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Zh上善若水W
-
2 # 玖伴你不離
在舊唐書中,作者在論述了代宗一生中的作為之後,竟然得出了“古之賢君,未能及此”的結論,可以說是極高的評價了。而在生活中,唐代宗一生都沒有立皇后(獨孤氏是死後追封的),這是為什麼呢?
唐代宗的皇后妃嬪
睿真皇后沈氏,唐代宗李豫為廣平王時的妾;
貞懿皇后獨孤氏 ,即獨孤貴妃,皇后為死後破例追尊的;崔貴妃,唐代宗李豫為廣平王時的嫡妃、結髮妻。唐玄宗楊貴妃的侄女,性頗悍妒。李豫即帝位後,不肯追封她為皇后,只追封為貴妃。
獨孤氏,獨孤貴妃胞妹
太妃某氏,李通母,史書無載,僅見於元稹為她所作的輓歌太妃某氏,端王李遇母,貞元十一年八月薨
昭儀張紅紅,史書無載,見於《樂府雜錄·序·歌》
唐開元宮中箏手薛瓊瓊——見宋陳元靚《歲時廣記》
唐代宗李豫為什麼不肯立皇后?
有人說是為了沈珍珠,有人說為了太子,還有的人說唐代宗覺著皇后太厲害了像前面的武則天,韋皇后,張皇后所以李豫不立皇后了。
-
3 # 唐鳳飛天
唐代宗李豫一生沒有立後,真實的原因誰也不知道。史書只是記錄唐代宗李豫一生沒有立後,都說李豫用情至深,在有生之年數次派人找尋沈珍珠,直到離開人世也沒有找到沈珍珠。
歷史上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現在已經沒有人能說明白了。電視劇《大唐榮耀》中倒是給大家一個合理的解釋。沈珍珠因為身份的原因被大唐皇室不喜,甚至在安史之亂時皇室外逃時也不通知沈珍珠。從這幾點上來說,沈珍珠失蹤可能存在人為原因。而李豫也在2次危險來臨時,疏忽的沒有安排好沈珍珠,使得沈珍珠2次陷入危險中需要自救。在古代女性的生存空間本來就很小,沈珍珠在面臨危險時會不會化解危險的能力才是是否能活下來的前提條件。
在安史之亂中,沈珍珠可能遭到不幸。這也是李豫多次找尋也找不到的原因。這樣解釋才是合理的。而李豫因為內疚,更因為兒子李適的生母就是沈珍珠。為了兒子的原因,不立後也解釋的過去。
-
4 # 常棣tandy
唐代宗李豫之所以一生未立皇后,我想和兩件事有關係:其一是其父唐肅宗時,張皇后和李輔國狼狽為奸,把父親氣的病情突然加重,這在他心裡留下了陰影;其二是唐代宗的妻子沈氏在安史之亂中與李豫走散被亂兵拘捕,送到洛陽掖庭,後來李豫領兵收復洛陽在皇宮與沈氏重遇,此時洛陽已經收復,李豫便把沈氏暫時安置在洛陽宮中,但是不久,洛陽再次淪陷,唐代宗再次收復洛陽時,再也找不到沈氏,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等後來登基李豫不停的尋找沈氏,甚至發動了天下人,中間有一個人冒充沈氏的母親,經查實是騙局,便將她處死了。還是接著尋找,還是沒有任何訊息,便以為沈氏可能已經被叛軍所殺。這裡足見唐代宗和沈氏的感情之深,自然出於對沈氏的感情,也是其不願立皇后的主要原因。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唐代宗李豫的傳奇一生:
一、作為儲君平叛收復兩京唐代宗李豫原名椒,封廣平王,當初其父唐肅宗在靈武登位後,他被拜為天下兵馬元帥,是實際主持抗叛的領導人。李豫有著出色的組織能力,且以恩信深得人心。時叛軍聲勢強大,官軍屢屢敗北。為扭轉戰局,他和前來為唐助戰的回紇葉護王子結為兄弟,使本有超級戰鬥力的回紇軍更加奮勇作戰。配合官軍,取得了恢復長安的關鍵一戰——香積寺大戰的勝利。
然回紇不是完全出於道義來援唐的,其附加著苛刻的條件,即攻下長安與洛陽二京後,土地、民眾歸唐,而金帛、女子皆歸回紇。由此,在進入長安前,葉護王子要求兌現協議。
李豫卻要求暫緩兌現,說:“今剛得長安,若進行掃掠,洛陽之人聞訊,必為叛軍死守,請到洛陽再如約。”
葉護王子聽他言之有理,不但同意,且表示願意再為唐攻打洛陽。攻下洛陽後,李豫再說動葉護王子,用萬匹錦羅替代了協議內容。如此,避免了回紇的劫掠,保護了二京民眾的生命
財產。
李豫的功績,天下有目共睹,各族盛稱:“廣平王真華、夷之主!”
