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華夏說歷史

    我沒有覺得有萬世榮光,也不存在羞愧難當,為何呢!

    第一 文成公主和親背景,太宗時期,唐朝國力強大,當時唐朝為了安撫邊關的小的政權就採用和親的政策,但是當時的西藏卻不是這個原因,當時松贊干布統一西藏,國力強盛,他第一次求親被唐朝拒絕以後,就派軍隊直接攻打唐朝,唐朝當時在太宗時期,戰鬥力還是可以的,西藏看到唐皇朝的強大以後,就收兵謝罪重新再提親,太宗也是為了邊境安寧,而且西藏確實實力強大而同意了和親。當時文成公主年僅18歲,而松贊干布已經花甲已過,對於公主本人來說,這完全是為了國家利益,她寂寞孤獨在異族的高原上過了餘生,不滿50歲就去世了。這個萬世榮光從民族團結角度出發還是從她本人出發,我真是不太理解。要麼是現在藏族對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作為菩薩在廟裡祭拜啊!這樣的萬世榮光嘛!好沉重。

    第二 昭君的羞愧難當,應該是昭君按照匈奴的舊制,丈夫死後嫁與他的弟弟或者原來配偶的非親生子,這個事情讓人羞愧難當吧!當一種野蠻用武力征服了所謂的文明,而文明的主宰者自己無力通過高大上的方式,通過將自己的女人送給對方讓對方暫時不對文明者發動威脅,這樣的行為為何沒有被人說成羞愧難當呢!一個弱女子,漂泊異族,對抗的是文明力量無法征服的野蠻,她完成了自己使命,是文明得以苟安,她是偉大的,何來羞愧難當之說呢!我覺得她非常不平凡,一個以國家力量都無法征服的野蠻民族,你用貞節二字去評定一個女人的奮不顧身,也太苛刻了吧!他們為何不去說武則天的羞愧難當,為何不說漢武帝生母的不從一而終,偏偏要以此定義昭君呢!天理難容!

  • 2 # 楊充

    先來了解一下松贊干布松贊干布精通騎術,射箭,摔跤,擊劍等各種武藝,並且愛好民歌,也能動手寫詩,是一個能文能武的全才。十三歲承擔起平叛的重任,在中小貴族和自由民的支援下,經過三年多的艱苦奮鬥,平息叛亂,嚴厲打擊了氐族大貴族,鞏固了吐蕃王朝的統一。年輕的松贊干布並不滿足吐蕃的貴族生活,十分熱心於接受周圍各民族的先進文化,當他聽說唐朝的經濟,文化都比他們發達之後,就派出使者,到長安來同唐朝建立友好關係。松贊干布向大唐求婚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松贊干布第一次派使者進入長安後,唐太宗也瞭解吐蕃的興起和名聲,願意同他們交往,開始派始者回訪吐蕃,漢藏、兩族的大門,由此開啟。七年之後松贊干布派大臣祿東贊出使長安,讓他帶了大量的黃金珠寶獻給唐太宗,代表自己向唐朝求婚。唐太宗看松贊干布的態度十分誠懇,又考慮到漢藏、兩族的友誼,就答應把皇室姑娘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當時突厥十分強盛,吐蕃又在西部崛起。唐太宗不願意多方受敵,於是答應了松贊干布和親。但是,松贊干布早有正妻,文成公主只不過是松贊干布許多妃嬪中的一個。她在吐蕃的地位遠沒有教科書上宣揚的那麼高。文成公主和親影響促進和加強當時中原文明與牧遊民族的聯絡與和平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文成公主的時代背景是大唐帝國的國力正是蒸蒸日上之時,正是唐太宗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使帝國的威名與文明名揚四海,不怒自威,四夷賓服。大唐帝國和吐蕃的和親,是建立在大唐帝國的一種恩賜角度上。特別是大唐帝國文明對吐蕃產生的巨大與深遠的影響力,猶如一個樞紐一樣把漢藏兩個民族緊緊連線在一起,雖然此期間經歷過分分合合的歷史程序,但是己經無法割斷這種經歷血乳交融的文明紐帶,更為日後的西藏,徹底融合進中華民族大家庭一員,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昭君出塞典故昭君出塞時,漢朝確實沒有漢武帝時期那麼強盛,但是對戰匈奴也一度戰勝。當時是匈奴呼韓邪單于主動來投,為了表達對漢朝的傾慕,方才提出求婚。正因為如此,漢元帝沒有將自己的女兒或者皇家宗室子女嫁出去,而是從後宮中選擇一個宮女嫁給呼韓邪。對此有人支援,有人反對。反對者自然是說此舉有損國體。即便這個嫁出去的不是真公主,依然有損國體。當時呼韓邪單于勢力弱小,只是匈奴一個分支。他知道王昭君不是公主,但還是歡歡喜喜把王昭君娶了過去。不過,王昭君的日子過得並不幸福。最主要的原因是王昭君在漢朝只是宮女,沒有地位,沒有影響力。當時的漢元帝也十分薄情,在呼韓邪單于死後,王昭君祈求迴歸,他竟然拒絕。王昭君心中難免對漢朝有些怨恨。但即便如此,王昭君以及她的兒子,還是努力維持匈奴與漢朝的和平。關於更多詳細內容,可以看我的部落格大彙總: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79832978 或者 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82972318

