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陶宛位於前蘇聯最西部。西臨波羅的海,北鄰拉脫維亞,東、南鄰白俄羅斯,西南是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州和波蘭。國境線總長為1644公里,海岸線長90公里。
地形受冰川作用顯著,大部分為冰川夷平的低平原,其上有冰磧崗丘。波羅的海沿岸有綿長的沙丘,中部為低地,東南端地勢最高,海拔958英尺。土壤從沙土到重粘土皆有。西北部有壤土、灰化土、沙土;中部以灰化土和泥炭土為主,土地肥沃;東南部多沙土。
2.拉脫維亞西臨波羅的海,北鄰愛沙尼亞,東界俄羅斯,南接立陶宛。拉境內主要是波狀起伏的平原,有低地和低丘。東部地勢略高,濱海多沙灘。拉河流均屬波羅的海水系,主要河流有西德維納河(亦稱道格瓦河)、加高亞河、文塔河、利耶盧佩河。丘陵之間有許多小湖泊。
3.愛沙尼亞是波羅的海沿岸三國面積最小的國家。北面和西面臨波羅的海,南與拉脫維亞和俄羅斯聯邦為鄰。就資源力而言,愛沙尼亞有著不同於上述兩國的特點。愛沙尼亞是個多島嶼之國,大小島嶼800個,佔土地面積的9%。最大的兩個島嶼是薩列馬島(1647平方公里)和希烏馬島(600平方公里)。地表受過冰川作用,南部有冰磧丘,中部有平緩的長丘,大部為東北-西南走向。
1.立陶宛位於前蘇聯最西部。西臨波羅的海,北鄰拉脫維亞,東、南鄰白俄羅斯,西南是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州和波蘭。國境線總長為1644公里,海岸線長90公里。
地形受冰川作用顯著,大部分為冰川夷平的低平原,其上有冰磧崗丘。波羅的海沿岸有綿長的沙丘,中部為低地,東南端地勢最高,海拔958英尺。土壤從沙土到重粘土皆有。西北部有壤土、灰化土、沙土;中部以灰化土和泥炭土為主,土地肥沃;東南部多沙土。
2.拉脫維亞西臨波羅的海,北鄰愛沙尼亞,東界俄羅斯,南接立陶宛。拉境內主要是波狀起伏的平原,有低地和低丘。東部地勢略高,濱海多沙灘。拉河流均屬波羅的海水系,主要河流有西德維納河(亦稱道格瓦河)、加高亞河、文塔河、利耶盧佩河。丘陵之間有許多小湖泊。
3.愛沙尼亞是波羅的海沿岸三國面積最小的國家。北面和西面臨波羅的海,南與拉脫維亞和俄羅斯聯邦為鄰。就資源力而言,愛沙尼亞有著不同於上述兩國的特點。愛沙尼亞是個多島嶼之國,大小島嶼800個,佔土地面積的9%。最大的兩個島嶼是薩列馬島(1647平方公里)和希烏馬島(600平方公里)。地表受過冰川作用,南部有冰磧丘,中部有平緩的長丘,大部為東北-西南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