唐肅宗駕崩後,李豫以太子身份即位。然他所面臨的形勢,仍是外憂內患。這外憂內患,可分兩層來說:一層是從國家來說,外有吐蕃之憂,內有叛軍之患;另一層是從朝廷來說,外有叛
軍之憂,內有宦官之患。
二、緩解宦官之禍為真正建立至高無上的皇權,唐代宗首先著手解決身邊的李輔國專權問題。李輔國可謂是幫助唐代宗登位的大功臣,他居著這功,比在唐肅宗時更加飛揚跋扈。朝中事無大小,一切均由他拍板。公卿百官入朝,得先拜見他。
至此,李輔國還不滿足,公然要唐代宗當空頭皇帝,囂張地說:“陛下但居禁中,外事聽老奴處分。”唐代宗裝著不和李輔國計較,並以將欲奪之必先予之的韜略,加倍地尊重他,敬稱他為“尚父”。唐代宗謙恭的態度,使李輔國放鬆了戒備。時當初和李輔國合為一夥的另一大宦官程元振,因一沒得到令他滿意的回報,二遭到李輔國欺人太甚的壓制,逐漸生出怨恨,常常向唐代宗檢舉李輔國的劣行。
見宦官集團內部開始分裂,唐代宗籠絡禁軍軍官,向李輔國開刀了:用左武衛大將軍彭體盈取代他各種要任的頭銜,用右武衛大將軍藥子昂取代他判元帥行軍司馬的頭銜,從經濟到軍事,剝奪了李輔國的權力,由此間接剝奪了他的政治權力。
此後,唐代宗名義上賜給李輔國一所外宅,實際是將他從宮中給攆了出去。李輔國搬出宮後不久,就被入給暗殺了。此案最後不了了之,很多入認為,這是唐代宗派人所為。
李輔國被除去之後,程元振替補了上去。他的氣焰比李輔國有過之而無不及,大肆貪汙受賄,排斥不肯順從的將相大臣。宰相來瑱早先在地方任節度使時,曾拒絕過程元振的索賄,由此被誣告為和史朝義叛軍有勾結,致使遭到流放,覆被賜死。程元振的專權,使朝中有功者均處在陰雲的籠罩之中。
三、平定吐蕃之亂與結束安史之亂內廷如此,邊境的形勢更吃緊。自安史之亂爆發,唐廷為抗擊叛軍,將西北戍邊部隊全都調往了內地,使西北成了軍事真空地帶。一直在伺機發展的吐蕃,趁機進行蠶食。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吐蕃兵人大震關(今陝西隴縣西),盡取河西、隴右地區。如此,風翔(今屬陝西)以西,邠州(今陝西彬縣)以北,全部丟失。吐蕃得了大片土地,並未打住,又以二十萬部隊攻克涇州(今甘肅涇川),直向內地深入。進到奉天(今陝西乾縣)等地,長安為之震動。
唐代宗倉促調動軍隊,急命雍王李適為關內元帥,郭子儀為副元帥,領軍出鎮咸陽(今屬陝西)。然唐軍寡不敵眾,連傳敗報,致使長安暴露在吐蕃軍之前。唐代宗見無力守衛京師,不得已放棄了長安,向陝州(今河南三門峽西)流亡。長安陷落。
逃到陝州後,朝廷依然被程元振所掌握。他先前隱匿吐蕃東侵的訊息,致使唐廷沒能及時調軍抵抗。此時,他為了遮蓋自己的過失,竟然多次向唐代宗打小報告,說郭子儀用兵不力,居
心不良,將有不利於朝廷的圖謀。郭子儀迫於讒言,上表請求解除他副元帥和節度使的職務,以明心跡。唐代宗沒同意,復下詔調發各路兵,要求立即前來馳救。詔令下達後,擁有重兵的李光弼等將領,因恨程元振專權害人,拒不前來。
程元振不去,唐難未已。一腔熱血的太常博士柳抗認為程元振罪大當誅,然程元振之所以能專權,問題出在唐代宗的慫恿。他冒死向唐代宗進言說:“吐蕃長驅直入,兵不血刃進入京
師,燒殺搶掠,武土無人力戰,此是將帥叛陛下;朝廷宦官當政,大臣被疏釀成大禍,群臣無人犯顏直諫,此是公卿叛陛下;陛下出京,百姓不以為優,此是百姓叛陛下;詔徵諸道兵,四十天來,竟無軍隊前來,此是四方叛陛下。若要轉危為安,必得斬程元振,然後下罪己詔,以示改過自新。”
這一席話,唐代宗只是採納了一小半,僅削去程元振的官爵,放歸原籍。儘管唐代宗很有保留,但還是激勵了各路將帥。勤王兵從各地趕來,對吐蕃軍進行了攻戰。郭子儀在商州(今屬陝西)組織了軍事大反攻,終於將吐蕃趕出了長安。
唐代宗從陝州返回長安。程元振聞訊,想東山再起,扮成女人潛往長安。走到半路,被京兆府拿獲,以圖謀不軌的罪名,被唐代宗處以長期流放。
同年年初叛軍的最後一任皇帝史朝義自殺身亡,歷時八年的安史之亂終告結束。無論唐代宗功過如何,這大戰亂的結束當給他添了不少政治光輝。
四、唐代宗與郭子儀安史之亂的平定,吐蕃軍的被驅,雖是全國軍民抗戰的成果,但在將帥之中,尤以郭子儀和李光弼建功最多。在這二人中,當以郭子儀居前。他是挽救唐廷的中興之臣,曾經有過多次
自立為天子的機會,都被他拒絕了。對這樣的大功臣,唐代宗無以為報只得搬出尚書令相酬謝。尚書令一職,是最高的宰相。
因李世民曾領過此職故後來長期被空缺,已成為慣例。直到唐代宗登基伊始,為提高太子李適的實際政治地位,有利於對叛軍的抗戰,才將尚書令一度授予李適。郭子儀懂得尚書令幾乎已是唐皇室的禁臠,對如此的酬謝,他是無論如何不敢接受的,堅辭了三次給辭掉了。
其實,唐代宗給郭子儀尚書令一職,不是真給,若是真給,郭子儀是推辭不掉的。他是借這酬謝,試探郭子儀,試探其到底是忠心耿耿的純臣,還是包藏野心的奸臣。他更是借這酬謝,試探天下人心,這江山社稷究競仍是李唐皇室的囊中之物,還是已潛伏著改易他姓的危險?有了這一試,他多少放了些心。
從郭子儀而言,對於皇位,他不想要,更不敢要,在長期的平叛鬥爭中,他認清唐皇室依然有著強大的人心基礎。由此,他給自己設立的人生最高目標,只是建功立業,建大功、立大業,封王拜相,封妻廕子。
對皇位歸屬問題的潛在爭議,不僅存在於唐代宗與郭子儀君臣之間,且還存在於他們的晚輩之間。為籠絡郭子儀,唐代宗將自己的女兒昇平公主,嫁給了郭子儀的兒子郭曖,從而君臣成了兒女親家。
小兩口鬧彆扭,昇平公主自恃金枝玉葉,羞辱郭曖。郭曖氣不擇言,脫口說:“你不過仗你父為天子,殊不知,我父還不願為天子!”