  • 3 # 懿軒180786630

    小時候上歷史課,老師也對昭君出塞多有詬病,對文成公主大加讚賞,對於昭君出塞,確實沒什麼太多認識,不好說太多,但我想,大家詬病的不是王昭君本人,而是漢元帝,而且昭君和親的時期,正是漢朝國力相對鼎盛的時期,不再像之前需要東征西討的年代,匈奴國力受到外族侵擾,急需依附於大漢的時候,被人詬病其實也不是很準確,畢竟昭君的和親,是她自願的,何況她的和親換來的是漢匈多年的和平,用甄嬛傳裡的一句話,用一個女人就可以平息的事情,何必用千軍萬馬呢?只不過漢元帝因自己被把握住這樣一位美人而懊惱。

    至於文成公主,首先,歷史記載中,她的和親是吐蕃使團向大唐求親的結果,可事實真的如此麼?唐朝初期,國力還沒那麼強盛,也不像影視劇裡演的那樣,和親一直以來就是一種政治策略。

    其次,按照今天社會來說,兩個人家世地位近乎相當,卻因為各種因素要你和一個素未謀面的人結婚,能幸福麼?特別是相互根本就不瞭解,就好比今天的我們,拿張照片相親,然後遠嫁異域類似,而在古代就根本沒見過對方,何況對方老婆肯定不止一個。大家都知道松贊干布幾乎是在和文成公主和親後不久,就又贏取了尼泊爾的公主,從民族文化角度講,藏族文化和尼泊爾文化相互之間的影響更為明顯,語言更為相近,這點我在西藏工作深有體會,而布達拉宮名義上是吐蕃為迎娶文成公主修建的,類似於今天結婚男方出的彩禮,但其實是松贊干布彰顯自己實力的象徵,而且他們的夫妻關係從一開始小昭寺和大昭寺供奉不同佛像也可以看得出來。

    再次,雖然文成公主給藏區帶來了很多漢地的文化書籍等豐富的資料,畢竟文化有不同,在古代可沒現代這麼容易,何況一個是以農牧制體系的部落文明為基礎的部落首領,一個是自幼接受詩書教化的王族女人,文成公主一生沒有為松贊干布留下一男半女,只是致力於研究文化交融的事情,在小時候學歷史的時候,老師會說這是文成公主博大的胸懷,為了藏族群眾幸福生活而嘔心瀝血,可現在看來,難道不是一個女人的悲哀麼?一輩子得不到丈夫的愛,在古代社會,交通不便,嫁出去的女兒不能隨便回孃家,何況是政治策略的犧牲品,何況是古代拉薩與長安之間的萬水千山?沒有什麼可供消遣,自己又看不懂藏語,可不就只能翻翻自己帶來的漢文化書籍,時間久了,就發現自己可以做一些事情,然後用這些去改變一些東西,而尼泊爾的那位公主呢,一生與松贊干布有了自己的子女,而且不止一個,符合原始部落生育為基礎的原始思維,也側面反映了松贊干布與她之間的關係,至少是尺尊公主比文成公主更得寵。

