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鴻涵先生

    按照正史記載,八阿哥從未謀反,也未如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所言聯合隆科多進行謀逆,同樣十三阿哥也並未掌控兵權,但是十三阿哥確實在雍正朝是大有作為的,甚至可以說清王朝能夠出現“康乾盛世”,跟十三阿哥對雍正乃至國家的赤膽忠心也是分不開的,因為十三阿哥在雍正一朝所擁有的的權力和地位,的確是僅僅次於雍正,也可以說放眼整個清王朝,稱呼十三阿哥允祥為“副皇帝”都並不為過。

    《雍正王朝》是一部非常好的年代大劇,此劇改編自二月河先生的小說《雍正皇帝》,在此劇中的人物刻畫鮮明,歷史脈絡清晰,大多數是真實發生過的,在此劇中涉及到的諸多事件,都可以從正史中尋找到痕跡,不過,這畢竟是經過了文學加工的作品,我們不能將其按照正史看待,所以,根據問題,筆者在此為朋友們簡單梳理一下八阿哥允禩的事情吧,多有疏漏,還望各位看官多多斧正

    一、八阿哥是沒有任何機會去造反的,因為他早就沒有了可以翻身的土壤

    八阿哥允禩其實早在康熙朝時候就已經失勢了,在康熙五十三年斃鷹事件後,康熙曾經說過如下的話:

    而且康熙當時還說了一句話,就是“朕與伊父子之情絕矣。”

    一個早在康熙年間就已經失勢的王爺,他能掀起多大風浪來呢?更何況雍正又是一個牢牢將權力攥在手裡的皇帝,怎麼可能會給這位昔日的政敵太多實權在手,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雍正豈不是太沒有手腕了?

    後來,雍正登基之後,念及手足之情且八阿哥確實是一個有才能的人,便將其晉封為親王,位列總理王大臣,但是八阿哥絲毫沒有感激之情,反而在受封當日出言不遜,並且在日後的工作中,處處給雍正新政設定阻礙,夥同九阿哥允禟、十阿哥允䄉等人到處搬弄是非,傳播謠言。

    眾所周知的雍正各種傳聞,就是經過八阿哥等人的加工依靠其親信散播到全國各地的,而那位曾靜就是偶然得知了雍正各種傳聞後,才傻乎乎的認為雍正人心喪失,去找嶽鍾琪企圖顛覆朝廷,關於此事,雍正在《大義覺迷錄》中已經有所說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閱檢視。

    經過簡單的記敘,我們可以分析出幾個答案,一、雍正是不會提供給八阿哥集團任何掌控權力的舞臺,所謂總理大臣,牽頭的也不是他,而是十三阿哥;二、八阿哥早就在康熙年間已經失勢,到了雍正年間,他更沒有可以翻身的土壤;三、八阿哥非常怨恨康熙,以及新君雍正,他認為皇位就應該是他的,所以到了雍正時期,他既然不能翻身,就只能在底下搞點小動作,造謠生事,搬弄是非,給雍正添堵

    二、八阿哥出身問題

    康熙說八阿哥“允禩系辛者庫賤婦所生”,這事不假。

    八阿哥生母確實出身辛者庫,也就是包衣,但是是上三旗包衣,八阿哥的姥爺就是辛者庫內管領,是個管事的人,但是官職不高,而辛者庫裡面多是罪籍之人,所以在皇室眼中是很卑賤的,但是八阿哥的姥爺是辛者庫管理層,他母家是在皇太極天聰年間就來投奔皇家的滿洲人,只是由於族眾太少,就安排到了辛者庫做了個小頭目,所以這一家族就是替皇室搞後勤工作的。

    同樣,雍正的外公家也是上三旗的包衣佐領,雍正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的祖父是御膳房的總管,到其父之時已經做到了護軍參領,都是皇帝身邊的人。

    如果是辛者庫管事的管領,那麼康熙說八阿哥是辛者庫賤婦所生,就是有問題的。剛開始,筆者也是這樣認為,但再次查閱資料後,才認定康熙說的沒毛病,原來八阿哥母家曾經犯過事,確實入了罪籍,但是後來又從裡面提出來了,總而言之,就是有過黑歷史,搞後勤工作的,雖然官不大,但是基本上都是肥缺,從皇太極時期到康熙時期也過去了幾十年了,這八阿哥母家常年在後勤崗位工作,“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呢?

    由此可見,八阿哥行惡事確實是有遺傳基因的。

    三、雍正殺沒殺八阿哥?

