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凌晨兩點的孤獨者
-
2 # elena的晴空
是圍繞太陽運轉的塵埃和巖石,被萬有引力拉到一起形成的小行星密集區域,它介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
小行星地帶中的小行星大多由巖石和石頭構成,但其中一小部分含有鐵和鎳金屬。剩下的小行星是由這些物質和富含碳的物質混合而成。一些較遠的小行星往往含有更多的冰。雖然它們不足以維持大氣層,但有證據表明一些小行星含有水。
-
3 # 煙雨江南小才子
小行星地帶的意思就是說,月球上面,有很多的隕石坑,那些都是小行星撞擊導致的月球都是大坑,每次都會被月球攔截住。
-
4 # 隨性自由的星辰塔
1 小行星地帶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較遠的區域,由大量小行星聚集而成。
2 小行星地帶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是太陽系中最靠近地球的小行星群體,由於其密度較大,形成了獨特的行星間隔帶。
由於存在多種引力干擾,小行星地帶的小行星和彗星等天體運動不穩定,可能對地球構成威脅。
3 小行星地帶中的小行星是研究太陽系起源和進化的重要資源,目前有多個航天器前往小行星地帶進行探測和採樣,希望了解其物理和化學性質,探索太陽系演化過程。 -
5 # 少數派209
小行星帶是太陽系內介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密集區域,由已經被編號的120,437顆小行星統計得到,98.5%的小行星都在此處被發現。
-
6 # ziqiangbuxizhongguom
包括:恆星,行星,白矮星,黑矮星,中子星,超新星,夸克星,小行星,彗星,雙子星(通常是2個恆星相互吸引,形成旋渦)超新星是某些恆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時經歷的一種劇烈爆炸.這種爆炸都極其明亮,過程中所突發的電磁輻射經常能夠照亮其所在的整個星系,並可持續幾周至幾個月才會逐漸衰減變為不可見.
對於大質量的恆星,由於質量巨大,在它們演化到後期時,當核心區硅聚變產物-鐵-56積攢到一定程度時,往往會發生大規模的爆發.這種爆炸就是超新星爆發.矮星,原指本身光度較弱的星,現專指恆星光譜分類中光度級為V的星,即等同於主序星.光譜型為O、B、A的矮星稱為藍矮星
(如織女一、天狼),光譜型為F、G的矮星稱為黃矮星(如太陽),光譜型為K及更晚的矮星稱為紅矮星(如南門二乙星).但白矮星、亞矮星、“黑矮星”則另有所指,並非矮星.物質處在簡併態的一類弱光度恆星“簡併矮星”也不屬矮星之列.
小行星(asteroid)是太陽系內類似行星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太陽系中大部分小行星的運行軌道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稱為小行星帶.另外在海王星以外也分布有小行星,這片地帶稱為柯伊伯帶(Kuiper Belt).
彗星(Comet),中文俗稱“掃把星”,是太陽系中小天體之一類.由冰凍物質和塵埃組成.當它靠近太陽時即為可見.太陽的熱使彗星物質蒸發,在冰核周圍形成朦朧的彗發和一條稀薄物質流構成的彗尾.由於太陽風的壓力,彗尾總是指向背離太陽的方向.雙子星物理學上是指兩顆質量極其接近的星體,由於它們的萬有引力十分接近,所以彼此吸引對方,互相繞著對方旋轉不分離.
雙子星[1]是雙子座的兩顆主星--北河二和北河三的合稱恆星是由熾熱氣體組成的,是能自己發光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由於恆星離我們太遠,不借助於特殊工具和方法,很難發現它們在天上的位置變化,因此古代人把它們認為是固定不動的星體.我們所處的太陽系的主星太陽就是一顆恆星.
中子星,又名波霎(注:脈衝星都是中子星,但中子星不一定是脈衝星,我們必須要收到它的脈衝才算是.)是恆星演化到末期,經由重力崩潰發生超新星爆炸之後,可能成為的少數終點之一.
簡而言之,即質量沒有達到可以形成黑洞的恆星在壽命終結時塌縮形成的一種介於恆星和黑洞的星體,其密度比地球上任何物質密度大相當多倍.
