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用戶8580147737827

    長子的稱呼在每個年代有所不同,在古代,長子一般都是皇位的繼承人,叫皇長子,大阿哥,皇太子,地位非常高,在舊社會長子也是封建大家庭產業的繼承人,叫大公子,現在社會長子是父母的大兒子,弟弟妹妺的大哥、侄子侄女的大伯,外㽒和外㽒女稱為大舅。

  • 2 # 鵑鵑123

    古人稱謂長子為:嫡子、適、宗子、宗後、宗、冢子、冢嫡、冢嗣、冢息、正室、義嗣、嗣子、世子、代子、樹子、門子、後子、元子、大子、尚子、家督、根嗣、伯、孟、孟子、首子、大兒、長子。

    長子:家中排行最大的兒子,排行最大的女兒則為長女。

    在中國古代,因為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故又細分為嫡長子、庶長子。

    嫡長子是正妻所生的第一個兒子,庶長子是妾(含所有非正妻)所生的第一個兒子。

    劉肥是漢高祖劉邦的庶長子,而劉盈則是嫡長子。

    古代用法:

    《三國演義.第三二回》:「我為長子,反不能承父業,尚乃繼母所生,反承大爵,心實不甘。」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福建福州有個太常少卿任文薦的長子,叫做任道元。

  • 3 # 萍

    古代小孩子的稱呼

    1、赤子:“赤子”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老子的《道德經》中,原話是:“含於德厚,比於赤子”,唐代古經學研究家孔穎達解釋說,“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意思是嬰兒剛生下來,是赤色(紅色)的,所以稱為“赤子”,後來因為嬰兒的心靈最純潔,始終離不開父母,因此引申將品德高尚、對國家一片忠誠的人叫做“赤子”。

    2、襁褓:泛指1歲以下幼童。“襁褓”一詞,指的是不滿週歲的兒童。襁,指的是背負嬰兒的寬帶子,褓,指的是嬰兒的小被子。

    古時候人們勞動時間多,嬰兒又離不開父母,于是父母就用小被子包裹著嬰兒,再用一條寬帶子綁在背上,帶著孩子行動。因為背負著孩子,人們常說帶著襁褓,慢慢就將襁褓作為不滿週歲的兒童的稱謂了。

    3、孩提:指初知發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指2—3歲的兒童。這裡的“孩”,不是“孩子”的意思,而是幼兒笑時發出的“咳咳”之聲,幼兒“咳咳”地笑出來後,非常可愛,因此大人們便會將他從被子裡“提”或“抱”起來,孩提的意思是,在孩子“咳咳”發笑的時候提抱起來的意思。

    4、始齔:男孩8歲,女孩7歲。根據生理狀況,男孩8歲、女孩7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5、垂髫:髫,自然下垂的頭髮的意思,在古代,兒童在七、八歲的時候,頭髮不加梳理,自然下垂,即垂髫。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有一句話是“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這裡的垂髫就是這個意思。

    6、總角:指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古代兒童在八九歲時就要梳理頭髮了,這個字就是“髦”(máo),它的意思是幼兒垂在前額的短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壽和蘭壽哪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