    之所以不同,就是一個從宮女變為草原部落的王后,王的女人,在很多人眼裡,那就是尊貴無比,榮華富貴,有啥不好?看看文成公主,從堂堂大唐公主,放棄繁華都市遠嫁異域,還改善了人家的文化生活,給我們留下那麼多美麗的故事和遺蹟,吃苦耐勞,簡直就是新時代女性的楷模……但無論是王昭君、還是文成公主,他們都是古代兩國政治交往的犧牲品,只不過一個留下來的故事不多,一個則因為是實績而相對突出,歷史記住的是他們光鮮的一面,卻不知她們背後的心酸,一個雖貴為王后,遠離故土,雖榮耀一生,但也只是一個因政治犧牲的女人罷了,另一個雖地位尊崇,受到千百年來史書工筆,傳說故事流傳千古,為藏區文化帶來了諸多新鮮血液,可終究擺脫不了政治陰影,依然是一個悲哀的女人。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看法,不妥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 4 # 曉木曰兮歷史系

    歷史,本來是看只結果的一場重複了幾千年的戲。很多時候,我們作為後來人,回望曾經過望的種種,早就忘記了初衷。歷史人物也是如此,江山代有才人出。屬於某個人的光芒,終究會被淹沒。

    王昭君,大漢帝國時期的和親大使!

    文成公主,唐帝國時期的和親大使!

    二者,能夠名留青史有著共同而不同的原因。

    狼多肉少,是什麼道理,諸君不是不明白。自古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古中國,讓這些女子遠赴塞外邊關,與一群野蠻人生活一輩子。她們得克服多大的心理難關?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確如此,作為皇權高度統一的漢 唐,王朝的子民,她們很無力。且不論是否願意,他們沒得選擇。

    可是,那個時候,打仗是讓女人走開的。古中國三從四德,自上而下,一套完整而且嚴密的制度讓女性可以選擇離開。

    角度不同,看到的風景自然不同。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道理,誰都明白!

    戰爭,老百姓的苦難!

    統治者,厭惡這種生活模式。習慣了酒足飯飽,獵犬放鷹的愜意生活,國家的高層統治者不喜歡舞蹈弄棒!

    曉木在自己小時候讀歷史,津津樂道她的偉大貢獻的時候,突然想到她們倆個弱女子肩負使命涉足蠻荒有多麼的驚恐? 將要面對怎樣的妻妾成群的野蠻生活?看著言語不通的君王夫君過一輩子是何等的忐忑?

    漢帝國,在文景之治積攢下來的絕大部分兵馬糧草,在大漢帝國最具有攻擊力的漢武帝劉徹手中基本上是玩的差不多了。的卻打出了漢帝國的威名,也讓北方那些人安分了一段時間。匈奴卻不會善罷甘休!他們在盤算著下一次的復仇,而且已經舔好了傷口!面對匈奴的起兵作亂,為了使兩國不再發生戰爭,朝廷決定與匈奴和親。但是漢元帝當然不捨得讓自己的親人遠嫁。於是他吩咐人到後宮去傳話:“誰願意嫁到匈奴去,皇上就把她當公主看待。”

    後宮的宮女都是從民間選來的,她們一進皇宮,就像鳥兒被關進籠裡,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們放出宮去。但是聽說要離開本國到匈奴去,卻又不樂意。

    王昭君為了自己的終身,她毅然報名,自願到匈奴去和親。為了表示隆重,皇帝決定在遠嫁前舉行一個餞行儀式,誰知穿上嫁衣的昭君那麼美麗,皇帝看到不禁一驚。但是金口已開,後悔也來不及了。

    昭君帶著滿腹的怨恨踏上了遠嫁的道路,哀怨的琵琶聲久久徘徊在塞外。

    這個故事多麼的美好

    數百年以後,又有一位女子出現了!同樣的方式,同樣的留在了歷史書上!