昇平公主入官向唐代宗告狀,得到的回答卻是:“郭曖說得極是,若其父願為天子,恐天子輪不到你家!郭子儀聞訊,急忙人宮請罪。唐代宗反安慰他說:“不痴不聾,不做家翁。兒女閨房之言,不值計較。”
郭子儀為化釋唐代宗的猜忌,回府將郭暖責杖了一頓。後京劇界根據這故事,編了一出《打金枝》。唐代宗在位共十八年,在位期間他做了些有利民眾的事。
(正文完)
-
5 # 魏青衣
唐代宗李豫,說起來也算是一個可憐人了。
兩人的悲哀要從安史之亂說起。安史之亂爆發以後,安祿山連下數城,直逼京城,這時候的京都長安,已經亂做了一鍋粥,所有人都在爭先恐後的逃命,李豫也是如此,只是可惜,這次逃命途中,李豫卻與自己的妻子,沈氏走散了,始終沒有找到沈氏。
與親愛之人分別,已經是一種難耐的痛楚,得而復失,更是令李豫崩潰。
當李豫隨著自己的父親,也是唐肅宗李亨奪回來洛陽,終於找到了沈氏,由於戰事告急,雖說李豫找到了沈氏,卻沒有第一時間將沈氏安置下來,就又一次奔赴前線,誰知,這次分別卻是永遠。
待到兩人再次分開,這時候的洛陽卻又一次陷落敵手,沈氏還在洛陽中,安能有好的結局?等到後來李豫又一次率兵擊敗了洛陽叛軍,佔領了洛陽,四處尋找沈氏的蹤跡,如何還能找到?
活人沒見到,屍體也沒有見到,沈氏到底是死在了亂軍之中,還是逃了出去就成了未知數,而為了這個未知數,李豫登基以後的十幾年,一直都在派人尋找沈氏。
後宮之中,皇后的位置一直都空缺著,李豫沒有得了新歡忘記舊愛,始終記著沈氏,只是奈何始終沒有得到半點關於沈氏的訊息。
雖說在此期間李豫也曾經又一次遇到了自己的相愛之人,但獨孤氏也只是做了一個貴妃。
李豫去世以後,後人也為李豫追封了兩個皇后,其中一個是曾經身為貴妃的獨孤氏,而另一個,則是十幾年都沒有找到的沈氏。
沈氏消失了一輩子,怕是凶多吉少了,李豫也因為一直想念著自己的髮妻,雖有了新歡,但卻始終為沈氏空著皇后之位。
-
6 # 尚宮女史
影視劇中的唐代宗李豫是一個深情的皇帝,他對沈珍珠用情至深,沈珍珠在安史之亂中失蹤,李豫一生未立皇后,似乎對沈珍珠念念不忘,但真正的歷史果真如此嗎?只能說影視劇就是影視劇,和歷史有很大的差別,真正的歷史上,李豫的確算得上是一個深情的皇帝,只不過他深情的物件並非是沈珍珠,而是另有其人,那麼這個人又是誰呢?
在這三個女人中,沈氏是最先來到李豫身邊的,當時的李適剛剛被封為廣平郡王,742年夏天,沈氏就為李豫生下了長子李適。但是沈氏的出身一般,和李豫的感情也一般,以至於安史之亂髮生後,唐玄宗在逃亡蜀地的時候,沈氏並未被要求同行,她一些出身同樣不高的人都留在了長安。
長安被攻陷後,沈氏被叛軍抓住,然後軟禁於洛陽的掖庭,至於沈氏在這個過程中是否被曾失身於人,就很難說了,總之,在757年李豫收復洛陽之前,沈氏便一直呆在掖庭。李豫收復洛陽之後,在掖庭中見到了沈氏,但奇怪的是,李豫並未將沈氏帶在身邊,而是將沈氏繼續留在了洛陽。而李豫繼續收復失地,然後收回了長安。
沈氏的失蹤,其實對李豫來說並不怎麼重要,他本來也沒有多麼喜歡沈氏,只不過沈氏為他生了長子李適。李適真正喜歡的是貴妃獨孤氏。獨孤氏應該是三人中最後來到李豫身邊的,但卻最受寵,《舊唐書》記載:“後以美麗入宮,嬖倖專房,故長秋虛位,諸姬罕所進御。”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李豫極為喜歡獨孤氏,愛屋及烏,連獨孤氏所生的女兒華陽公主也極為寵愛,只不過華陽公主多病,很小就成了道士,但還是在十五歲那年夭折,李豫很悲痛,數日不上朝,後來在大臣的勸說下才開始上朝,而到了第二年,獨孤氏也去世了,這帶給李豫的是更大的悲痛,他追封獨孤氏為皇后,然後“殯於內殿,累年不忍出宮。”
因著楊貴妃的關係,崔氏很是驕縱,善妒剽悍,但李豫不得不由著她如此,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安史之亂,唐玄宗逃亡時發生了馬嵬坡之變,楊貴妃被逼殺,南韓夫人也被殺,而崔氏雖然跟著李豫到了靈武,但是崔氏的地位一落千丈,沒有母族罩著,李豫已經不講崔氏放在眼中,崔氏還沒有來得及重回長安,就已經去世了。
崔氏的死並沒有在皇宮引起任何的漣漪,或許獨孤氏會有那麼的一絲高興,畢竟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人能為難她了。獨孤氏獨得聖寵,但也僅僅是在死後才被追封為皇后,那麼,李豫為何一生為立皇后呢?