    其實雍正並沒有傳聞中的那麼殘忍,他的所有兄弟中,他只對八阿哥允禩和九阿哥允禟進行了徹底處理,而其他人都活的很好,比如八阿哥黨中十阿哥允䄉就非常滋潤,只是把他爵位給降低了,同時,在康熙朝就受病的大阿哥和太子等人也只是沒有參與政治,雍正並沒有將他們趕盡殺絕,相反還冊封了太子的兒子為親王。

    不過說一句題外話,三阿哥允祉最終死於幽禁之所,原因在於他不尊重十三阿哥,都知道雍正最親近的兄弟就是允祥,但是三阿哥分別在康熙朝和雍正朝兩次有關十三阿哥家辦喪事時候都表現極差,所以雍正就將其幽禁了,但是並未加害,三阿哥允祉是病逝的。

    由於八阿哥等人對雍正繼位非常不滿,而雍正繼位之初雖然他嘴上說是念及手足之情,但是實際上是八阿哥黨羽眾多,一時間無法徹底解決,一個國家龐大的機構,也不是說肅清就可以肅清的,要是一下子把官員們都抓起來,那國家就沒有辦法正常運轉了。

    當然,我們也可以認為雍正此舉是有意緩和關係,如果八阿哥等人好好的為國家效力,也許就會得到善終,因為同樣被雍正認為是“八爺黨”之一的十七阿哥允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雍正的諸多兄弟中,僅次於十三阿哥允祥。

    關於八阿哥的死,眾說紛紜,有兩種觀點,第一,是雍正心腹將其殺害,也就是非正常死亡;第二、就是因病去世,乃是正常死亡。在此,個人更傾向於第一種觀點,因為他們的確苦大仇深。

    四、“副皇帝”十三阿哥

    雍正繼位的第二天就宣佈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將十三爺允祥從皇子直接提拔為和碩親王,這提升的級別跨度之大,在清朝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

    而允祥在康熙朝最高爵位才是固山貝子,並且後來在太子案中受到牽連,被奪爵,而雍正一上來就搞這麼大動作,真是愛之深切啊。

    這個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更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所以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十三阿哥同雍正的私交很深,他小時候的數學老師和書法老師就是他四哥,是康熙欽點的,但是十三阿哥在康熙朝的很多事蹟都不復存在了,這跟當年的太子案有關係,也許十三阿哥是替雍正受過了,所以雍正繼位後為了正言,就刪除了當年很多的資訊,這沒有問題,因為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

    十三阿哥的母親是康熙的庶妃章佳氏,什麼是庶妃?就是沒有得到正式封號之前的妃子,她的父親是鑲黃旗參領海寬,人家是上三旗的,是皇帝的家奴,在稱謂上也可以說是包衣。

    允祥文武雙全,他熟讀經史子集,又能將其中學問遊刃有餘,並且他還寫的一手好字,為此康熙還曾在文武百官面前當眾拿出他的文筆大為讚賞過,雍正和允祥在他們年幼的時候關係就非同尋常,所以二人是先有兄弟之情,再有筆墨之交,後有君臣之誼。

    康熙深知兒子們都覬覦皇位,他也知道四阿哥最好的助手就是老十三允祥,可允祥年輕不夠隱忍,在一廢太子時犯過錯誤,但是不是不可救藥,而是這樣好的人才必須要隱藏保護起來,也正好磨礪一下,好讓他在必要的時候為四阿哥發揮奇效,而允祥並非如同電視劇中所言圈禁了十幾年,他到底那個時期在幹什麼,因為記錄缺失,所以只有天知地知了。

    在雍正朝擔當大任的允祥沒有辜負他四哥的一片苦心,越是高官厚祿越是低調謙卑,而越是這樣雍正就對他越好,最終,他成為了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而且在其死後賜諡號為“賢”,並且將他的名字改回胤祥,他是整個清王朝歷史中唯一一個可以不避諱皇帝的名字的人臣,這榮耀在整個清朝中都沒有第二個人能夠超過他。

    他死後,雍正親自治喪,並停朝數日,雍正在

    日後屢屢想起他十三弟,還都以淚洗面,這是真實的歷史,可見他們兄弟情義很深啊。

    尾語:

    都說得民心者的天下,雍正就得了民心,但是卻觸犯了很多權貴的利益,所以才會招致那麼多人的詆譭,雍正很冤枉,雍正也著實是一個好皇帝!

  • 2 # 農民工歪說古今

    所謂“八阿哥造反”是電視機《雍正王朝》裡的劇情,真實歷史上根本沒有這麼一回事。雍正四年,清世宗拿下允禩之時,幾乎沒有遭到什麼抵抗,用“束手就擒、引頸待戮”來形容彼時的允禩恐怕並不為過。早在雍正元年,清世宗便以加封廉親王爵位和升任總理事務大臣的方式架空了允禩!四個總理事務大臣之中,允禩分管的是最沒有政治、軍事實權的工部事務。說白了,自雍正元年起,允禩名為廉親王、總理事務大臣,可實際上就是清王朝最大的“包工頭”而已!哪裡會有武力反叛的機會?

    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允礽第一次被廢,自以為看到機會的允禩私下串聯朝臣、保舉自己出任新太子,結果犯了父親清聖祖的大忌,不僅被公開否決了皇位繼承資格,而且還被革去了貝勒爵位。雖然康熙四十八年,清聖祖又恢復了允禩的貝勒爵位,但是此後他再也沒有機會染指任何軍隊事務了!康熙六十一年,大將軍王允禵被清世宗以“為君盡忠、為父盡孝”的理由強行召回北京奔喪,廣義的“八爺黨”失去了最後一個可以染指兵權的機會。自此,只能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任憑清世宗宰割了……別說是發動武裝政變,自保的能力都沒有!

