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穿插游擊隊

    © Digital Journal

    利維坦按:

    從概率來說,我們能遇到精神病(變)態者的機會很少,但碰見日常施虐者或成為虐待狂的概率卻高出很多。你可以結合文末利維坦之前的文章來衡量一下自己的人格黑暗指數。

    和通常人們的想象不同,日常施虐者往往更能感受到他人的痛苦——其實仔細想想倒也在情境之中——如果他都無法通過對方感受到那份由他施加而造成的痛苦,或許他也無法從中獲得快樂了。如果說日常施虐是一種適應性的變化,那麼或許你也就不難理解“在動盪加劇的年代,唯有偏執狂得以倖存”為何會出自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之口了。

    CourageMoolah - Woe Ye Demons Possessed

    在蝦米、網易雲、QQ音樂上搜索

    【利維坦歌單】即可獲取

    有的人出於報復或正當防衛而狠狠攻擊他人,這我們能理解。但是當有人傷害無害的人時,我們就會問:“你怎麼能這樣?”

    © Google Sites

    通常而言,人類做出行動是為了獲得快樂或避免痛苦。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傷害別人會讓我們感受到他們的痛苦,而我們不喜歡這種感覺。這暗示著人們傷害無害者有兩個可能的原因——要麼他們感覺不到別人的痛苦,要麼他們喜歡感受別人的痛苦。

    人們傷害無害者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仍然認為對方有威脅。有的人不會危及你的軀體或錢包,但仍有可能威脅到你的社會地位。這有助於解釋某些令人困惑的行為,比如有的人會傷害曾在經濟方面幫助自己的人。

    自由社會認為,讓別人受苦就意味著我們傷害了他們。然而,一些哲學家拒絕接受這種觀點。在21世紀,我們還能想象“殘忍即仁慈”這種態度嗎?

    虐待狂和精神變態者

    從傷害或羞辱他人中獲得快樂的人是虐待狂。虐待狂比正常人更能感受到他人的痛苦。而且他們享受這一點——至少他們在虐待過程中會一直這樣覺得,但在之後也許會感到不適。

    (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psychiatry/fullarticle/1107454)

    大眾的想象常把虐待狂與嚴刑拷打者、殺人犯聯絡在一起。然而,還有一種不那麼極端,但更為普遍的日常虐待現象。

    絕大多數人在折磨其他同類時都會畏懼並退縮,這主要是因為當我們將傷害他人的時候,我們也能感同身受地遭受那份痛苦。 © Alamy

    “日常施虐狂”從傷害他人或欣賞他人受苦中獲得愉悅。他們很可能喜歡血淋淋的電影,覺得打架很刺激,而折磨人很有趣。他們很罕見,但還不夠罕見。大約6%的本科生承認,自己能從傷害他人中獲得愉悅。

    (open.library.ubc.ca/cIRcle/collections/ubctheses/24/items/1.0369056#downloadfiles)

    “網路巨魔”(On-line trolls)可能就是日常施虐狂。© Sander van der Werf/Shutterstock

    日常施虐狂可能是網路巨魔或校園惡霸。在角色扮演類的網路遊戲中,他們很可能是破壞別人遊戲體驗的騷擾黨(griefer)。日常施虐狂喜歡暴力的電腦遊戲。他們玩得越多,施虐欲就變得越強。

    與虐待狂不同,精神變態者不會僅僅因為他們能從中獲得快感而傷害無害的人(儘管他們可能確實會從中獲得快感)。精神變態者想要得到一定的事物。如果傷害別人能幫助他們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他們就會這麼做。

    他們會這樣做是因為他們不太能感到同情、懊悔或恐懼。不僅如此,他們有能力理解別人的感受,但自己卻不會受其感染。

    這是一套非常危險的技能。幾千年來,人類已經馴化了自身。這使得我們許多人很難去傷害他人。很多傷害、折磨或殺害他人的人都會長期受到這一經歷的纏擾。然而,精神變態大概率意味著某人會無緣無故地施加暴力。

    我們需要了解自己遇到的是不是精神變態者。僅僅通過觀察某人的臉孔或者簡單地與他們互動,我們就能做出較為準確的猜測。不幸的是,精神變態者們知道我們知道這一點。他們通過在穿衣打扮上努力偽裝來予以回擊,試圖給人留下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

    並不是所有的精神變態者都是罪犯。© Billion Photos/Shutterstock

    謝天謝地的是,大多數人沒有心理變態的性狀。只有0.5%的人被認為是精神變態者。然而,在囚犯中,大約8%的男性和2%的女性是精神變態。

    (linkinghub.elsevier.com/retrieve/pii/S0160252709000028)

    (linkinghub.elsevier.com/retrieve/pii/S0160252709000247)

    但並非所有的精神變態者都是危險的。反社會的精神變態者可能從毒品或危險的活動中尋求刺激。然而,親社會型精神變態者通過無畏地追求新奇的念頭來尋求刺激。由於思想創新塑造了我們的社會,親社會精神變態者可以改變我們所有人的世界。然而,這仍然可能是有好有壞的。

    這些性狀是從哪裡來的?

