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聽風書法

    藥劑防治:一噴三防+四黴素/春雷黴素/中生菌素+氯溴異氰尿酸,治病的同時,也可以增強小麥植株抗性,防治效果更佳,促使小麥快速恢復健壯生長,間隔7天左右噴施一次,連續2-3次。

  • 2 # 極速小羊Xc

    小麥條斑病是一種常見的小麥病害,其特徵是在小麥葉片上出現淡黃色或褐色的斑點,嚴重時會導致小麥減產,甚至死亡。為了防治小麥條斑病,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選擇抗病品種種植;

    2.定期清理田間雜草,保持田間通風透氣;

    3.使用化學農藥進行噴灑,但要注意使用劑量和噴灑時期,避免對環境造成汙染;

    4.通過改善土壤肥力和增強小麥抗病能力來預防小麥條斑病的發生。綜上所述,多種防治措施結合使用可以有效地預防和控制小麥條斑病的發生。

  • 3 # 用戶4448281442467

    小麥條斑病是一種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防治:

    合理輪作:小麥不能連作,應該合理輪作,控制病害發生。

    選用抗病品種:選擇具有抗性或耐病性的品種進行種植,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發生。

    種植健康種子:種植前,應該選擇健康的種子進行消毒處理,防止病害通過種子傳播。

    種植密度適宜:種植密度適宜,可使作物光照充足、通風良好,減少病害發生的機會。

    合理施肥:施肥應該合理,避免施肥過量造成作物生長繁茂、養分過多,導致易受病害侵害。

    化學防治:如有必要,可以採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但是,應該在專業人員指導下使用,並按照規定的劑量和方法進行使用,以免對環境和人體造成危害。

    病株及時清理:對病株及時清理、焚燒,減少病原菌的存活和傳播。

  • 4 # 我愛生活老頭子

    小麥條鏽病分葉鏽稈鏽,發生時間大都在抽穗以後,防治赿早越好,打點滅面,防治藥劑以粉鏽寧,三唑酮比較好,防治時間以中午十點以後為好

  • 5 # 趙謙遜

    小麥細菌性條斑病細菌炸彈綠色防控方案選用抗病品種,採用配方施肥技術,增施有機肥,不偏施氮肥;提高灌水質量,切忌大水漫灌。

    藥劑防治:一噴三防加細菌炸彈綠色防控套餐,發病初期噴霧一次,還有抽穗楊花期一次。間隔7天左右噴施一次,連續2-3次。

  • 6 # 同心123456789

    (1)種子管理。引進小麥種子時,可輪換選用抗(耐)病品種。

    (2)栽培管理。指導麥區合理佈局小麥品種,避免種植單一小麥品種,不單種具有垂直抗性的品種,應選種抗源類型不同的品種,減少病害的流行與蔓延;合理輪作換茬,不與寄主作物進行輪作、鄰作,提倡與葵花、大豆、油菜、花生、蠶豆、豌豆、馬鈴薯(土豆)、甘薯(地瓜)、南瓜、大蔥、大蒜、甜菜、菸草等非寄主作物實行2年以上輪作,或降低土壤中殘留的病原菌,減少菌源;

    施足腐熟的農家肥,合理施用氮、磷、鉀肥,促使小麥生長健壯,增強小麥抗病力;根據當地生態條件類型及條鏽病的發生規律,在秋苗易發生鏽病的地塊,適當晚播(常推遲播種5-7天),可顯著減輕秋苗的發病,減少越冬菌源;合理密植,可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降低田間溼度,減輕病害發生,晉、冀、魯、豫、陝、甘等秋播冬麥區每畝小麥保苗密度一般在12-25萬株;合理灌排,北方乾旱區及發病重的麥田後期需及時灌水,減輕產量損失。

    南方多雨地區雨後清溝排水,防止溼氣滯留,避免積水誘發病害;及時狗尾草(谷莠子)、毒麥、節節麥、稗草、虎尾草、小櫱等禾本科雜草和自生麥苗,控制越夏菌源,減輕病害傳播、蔓延;適時追肥,避免過多、過遲施用氮肥,防止小麥貪青晚熟,加重受害;條鏽病發生重的地塊,在小麥收獲後徹底燒毀病殘體,隨後深翻26厘米以上,減少田間菌源量。

    (3)搞好預測預報。

    利用外來菌源空中孢子捕捉監測平台和省、市農業生產信息通報,掌握周邊市、縣小麥條鏽病發生動態,同時根據歷年夏孢子萌發時期及其消長規律,在冬麥播種23天后至拔節前或春麥田間發現病葉後,每5天查一次田,發現小麥條鏽病輕發生,即田間平均病葉率發生程度達0.5%-1%,且有病害流行趨勢時,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指導農民有效消滅中心病株。

    (4)用生物農藥防治小麥條鏽病。

    有三個施藥階段:在小麥苗期,每畝用1000億芽孢/克枯草芽孢桿菌可溼性粉劑15-20克,對水後均勻噴霧,兼防赤黴病、白粉病;在小麥返青拔節期或條鏽病發生初期,每畝可用2%嘧啶核苷類素(農抗120)水劑333-500克,對水均勻噴施,隔7-10天噴1次,視病情噴施2-3次;在發病前的拔節期至抽穗期或條鏽病發病初期,每畝可用短小芽孢桿菌QST2808菌株可溼性粉劑333-533克,對水均勻噴施葉面

  • 7 # !

    小麥條斑病的癥狀表現為葉片上出現長條狀或不規則狀的棕色斑點,邊緣呈鋸齒狀。

    靠近葉面的一側病斑顏色較淺,形狀擴散較緩慢。

    病斑邊緣有黃色或白色的水漬環。

    造成小麥條斑病的原因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一般是在潮溼多雨的環境下發生傳染。

    當植物缺乏養分、生長季節不穩定或氣候異常等條件下,易發生小麥條斑病。

    對於防治小麥條斑病,可以採取種植耐病品種、加強營養管理、保持一定乾旱排水,以及及時清除病斑葉片等方法。

    同時也可以利用殺菌劑進行病害防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保存筍放冰箱不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