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點滴冷暖設備批發
-
2 # 小雞蛋青
1、尋找河兩岸都是石質堅硬的地勢做為橋址;
2、在岩壁上鑿洞用於固定鐵索;
3、把重逾千斤的鐵索由畜力運到河邊;
4、每根鐵索先固定好一端;
5、另一端用粗棕繩繫牢然後用船把棕繩另一端送到對岸;
6、用畜力牽引棕繩把鐵索一端拉過河;
7、用絞輪把鐵索絞緊,然後固定;
8、每根鐵索都這樣固定住,最後橋上鋪上木板。
-
3 # 朵朵花開美麗
橫渡大渡河的橋由13根鐵索固定在兩岸橋臺落井裡。
瀘定橋是位於中國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瀘定橋又被稱為鐵索橋,是古代漢族橋梁建築的傑作。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鍊固定在兩岸橋臺落井裡,兩岸橋頭堡為木結構古建築,風貌獨特赤中國國內獨有。
建於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歷時5年建成,康熙親筆書寫的“瀘定橋”匾額掛於橋頭。此橋淨跨度100米,用9根碗口粗的鐵鍊系 於兩岸,每根鐵鍊重約2. 5噸,用890個扁環扣連在一起。橋身 淨寬2. 8米,鐵鍊上鋪以木板,兩邊各懸兩根鐵鍊作為扶手,全橋共用鐵索13根,橋面距大渡河水麵14米左右。
古代的鐵索橋建造過程相對簡單,需要以下步驟:
1. 篩選優質的原材料:鐵索橋的主要構建材料是繩索和木材。需要選擇經過處理和篩選的優質木質材料和小麻繩。古代一般選擇松木、柞木、楓木等耐用的木材作為梁柱材料。
2. 設計擬定:根據橋梁要通行的位置,選擇橋梁的長度、寬度、高度以及架構設計等,根據實際需要計算橋梁的承重能力和抗風能力等參數。
3. 連結橋梁梁柱:在固定的位置用較粗的木材製成梁柱,將梁柱縱向放置在河床或其它要跨越的地方。
4. 纏繩鐵索:在梁柱兩側的相等高度處,用一根較粗的鐵索沿著橋梁的方向扣在兩個梁柱上,這個鐵索就是縱向支撐的支索。
5. 鏈接兩側支索:將線固定在一端的鐵索扣在建好的支索上,另一端延伸到對岸,扣在對岸的支索上。這個過程需要準確計算張力和懸掛高度等參數,那麼就可以重複以上操作,逐漸增加橫向鐵索的數量,形成較為穩定的橫向結構。
6. 搭建人行通道:在橫向鐵索之間,用小麻繩依次織成類型、類似於藤編的藤環網,然後在其之上再鋪設木板或藤條,放路過的行人或騎馬使用。需要注意的是,橋面上行人和馬匹的數量不能太大,需要避免橋梁超載和鐵索過度彎曲。
7. 安全標誌和維護:鐵索橋建造完成後,需要加裝必要的警示標誌,避免行人和馬匹在途中滑倒或撞擊,導致意外事故發生。另外,需要綜合考慮氣候等因素,及時對橋梁進行維護,達到長期穩定的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