    沒有人真正清楚為什麼有的人會是虐待狂。一些人推測虐待狂是一種適應性改變,幫助我們在狩獵時屠殺動物。另一些人則認為它有助於人們獲得權力。

    (pubmed.ncbi.nlm.nih.gov/17214016/)

    義大利哲學家尼科洛·馬基雅維利(Niccolò Machiavelli)曾經說過,“是時代,而非人類,製造了混亂”。與此相一致的是,神經科學表明,施虐欲可能是一種生存策略,在時世愈發艱難時被激發。當某些食物變得稀缺時,我們的血清素水平就會下降。這種下降讓我們更願意傷害他人,因為此時傷害行為變得更令人愉悅。

    (doi.org/10.1073/pnas.1009396107)

    歷史上也不乏一些溫和的施虐形式,人們通過虐待處於劣勢地位的人就可以獲得廉價的刺激感。 © Alamy

    精神變態可能也是一種適應性改變。一些研究已經在更高程度的精神變態與更高的生育能力之間建立了聯絡。然而,另一些研究卻得到了相反的發現。這可能是因為精神變態者只在惡劣的環境中具有生殖優勢。

    (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bsl.2038)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91886918302642?via%3Dihub)

    誠然,精神變態者能夠在不穩定、競爭激烈的世界中茁壯成長。精神變態者的能力使他們成為操縱大師。他們容易衝動、缺乏恐懼,這令他們願意冒險,攫取短期利益。在電影《華爾街》(Wall Street)中,心理變態的戈登·蓋柯(Gordon Gekko)賺到了數百萬美元。然而,儘管精神變態在商業世界可能是一種優勢,它實質上只給男性在領導力方面提供了一點微弱的額外競爭力。

    精神變態與創造力之間的聯絡或許也能解釋其存在的原因。數學家埃裡克·溫斯坦(Eric Weinstein)認為,更寬泛的表述是,不合群的人推動了革新。然而,假如你的環境支援創造性思維,那麼不合群與創造力之間的聯絡就不那麼緊密了。美好的可以是新奇的。

    (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10869-014-9386-1)

    虐待狂和精神變態與其他特質也有聯絡,比如自戀和迷戀權術。這些特質放在一起時,被稱為“人格的黑暗因素”(dark factor of personality),或簡稱為D因素。

    (psycnet.apa.org/record/2018-32574-001)

    這些特質具有中等到大量的遺傳成分。所以有些人也許生來就是這樣的。又或者,D因素很高的父母可能是在虐待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把這些特徵言傳身教給了他們。同樣地,看到別人以高D因素的表現行事,可能會讓我們自己也學會這樣做。在減少殘忍行為這方面,我們每個人都要發揮自己的力量。

    恐懼和非人化(dehumanisation)

    虐待狂的特徵之一是享受他人的羞辱和傷害。然而,人們常說,正是將人“非人化”令我們變得殘忍。潛在的受害者被貼上了狗、蝨子或蟑螂的標籤,據說這會使得他人更容易(克服心理障礙)傷害他們。

    這是有原因的。研究表明,如果有人打破了社會規範,我們的大腦就會覺得他們的臉不那麼像人類了。這使得我們能更輕易地懲罰那些違反行為準則的人。

    (doi.apa.org/doiLanding?doi=10.1037%2Fxge0000132)

    假如我們把某人看作人類,那麼我們就不會傷害他們——這種想法很甜蜜可愛。但它也是一種危險的錯覺。心理學家保羅·布魯姆(Paul Bloom)認為,我們最惡劣的暴行可能正是不把人“非人化”。人們之所以會傷害他人,恰恰是因為他們意識到對方是人類,是不想承受痛苦、屈辱或蒙恥的人類。

    納粹分子在集中營實施大屠殺,非人化地對待並殺害數以百萬計的無辜受害者。 © Reuters

    例如,納粹黨稱猶太人為害蟲和蝨子,從而將猶太人“非人化”。然而,納粹之所以羞辱、折磨和殺害猶太人,同樣也正是因為他們把猶太人看作是會因遭受這種待遇而受辱、受苦的人類。