    再就是時間節點的問題了。允禩於雍正四年被清世宗拿下,同年底被祕密處決於幽禁之地。而胤祥直到雍正八年才因病辭世,這裡面相隔著近四年時間呢!因此,我們根本無法從真實歷史上找尋提問者需要的答案,只能就電視劇《雍正王朝》本身而論。

    為何“十三爺”臥病在床也能掌握兵權

    這個問題該怎麼回答呢?所謂兵權,指的不是帶兵權,而是調兵權!作為怡親王、中樞重臣,胤祥根本不需要去一線帶兵,他要做的只有兩點:一、完善調兵制度。二、控制好直接統兵的高層將領。其實,這並不是胤祥可以完成的,他也只是一個直接經辦人而已,真正掌握兵權的是雍正帝!而這,正是胤祥臥病在床也能掌握兵權的原因所在。

    清朝的調兵制度非常嚴格,統兵將領沒有私自調動的權力,各省督撫雖然有節制駐軍的許可權,卻只有監督權、沒有指揮調動權。京畿駐軍更是由皇帝親自管轄,沒有皇帝的首肯,任何人都無法調動!皇帝或者說胤祥要做的就是用聽自己話的將領直接統帥京畿駐軍即可!沒有雍正帝和胤祥的命令,這些人根本不可能聽從允禩調遣!

    劇中胤祥是帶過兵的阿哥,軍中不少將領都是他一手調教出來的,在雍正帝即位以後,京畿駐軍直接統兵的將領無出其右,應該都是胤祥帶出來的這幫人。沒有雍正帝和胤祥的命令,他們是不可能聽允禩調動的。換言之,胤祥根本無須親自前往軍營,只要派人帶著正規手續前去調兵即可,這些京畿駐軍隨時可以開赴京師勤王。

    說到底,劇中允禩發動政變的本錢只有幾個王爺從關外帶來的少量親兵和隆科多的九門步軍及三個巡捕營而已……加在一起,充其量也就小几萬人馬而已,這其中或許還有不願附逆的和雍正帝的嫡系。其實,允禩能夠調動的兵力非常有限。他唯一的優勢就是拉攏了隆科多,近水樓臺先得月搶先控制了內城、皇城和紫禁城。

    “十三爺”為何能夠成功平叛

    劇中胤祥之所以能夠成功平叛有兩個重要原因:一、允禩認為他已經病入膏肓,根本沒有想到他會參與。二、允禩自以為幹得祕密,沒想到向來任性胡鬧、明哲保身的弘晝會“正經”起來向胤祥預警、給胤祥贏得準備時間。

    因為胤祥病入膏肓,允禩認為他在養病,等於是被“隔離”了。因此,並沒有刻意派人將他控制起來。因為弘晝向來任性胡鬧、明哲保身,加之奪權之時被弘時拉下了水,允禩根本沒有想到他會“反水”!就這樣,胤祥提前得到了訊息,有時間作出相應安排。

    除了被奪權的駐軍,在胤祥的知會之下,自然會赴京勤王。被奪權的那支駐軍只是因為弘時和弘晝兩位皇子的緣故才選擇了隱忍,並不是真心附逆。胤祥一出面,允禩派去臨時帶兵的幾個人根本控制不住局面,這一支生力軍等於也沒有派上什麼用場!如此一來,胤祥帶著京畿幾倍於九門駐軍的軍隊殺入內城,隆科多那點兒看家護院的保安部隊根本就不是對手,只能束手就擒!

    當然,這只是電視劇《雍正王朝》裡的東西,真實歷史上胤祥並沒有參與到清世宗拿下允禩的過程之中,起碼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胤祥參與了。而且,允禩被殺之後四年胤祥才去世,就算雍正四年允禩真的發動政變了,胤祥也還沒有病入膏肓,有大把精力可以平叛。實際上,允禩什麼也沒做,他一個“包工頭”恐怕也做不了什麼……

  • 3 # 漲知史

    嫡系將領,招呼即來

    雍正王朝中,八阿哥通過關外旗主以整頓軍務的名義接管豐臺大營,可是豐臺大營主將只有見皇上或者十三爺的手諭才肯相信。關鍵時刻,雍正子弘晝假傳聖旨,愣是說接管豐臺大營是雍正的意思,這才讓關外旗主掌握了豐臺大營的兵權。因此八爺黨掌握兵權是建立在皇上或者十三爺允許的基礎上的,所以親臨豐臺大營的十三阿哥才能迅速的重新掌權。

    聯盟鬆散,不足為懼

    且看八阿哥胤禩造反時擁有的盟友,九阿哥、十阿哥老盟友,隆科多,關外旗主等。九阿哥、十阿哥是八阿哥的鐵桿盟友,從奪嫡之初就是鐵三角。隆科多本為雍正即位的擁戴之臣,可是由於昏招連連,導致雍正極其厭惡他,因此此次造反說白了就是想妄圖二次擁戴之功,重回權力中心。關外旗主的存在僅僅是人數上的優勢,雖然貴為八旗旗主,但是雍正是八旗共主,真真正正的三軍總司令。