後來張皇后和李輔國相互勾結,將肅宗哄騙在內宮不理朝政,而張皇后和李輔國聯合起來排除異己,干涉朝政,但後來兩人又因為利益問題相互排擠,張皇后自己沒有兒子,但他並不喜歡李豫,因此一直想著改立太子,讓李系做太子。
肅宗病危的時候,張皇后聯合李系矯詔讓太子李豫進宮,試圖讓李豫除掉李輔國等人,實際是要藉機除掉李豫,而李輔國知道這件事後,派人將李豫保護起來,然後進宮逮捕了張皇后的同黨,更將張皇后囚禁起來。肅宗因為這一出受了大驚,很快就死了,然後李豫繼位。
張皇后的事情成為李豫心裡的陰影,他不希望自己的皇后也干涉朝政,成為一個隱患,於是乾脆就不立皇后了。
-
7 # 紅顏逸聞
李豫被榮譽為“大唐第一多情皇帝”,他的情都用在沈珍珠一人身上。當李豫還是廣平王的時候,江南女子沈珍珠,被送到了他的身邊,大受寵愛,然後誕下皇生孫李括。即使如此,沈珍珠在王府的地位還是相當卑微。所以發生安史之亂時,她被留在了長安。
待廣平王收復東都洛陽後,得以與沈珍珠重逢,不知出於什麼原因,他未將心愛的女子帶回長安,此後沈珍珠便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任憑李豫怎麼找尋都是音訊全無。他與沈珍珠的兒子登基之後,也是多方尋找無果,再就是孫子繼位後,也是遍尋不著,遂為其立了衣冠冢。
唐代宗李豫在位17年,皇后之位一直都空置著,即使他最為寵愛的獨孤貴妃,也是在病逝後,被追尊為皇后。一代帝王,如此病情,實屬罕見。他空置後位的原因,與沈珍珠脫離不了關係,李豫想把這個最尊貴的位置,留給自己最愛的女人,她就是沈珍珠。
可為什麼三代帝王都找尋不到沈珍珠的下落呢?原因一:沈珍珠已死。回到開頭,安史之亂爆發後,處於亂世的弱女子,如何才能保全自己?何況沈珍珠還是廣平王最寵愛的妾,長得又中如花似玉,難保不被安軍糟蹋。
假定事實真相果真如此,身為皇太子的李豫未必不會嫌棄沈珍珠,所以才沒把她帶在身邊。待他想去找尋時,佳人已經永遠離開了人世。
原因二:沈珍珠隱姓埋名了。被李豫嫌棄的沈珍珠,明白自己無法重回皇宮,因為她已是不潔之身,看到丈夫的眼神,她更確信了這點。既然此生與皇室無緣,那隱姓埋名,做個普通人也未嘗不可。再次被李唐遺棄的沈珍珠,改名換姓,開啟了另一種人生,雖然平凡但卻踏實。
李豫一生未立皇后,在我看來,一是他對沈珍珠的愛,二是他對愛人的愧疚。他痛恨自己兩次丟棄了沈珍珠,失去之後他才後悔莫及,再去找尋,茫茫人海,佳人走遠,從今以後這個世上再無沈珍珠此人。
-
8 # 浮生若淺
說起李豫,我第一個想起的便是一部名為《大唐榮耀》的電視劇,沒錯,李豫就是劇中深愛女主沈珍珠的廣平王李俶。咱們看史料記載時,李豫有兩個皇后,但實際上,這兩位皆是追封、追尊的,李豫一生並未冊立皇后。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李豫,唐肅宗李亨長子,公元762年即位,即唐代宗。沈珍珠,原型為睿真皇后沈氏,唐德宗李適的生母。在影視作品中,李豫對沈氏十分喜愛,對她念念不忘,但歷史上是怎麼樣的情形呢?
