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了凡大師

    有好多地方,最有名的是:山東省棗莊滕州市東戈鏌虺城店村。至今其母親墳墓還在村東。每年夏季,禿尾巴老李回家時,風雨交加,唯獨其母墳上不落雨。

  • 2 # 山西文鼎教育

    1. 整個嶗山大大小小的山峰成百上千,每座山峰都有自己的名字。相比而言那些帶有“天”或“仙”字的山峰,更是具有自己獨特的魅力。今天要去的就是傳說中“禿尾巴老李”的老家,嶗山北麓餘脈的“天井山”,這已經是即墨的地界了。

    早上乘坐公交116路車來到終點站下車後,沿“金院路”一路向北步行來到山腳下。舉目打量,小山不高,四周全被圍牆圍擋了起來,山坡上聳立一尊高約10餘米的三頭六臂菩薩石像,山頭頂端青色磚瓦的龍王廟被包圍在青松翠柏之中,幾面龍旗在它周圍上空迎風招展。大門內一條水泥路彎彎的通到山頂廟門口的小廣場,大門旁邊就是售票處,門票5元。守門的老者很健談,對這座山的歷史也很清楚,交談中,我對這裡的一些疑惑,也都在他這裡找到了答案。

    對於“禿尾巴老李”的傳說,現在的年輕人好像知道的不多,我在小時候就聽鄰居家的老人對我們講述過。這個被山東選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禿尾巴老李”的傳聞故事,在我上一代以前的人們中,那可是家喻戶曉的事情。相傳北宋年間,龍山腳下的“大村”有一李姓的人家,夫妻善良勤勞。這一年妻子生了個孩子,渾身黝黑,粗壯有力,但是屁股上有一條尾巴。李父見是個怪胎,就偷偷的把他扔到村外野地裡。李母知道後於心不忍,就把其抱了回來好生餵養。一日李父幹完活下坡回家,進門看到妻子暈倒在地,懷中一條“黑蛇”在吃奶,尾巴還在晃來晃去。李父知道是兒子變的,心裡異常氣憤,便用手中的鐵杴一下子把尾巴鏟了下來,只聽轟隆一聲人不見了,地上只留下一灘血和一條斬斷的尾巴。村民們得知此事,知道他不是凡人,便不再稱呼它的名字,尊稱他為“禿尾巴老李”。

    再說“禿尾巴老李”被斬斷尾巴,痛得他忍不住了,就把旁邊的山頭使勁的抓了一把,這一把就把山顛抓出了一口深井,從此龍山也就叫“天井山”了。抓出來的石頭他想送到大海中,可是卻從手指縫中漏出了幾塊掉在地上,這就是“天井山”東南面大約三裡地遠的“龍抓石”遺蹟。據說大個的石頭有二十幾噸重。

    “禿尾巴老李”走後,幾年不見音訊。李母思兒心切,整天愁眉苦臉,茶飯不思,骨瘦如柴,沒過幾年便染病而逝。出殯時電閃雷鳴,雨中來了一條沒尾巴的“大黑蛇”爬在墳上大哭,人們知道是“禿尾巴老李”來了,燒紙的燒紙,勸慰的勸慰,“黑蛇”恢復人形後告訴鄉親,自己在深山裡修煉,本想成龍後再接母親去享福,母親竟然早逝。說完便放聲大哭,聲如雷鳴。李母下葬後,一陣黑風把墳墓移到現今的海陽境內。

    成龍後的“禿尾巴老李”來到了東北的白龍江,那裡有條白龍整天興風做浪,殘害沿江的百姓。“禿尾巴老李”就託夢給江邊的老百姓,他想在人們的幫助下驅逐那條白龍。在他與白龍交戰時,人們看到江面冒黑水,就往江中扔饅頭。江面冒白水,就把用布包裹著石灰扔下去。就這樣黑龍吃了饅頭越戰越勇,白龍吃了石灰,體力越來越差,又身負重傷。無奈之下只有遠遠的逃遁,再也不敢回來了。從此白龍江改名為黑龍江了。“禿尾巴老李”極為看重鄉情,只要黑龍江上有山東人來往,他都會讓江面風平浪靜。因此黑龍江的船老大開船前都要問“船上有山東人嗎?”就是沒有山東人,船上的人也會答應說“有”。這個傳統一直流傳到民國。據說大串聯時,有山東人到這江邊乘船,還聽到船老大的這種呼喚。