    八阿哥最為有利的幾個盟友並沒有可以阻擋一方的能力,因此八阿哥造反頂多算是場“鬧劇”。

    反之,雍正作為康熙遺詔即位的君王,有著法理上的正統地位。作為雍正最為信任的臣弟,十三阿哥擁有著無可辯駁的權威,因此十三阿哥親臨豐臺大營如皇帝親臨,振臂高呼,必群起擁之。

    綜上所述,十三阿哥臥病在床也能掌控兵權既是由於八阿哥黨聯盟的鬆散無力,也是由於雍正即位的合法性及其多年來在軍隊積累的威望所致。

  • 4 # 一貳一橙

    這劇情是出自於電視劇《雍正王朝》裡的,正史上的“八爺黨”在雍正繼位之初就已經被逐步瓦解。從雍正元年發配老十四胤禵去景陵給康熙守墓開始,到雍正四年將老八胤禩、老九胤禟改名結束,前後不過四年的時間,這期間也沒發生過什麼“八王議政”的情況。

    為什麼已經病得快死的老十三胤祥,還能擊敗八爺黨的佈局,反過來控制住豐臺大營呢?

    其實這事說難解也難解,說不難解也不難解,在奪取大營兵權的當晚,當事人老八已經給出瞭解釋,也埋下了兵權被反奪、議政失敗的伏筆。

    當年老十四胤禵手握大軍,都只能在圖理琛的控制下隻身入城,所以旗主王爺帶來的軍隊就算很多,可一大部分在入城前就會被安排在城外看管,能帶入城的軍隊不會太多,可豐臺大營少說也有五萬軍隊。何況旗主中間還有一個虛以委蛇的睿親王都羅,他的部隊肯定不會阻礙老十三入營奪權,甚至還會反過來協助他奪權。

    在這些人的壓力下,身為漢族將領的大營守將是沒有什麼資格去質疑他們的,何況當年十三爺胤祥劍斬提督成文運奪權的情形還歷歷在目,現在又是一個親王,誰知道會不會再來一次啊。所以他們也只能明哲保身,像睿親王都羅一樣先隱藏起來,反正鬧來鬧去都是滿人的事,就算到時候怪罪起來,有一位親王、兩位皇子、四位旗主頂著,最多也是罷官降職而已,不會有性命之憂。

  • 5 # Z先生評說歷史

    首先,我們得明確一點,這個橋段是《雍正王朝》裡面的戲碼,歷史上八阿哥在雍正四年的時候就死了。

    八阿哥和四阿哥在康熙晚期就為了皇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在《雍正王朝》中雖然最後雍正找到了最後,但是在雍正時期,八阿哥一直以一個爭權奪利的形象出現!

    故事發生之前,八阿哥費勁了心思,因為他明白,伴隨著雍正的統治,他的機會越來越少。所以為了滿足自己內心中湧動的慾望,他做出了最後的努力。就是首先欺騙弘晝,掌握了雍正部署在京城的兩個大營的兵力,並把九門提督隆科多拉到了自己的身邊。

    八阿哥以為自己已經掌握了最主要的兵力,開始了下一步的計劃。然而,十三阿哥及時掌握了八阿哥的陰謀,所以,他就假裝病了,躺在了病床上!

    2.雍正早就對軍隊下了命令!

    雍正早就對兩個大營下了命令,只聽命於自己偷偷、聖旨和十三阿哥,所以貌似生病在床的十三阿哥就偷偷的去見了兩個大營的首領,把兵權重新奪了回來。

    所以就算老八通過弘晝騙取了兩大營的控制權,只要十三阿哥過去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3.老八處心積慮並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結果!

    老八認為自己掌握了兵權,其實那些兵營的指揮者都是雍正和十三的人,當年和他們出生入死,他們自然懂得應該效忠於誰!

    這也就是為什麼八阿哥造反,十三阿哥在床上就可以掌握兵權,化解危機!