歷史上的沈氏是以良家子的身份選入宮中,被賜給當時還是廣平王的李豫,天寶元年生下李豫長子李適,直至此時,沈氏依然並沒有成為李豫的嫡妻王妃。天寶五年,南韓夫人的女兒崔氏被選為李豫的嫡妻正妃。阿淺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1、李豫的嫡妻正妃是崔氏,崔氏依靠母家的地位成為王妃,但隨著安史之亂爆發後,其母族敗落,在廣平王收復西京不久,便病逝了。在李豫登基時,他並未有嫡妻正妃。
2、李豫登基時,任命長子李適為天下兵馬大元帥。作為李適的生母,沈氏本來很有機會成為皇后,只是在公元759年時,沈氏失蹤,從此再無音訊。
3、天寶九年成為李豫侍妾,並在李豫登基後被冊封為貴妃的獨孤氏,曾獲得過李豫的專寵:“以姝豔進,居常專夜”、“愛遇第一”,卻也只能在死後獲得追封為後。很多資料提及李豫因深愛沈氏而終身不立後,在這點上阿淺認為並不盡然。
之所以沒有冊立獨孤氏為後,一來是考慮到李適的身份,若是冊封獨孤氏為後,那麼其所生的韓王李迥便成了嫡子,對於當時已是天下兵馬大元帥的李適來說,是一種很尷尬的存在。同時也不免可能引來兄弟鬩牆的局面,這並非李豫所想看到的。
另一方面,沈氏與李豫是少年夫妻,入侍時間最早,也育有長子,雖然不是最愛,但也是有舊情的。此時的沈氏下落不明,誰都不知道她是否會歸來,若是冊封了獨孤氏為後,有一天沈氏尋回,後宮局面將可能引起一輪新的風波。從帝王的角度來說,在經歷了安史之亂後的李豫,更多希望有個良好的局面。
-
9 # 縹緲峰下一粒沙
在我很小的時候,看過一部電視劇《珍珠傳奇》,至今還記得幾句主題曲的歌詞:“天姿蒙珍寵,明眸轉珠輝,蘭心惠質出名門,吳興才女沈珍珠。”
當時也不知道誰是誰,後來才知道這位沈珍珠據說就是李豫最愛的女人,就是因為她,李豫才一生未立皇后。
先介紹一下,李豫是唐朝第八位皇帝,父親是唐肅宗李亨,這麼算下來,他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孫子。
(李豫的畫像)
開元末年,沈珍珠被選進東宮,成為廣平王李豫的側室,她相貌出眾,溫柔多情,很得李豫的喜歡,很快就生下了李豫的長子李適,即日後的唐德宗。
雖然生了長子又得寵愛,但沈家只是普通的官宦世家,不如名門望族崔氏。所以廣平王正妃不是沈珍珠,而是崔氏。
安逸的日子沒過多久。756年安祿山造反進逼長安,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宗室皇親、心腹重臣倉皇出逃,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妃、主、皇孫之在外者,皆委之而去。”
也就是說,凡是在宮中的,唐玄宗都帶走了。但不知道為啥,沈珍珠沒在其中。
《珍珠傳奇》裡說是因為沈珍珠和楊貴妃有舊怨,楊貴妃設計讓沈珍珠不能跟從,還落入了叛軍之手……我覺得這有點扯。
(左為沈珍珠)
反正不管因為什麼原因,沈珍珠和李豫分開了,輾轉流落到了洛陽。
唐玄宗一路向西逃往蜀地,同行的李亨在馬嵬坡發動兵變,但這場兵變算不得成功,只逼死了楊貴妃,誅殺了楊國忠父子,並沒能掌控大局,效忠唐玄宗的將領依然很多。
這種情況下,唐玄宗也沒懲治兒子,但李亨也不敢繼續跟著了,父子倆分道揚鑣,唐玄宗入蜀,李亨逃到靈武(位於寧夏),強行登基為帝,遙尊唐玄宗為太上皇。
李豫被封為天下兵馬元帥,757年收復了洛陽,在掖庭中找到了已被叛軍關押一年多的沈珍珠。但又不知道為啥,他沒帶走沈珍珠。兩年後洛陽再次落入史思明之手,沈珍珠失蹤,此後再無下落。
(電視劇裡的沈珍珠,很美)
《珍珠傳奇》的劇情跌宕起伏,意識超前,編劇腦洞大開,把沈珍珠描寫成了一個自強自立的女性,熱愛自由,追求純真的愛情。
當她發現李豫對自己的感情並沒有那麼真之後,就愛上了一個叫馮立的武將,但馮立雖然愛她,卻礙於身份,沒能勇氣開啟心胸完全接納她。
沈珍珠對李豫和馮立都心灰意冷,獨自離開了。
真實的歷史是,李豫和兒子李適找了很多年都沒有找到沈珍珠,唐憲宗李純(沈珍珠的曾孫)即位後,朝野都認為沈珍珠應該已經去世了,遂追尊她為太皇太后,上諡號為睿真皇后。
(電視劇裡的沈珍珠和李豫)
總之,無論是在電視劇還是真實歷史裡,李豫對沈珍珠都保有一份深情,因而一生未立皇后。不過妃子倒是挺多的,其中有一位獨孤貴妃很受寵,在其死後被追封為皇后。
所以,帝王的“用情至深”其實也沒那麼深,是有限度的。在洛陽時為什麼不帶回沈珍珠?很可能是因為嫌棄她在外流落過。
-
10 # 新銳歷史
唐代宗李豫在寶應元年(762年)登基大曆十四年(779)病逝年終五十四歲。
他的一生不僅在戰場上英勇奮戰,不僅在消除餘黨有為,不僅在鞏固帝位做到亂後求治,他的一生也是多情的一生,並且淋漓盡致。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大唐榮耀》這部電視劇,當時男主角廣平王可是收穫了一大幫迷妹,這部劇的歷史原型就是唐代宗和他的髮妻沈氏的愛情故事。
