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上進塘小西

    三角洲,是指在河口區流速減緩的流水所攜帶的泥沙堆積而成的沖積平原。是一種常見的地表形貌。江河奔流中所裹挾的泥沙等雜質,在入海口處遇到含鹽量較淡水高得多的海水,凝絮淤積,逐漸成為河口岸邊新的溼地,繼而形成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的頂部指向河流上游,外緣面向大海,可以看作是三角形的“底邊”。因其外形類似希臘字母△,故得此名。世界上大三角洲主要分布在入海河口,因此入海河口三角洲是三角洲的主要研究對象。

  • 2 # 愛看星空的貓咪

    三角洲的地理特徵

    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時,因流速減低,所攜帶泥沙大量沉積,逐漸發展成的沖積平原。匯入湖泊、河流而形成的三角洲又叫內陸河流三角洲。而有一些河流直接在陸地上衝積出三角洲,而又未匯入其他水系,這樣的三角洲叫內陸三角洲,是內陸河流三角洲的一種。

    三角洲又稱河口平原,從平面上看,像三角形,頂部指向上游,底邊為其外緣,所以叫三角洲,三角洲的面積較大,土層深厚,水網密布,表面平坦,土質肥沃,易有洪澇。

  • 3 # 用戶6269993352640

    1.

    上三角洲平原位於最高潮水線或最高水麵至河口的部位,實際應用中以河口到主河道開始分叉處為止。因而,它通常是三角洲的陸上部分,對於粗粒三角洲而言,以辮狀河或辮狀分流河道沉積為主,也發育有分流間灣。無論是何種三角洲,其河道的彎曲度較小,位置較為穩定,粒度相對較粗,垂向上以正韻律為特徵,在一個正韻律中砂岩佔60%以上,泥岩含量相對較少,其顏色較淺。上三角洲平原一般發育辮狀分流河道或廢棄分流河道、天然堤、決口扇、分流間灣及湖泊與洪泛平原等微相。

    2.

    下三角洲平原位於最高潮水線至最低潮水線之間,實際操作時,則以主河道開始分叉處至分流河道消失或河口壩形成處為止,時而位於水下,時而位於水上,分流河道較為發達

  • 4 # O醉寶_

    三角洲基本特徵

    三角洲是在河流攜帶大量沉積物流入相對靜止和穩定匯水盆地或區域(如:海洋、湖盆、半封閉海、湖等)處所形成的、不連續岸線的、突出似三角形砂體,它供應沉積物的速度比由當地盆地作用再分配的速度要快。

    通常三角洲是由一個固定供水系統,並且該供水系統最終形成一條主幹河流,將沉積物供應給岸線(海岸或湖岸)的局部地區入水體沉積造成突出幾何形態的三角洲體,它不斷向海或湖前積推進。三角洲是在河流作用與海洋作用共同影響和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沉積物堆積體系,這個體系可以從陸上一直延續到水下,所以它們屬於大陸與海洋之間的過渡型沉積體。

    三角洲平原的主要微相特徵如下:

    (1)分流河道或廢棄分流河道

    分流河道是三角洲平原的主要微相,形成三角洲的大量泥砂都是通過分流河道攜帶而來的。分流河道具有一般河道的特徵,為單向水流,有周期性的水位變化,它可以是曲流河、辮狀河、網狀河或順直河,上三角洲平原以辮狀河為主,下三角洲平原以曲流河為主。其沉積物以砂質為主,每條分流河道的沉積都為週期性水位變化的單向水流所形成的向上

    變細的正韻律層序,但比中、上游的河流沉積要細,且分選更好,底部多以中-細砂為主,向上逐漸變為粉砂或泥質粉砂及粉砂質泥,最上部為含有大量植物根系的粉砂和粘土層。其底界常具有沖刷面,砂層中有槽狀、板狀或波狀交錯層理,向上規模變小。

    在三角洲發育過程中,分流河道可發生廢棄作用,產生廢棄分流河道,這一過程是非常複雜的,主要是由於某些突變因素造成,如自然物質的阻塞、坡度的變緩、或河道流量的變化等。一般情況下,廢棄河道的下部層序為正常河道沉積,上部覆蓋細粒物質,多為突變或快速漸變接觸。隨著時間推移和不斷沉降,最後整個河道為細粒、分選差的含生物碎屑、碳屑和含水量極高的粘土充填。MacMillan(1974)將分流河道的充填分為活動河道、部分廢棄河道及廢棄河道三種充填類型。

    (2)分流間灣

    分流間灣為分流河道之間的沉積,前端常與海或湖相相連通。其巖性主要為泥岩、粉砂質泥、泥質粉砂岩,也可有細-粉砂岩透鏡狀砂體存在。當三角洲向海推進時,它們最終多被決口扇、次三角洲或汎濫洪水帶來的沉積物充填。分流間灣泥岩在層序上往往向下漸變為前三角洲洲泥岩,向上漸變為富含有機質的沼澤沉積。沉積構造以水平層理、透鏡狀及波狀層理為主,生物擾動作用強烈,偶見海相化石。

    (3)天然堤

    三角洲分流河道兩側的天然堤與正常河流的天然堤相似,只是它們靠近海或湖。天然堤位於分流河道兩側,向河道方向變陡,向外側變緩。天然堤在上三角洲平原發育較好,向下遊方向其高度減小,寬度增大。其粒度比分流河道與決口扇細,以粉砂和粉砂質泥岩為主,水平層理和波狀交錯層理發育,也常見水流波痕、植屑、植莖、植根及潛穴等,生物擾動構造也很發育,有時可見雨痕和乾裂等構造。由於洪水期與平水期的交替,天然堤的層序呈現出粉砂與粉砂質泥岩互層的特點。

    (4)決口扇

    由於河道彎曲度的加大、構造活動、洪水作用的影響使分流河道中的河水衝破天然堤,注入分流間灣地帶,其沉積物堆積成扇狀,形成決口扇,也叫次三角洲。這種決口扇與正常河流的決口扇沉積特徵相似,它們在橫向上和縱向上疊合形成三角洲複合體,典型的如現代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分流間灣的決口扇。

    (5)沼澤和泥沼

    沼澤沉積在三角平原上分布最廣,通常佔三角洲平原面積的90%以上,但其中砂體不發育,多為暗色泥岩、泥炭或褐煤沉積,可夾洪水攜帶的粉砂岩。常見的沉積構造有塊狀層理、水平層理、生物擾動,有時可見潛穴。常含有植屑、炭屑、植根、介形蟲、復足類及菱鐵礦等。

    泥沼與沼澤相似,兩者的主要區別是前者長有大樹及灌木等高等植物,大面積的泥沼沉積常發育於沼澤後面的上三角洲平原地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啞鈴15斤男士夠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