  • 6 # 小貝愛唱歌

    原文在這裡雍正年間面對八阿哥逼宮,躺在擔架的十三阿哥如何還能控制兵權?由標題我們可以意會到本節小編講的是兵權,今天主要來說說雍正王朝中的八爺,他有著極大的謀逆之心,就像有人說老八想要江山想瘋了。他籠絡群臣利用大臣不支援新政的埋怨心理,搞“八王議政”。雍正一國之君怎會受他威脅,因此,他想手握京城的重兵,利用武力來逼雍正退位。在這個時候老八主要就開始騙取兵權,故意傳錯雍正旨意,導致四位鐵帽子王帶來的參將和兵馬都歸為己用,達到自己的目的。雍正曾對隆科多說:“豐臺大營的兵力比你多上好幾倍!”再加上還有西山銳健營的兵權。這就是四位參將和四千兵馬的重要性,因此,老八誤傳聖旨就是為了掌控重兵。弘晝很快發現了此事有蹊蹺,第二天趕緊就找到他的十三叔也就是十三阿哥,告訴他兩軍營被老八的人控制了。於是,老十三想出妙計,老十三假裝重病纏身臥床不能起,連夜悄悄趕往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分別奪回兩個大營的兵權。那麼,老十三平日也不是高調的人,會有如此大的本事呢?首先,先來論一論十三爺的人品,老十三雖不常參與朝政卻是一個在軍中威信極高,受很多將士擁護的阿哥。一直在軍中帶兵,為人又正直、豪爽、重義氣,將士們都發自內心愛戴他。很多將士也是老十三提拔重用,給了他們大好前程。這些將士也都是跟老十三過命的兄弟,對於兵力掌控這些事還是隻認老十三的,絕不會被別人利用和收買。再者說,在雍正登基時,就明確下詔兩營也就是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只能聽命於聖旨和老十三的手令,而且還說過兩營的兵馬可直接任十三爺調遣直接聽命於十三爺。因此老八誤傳聖旨只是忽悠住了兩營的提督,即使老八說明天會有皇上的聖旨傳給兩位提督,但是在關鍵時刻兩營是可以直接遵從十三爺的手諭的。最後,老八這猖狂的謀逆,本就是犯上作亂,而在京城中稍微手中能掌握兵馬的人好歹也都是中上層的將士,也就是上三旗的人馬。上三旗就是在雍正年間屬於雍正直接管轄的三旗,關係都是比較強大的,都是皇帝的至親嫡系,怎會以自己的新政策不合理為藉口跟著老八去謀反,敵對雍正就是跟他們自己過不去,且不說自己打臉的事,為了各自的身家性命和家族榮耀他們也不會做這種事。因此啊,老十三在擔架上也能控制兵權,既取決於皇上的信任,更取於他在軍中的威望和人品,有句話說的好:“陷於才華,忠於人品啊!

  • 7 # 紅雨說歷史

    從題主所提的問題涉及事情“八阿哥造反”,“十三阿哥臥病在床”,時間發生在“雍正年間”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這個問題並不是歷史史實,而是根據一部很有深度的歷史劇《雍正王朝》提出來的。這裡的八阿哥和十三三阿哥指的都是雍正的兄弟允祀和允祥,雍正年間更合適的稱謂,應該是廉親王允祀和怡親王允祥。歷史上雍正八弟廉親王允祀在雍正四年去世,當時怡親王允祥身兼數職,雖然身體有疾不至於臥病在床,怡親王允祥則因為積勞成疾在雍正八年病逝。

    這次逼宮有九成勝算,一成天算

    最後卻是一成天算幫助雍正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雍正五子弘晝在怡親王允祥上朝的路上攔下了他的坐轎,告訴他共管的事情,允祥一下就意識到情況不對,所以他叮囑弘晝不要告訴任何人他的行蹤,他到了豐臺大營奪下了兵權,並在最後時刻幫助雍正逆轉。允祥能帶著病重之身奪下兵權的原因有四:

    二,雍正五子弘晝雖然表面上荒唐但是在大事上不糊塗。他意識到豐臺大營的事情不對後沒有到處聲張反而悄悄的把事情告訴了雍正最信任的老十三允祥。在朝堂上弘晝即使捱了雍正的巴掌也堅決的遵守老十三的囑託,不告訴任何人他的去處,這幫助允祥爭取了大把的時間。

    三,老十三當時沒有出現在朝堂上,因為局勢緊張,幾乎沒有人注意到老十三沒有來上朝,即使意識到了不管老八還是雍正這時候都分心乏術沒時間去處理“老十三去哪裡了”這件事。

    四,老八在假傳聖旨的時候西山銳健營和豐臺大營的提督就說過“整頓兵務的事情要有聖旨或者十三爺的手令”。可見十三爺在兩個營的威望和雍正賦予他的極大權利,老八派了四個關外的將領協同共管,十三爺一到,原來兩營的官兵和將領自然唯十三爺命令是從。

    (允祥在豐臺大營的威望在阿哥時期就已經無可撼動,粘杆處御前侍衛的頭頭圖理琛都要給關起來的他送酒。奪皇位的時候允祥一個眼神,豐臺大營的將領就敢把允祀安排的人給殺了,可見允祥的高大形象在軍隊在是根深蒂固)。

  • 8 # 成武暢通

    想要讓人信服,必須要有實力,順便樹立威信。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個奪嫡故事,雍正王朝發生過一件大事,八阿哥進行逼宮,十三阿哥控制了軍權趕來救駕,可是十三阿哥躺在擔架上為什麼還能控制兵權?曾經播出一部名為“雍正王朝”的電視劇,裡面主要講述了九子奪嫡的故事,主角分別為幾個阿哥,他們或是自己想站在哪一邊,或是自己想成為皇帝,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野心。

    在一場又一場明爭暗鬥中,許多皇子都敗下陣,就連太子也輸的一敗塗地,他被自己的父皇廢除太子身份,變得一無所有,僅僅剩下兩個龐大的陣營,一個是四王爺陣營,另一個是八王爺陣營。兩個王爺陣營的實力相當,沒有特別強大,也沒有特別弱小,兩邊一直在僵持,分不出勝負,而當時的皇帝並不急於設定新的太子,於是兩邊一直在朝堂上鬥來鬥去。

