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拿鐵核桃
-
2 # 用戶5072000915102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作者是杜甫。出自《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原文: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作者:杜甫
朝代:唐
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譯文:
富家的子弟不會餓死,清寒的讀書人大多貽誤自身。韋大人你可以靜靜地細聽,我把自己的往事向你直陳。我在少年時候,早就充當參觀王都的來賓。先後讀熟萬卷書籍,寫起文章,下筆敏捷好像有神。
這首詩是在杜甫困守長安十年時期所寫下的,這類社交性的詩,帶有明顯的急功求利的企圖。常人寫來,不是曲意討好對方,就是有意貶低自己,容易露出阿諛奉承、俯首乞憐的寒酸相。
杜甫在這首詩中卻能做到不卑不亢,直抒胸臆,吐出長期鬱積下來的對封建統治者壓制人材的悲憤不平。這是他超出常人之處。
詩人主要運用了對比和頓挫曲折的表現手法,將胸中鬱結的情思,抒寫得如泣如訴,真切動人。這首詩應該說是體現杜詩“沉鬱頓挫”風格的最早的一篇。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名句。後人對這兩句詩作過不同的解釋,清代仇兆鰲的《杜詩詳註》,對於“讀書破萬卷”中的“破”字舉有三說,一曰:“胸羅萬卷,故左右逢源而下筆有神”。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出處: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作者:杜甫 (唐代)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李邕求識面,王翰願卜鄰。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