    文成公主和親,是唐朝打贏了、處於優勢時的和親。類似蒙古和親吐蕃,吐蕃和親小勃律,是處於優勢的一方嫁出公主。

    唐朝和親吐蕃,是唐朝處於優勢時和親。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在吐蕃地位崇高,是吐蕃王后,不是妾。

    這樣,問題就來了,我們作為後人,在回憶歷史的時候,就習慣的吧好的留下來了。那些不方便啟齒的醜話,扭曲了。

    由於,漢帝國是處於劣勢的情況下,有種迫不得已的主動的求和。昭君出塞,也就變得有點說不出口。更何況,蒙古人都說:男人都死絕了?讓女人來?

    大唐帝國有著大一統帝國的海納百川的氣魄,他不屑於打仗,唐帝國那時候不害怕打仗,只是不喜歡讓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再延遲幾年。派個女子解決了這個尷尬的問題。也是給自己一個臺階。曉木也曾想,倘若當時國內矛盾尖銳的話,那唐帝國說什麼也不會和親了。該咋地咋地吧!

    可以,我們想一想,昭君出塞,本來就處於劣勢,王昭君用他的一生帶來了和平安定。二者的重要性,影響的意義和價值是有差距的。

  • 5 # 清石如玉

    扯皮閒淡,女人和親是統治者出的下下策,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從歷史看,貪慾者從未收住馬蹄與弓箭,文成出藏是迴歸,昭塞出塞為出賣,更何況,北方匈奴,子承父業,同父異兄之間可以繼承其母,這是漢家永世之羞,所以,歷史不可以重來!

  • 6 # 玄鋒夜話

    文成並無萬世榮光,相反其作用遠不如昭君。昭君最終先後成為匈奴三任王后,生下王子若干,在她之後的匈奴王一般多多少少都有了漢人血統,為以後民族融合打下了基礎。而文成則頂多是成為了一個寵妃,印象裡似乎也沒有子嗣,嫁過去之後唐和土蕃還是打得不亦樂乎。至於為什麼文成名聲大,那主要是宣傳的需要。畢竟藏人一直都在,而匈奴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 7 # 歷來現實

    這就弔詭了,我羞愧,中國土廣大,我自豪,我落後捱打。

    明代不光不和親,還讓北韓半島嘗夠了“和親”的滋味,來自半島地區的妃子總能出現在大明宮殿裡。

    促進民族融合當然是利好訊息,君不見清代的“滿蒙一家人”政策,使得長城失去了軍事存在意義;再看現在南美洲一些國家,混血的比例佔據國民大多數,你要是生有純色調的面板,會被當做不合時宜的一小撮來看待。

    之所以後人偶有“文成公主和親獲萬世榮光,而昭君出塞有失國體,令人羞愧難當”的念頭,首先宣告那是因循守舊又牽強附會的偏見,再究其產生的根源,或許也與如今“匈奴”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關,畢竟藏族同胞現在是我們五十六個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份子。

    昭君若再生,看到南匈奴早已內附並融合進漢民族近兩千年的現狀,定當心生歡喜,這個結果沒有辜負她的一生。

  • 8 # 山水之間shanshuizhj

    如果一個女人和親能挽回無數男人的生命,能保全無數家庭的父子兄弟,為什麼要視一個女人的幸福高於無數男人的生命?女人和親是恥辱,男人打敗仗就榮光嗎?宋朝皇室的恥辱,拯救了百姓無數生靈。滿清百姓無數生命,只是把自己變成亡國奴。

  • 9 # 球球說說看

    最後對於和親這種事,我想到了那霸氣宣言“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 男人吃了敗仗,就把女人拿出來討好侵略者,這樣的齷齪事情,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還要歌功頌德!節操碎一地!

