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元氣雲朵6h
-
2 # 用戶4212865840516
古詩句有:
1、小人吟
宋 邵雍
小人無節,棄本逐末。
喜思其與,怒思其奪。
譯文:卑賤的人是不講氣節的,他們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喜歡想起給與別人的幫助或東西,厭惡想起對別人的強取。
2、小人吟
宋 邵雍
小人無恥,重利輕死。
不畏人誅,豈顧物議。
譯文:小人無恥,利益為重死為輕,連被人殺死都不怕的人,還能怕別人的議論麼?
3、唐·孟郊《擇友》
雖笑未必和,雖哭未必戚。
面結口頭交,肚裡生荊棘。
譯文:雖然笑著但是未必和氣,雖然哭著但是未必悲戚。表面結交,背地裡關系生出荊棘。
-
3 # 可能地方
古詩中有著形容人虛偽的詩句。
+ 1.《唐詩三百首》中有一首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說話虛偽應如此,應為我心已死灰。
”此詩雖然不直接表達“虛偽”二字,但通過對生活、絲與灰、淚等的描寫,表現出人物內心乃至言行的虛偽,有著強烈的批判意味。
2. 唐代詩人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 詩中提到的“野火燒不盡”,有著“人云亦云”、“花言巧語”的含義,形容人虛偽。
3. 唐代詩人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舟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這首詩中的“遠影碧空盡”,也暗含著人心虛偽的意味,因為人的真實情感總是難以在時間和空間的盡頭得以體現。
因此,以上例舉的這些古詩詞中,以各種手法揭示了人物虛偽的形象,可以作為古詩作品中的範例。
有形容人虛偽的詩句。比如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明代解縉《對聯》
這句話的意思是長在牆上的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怎麼能夠長久存活呢?山間竹筍,嘴尖皮厚,中間是空的,又有什麼值得炫耀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