    龍王廟傳說始建於南宋,屢毀於戰火。現在的廟宇是1993年重修的。進廟的臺階中間是長長的龍的浮雕石刻,進門迎面的斗拱飛簷的大牌坊式的照壁,中間刻有兩條飛舞的金龍。東南的角樓是鐘樓,西南的角樓是鼓樓。院子的中間就是用花崗岩欄杆圍起來的“天井”,北面三座殿堂一字排開,正中高大的就是龍王殿。龍王殿門口的正中上方懸掛著慈禧太后親書的“澤周壯武”的牌匾,殿里正中就是黑臉的李龍王塑像。李龍王頭頂上方,懸掛著一個“九江王”的匾額,據說是光緒皇帝給予的封浩。兩條蟠龍分別盤立於李龍王的兩側,東西兩邊分別塑著風伯、雨師、雷神、電母的神像,神態各異,翔翔如生。龍王殿的東面是財神殿,西面是觀音殿,正好迎合了現在民間求財、求子的需求。我感到奇怪的是財神殿裡的關羽神像不放在正面供奉著,卻放在東牆邊,看來是在這裡的級別不夠啊。所有殿宇東西兩邊牆壁上都是精美的壁畫,壁畫裡的人物惟妙惟肖,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來想看看“天井山”的行雨龍牌,守門人告訴我修廟時從“天井”裡撈出的龍牌,有61塊存放在即墨博物館裡,有四塊被重新放入“天井”裡,現在是看不到的。他解釋說那麼多龍牌都是各地把龍牌請回去求雨,感到靈驗後,按規矩再複製一塊一起送回,所以才有這許多龍牌。當然也有好多地方覺得龍牌靈驗,就常年在本地供奉不送回來了。

    傳說明清時代,全山東九州十府一百單八縣的眾多龍王廟,求雨靈驗的只有七座,天井山的龍王廟就是其一。而有行雨龍牌的,全國獨此一家。

    相傳光緒十年,京城地區大旱,永定河斷流,北海湖斷流,不用說百姓,就連皇宮都感到吃水困難。巨大的災荒來臨,朝廷上下到處求神都不管用,急得團團轉。慈禧太后也急召大臣商討,有工部大臣稟告;山東即墨縣天井山的龍井內有龍牌,求雨最靈。陝西曾到那裡取過龍牌,結果是路經之地連降大雨,五穀豐登。敬神喜佛的慈禧一聽此事,馬上命吏部大臣去天井山取龍牌。龍牌取了回來,奇怪的是剛走到北京近郊,天空就陰了下來,正在準備設壇供奉龍牌求雨的慈禧聞聽大喜,親自坐轎出城十里迎接龍牌。沒料到的是剛見到龍牌,頃刻之間風雷大作,大雨傾盆而下,一夜沒停。到了次日雨過天晴,眼前到處河滿溝平。這一來朝廷上下皆大歡喜,紛紛讚揚天井山的龍牌靈驗。光緒皇帝龍顏大悅,因為天井山的“禿尾巴老李”行雨有功,特封為“九江王”。慈禧太后也親筆書寫“澤周壯武”欽頒大字金匾,並賜花皮燈籠一對,一路上旗羅傘扇,鼓樂喧天,吹吹打打的把龍牌送回。這一來天井山的香火更加旺盛,前來求雨的遍及山東、河南等北方地區。

    還有一件靈異的事情是關於慈禧賜予的那對花皮燈籠,這事在周志元編的“嶗山志”裡也有記載。那是1897年,德國借“曹州教案”佔領山東修築鐵路,第二年駐青島的德軍軍官聽說天井山龍王廟裡有慈禧賜予的燈籠,精緻異常,便來到廟中打翻老道搶走燈籠。數日後想乘艦回國帶走這對燈籠,可沒等出膠州灣,雷雨大作,連排的巨浪像小山一樣的壓了過來,船上的人個個昏暈嘔吐,船被浪擊得團團轉,眼看就要沉沒。有翻譯告訴這個德中國人,這是招怒了天井山的龍神,趕緊禱告,把燈送回可保無事。德國軍官本來對東方的神靈不屑一顧,可到了此時別無它法,只得依言誠心禱告,剛禱告完,大海馬上安靜了。這一下德國軍官感到震驚,徹底信服了,馬上回去派人把燈送回廟中原處。

    龍王廟院子中間的天井是個長方形,井口南北方向長,約5米左右。東西較短,估計有3米左右。井壁四面陡峭。為了安全在井口的四周,用花崗岩的石欄杆圍了起來。只有在北面靠大殿的地方才能見到井底的水面,其他三面都被欄杆擋住,看不到井底。這裡的龍王廟會是農曆六月十三,據說是“禿尾巴老李”的生日。周志元在“嶗山志”中記載的民俗歌謠就有;結伴進香小龍山,會期六月一十三。按小龍山就是天井山。會當盛暑而遊人如雲。婦女雖汗透羅衣,而興復不減。更傳說每當生日這天,老李都會趕回家鄉來看看,並隱身在天井中度過一天生日。而這一天,天空總會灑下幾顆雨滴。看到了一些資料中說到天井山的高度是海拔83米,可我在天井旁的院子中看到手中的GPS顯示海拔77米,相差了6米。

    從我進廟一直沒見有別人在,當我準備出廟時,來了一老一少兩個婦女,看來是一家人。她們帶了貢品和香、紙等準備求神保佑她家的買賣發財,並問我有沒有火?我告訴廟裡的油燈上還燒有火,並問她們這裡的神仙靈驗嗎?回答是;“很靈,她們村的人家來這裡求的事情,後來都辦成了”。這一下讓我這無神論的人徹底無語了。

    下山時在路上問了兩個路人關於附近“大村”的事,回答是全村的人家幾乎都姓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通過21天減肥法瘦下來,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