  • 10 # 少有人走的路

    關於這個問題,文科生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不管是萬世榮光還是羞愧難當這兩位都是做出過貢獻的,都為和平安定貢獻了自己的力量,至於評價那是後人的評說。

    其次,出現這種評價,我個人看法,王昭君,第一齣身不好,只是和親被冊封的,而不是本身王權貴族。第二,當時漢朝處於劣勢,有用和親作為妥協和解之意。第三,昭君出塞最後沒有做上正室,個人的影響力不是那麼大。

    然後說下文成公主,第一,貴為公主,身份尊貴。第二,大唐盛世,孃家強勢啊。第三,是正室,做了王后的。第四,真的做了突出的貢獻,推動了和吐蕃之間的交流。

  • 11 # 尋根拜祖

    此說法相當不妥!恰恰相反,文成公主和親有很大的“逼婚”成分,昭君出塞卻彰顯了大漢國威。不過,無論是文成公主還是王昭君,她們對促進民族和平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既然如此,為何後人會產生“顛倒黑白”的理解了呢?這其中又隱藏了什麼歷史玄機呢?我們先從兩位“和親大使”的簡歷說起。

    王昭君出生於漢宣帝五鳳四年(前54年),漢元帝建昭元年(前39年)入宮為“家人子”。由於未能入選為嬪妃,所以她的實際身份就是個宮女。

    竟寧元年(前33年),漢元帝的挑選宮女和親,不甘心老死宮中的王昭君自請出塞,得到了漢元帝的首肯。

    王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後,生下一子“伊屠智牙師”。建昭三年(前31年)呼韓邪單于去世,王昭君遵照匈奴習俗嫁給了呼韓邪單于的兒子復株累單于,又生下兩個女兒。

    漢成帝鴻嘉元年(前20年),王昭君病逝於大漠,享年34歲。

    文成公主是唐朝宗室之女,因為要承擔和親的重任而受封為公主(法理上成了李世民的女兒)。貞觀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隨使團出發,歷經一年的長途跋涉才到達拉薩。

    與松贊干布舉行婚禮後,文成公主受封“贊蒙”。文成公主入藏四十年,一直致力於農業、醫學、儒學經典、絲織、釀造、宗教的發展和傳播,為漢藏友好和文化傳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文成公主死於當地大流行的黑痘病毒。

    光看簡歷似乎也看不出個“子醜寅卯”,好吧,下面我們進入二者的“激情面對面”。

    歷史背景:匈奴的求婚&吐蕃的逼婚

    後人對漢朝一直停留在靠送女人求和平的屈辱印象中,其實那是漢朝建立初期的事,經過漢武帝和漢宣帝祖孫倆的打斷打擊,西漢中後期的匈奴已經被打得奄奄一息了。

    那時候大漠之南匈奴人幾乎不敢踏足,大漠之北又處於大分裂之中,五位單于自相殘殺。後來草原上又遭遇罕見的天災,牲畜、人口喪失大半,幾乎處於亡國的邊緣。

    五位單于中勢力最弱的就是呼韓邪單于,為了生存他被迫向南遷徙,並且向西漢稱臣。為了表達誠意,他三次入朝跪拜漢宣帝和漢元帝,並在第三次入朝時懇求做漢家女婿,為大漢承擔守邊的責任。

