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Na女孩兒呀
-
2 # 李解的世界
悟出詩的語言美和大智慧,幫我梳理歷史,現實,社會.與我生命碰撞的萬千紊亂頭緒,直到漸近事物核心,生命本質,融入與大自然和諧的呼吸。故爾在電影《回到樂山》有入鏡詞 “風浪紋身,流水寫意,讀破炎涼,鬼神不驚,載山載水,鎖風鎖雲”
活得明白,自信,尊嚴,是詩給我一生有趣能擔當,真實不虛的呼吸。
-
3 # 資料碼頭
當年看了篇鄭淵潔的童話,高中退學了,然後開始想自己怎麼養活自己,做了幾個月服務生,學習程式設計,幹了半年培訓師(教Java等),十年一步步努力,目前幹著一個總監的活。
最重要的改變是,我必須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掌控自己的人生,做自己的選擇,並且接受並面對隨之而來的一切後果。
2007年,我22歲,在石家莊一家小商貿公司做會計,拿著不到兩千的工資混吃等死。有一天收拾辦公桌,發現抽屜縫裡有本雜誌,某家房地產公司的月刊,裡面詳細的介紹了各一線城市的樓盤及行業資料。那是我第一次見到整理的那麼全面,簡潔,圖文呈現又無比契合的報告,驚豔了我的認知,某些東西在心裡蠢蠢欲動....
我把週報/月報做成和雜誌上一樣的格式,甚至主動做了三年的銷售資料和財務資料的分析。很快,一個月後,我升職了,加薪了,開始負責商品資料分類及來年備貨計劃。
嚐到甜頭的我,開始在網上搜尋關於資料分析,Excel裡面的各種公式及圖表用法,甚至重新學了VF。
又過了一段時間,我得到一個工作機會,愛家購物的資料分析,然而,陰差陽錯的入職後變成了節目編排,資料分析工作變成了輔助。成吧,啥也不會就學唄。那會兒沒有電腦,我還經常去網咖看人家臺灣和美國的電視購物怎麼排節目單。非常幸運的是,當時公司處於起步期,很多時候,老闆和領導根我們一群小兵一起開會,研究怎麼辦?2010年,整個公司搬去了北京,在798旁邊,我也“進城”了。公司請了很多臺灣電視購物各個領域的能人,我也學會了很多系統的知識,關於節目編排呈現,商品規劃,品牌運營和推廣。再後來,又來了很多南韓人,教給我們很多新的知識和管理理念。我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人,變成了可以獨立運營一個24小時播出的頻道主管,為業績為商品承擔責任。看著自己負責的頻道業績幾何式增長,那成就不亞於養大一個孩子。
我很幸運,趕上了電視購物發展的好時候,加入的公司很厲害第一批拿到了牌照,經歷了行業裡幾次大的變革,我們都勝利了,公司也逐漸成為行業翹楚。一直都很感謝這家公司,帶我一起去看了更大更好的世界,也讓我成為更好的人。
而最初,是那個夏日的午後,不耐煩打掃衛生的我從發現一本過期的舊雜誌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