    好人貶損(Do-gooder derogation)

    有時候,人們甚至會傷害那些樂於助人的人。想象你正在玩一個經濟遊戲,在這個遊戲中,你和其他玩家有機會投資一支集體基金。投入的錢越多,得到的回報就越多。而且,該基金將向所有玩家分紅,無論他們是否投資。

    在遊戲結束時,你可以為其他玩家的投資金額付錢懲罰他們。要想這樣做,你就得放棄你的一部分收入,你選擇的玩家會隨即被收走一筆錢。簡而言之,你可以心懷惡意。

    有些玩家選擇懲罰那些在集體基金中投入很少或根本沒有投入的人。然而,另一些玩家會付出代價來懲罰那些在集體基金中投資比他們多的玩家。這種行為似乎毫無道理。慷慨的玩家會讓你獲得更多的報酬——你為什麼要勸阻他們?

    (open.library.ubc.ca/cIRcle/collections/ubctheses/24/items/1.0369056#downloadfiles)

    這種現象被稱為“好人貶損”。世界各地都能觀察到這種現象。在狩獵-採集社會,成功的獵人會因為捕捉到大型動物被批評,儘管他們的捕獲意味著每個人都能分到更多的肉。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希拉里·克林頓基於權利保障的主題展開競選,她可能因此遭受了好人貶損。

    有些人要很努力才能學會感恩。© fizkes/Shutterstock

    好人貶損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我們具有反主導的傾向。在上述經濟遊戲中,一個不那麼慷慨的參與者可能會覺得,更慷慨的參與者更有可能會被其他人視為合作物件。越是慷慨的人就越有可能成為主導者。正如法國作家伏爾泰所說,完美是優秀的敵人(the best is the enemy of the good)

    然而,好人貶損還有一個隱藏的利處。一旦我們把那些“好人”從高處拉了下來,我們反而會用更加開放的心態接受他們的資訊。一項研究發現,允許人們表達對素食者的厭惡會導致他們變得不那麼支援吃肉。射殺信使、將他們釘死在十字架上,或是無法選出信使,可能會有助於他們的資訊被接受。

    (journals.sagepub.com/doi/10.1177/1948550611415695)

    殘酷行為的未來

    在電影《爆裂鼓手》(Whiplash)中,一位音樂老師用殘酷的言行來鼓勵他的某位學生成為偉大的鼓手。我們可能會在面對這種策略時退縮。然而,德國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尼采認為,我們對於這種殘忍行為的反感已經過於深重了。

    對尼采來說,殘忍的態度讓老師得以從一頓批評中發展出下一頓,而這是為了另一個人好。人們也可以通過殘忍對待自己,讓自己成為他們想成為的人。尼采認為承受虐待可以培養人們的勇氣、忍耐力和創造力。我們是否應該更樂於讓別人和自己一起受苦以養成美德?

    可以說並非如此。我們現在知道,遭受他人虐待可能會帶來可怕的長期影響,包括對身心健康的損害。人們也越來越多地認識到,對自己慈悲(而非虐待自己)的好處有哪些。

    人類歷史上充滿了暴力與殘酷的汙點,而且其受害者還是那些並不能構成威脅的弱勢群體。(注:照片中標示牌上的文字是,“殺戮之樹。行刑者就是在這棵樹上毆打兒童的。”) © Alamy

    不僅如此,我們必須受苦才能成長的想法是值得懷疑的。積極的人生事件,比如墜入愛河、生育小孩和實現重視的目標都可以使人成長。

    通過殘酷的言行來教育會招致對權力的濫用和自私的虐待欲。然而,佛教提供了另一種答案:憤怒的慈悲。在這種態度下,我們出於愛與他人對抗,保護他們免受貪婪、仇恨和恐懼的傷害。生活可能是殘酷的,真相可能是殘酷的,但我們可以選擇不成為殘酷的人。

    譯/苦山

    校對/兔子的凌波微步

    原文/theconversation.com/from-psychopaths-to-everyday-sadists-why-do-humans-harm-the-harmless-144017

  • 2 # 好媽在日本

    正常人都是能夠控制住自己的理智的,都不會去做那些傷天害理的事情的。只有精神上有障礙,平時還沒事,一旦發作時,就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的,去做一些傷害別人的事情。身邊有這樣的人,一定勸去看心理醫生,可以用藥控制住。或者離遠點,否則傷害到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在做情感節目時常遇到年輕女孩求愛,我都有家庭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