    在這種狀況下,漢廷以居高臨下的姿態答應賜婚呼韓邪。正是靠“漢家女婿”的身份,呼韓邪單于才獲得了生存和發展的機會,並在漢軍的幫助下再次統一了匈奴。

    事實上,漢廷對呼韓邪的賜婚等級並不高,別說真公主,連個宗室女都沒捨得給。王昭君只是個宮女,而且出嫁時也沒有以“公主”身份下嫁。

    而呼韓邪對王昭君絲毫不敢怠慢,將她與其她四位閼氏並列,賜號“寧胡閼氏”,視她為匈奴人的平安守護神。

    文成公主和親其實是被動的,甚至是被吐蕃人“逼婚”的結果。

    松贊干布即位後展現出卓越的才華,他12歲登基,用了三年的時間統一了吐蕃,並將勢力範圍擴充套件到吐谷渾(青海),與大唐摩擦不斷。

    貞觀八年,松贊干布第一次向大唐求婚,卻遭到了李世民的拒絕。惱羞成怒的松贊干布於貞觀十二年打著迎娶公主的旗號侵入松州(阿壩州),唐軍遭遇慘敗。

    松贊干布不斷打擊大唐的小弟,已經吞併了大量的小部落,李世民再不發威估計河西走廊都保不住了。於是天子一怒河水倒流,李世民派侯君集為主帥,牛進達為先鋒對吐蕃反起反擊。

    不過這一仗一點勁都沒有,侯君集還沒趕到前線,牛進達就夜襲松州,斬首一千餘級,吐蕃人棄城逃跑,戰鬥就這麼結束了。

    史書有點誇大了此次戰爭的意義,事實上這是吐蕃人的一次戰略放棄,其兵力並未受到實質性打擊,在撤離過程中,他們還將大唐的小迷弟吐谷渾、党項、白蘭統統修理了一遍。

    貞觀十四年,松贊干布再次向大唐求婚,這一次李世民答應了,這才有了第二年的文成公主和親。

    從以上過程可見,松贊干布的求婚充滿挑釁和威脅,第一次被拒絕他就拿大唐的小迷弟出氣,第二次乾脆佔了大唐的松州。第三次求婚如果李世民再不答應會怎樣?呵呵。

    所以,文成公主和親其實是被迫的,跟搶親沒什麼兩樣。

    歷史價值:漢匈融合的開啟&唐蕃博弈的開端

    本質上兩國和親是政治聯盟的需要,但昭君出塞的價值遠高於文成公主和親。

    通讀匈奴的歷史就會發現,這個一度稱雄北方的強悍民族,後來部分向西遷徙,主體部分最終融入漢民族,這個變化的轉折點就在呼韓邪單于時期。

    雖然王昭君的身份很低,但呼韓邪單于真的是抱著感恩的心態,積極地推進漢匈和平。他曾經不止一次地說:是大漢拯救了我們匈奴、匈奴要世世代代尊奉漢朝。

    正是這種心態,使得漢匈之間延續了近百年的安定和平,雙方在經濟、政治、文化和經濟方面的交流融合速度迅猛,匈奴也進入了高速漢化的時期。

    假如沒有昭君出塞,統一匈奴的一定是與漢民族為敵的其他某個單于,雙方之間的戰爭一定會大大延長,民族融合也會遙遙無期。

    如果說昭君出塞是漢廷對匈奴的恩賜、拯救,文成公主顯然是唐蕃之間對等博弈。

    首先我們要明白,松贊干布求婚的目的與呼韓邪單于截然不同,他並非為了求大唐的庇護,而是為了分化大唐與吐谷渾、突厥之間的聯盟關係。

    正因為如此,松贊干布才有資格逼婚,因為這是對等的遊戲,唐朝與吐谷渾、突厥也不是鐵板一塊,大唐也需要吐蕃來掣肘他們。

    所以,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後竟然沒有獲得王后的身份,而僅僅是個“贊蒙”。大唐的公主竟然給番邦當小老婆,其實是丟了大面子。

