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葉恆君

    馬丁•布伯的《我和你》,是影響武志紅老師最深遠的一本書。

    對我而言,這是階段性的結緣,多年來,讀書已經是一個習慣,被一句句話打動,被一個個人打動,穿越迷茫幻境,活出他們吸引我的自在豐盛富足,那份篤定自信信他。

    自性呈現,本自清靜,本自具足,永不生滅,永不動搖,能生萬法。真好。

    切換平行宇宙,隨時覺察覺醒覺悟,活出本自具足,天助道生,天地供養的自在。

    只需要明解12個字:心即理也,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落地的生活中,只做讓我感覺好的事,只跟感覺好的人來往,只讀感覺好的書。

    來到我身邊的,都是最合適我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隨緣得大自在。

    正是:

    人人自有定盤針,

    萬化根源總在心。

    卻笑從前顛倒見,

    枝枝葉葉外頭尋。

  • 2 # 夢中敘夢

    比比皆是!

    上大學時候,班裡絕大多數同學都是農村出來的。現在他們生活在城市裡,成為各行各業的精英:教師、律師,公務員、老闆等。

    如果沒有讀書這一條道路,他們現在很可能還生活在農村,做一名農民。

  • 3 # 書中塵埃

    讀書,可能改變的不僅僅是個人的命運。

    記憶裡,小時候家裡特別窮,窮到那種程度呢,每次班級裡最後一個交學費,每次都被老師點名。一次騙我媽說,老師下最後通牒了,必須立刻、馬上、現在就把學費交了,不然停課。

    我媽慌慌張張拿著賣黃豆,所得的五十塊錢跑到學校……然後回去把我罵了一頓。

    這樣的家庭情況,其實父母更辛苦。我媽的節儉簡直能達到一種境界,她平時做飯,都捨不得放油。我一直納悶別人家,烙的餅都是金黃色的,我家的是黑白相間的,後來才知道人家放的油多。

    但是我成績一直尚可,後來考上大學,家人為了供我讀書,就從村裡搬到了縣城。

    說實話,我如今混的並不好,但一家人在縣城安了家,平淡平凡的生活。

    我覺的改變最大的是我媽,她在縣城接觸的人和事,都是村裡不可能接觸到的,整個人的思維明顯跟以前不一樣。

    所以努力讀書是這個社會的一種主流價值觀,一個家庭只要有一個上進的孩子,整個家庭都會鬥志滿滿。

    我沒見過比“孩子用功讀書”這件事兒,更能激發一個家庭上進的東西了,這是一種精神上的財富。

  • 4 # 我是狡兔

    高中選的文科,因為自己喜歡中古古代文學,尤其熱愛古詩詞,於是大學去讀了中文系。其實很多大學的中文系就是一個坑,那些自選專業沒選上的,就會文科生就會被調劑到中文,所有班上大半都不是抱著熱愛文學才來的中文系。

    我記得那是大一的第一堂古代文學課,老師講著中國古代文學大綱,從夏商周,到近現代。當講到元朝時侯,老師問道有誰能舉出幾個元朝的詞人,於是大家都在說元好問、王冕這些有名的人。

    這時候我就說了一個:“小云石海牙。”

    “誰?”老師似乎沒聽見,又問道。

    “貫雲石。“

    老師立馬錶現得很驚訝,問我喜歡小云石海牙的哪首詞。

    我順口就背了首《清平調》:

    棄微名去來心快哉!一笑白雲外。知音三五人,痛飲何妨礙?醉袍袖舞嫌天地窄。

    老師又問我從哪知道小云石海牙的,畢竟這個詞人比較冷門,而且遺留下的作品不多。

    我就說我是看鳳歌的《崑崙》裡裡面寫的,寫了伯顏和貫雲石。

    “誰的《崑崙》?”

    於是我又給老師介紹——安利了鳳歌的武俠小說《崑崙》和《滄海》。

    自此之後,我在班上成了古代文學課的風雲人物,也受到了老師的特殊待遇。後來畢業論文我寫的周易學,也是選的這個老師作指導老師。

    其實讀書從來不會立馬給你帶來什麼,只是在你手足無措的時候給你一條路走。

    命運永遠是自己的,讀書也是自己選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感覺硬筆書法多年沒有進步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