    從小嚐盡人生苦難的八阿哥,他出身並沒有其他阿哥尊貴,所以一心向往權利,在身後兄弟與朋友的支援下,不斷籌謀奪下皇位,成為最尊貴的人。八阿哥自身勤奮好學,行事穩重,作風良好,得到了許多大臣的擁護,很有可能成為新太子的人選,但是皇帝一直沒有發話,更沒有定下新的太子。這使得八阿哥內心萬分焦慮,他一直想要成為王者,可是皇帝卻遲遲不下決定,為此他鋌而走險,決定進行逼宮,逼著讓皇帝冊立他為太子。

    只是想象與現實的差距太大,他的實力與四阿哥差不多,兩人一直在等對方先走棋,四阿哥明顯更能藏得住心思,他面對皇帝遲遲不定下太子一事,沒有過多的上心。可是八阿哥不一樣,他一聽說皇帝身體不佳,卻還沒有定下太子,就立刻想逼皇帝定太子。八阿哥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他鋌而走險的對皇帝進行逼宮,只是這件事情最後以失敗告終,而八阿哥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一生註定達不到自己想要到達的高度,只能成為階下囚。

    其實八阿哥逼宮沒有成功是有原因的,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沒有掌握兵權,逼宮需要絕對的兵權,如果沒有這個,最後就很難成功,所以在八阿哥進行逼宮時,掌握兵權的十三阿哥才可以輕鬆的平定這次逼宮。可是這個時候的十三阿哥身體非常虛弱,甚至連走路都無法進行,他躺在擔架上為什麼還能控制住兵權?

    原來十三阿哥的出身也不好,不過他在軍事上卻有異於常人的天分,從小就十分喜歡軍事,對於帶兵打仗一事相當精通,所以他的父皇很喜歡他,讓其成為軍中的重要一員。入了軍營的十三阿哥如魚得水,他迅速培養出一批批優秀的將才,可惜後來因替四阿哥擋災進入牢中。即使進入獄中多年,身體也沒有以前健康,但當有需要的時候,十三阿哥在軍中的威信仍在,他的一句話依然有用,完全可以控制兵權。

  • 9 # torrent8899

    八阿哥敢謀反的原因,是其福晉背後的孃家勢力權傾朝野手掌軍政大權,努爾哈赤一脈血統中最強勢一個分支。十三阿哥所倚仗其母親孃家的血脈關係。這個家族族人眾多各個手掌兵權可以說能影響所有八旗子弟。對於康熙而言不怕八阿哥皇室勢力,更怕十三阿哥背後的八旗勢力。

    八阿哥天天想造反次次失敗,十三阿哥要是政變謀反輕輕鬆鬆就可以登基做皇上。那個時代最有實力的人不是胤禩也不是雍正而是胤祥!

  • 10 # 遼寧資深球迷二代

    八阿哥造反,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在那場八王議政會議上所衍生出的八爺黨與四位旗主王爺武力逼宮,整個八爺黨和四位旗主王爺為什麼最終失敗?只因他們各有一個尷尬的點:

    1、八爺黨根本沒有兵權,他們只能藉助外力,而他們能拉到的資源就是控制京城兵力的九門提督隆科多,和關外進京的四位旗主王爺所帶來的4000鐵騎。

    2、可最要命的恰恰就在這,這兩股力量雖然與八爺黨取得了合作,但無論是隆科多還是旗主王爺們,他們都不想觸碰自己領兵造反的那個底線。既然誰也不想當那個出頭鳥,那麼兩股政變勢力就給出了同樣的答覆:只給八爺黨站隊,但他們絕對不會採用武力。

    直白點地說,隆科多所能做到的,也僅僅是讓京城的各路清軍按兵不動,順便再用自己的職權換防宮廷裡的侍衛,將圖裡琛麾下的親兵調走,讓圖裡琛變成光桿侍衛隊長,也間接導致雍正在宮內和城內都無兵可調。

    而進入關內的四位滿洲旗主王爺,更不想讓自己扣上一頂造反的帽子,他們所能做到的,也僅僅是採用欺騙的手段(主要還是依靠八阿哥的欺騙和弘晝的失口誤說),騙得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共管權。一旦掌握這個權力,他們將有權決定城外兩座大營中的軍隊是否可以出動?

    也就是說,一旦雍正向兩個大營傳信,告知大營內的軍隊立刻向紫禁城進發,即便大營原有的主帥同意,利用共管權的限制,四位旗主王爺直接可以行使一票否決權,限制大營軍隊向外出動。

    由於不知道雍正根本沒有同意四位王爺對兩個大營行使共管,加之自己主帥的身份遠遠比不上身份更加高貴的王爺。面對王爺留守兩座大營的部下們使用所謂的權力來限制軍營的軍隊出動,兩個大營的主帥也只能表示同意。

    由於不知道這兩股政變力量是否敢動手,加之自己控制的城內和城外的軍隊已經無法行動,紫禁城宮廷內的侍衛們甚至也成了旁觀者,那沒有任何軍事力量支撐的雍正面對八爺黨提出的八王議政的威脅,他也只能在最後表示同意。

    因為他選擇同意,自己仍然是皇帝,只不過皇權已經被大大限制,可他如果選擇不同意,天曉得城外的兩支政變軍隊會不會直接殺進來?雖然雍正不知道隆科多和四位王爺的心理,但他不敢拿自己的生命去做這樣的賭博。

    可八爺黨自以為勝券在握,可他們還是忽略了那個最致命的隱患,倘若雍正就是不開口,即不選擇同意但也不選擇不同意,只要場面一直僵持在那裡,那雍正很快就會發現那個問題——隆科多和四位王爺似乎不敢動手!