    好在松贊干布也不敢做得太絕,為了照顧大唐的面子,他規定“贊蒙”與王后有同等的地位。不過明眼人都懂,這個“贊蒙”說白了還是個小老婆。

    由此可見,文成公主和親只是開啟了唐蕃之間博弈的歷史序幕,遠沒達到昭君出塞摘果子的意義。

    歷史地位:昭君的政治遺產&文成的文化影響

    王昭君不光自己為漢匈和平作出了貢獻,她的兄弟們、子孫們都為此作出了不朽的功績。

    王昭君的弟弟多次出使匈奴,王昭君的女兒、女婿、外孫長期為漢匈和平奔走呼號,甚至為此獻出了生命。他們的影響力甚至跨越了朝代,在王莽的新朝也一直扮演著這個角色。

    可見,昭君出塞對漢匈關係的影響力側重於政治層面,是直接的。

    而公主出身的文成公主卻無法涉足政治,更沒有辦法透過政治影響力來改變唐蕃之間的政治關係。

    當然,我們也不能因此看低文成公主的和親,她在傳播大唐文化方面的貢獻遠在王昭君之上,事實上也為後來漢藏融合作出了潤物細無聲的功績。

    如此一看,即便在最薄弱的歷史地位上,昭君出塞也不比文成公主和親低。

    歷史誤解:衰弱的大漢&上升的大唐

    既然昭君出塞遠比文成公主和親更體面、更有歷史價值,那麼為何後人會有“黑白顛倒”的印象呢?原因有三個:

    其一,張冠李戴,將漢初的屈辱和大唐的強盛,移植給了這兩次和親。

    漢朝建立初期,由於國力孱弱,確實經歷了百年的和親屈辱史,因此後人自然而然地以為昭君出塞的性質也一樣。

    有一句極具震撼力的臺詞是這麼說的:在我們匈奴,男人的胸脯是女人安全的港灣,你們漢人卻把和平建立在女人的胸脯上。

    這種恥辱感任誰都不能忘,它也加深了後人對漢朝和親的恥辱印象,其實這是個誤解。再加上漢元帝時期漢帝國的國力衰退,更容易讓人誤以為昭君出塞是求和。

    同樣是和親,由於大唐的強盛讓人產生居高臨下的“賜婚”形象。

    雖然整體上來說,大唐確實對周邊的少數民族形成了絕對的優勢,版圖也得到了擴張,但李淵和李世民在位的時候,這種優勢並不明顯,區域性階段也曾經有過屈辱史。

    我們只能說,選擇性遺忘,是一種常見病。

    其二,個人崇拜,李世民的英明神武,打敗了漢元帝的昏君形象。

    兩次和親的主導者,一個是被後人稱作“昏君”的漢元帝劉奭,一個是被譽為“千古一帝”的明君聖主唐太宗李世民,二者的個人標籤決定了兩次和親必然會“變味”。

    如果你去讀史書,那裡絕對沒有一個字批評李世民的軟弱,相反會以智慧、悲情、推諉等手法,巧妙地掩蓋他的過失或者妥協。比如文成公主和親,事實上李世民就是被脅迫之下的低頭。

    我這麼說並不是想批評史書作者,這種塗脂抹粉比比皆是,它是明君特定的待遇。

    漢元帝確實是個昏君,但昏君不等於混蛋,事實上漢元帝是個大好人,昭君出塞的意義也不應該受漢元帝的個人形象而被歪曲。

    其三,文化傳播,神化的文成公主,戰勝了悲情化的王昭君。

    這兩次和親,在後世的文藝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形象截然不同,文成公主被當作唐蕃和平的使者,並且被逐步神化為“綠度母”。

    王昭君則慘了,她完全被悲情化了,毛延壽的作祟、漢元帝的好色、出塞的淒涼等不存在的段子,被層層累加在王昭君的身上,給她蒙上了凝重的悲情色彩。

    三者疊加後人就迷糊了,誤以為:文成公主和親讓後人自豪,王昭君出塞讓後人覺得蒙羞。

    當然,我不是想褒揚王昭君,貶低文成公主,客觀講,她們都是歷史上了不起的女人,對民族和平事業居功至偉。

  • 12 # 聰明的豆漿Zz

    婚姻與政治掛鉤總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和親說到家就是一種政治交易,本質上與愛沒有一點關係。

    封建王朝的統治者不去富國強兵,而用女人換得一時的和平,非常荒唐可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中子彈實戰價值那麼高,至今卻也沒有國家在實戰中使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