作者眼見祖國被列強欺凌、內憂外患而感慨萬端,抒發了作者立志報效祖國的決心;下片表現了作者不甘身為女子的英雄情懷,抒發了巾幗不讓鬚眉的豪情壯志。

    《滿江紅 小住京華》全詞如下: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溼!

  • 3 # 老葉76095

    滿江紅·小住京華》是婦女解放運動先驅秋瑾所寫的一首詞。該詞作於1903年。詞的基調高昂,語言剛健清新。通過層層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參加革命前的複雜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

    作者在詞中說自己“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這年秋瑾三十歲,有感於民族危機,拋家別子,女扮男裝,東渡日本,去追求另樣的人生,去尋求民族振興的道路。這是她在1903年中秋節的述懷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舊禮教的束縛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悶彷徨和雄心壯志的開闊胸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比擬與擬人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