沈氏的原名跟電視劇中一樣,也叫做沈珍珠,是浙江吳興世家的名門閨秀,被指婚給李豫當正妃。
當時的沈氏才十五歲,不僅出落的十分的美麗大方,還知書達理,兩個人婚後的生活特別的幸福,還生下了兒子李適。
只不過這種幸福的日子,因為安史之亂的來臨而分崩離析,當時天下大亂,安祿山很快就要闖進長安城。
唐玄宗趕緊命人趕緊收拾行李,帶著一家老小離開長安,只不過人馬有限,出發的也很倉促,導致很多皇室妃子都被留在了皇宮,沈氏就在其中。
兩個人見到彼此的那一瞬間不僅抱頭痛哭,訴訟衷腸,奇怪的是,李豫被封為太子後,不僅將沈氏留在了長安,還沒有給他名分,也許只能的就跟電視劇說的那樣,她被俘虜了一年多,可能已經清白不保。
據野史記載,沈氏被俘虜後,被迫服侍了安祿山很多次,成為了他的洩慾工具,雖說沈氏和李豫非常的恩愛,可是民間只要出現了這種傳聞,即使不是真的,也會傳成跟真的一樣。
沈氏即不願自己的汙點會成為李豫的汙點,李豫也終於為了政治江山拋棄了沈氏。
李豫心急如焚,下令無論如何也要找到沈氏,只不過二十年過去了,他再也沒有見到過沈氏,也沒有聽說關於愛妻的訊息,也是因為對愛妻的愧疚,李豫終身都未立皇后。
也許是因為沈氏真的在那場洛陽攻陷後亂刀殺死,也有可能是因為她想要趁此機會,徹底消失愛李豫的面前,兩個人見面了,也只會給丈夫新增麻煩,不如就消失在這個世間。
李豫當初不立皇后也是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勸誡,無論如何,李豫只想讓沈氏來做皇后。後來李適繼位,也一直命人尋找生母,還追諡沈氏為皇太后。
-END-
-
11 # 尋根拜祖
後人因為“珍珠傳奇”給唐代宗李豫戴上了“情聖”的假帽子,其實這段故事的真相會讓你憤慨!不過李豫確實有兩位重要的女人,卻迫於壓力,始終沒有立她們為皇后。
八十年代有一部叫《珍珠傳奇》的電視劇火遍大江南北,它講述了一段大唐第十位皇帝唐代宗李豫(李俶)與吳興才女“沈珍珠”的愛情故事。
那時候家裡條件差,沒電視機,但竟然也記住了幾句主題曲的歌詞:“天姿蒙珍寵,明眸轉珠輝,蘭心惠質出名門,吳興才女沈珍珠。達理又知書,備位東宮主……”
所謂“備位東宮主”就是未來的太子妃,那時候李豫是唐玄宗的皇孫,太子爺是李豫的爹李亨。
歌詞的意思是,與皇孫李豫愛得死去活來的高挑白皙美女沈珍珠,就是欽定的未來太子妃。不過那只是電視劇的情節,事實並非如此。
歷史上這位“沈珍珠”並未留下名字,她僅是一位出身於江南世家大族的“普通”女子。
您可能要反駁,“世家大族”的女子還普通?是的,因為唐朝的政治中心在兩京,跟崔、楊、韋、盧、裴、鄭等豪族相比,江南的世家大族給他們提鞋都不夠資格。
沈氏是透過選秀入宮的,被唐玄宗賜給了皇長孫李豫,並於天寶元年生下一子李適,即後來的唐德宗。
那麼,沈氏與李豫的感情究竟如何呢?很遺憾,她就像一根草芥,被李豫隨意丟棄了。下面對歷史真相的揭秘可能會讓你憤怒。
如果沒有“安史之亂”,這位沈美女恐怕在歷史上留不下任何痕跡。但如果讓沈美女自己選擇,她一定寧願選擇默默無聞。
事實上,在安史之亂前她確實默默無聞,雖然她給李豫生下了長子,但她卻不是李豫的妻,而是妾。
李豫的嫡妻是誰呢?是出身於博陵崔氏的崔妃。這位崔氏讓沈美女自慚形穢,崔家是著姓,其外祖母還是楊貴妃的親妹妹,她與李豫的婚姻是唐玄宗親賜的。
這位崔氏給李豫生了一子一女,兒子就是後來的鄭王李邈,女兒就是《打金枝》的女主角,郭子儀的兒媳昇平公主。
李豫對崔氏有多愛?這個問題有爭議,有人說是真愛,否則李邈不可能獲得出格的父愛。也有說是假的,李豫純粹是懼怕楊氏裝出來的,所以隨著“馬嵬坡之變”唐玄宗丟掉皇位,以及楊氏的倒臺後,崔氏就失寵了。
我們先把這個爭議放一邊,把目光聚焦在沈美女身上。
當安祿山的大軍即將攻破長安之際,唐玄宗帶著一大家子向蜀地逃亡,其中就包括太子李亨、皇孫李豫,以及崔氏母子,唯獨缺了沈美女。
請問,如果你是李豫,你會把自己最心愛的女人留給叛軍嗎?很顯然,沈美女在李豫的心目中就是一根草芥!
唐玄宗一行在馬嵬坡遭遇太子逼宮,被迫升級為太上皇,李亨在靈武登基稱帝,史稱唐肅宗。李豫被父親任命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統籌平定安史之亂的軍事行動。
第二年(至德二載,757年),洛陽被收復,李豫在洛陽宮的掖庭意外地發現了沈美女。也就是說,沈美女被叛軍從長安擄掠到了洛陽,期間發生了什麼事史書沒記載。
但凡李豫對沈美女還存有一點憐憫(咱就別用“愛”這個詞了),他就應該將飽受苦難的沈美女接回首都長安。可李豫是怎麼做的呢?他似乎沒看見沈美女,依然將她留在了洛陽。
後來有史料打補丁說,長安那時候兵荒馬亂的,不安全。扯TM不要臉的蛋!長安亂,皇帝怎麼不搬到洛陽住?事實上僅過了一年,洛陽就再度淪陷了。
洛陽淪陷前,河南尹李若幽率領洛陽居民撤離洛陽,竟然置沈美女於不顧。從那以後,可憐的沈美女就永遠消失在了歷史中。
這段歷史告訴我們,沈美女的地位還不如普通老百姓,我甚至認為,李豫就是希望沈美女早點死!
