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迷途烈馬

    還真記不清啥時候開始老師不家訪了,但也不能說明經歷過家訪的是人近中年。我外甥幼兒園入園的第一個月,老師也來家裡坐坐了解情況,也算是家訪中的工作吧。

    讀小學的時候,最怕的就是期中和期末後的家訪了。在我們晚上上自修的時候,校長帶著各個班的班主任在村子裡,打著手電筒挨家挨戶的上門找我們父母反饋在學校的情況和了解在家裡的表現。

    老師家訪走之前,印象最深的就是基本上每個家長都會跟老師說:老師,該打你就打,該罵你就罵,我們沒有意見的,只要能讓他學習好,你怎麼樣都可以!等我們回到家了,家裡父母也基本上都一致的教訓我們,說我們在學校怎樣怎樣,已經交代了老師要嚴管你,再不好好表現,捱揍是逃不過的。

    學習成績好的人,打心裡盼著老師快點去家裡家訪,好好表揚一番自己,父母開心了說不定自己也有小獎勵。而成績差的人,都會很害怕很擔心老師會去家裡“告狀”。

    在我讀書的印象中,家訪也只有小學的時候才有幾次,後來上了中學就幾乎沒有過老師來家裡家訪了,學校裡開家長會父母都很少參加過。至於什麼時候淡化了家訪這一程式,我們也記不太清了。

  • 2 # 長征一直在路上

    老師家訪這事,感覺比童年還要遙遠。我今年四十三了,畢竟社會在進步,科技在發展。現在視訊,語音都可以代替老師家訪,並且老師家訪也不是義務。有老師給家長打個電話,叫到學校溝通下孩子問題,就已經是很負責任了。

  • 3 # 雲海麻麻

    就在國慶節,我就接到女兒數學老師的家訪電話。

    開始老師就特別說明,學校要求老師家訪,並且需要完成學校交待的指標和資料。而這位數學老師特意說明了選擇電話家訪的原因:考慮到有的同學父母外出,有的你們又忙,登門拜訪不便,於是採用電話的方式進行家訪。

    主要內容是圍繞孩子的學習成績,各方面的表現進行溝通。問問家長的感受、意見、及家長陪孩子學習的參與程度,整體個人感覺意義不大,談不上滿不滿意。

  • 4 # 荷雀

    十年前,我還在做小學教師的時候還會去家訪的,不過去得很少。實在是電話溝通不了,孩子的問題確實需要家長配合教育,家長不方便來學校面談的時候才會去家訪,一般一個學期也就一兩次吧。現在通訊更方便了,家長也有自己的事要忙,老師去家訪,家長不一定方便,但是又不好拒絕。所以一般老師都不去家訪了。別說家訪,現在因為通訊方便了,許多親戚朋友的來往也少了。有事不必要聚會的話,電話,視訊都能解決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早上起床時間少,有什麼快手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