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運籌帷幄餃子7r

    視崖實驗說明了嬰幼兒的深度知覺的存在。深度知覺亦稱“立體知覺”或“距離知覺”。對物體的立體或對不同物體的遠近的知覺。視網膜只能接受兩維空間的刺激,對三維空間的反映主要依靠雙眼視覺實現。在個體發展中,由於視覺與觸摸覺之間形成了鞏固的聯繫,因此可根據經驗,只用單眼憑借各種線索確定物體的遠近。

    產生深度知覺的主要線索有:雙眼視差、雙眼輻合、水晶體的調節、對象的重疊、線條透視、空氣透視、運動視差、對象的明暗等。前兩種只對雙眼視覺起作用,後六種對單眼視覺和雙眼視覺都起作用。

  • 2 # 用戶3805937505495

    視崖實驗是美國心理學家沃克和吉布森(R.D.Walk & E.J.Gibson)設計首創的視覺懸崖是一種用來觀察嬰兒深度知覺的實驗裝置。這種裝置的重要意義在於,可以把嬰兒或小動物放在視崖上,觀察他們是否能知覺這種懸崖並進行躲避。

    視崖裝置的組成:一張 1.2米高的桌子,頂部是一塊透明的厚玻璃。桌子的一半(淺灘)是用紅白圖案組成的結實桌面。另一半是同樣的圖案,但它在桌面下面的地板上(深淵)。在淺灘邊上,圖案垂直降到地面,雖然從上面看是直落到地上的,但實際上有玻璃貫穿整個桌面。在淺灘和深淵的中間是一塊0.3 米寬的中間板。

    這項研究的被試是 36 名年齡在 6 ~ 14個月之間的嬰兒。這些嬰兒的母親也參加了實驗。每個嬰兒都被放在視崖的中間板上,先讓母親在深的一側呼喚自己孩子,然後再在淺的一側呼喚自己的孩子。

  • 3 # 用戶4799877351593

    視崖實驗最早不是皮亞傑的,而是Gibson 和 Wolk 做的,是他們兩個首創的,主要用來測量嬰兒的深度知覺。

    該實驗裝置中央有一個能容納會爬的嬰兒的平台,平台兩邊覆蓋著厚玻璃,平台與兩邊厚玻璃上鋪著黑白相間的格子布料,一邊的布料與玻璃緊貼,形成“淺灘”,而另一邊的布料與玻璃相隔數尺,造成深度,形成“懸崖”。實驗時讓嬰兒的母親先後站在“深”和“淺”的兩側招呼孩子,誘導其爬向母親身邊。

    結果發現,有足夠大的視崖深度時,只有不到10%的嬰兒會越過懸崖爬向母親。

    最後得出結論,嬰兒很早就有了深度知覺,且深度知覺能力隨著年齡遞增不斷發展,還發現,嬰兒存在著深度恐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機械手減速機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