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五哥拉薩
-
2 # 強哥48754
1、資金預算不足
根據當時規劃,中線總幹渠起點為丹江口水庫,終點為北京團城湖,全長1276公里,預計耗資920億元。
中線開工後不久,發現成本遠遠高於當初的規劃。按照規劃,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耗資1240億元。隨著工作的深入,2005年,東中線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完成,資金總量比總體規劃翻了一番,高達2546億元。
當時,根據國家的水利移民規定,徵地補償標準是前三年畝產平均收入的7至8倍。後來,由於經濟社會發生了很大變化,如此低的補償標準農民難以承受,最後按照16倍的標準給予補償,翻了一倍。做可行性研究報告時,人工費是每人每天36元,後來漲到150元。
2、移民量大
丹江口庫區移民,其規模和速度在世界水利史上前所未有:庫區移民34.5萬人,兩年完成,平均每天搬遷500人,最多一年動遷18萬人。
3、水質汙染
河北水初進京時的“混搭”比例為1比1,由於河北水的硫酸根離子指標偏高,就對管道造成“沖擊”,造成“水黃”現象。丹江口水庫總氮超標、部分入庫水難達標、治汙工程緩慢,給中線水質埋下隱患。
-
3 # 流浪人
是提高人們的思想認識水平,要加強對水資源的管理。提倡“我們要成為節水型的社會,首先要有配套的汙水處理和節水設施,使其形成一種產業。南水北調工程的配套工程一定要跟上。”
南水北調工程所及線路長,人們使用水資源的認識不同,使用中要避免浪費和汙染是重要內容
既然這次的乾旱發現了問題,趁著現在水位下降的厲害,能不能動用設備把河道挖深一點!或者建一些能把水留住的設施,這麼長的河道平時在河道旁邊多挖一些魚塘或者別的儲水坑,盡量的留住一些水!只是一個沒有這方面的無知者一些愚見!我記得小時候老家的山上有很多那些存水的大池子!現在基本都荒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