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憐安
-
2 # 村男乙
泰坦尼克號殘骸的實拍通常是通過水下攝影技術來完成的。這些攝影師和潛水員需要經過專業訓練,以便他們可以在深海中的高壓和低溫環境中工作。
-
3 # 用戶1717737620260
1996年7月,《泰坦尼克號》主要的拍攝制作從加拿大新斯科細亞省達特茅斯展開,那裡是研究船凱爾迪什號的現代探險場景。1996年9月,拍攝制作轉移到墨西哥羅薩里多海灘市新建的福斯巴哈工作室,即泰坦尼克號原比例複製船的所在地。在一具液壓升降機上也建造了艉艛甲板原比例複製品,可以在幾秒鐘內從0°抬升到90°,模擬泰坦尼克號在真實下沉過程中抬高的船尾。
為了特技演員的安全,許多道具都是用泡沫橡膠製成的。1996年11月15日,開始拍攝南安普敦港的乘客登船場景。前期制作期間,由於所需經費高昂,卡梅隆選擇只建造泰坦尼克號複製船的完整右舷部分,而且研究當年的氣象數據後得知,首航當天吹的是北風,將煙囪煙霧吹向船尾。
這在拍攝制作期造成了重大錯誤,因為泰坦尼克號首航時實際上是左舷靠岸,而要建造完整的左舷過於昂貴,所以卡梅隆將劇本上指示的服裝和道具全部左右反轉。例如,如果有個角色在劇本中是向右走,他們必須在拍攝時向左走,這省下了數百萬美元經費。在後期制作中,電影才以鏡像處理、左右翻轉到正確的方向
卡梅隆向他的攝製團隊提議——拍攝14米長的泰坦尼克號模型,就好像“我們正在為白星航運拍廣告”。之後,以計算機動畫模擬了海水和煙霧,以及利用動態捕捉技術,轉換成甲板上的人物;視覺特效監製羅伯特·勒加託負責模擬動畫人物的真實感,他掃描了許多動作演員的臉孔和肢體表演,包括自己和他的小孩在內。還有一艘長20米的船尾模型可以反復斷開,
這是唯一可以在水中使用的泰坦尼克號模型。對於泰坦尼克號發動機室的重建畫面,則是在自由輪歐布萊恩號的發動機室內拍攝,然後再使用模型、綠幕、計算機遙控的運動攝影機以及各種複雜技術完成。為了節省成本,頭等休息室的畫面是用模型拍攝,再與綠幕前的演員合成。頭等休息室模型隨後將被粉碎,用來模擬沉船時的破壞力,並且在攝影機移動時灌注強烈的水流。
一座封閉的巨大水箱(水量約18,927,050升)用來拍攝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模擬場面,以機械裝置將複製品傾斜到水中。為了將主樓梯弄沉,當它浸入水箱時傾注了340,000升的水量。出乎意料的是,強勁水流將主樓梯複製品從鋼筋基座上扯裂,幾乎壓到特技演員,所幸無人受傷。
長達227米的泰坦尼克號複製船也有一半浸入水箱,但是因為非常重,所以需要額外的液壓輔助裝置。為了將泰坦尼克號複製船傾入水中,卡梅隆清空了大部分內部空間,甚至還自行砸碎一些散步長廊的窗戶。淹沒頭等餐廳複製品後,整個團隊花了三天時間拍攝寶藏獵人的遙控潛水器,從現在的殘骸穿越到過去。泰坦尼克號完全沉沒後的冰冷大西洋場面,則是在一座1,324,893升水量的水箱中拍攝;大量凍死的屍體是在演員臉部塗上特殊粉末,這些粉末遇水後便會結晶;再於衣服及頭髮上塗蠟,營造出凍死的視覺效果。
-
4 # 喵7289173888341
泰坦尼克號在海底的殘骸鏡頭有一部分是真實的,而有一部分則是利用模型來拍攝的,區分的辦法是當鏡頭中有兩艘潛艇時是模型,只有一艘潛艇時則是真正的泰坦尼克號的殘骸。 拍攝結束後整個布景都被賣了廢鐵。
回覆列表
泰坦尼克號殘骸實拍是怎麼拍的具體內容如下
幾乎是 1 : 1 比例的泰坦尼克號模型搭建在墨西哥海濱小鎮羅薩里託、海邊占地 8 英畝的水池中。與周圍的景物相比,這個模型也是個龐然大物。水池是《泰坦尼克號》攝製組破土挖地建造的,水容量達 6 千 4 百萬公升,相當於兩個足球場的大小。模型船搭建在一個基礎平台上,這個平台日後由液壓升降機控制下沉的幅度。船體只有右舷完整,用於拍攝,左舷沒有建造。在電影中,這艘模型船用來拍攝碼頭上歡送泰坦尼克號啟程的人群、甲板上的旅客,以及泰坦尼克號撞到冰山之後開始下沉的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