    1、當圖裡琛向雍正請罪,強調自己手上的侍衛早已被隆科多調走時,隆科多振振有詞的聲稱皇帝不應該動用軍隊來鎮壓朝堂上的大臣們,然後接下來的他就選擇一言不發。準確地說,他是打了一個擦邊球。

    因為在清朝的歷史上,的確沒有哪個皇帝做過派出軍隊闖進皇宮,將大臣控制和抓走的鬧劇,只要隆科多聲稱沒有這個傳統,並以祖訓作為藉口。縱然雍正惱火非常,並且意識到隆科多究竟想幹什麼?可他也實在無力應對,一是自己的手中無兵,二是隆科多隻是抗旨不遵,但他卻沒有實際造反。

    2、而旁邊的四位王爺也同樣如此,儘管他們當中的三人氣勢洶洶,但他們只是在言語上抨擊雍正的新政,並逼迫雍正廢除新政。可從始到終,他們安排在城外的軍隊也沒有任何動作,尤其是弘晝告知父親有關城外的大營被共管的時候,崩潰的雍正也會很快冷靜下來。倘若王爺們真的想造反,他們完全可以動手襲擊兩座大營的軍隊,甚至完全可以直接殺進城來,他們幹嘛只是按兵不動?以這樣的方式來限制兩座大營行動呢?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這四位王爺根本不想真的打起來!

    八爺黨費盡心機爭取了兩支軍隊,可這兩支軍隊在關鍵時刻誰也不敢動手?當雙方呈現出僵持狀態時,局面實際上已經在向有利於雍正的方向發展,畢竟他的身份是皇帝。

    所以,當張廷玉引經據典,從祖訓和歷史的角度,強調所謂的八王議政在歷史上根本不存在的時候,失去了底氣的王爺們,馬上就開始默不作聲。因為他們強調的口號就是恢復八王議政,可現如今,這個祖訓根本就不存在,那他們還鬧騰什麼勁?本來就底氣不足,現在又失去了藉口,那他們自然不敢輕舉妄動。

    王爺們不動彈,那躲在大臣行列裡的隆科多,自然更會無所作為。

    可以說,隨後的老十三重新掌控兵權並帶兵入宮,的確徹底扭轉了局勢,但兩股政變力量的虛軟,外加張廷玉的奮勇出現,至少對於關外的旗主王爺們來說,他們已經不想再繼續鬧騰了。

    更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雍正的新政雖然造成了某些勢力的不滿,但新政卻並沒有對鎮守關外邊疆的旗主王爺們造成任何影響,因為新政只是觸碰了關內旗人們的利益,以及八爺黨和其他勢力的利益,本來就在關外吃苦的旗人們是不受影響的。王爺們之所以跟老八勾搭到一起,只因為八爺黨開出了一個格外誘人的誘餌:實行八王議政,可以與雍正共享皇權!

    可現在,當他們發現八王議政在歷史上根本就沒有出現過的時候,這個誘餌只是一個虛無的大餅時,那他們自然就不願意跟著八爺黨繼續鬧騰了。正因為他們沒打算真正的與雍正作對,事後的反攻倒算處罰中,面對八爺黨眾多主要人物的被抄家被流放,幾個王爺的處罰僅僅是抄寫一遍《八旗通志》。

  • 11 # 請叫我郝獸醫

    這就牽扯到所謂的中間派,八阿哥沒有兵權,只能讓外蒙和東北地區老滿族人入關協助,但是協助的兵力畢竟是有限的,只能是趁亂逼宮。

    十三阿哥到大營的意圖則是,你們的伎倆被我發現了,我現在找你們過來,抓你們也好,處置你們也罷,我是在大營外有人的,如果你們動手,那我馬上消滅你們。

    雙方的心裡博弈,比簡單的到了就抓可精彩多了。

  • 12 # 曉西瓜先生

    歷史上,八阿哥在雍正四年就被雍正幹掉了,也輪不到他造反。

    電視劇裡,八王議政,十三阿哥為何病成那樣還能掌握兵權,原因有三個。

    第一,胤祥是常務副皇帝,全國能直接調動兵馬的就只有他倆,胤祥只要在軍營露面,局面馬上就控制了。

    第二,胤祥在軍隊裡有威望

    第三,老八失誤了,他以為老十三距離死也就不遠了,也沒有管老十三。

  • 13 # 才高八斗鋼琴oX

    雍正王朝的十三阿哥實際掌握的豐臺兵權,豐臺大營的主要軍官都是十三阿哥的舊部。而八阿哥沒有實際兵權,而鐵帽子王不齊心,所以很快造反失敗

  • 14 # 沁田QINTIAN

    有3個方面的原因:1、雍正稱帝之後,就給兩大軍營明確規定~只受命十三阿哥和聖旨。所以即使十三阿哥騙了弘晝傳達的話。當時十三阿哥親自去暗訪軍營時,提督會更願意聽命他的話。況且十三阿哥騙弘晝傳的話也說了會有帝王的手諭將會傳達。