這話很殘忍,但符合邏輯。李豫為何不將沈美女帶回長安,李若幽為何有膽子拋棄沈美女?答案只有一個,沈美女曾經落在叛軍手裡,可能遭到了玷汙,至少清白之名已經沒了。為了皇家的臉面,她最好自動消失!
請問這裡有一絲愛情嗎?連TM人性都沒有!
您可能又會問,既然李豫對沈美女那麼冷酷無情,他為何要立李適為太子?李豫足足有二十個兒子,他的嫡子李邈呢?
李豫雖然沒有立過皇后,但崔氏是他唯一以“妻”的身份娶進門的女人,所以從法理上講,李邈就是唯一的嫡子。他之所以沒有被立為太子,原因有四個。
其一,受累於母親這就要說到前面李豫到底愛不愛崔氏的問題,我個人認為,李豫根本不愛崔氏,甚至對李邈的寵愛都是假的(原因見第四點)。
當“馬嵬坡事變”落下帷幕後,這位曾經飛揚跋扈的崔氏立刻失寵了,僅僅過了一年,她就在鬱鬱寡歡中病逝。
楊氏被認為是大唐劫難的罪魁禍首,這個政治正確是壓倒一切的大勢。此刻身上流著楊氏血脈,靠楊氏家族勢力支撐的李邈,有可能成為儲君嗎?除非李豫想玩火!
其二,年齡弱勢安史之亂爆發時李邈才10歲,而李適已經14歲。請別小看這四歲的差距,在古代這是成年和未成年的差別。
在和平年代這點年齡差距也許不算啥,但在國難之際,這個差距可能就是改變命運的因素。
由於安史之亂,需要由皇子出任“天下兵馬大元帥”,來統籌郭子儀、李光弼等一眾相互看著不順眼的軍頭,年長的李適自然就成了第一選擇。
其三,沒有軍功寶應元年,20歲的李適以“天下兵馬大元帥”身份出鎮陝州,拉開了他的軍旅生涯。第二年,他因為戰功與郭子儀、李光弼等八人一起被賜鐵券、圖形於凌煙閣。
到這時候,李豫怕是也明白了:李適的勢力已經無法遏制,就像當初的他一樣。於是在廣德二年,李適被正式冊封為皇太子。
廣德三年,吐蕃侵入關中,李豫被迫逃離長安,又是李適聯手郭子儀才二度克復了長安。
相較而言,李邈已經“墮落”為享清福的公子哥了,哪裡能與李適相提並論。
其四,父愛摻水了很多人認為,李豫最寵愛李邈,一直想立李邈為太子。筆者卻私下認為,李豫立李適有不得已的成分,但他對李邈的愛也不真實,他最中意的皇七子李迥。
李迥的生母就是貞懿皇后獨孤氏,李豫此生唯一的真愛。
不是說李豫終生沒立過一位皇后嗎?是的,這位獨孤氏是追封的,生前沒戴過鳳冠。
史書記載,李豫對獨孤氏可以用“獨寵”來形容(大曆年間愛遇第一,以致長秋虛位)。獨孤氏早李適五年去世,去世後她的靈柩被李適停放了三年都捨不得下葬。
為了表達思念之情,李適甚至準備將獨孤氏安葬在長安城裡,以讓她跟自己近一點,後來因為遭到大臣們的反對才作罷。
李豫登記時,李迥才一週歲。所以,我個人猜想,李豫對李邈表現出來的愛,何嘗不是借李適李邈之爭,給李迥爭取時間呢?
李豫與沈美女的愛是後世吹出來的,李豫對崔氏的愛是刻意裝出來,他對獨孤氏的愛是貨真價實的,那麼他為何不在獨孤氏生前立她為皇后呢?