夸克星,是一種假設的星體,被認為是由強烈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根據理論,恆星死亡時會在自身重力的影響下發生坍縮,若其質量為中等,即約比太陽的質量多1.44倍,重力就足夠將恆星物質中的電子和質子擠壓到一起形成中子;若該恆星質量更大,中子可能破碎成自身的組成成分,即夸克.在一定的壓力下半數由中子分離而成的夸克能夠轉化為奇夸克,產生一種更加致密的物質類型.
這時的星體就是由奇夸克緊密結合在一起所構成的“夸克星”.行星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恆星的天體.其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恆星的自轉方向相同.一般來說行星需具有一定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且近似於圓球狀,自身不能像恆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
水星:其主要由石質和鐵質構成,密度較高
金星:關於金星的內部結構,還沒有直接的資料,從理論推算得出,金星的內部結構和地球相似,有一個半徑約3,100公里的鐵-鎳核,中間一層是主要由硅、氧、鐵、鎂等的化合物組成的“幔”,而外面一層是主要由硅化合物組成的很薄的“殼”。
科學家推測金星的內部構造可能和地球相似,依地球的構造推測,金星地函主要成分以橄欖石及輝石為主的矽酸鹽,以及一層矽酸鹽為主的地殼,中心則是由鐵鎳合金所組成的核心。金星的平均密度為5.24g/cc,次於地球與水星,為九大行星中第三密的。
地球:地球由於不同的化學成分與地震性質被分為不同的岩層(深度:千米):
0~40 地殼
40~ 400 Upper mantle 上地幔
400~ 650 Transition region 過渡區域
650~2700 Lower mantle 下地幔
2700~2890 D'' layer D"層
2890~5150 Outer core 外核
5150~6378 Inner core 內核
地殼的厚度不同,海洋處較薄,大洲下較厚。內核與地殼為實體;外核與地幔層為流體。不同的層由不連續斷面分割開,這由地震數據得到;其中最有名的有數地殼與上地幔間的莫霍面-不連續斷面了。
地球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在地幔,剩下的大部分在地核;我們所居住的只是整體的一個小部分(下列數值×10e24千克):
大氣 = 0.0000051
海洋 = 0.0014
地殼 = 0.026
地幔 = 4.043
外地核 = 1.835
內地核 = 0.09675
地核可能大多由鐵構成(或鎳/鐵),雖然也有可能是一些較輕的物質。地核中心的溫度可能高達7500K,比太陽表面還熱;下地幔可能由硅,鎂,氧和一些鐵,鈣,鋁構成;上地幔大多由olivene,pyroxene(鐵/鎂硅酸鹽),鈣,鋁構成。我們知道這些金屬都來自於地震;上地幔的樣本到達了地表,就像火山噴出岩漿,但地球的大部分還是難以接近的。地殼主要由石英(硅的氧化物)和類長石的其他硅酸鹽構成。就整體看,地球的化學元素組成為:
34.6% 鐵
29.5% 氧
15.2% 硅
12.7% 鎂
2.4% 鎳
1.9% 硫
0.05% 鈦
地球是太陽系中密度最大的星體。
回覆列表
小行星地帶是太陽系內介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密集區域。小行星帶是小行星最密集的區域,這個區域因此也被稱為主帶。小行星帶距離太陽約2.17-3.64天文單位的空間區域內,聚集了大約50萬顆以上的小行星。
這麼多小行星能夠被凝聚在小行星帶中,除了太陽的引力作用以外,木星的引力也起著作用。小行星帶的形成是由於木星和其他大行星的引力作用所致,這些大行星的引力吸引了周圍的小行星,並將它們聚集在一起。由於小行星帶是小行星密集區域,因此它具有很高的撞擊率,每年都會產生大量的小行星。
小行星地帶也是觀測和研究小行星的最佳地點。天文學家通過觀測小行星,可以了解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過程,以及探索宇宙中的新地球。小行星地帶還是研究行星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場所,因為它們是在太陽系形成早期凝聚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