    2、兩大軍營裡的很多中高層差役,都是十三阿哥的生死之交,~對他忠肝義膽,不可能做出違揹他意願的事。

    3、兩大軍營的高層統領是皇帝的親信。身為十三期的貴族,是不可能跟著“叛黨”去推翻自己所效忠的王朝。

    德高望重的十三阿哥只要一出面,他所分管的部隊和曾經受過他提拔的上層將領們,理所當然地就聽命於他。於是,八阿哥及其“叛黨”就不攻自破了,最終被抓住,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 15 # 減脂一直在路上

    1.得人心者得天下。十三阿哥長年在外帶兵,軍中將領有一大半都曾經是自己的心腹,自然是一呼百應;

    2.人格魅力的威力加強版。十三阿哥為人處世公道正派,在軍中威望很高,自身能力極強,這樣的人到哪裡都自帶氣場,很多人願意追隨,誓死效忠;

  • 16 # 探察歷史

    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

    一方面,十三阿哥胤祥,從小就在軍營裡面,長大後在外面行軍打仗,軍中許多人曾經都是他的部下,連隆科多都是其戰友。胤祥為人仗義,在軍中威信極高,加之許多人在隊伍中都受過他的恩惠,那些人甚至只聽他的命令。

    另一方面,胤祥已經從十三皇子被加封為怡親王,總理王大臣,深受雍正皇帝倚重,被委以重任,在朝廷上有很大的話語權,甚至被後世稱為常務副皇帝。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是他臥病在床,憑著極高的威信,過硬的手腕,掌握兵權肯定不在話下!

  • 17 # 善解人意機智的葡萄

    1.十三阿哥並不是真的病了!

    故事發生之前,八阿哥費勁了心思,因為他明白,伴隨著雍正的統治,他的機會越來越少。所以為了滿足自己內心中湧動的慾望,他做出了最後的努力。就是首先欺騙弘晝,掌握了雍正部署在京城的兩個大營的兵力,並把九門提督隆科多拉到了自己的身邊。

    八阿哥以為自己已經掌握了最主要的兵力,開始了下一步的計劃。然而,十三阿哥及時掌握了八阿哥的陰謀,所以,他就假裝病了,躺在了病床上

    2.雍正早就對軍隊下了命令!

    雍正早就對兩個大營下了命令,只聽命於自己偷偷、聖旨和十三阿哥,所以貌似生病在床的十三阿哥就偷偷的去見了兩個大營的首領,把兵權重新奪了回來。

    所以就算老八透過弘晝騙取了兩大營的控制權,只要十三阿哥過去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3.老八處心積慮並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結果!

    老八認為自己掌握了兵權,其實那些兵營的指揮者都是雍正和十三的人,當年和他們出生入死,他們自然懂得應該效忠於誰!

    這也就是為什麼八阿哥造反,十三阿哥在床上就可以掌握兵權,化解危機!

  • 18 # 每天嘮嗑

    控制兵權與是否臥病在床關聯性不大。

    老十三多年帶兵,豐臺大營、西山銳健營和步兵統領衙門裡面一半的軍官是他提拔起來的,而這幾個機構負責京城周邊防務,所以掌握核心兵權。

    雍正時期,為了讓皇帝加強對軍隊的直接統治力,透過聖旨任免軍官,但需要有個負責的,主要還是透過老十三來控制軍隊,所以軍官們普遍認可的是,沒有皇帝聖旨或者十三爺的手令,誰的話都不聽。

    老十三胤祥在雍正王朝這部劇中,簡直是BUG的存在,而這個BUG主要體現在對軍隊的控制力上。

    老十三胤祥要想順利地接管豐臺大營,是需要幾個條件的:

    1,他不能在康熙帝駕崩之前去接管,也就是說老四胤禛不能提前釋放老十三胤祥。因為時間點上如果提前,老八胤禩一夥必然會提前起事,或者說利用康熙帝還活著,聯絡老十四胤禵,讓他進京勤王,趁亂奪取皇位。老十三一旦提前放出來,就等於給了老八胤禩一個清君側的理由。

    2,豐臺大營不能有其他的阿哥存在.這個問題很重要。當老十三胤祥去接管豐臺大營的時候,其餘阿哥都在暢春園聽宣,假如老九或老十在豐臺大營,我想老十三胤祥能不能順利拿下兵權還得打個問號。

    3,老四胤禛必須拿下皇位。假如老四胤禛沒能拿下皇位,即使他放出了老十三胤祥,老十三胤祥也跑到了豐臺大營,可是他怎麼奪兵權?真的靠自己這張臉嗎?當然不是,他之所以能拿下兵權,完全靠的是手中的金牌令箭。

    金牌令箭只有皇帝才能有,是可以調動天下兵馬的,如果老四胤禛沒有即位,鄔思道是打算讓老十三胤祥拿著老四胤禛的欽差關防去控制豐臺大營的,但是成文運等人也不是傻子,屆時誰被誰殺就真的不一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印度成為美國盟友後將失去哪些機會?印度之後還能成為大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