理由很簡單,立了她就沒法解決李適與李迥的身份問題。
假如獨孤氏為皇后,那麼李迥就是唯一的嫡子,按照法統,他就是皇位第一繼承人,如此一來李適反而不合法了。
前面講過,立李適為太子是李豫迫於時局的不得已之舉,他只能給李適一個合法的身份,否則就又是一場新的政治鬥爭。
所以,他不能立獨孤氏,除非獨孤氏無子。
這種情況像極了漢武帝立李夫人,為了保證劉弗陵的合法身份,他只能在死後追封李夫人為皇后。
回覆列表
人們常說,最是無情帝王家,皇家的人們,為了自己的權勢地位,連最親近的人都能夠下得去手,殺父殺子殺兄弟姐妹的太多了,根本就數不過來。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出現一個有情的皇帝,簡直就是“珍稀動物”了。唐代宗李豫就是如此,他為了尋找自己心愛的沈珍珠,竟然一生都沒有立皇后,而他的兩個皇后,其實都是後人追封而來的。
唐代宗李豫,唐玄宗孫子,唐肅宗長子,開元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727年1月9日)生於東都上陽宮,初名俶,原被封為廣平王,後進封為楚王。唐代宗李豫最出名的不是他的政績,而是他的痴情。 代宗李豫一生中有兩個皇后,但都是死後追封的,一位是睿真皇后沈氏,另一位是貞懿皇后獨孤氏。
先說睿真皇后沈氏,她是唐德宗李適的親生母親,也是代宗李豫的結髮妻子。他們於741年成婚,代宗對沈氏寵愛有加、兩情甚篤,夫妻恩愛非常。742年沈氏產下一子,也就是未來的德宗李適。因為當時代宗還是廣平王,他的府中除了沈氏,還有崔氏。這個崔氏依仗自己姨母是楊貴妃,舅舅是楊國忠,根本不把李豫放在眼裡,在府中非常跋扈,不得李豫的喜歡。大概因為楊國忠和楊貴妃的關係,李豫覺得自己與崔氏是政治婚姻,對她更是厭惡,特別是崔氏的母親南韓夫人依仗楊貴妃的關係也是飛揚跋扈,讓李豫更加的厭惡,於是對沈氏更加寵愛。
如果不是安史之亂,也許李豫與沈氏會一直恩愛下去,但因為安史之亂,李豫協助父親唐肅宗收復長安後,竟然找不到了沈氏。李豫繼位後,仍然四處尋找沈氏,這一找就是十餘年,但沈氏一直沒有下落。唐代宗李豫始終忘不掉沈氏,為了等待沈氏回來,他的後位一直懸空。因為對沈氏的愛,李豫立沈氏所生的兒子李適為皇太子,也就是後來的唐德宗。
李豫因為痴情,也因為對沈氏的愛,一生沒有立後,雖然後來遇到他喜歡的獨孤氏,但也是給她貴妃的封號,始終沒有立後,直到獨孤貴妃去世,才追封她為貞懿皇后。李豫一生都在尋找沈氏,那麼沈氏如果還在人間,心裡應該也安慰了。雖然她因為戰亂與丈夫兒子分開,但她能讓丈夫皇帝一生都想著,為她終生不立後,她或許也欣慰了。睿真皇后沈氏,名字不詳(相傳名為沈珍珠,實則無載),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官宦世家出身。堂伯沈從道為《書史會要》記載的唐代書法家,曾任冀州刺史,廣平郡太守。沈氏的父親沈易直生前曾任大理正,後被追贈為祕書監,又被唐德宗追贈為太師。
開元末年,沈氏以良家子身份被選進東宮,太子李亨將沈氏賜給當時的皇長孫李俶(後改為李豫)。742年,沈氏在長安皇宮大內的東宮為15歲的廣平王李俶生下皇長曾孫李適,即日後的唐德宗,746年崔氏憑藉楊家權勢成為廣平王正妃。755年,安史之亂中玄宗倉皇出逃,廣平王妃崔氏由於母家權勢得以同玄宗出逃,而沈氏以及部分宗親未能有幸隨駕出逃。756年,李豫收復洛陽,於掖庭宮中見到沈氏,其收復北地重任在身,沒有迎回長安,遂李豫將沈氏安排在洛陽。然而不想洛陽再次陷落,沈氏從此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也許是因為沈氏真的在那場洛陽攻陷後亂刀殺死,也有可能是因為她想要趁此機會,徹底消失愛李豫的面前,兩個人見面了,也只會給丈夫新增麻煩,不如就消失在這個世間,李豫當初不立皇后也是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勸誡,無論如何,李豫只想讓沈氏來做皇后。後來李適繼位,也一直命人尋找生母,還追諡沈氏為皇太后。
762年,唐代宗即位,同年收復洛陽,並未得到沈氏下落,因此下旨尋找沈氏。779年,唐代宗去世,李適繼位為唐德宗,冊封生母沈氏為皇太后,冊封儀式上,德宗及大臣對著空氣跪拜,可謂“子欲養而親不待”,朝臣都為之哭泣。公元805年,沈氏的曾孫唐憲宗即位,追尊沈氏為太皇太后,上諡號為睿真皇后,認為沈氏已死,為其發喪,葬衣冠冢,神位主祔代宗廟。
我覺得代宗不立皇后的原因就應該是比較明瞭了—她們三人都沒有辦法成為皇后。先說沈氏,在代宗登基之後,沈氏儼然成了失蹤人口,人都找不到了,還怎麼指望皇上立她為後?再講,就算是皇太子的生母,沈氏終究也只是個妾室,封為皇后,成為一國之母,恐怕就算她沒有失蹤也不太可能。崔妃與李豫結姻,無非就是源於楊氏一族遮天蔽日的勢力。這樣的女人,換做任何皇子皇孫都不敢去愛,而崔氏的離世也是在唐代宗登基稱帝之前,所以也沒有辦法得到皇后的名分。最有資格封為皇后的莫過於獨孤貴妃,畢竟她是唯一一個得到李豫真心的女人。代宗不立她為後,我分析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她的進宮包括得寵主要是因為美貌。她有沒有才歷史沒有記載,既然沒有特別的說明,我覺得她除了美貌之外一定沒有太多其他過人之處。皇后擱今天說就是第一夫人,光有一張俊俏的臉蛋,沒有其他本事,想當第一夫人是不現實的。第二,當時皇太子李適在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而他的生母早已在安史之亂中不知所終。作為父親,立一個長相合自己意的女人為皇后,而忽略了沒有嚐到過多少母愛的長子,怕是不大合適。說句直當話,若是立了獨孤氏為皇后,李適就得管一個與自己基本毫不相干的女人叫母親,他能做到嗎?不一定吧。
綜上所述,以上三位與代宗關係最緊密的女性沒有一位有條件做皇后,代宗執政多年不立皇后這樣一個歷史之謎,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