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你覺得怎麼樣?

29
回覆列表
  • 1 # 陳年往事1222

    千古奇書《山海經》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積澱,為我門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古典書籍。正是《山海經》所具有的集大成之特色,決定了這部書的多樣性、複雜性、相容性、實用性、因此,當今也有許多論者稱之為中國古代的一部百科全書。它像一座知識的礦藏,儲藏著歷史、地理、文學、醫學、宗教、民俗、繪畫藝術、神話傳說、奇聞佚事、雜論等多方面的寶貴知識。《山海經》好看嗎?好看,我覺得非常好看,特別好看!讀山海徑一一陶淵明。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淪海。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詩人嘆惋精衛、刑天雖還有昔日的"猛志",然而終究未能等到報仇雪恨的一天。前邊的萬丈豪情至此轉為深沉的悲慨。這首詩與作者大多數詩作所表現 出的平淡自然、含蓄雋永的風格不同,詩中謳歌了精衛、刑天的頑強意志和不屈的精神,表現了作者精神世界中的另一面,即魯迅評價這首詩,所說的"金剛怒目。

  • 2 # 娛樂獨角獸

    《山海經》既是一部先秦古籍,又是一部地負海涵、包羅萬匯的奇幻百科全書,它以四方山川為綱撰《山經》,以海外各國的奇異風貌和海內的神奇事物為裡撰《海經》,以黃帝、女媧和大禹等眾多神話人物為線索撰《大荒經》,全書上下共記載了40個邦國,550座山,300條水道,100多位歷史人物,400多個神怪畏獸,為後世研究提供的資料可謂汪洋巨集肆,有如海日。

    與中國其他上古神話相比,我更加偏愛《山海經》,其原因在於它利用了中國摺扇式的空間敘事,為讀者呈現出一種蓄意製造的“錯覺美”。從《山海經》的敘述中你可以找到西亞、南亞和東亞各種神話敘事的碎片,它們全都在《山海經》的神話中進行了糅合和梳理,最終以地貌、物產和神話意象的混亂符碼出現,讓讀者能隱隱約約感知到一個更加龐大的人類共同體的模糊身影。

    雖然侷限於上古人類的文明程度,使《山海經》無法切實描述出同時期存在的,更加遙遠地界的風貌,但它卻利用褶皺假象,將空間跨度壓縮,最終留下一個令讀者產生“最終可以在‘填字遊戲’中重展世界地圖恢巨集面貌”的遐想的尾巴,但實際上它卻是永久的褶皺,後人根本無法被展開。

    《山海經》更像一把摺扇,朦朧的碎片拼繪永遠無法向你展開整個扇面的瑰美壯麗,但是每次的摺疊與開啟,都是一次都能夠帶給你驚喜的新鮮體驗。陶淵明曾有詩云: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真切地道出了像我這樣的《山海經》痴迷者“坐讀《山海經》,縱觀宇宙洪荒”的樂趣。

  • 3 # 考古班二愣子

    說實話,山海經真不怎麼好看。

    《山海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志怪小說集,是一部奇書,其內容涵蓋上古時期地理、歷史、神話、天文、曆法、氣象、動物、植物、礦產、醫藥、宗教、考古以及人類學、民族學、海洋學和科技史等方面的內容,其中以神話傳說如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最為人們所熟知,中國古代大多數神話傳說均出於此書。全書三萬多字,記載了約四十個方國,近五百座山,近五百條河流,約三百種動物,約一百六十種植物,一百多個人物,四百多種神獸怪獸,篇幅大多短小,語言精練。

    《山海經》的內容非常奇葩,大多超出我們的認知範圍,有人乃至一些大家甚至被認為此書荒誕不經。

    司馬遷雲:“至《 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

    王充《 論衡·談天》雲:“《 山海經》、《禹紀》,虛妄之言。”“《禹紀》、《山經》、《淮南·地形》,未可信也。”

    《山海經》到底是一部荒誕不經的不可信之作,還是具有非凡價值的地理著作,那是學術界關心的事情,介紹幾故事大家感受一下:

    1、 發鳩山上有很多柘樹,有一種像烏鴉的鳥,白嘴紅爪,頭上有花紋,名叫精衛它的叫聲就像在喊自己的名字。精衛本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在東海游水,不慎溺水再也沒有回來,於是化身精衛,常常銜著西山的木石投入東海,想把東海填平。發鳩山是漳水的源頭,漳水向東匯入黃河。

    2、 渾夕山上不長草木,有很多銅和玉。囂水發源於渾夕山,流向西北匯入大海。山上有一種蛇名叫肥遺,一個頭兩個身子,肥遺出現在哪裡哪裡就會有大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一旦辭世了,你願意火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