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樓哥看歷史

    明朝的郡王,是其宗室體系中的核心組成部分,起到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處於大明王朝宗室金字塔頂尖的親王,開國之初是二十多位,到了明朝末年由於絕嗣、除封等原因,仍然不過是二十多位。但是由郡王衍生出來的將軍、中尉則實在是多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為明朝的滅亡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宗室郡王郡王資格

    郡王的稱號,從西晉開始出現。如司馬懿第三子司馬伷封東莞郡王,第四子司馬亮封扶風郡王。到了明代,事事喜歡定規則的太祖朱元璋,自然對宗室事務也要插手一番。對於郡王的資格,老朱做了規定:

    親王嫡長子,年十歲授以金冊、金寶,立為王世子。次嫡子及庶子,年十歲皆封郡王,授以塗金銀冊、銀印。—《明太祖實錄卷二百四十》

    同時對於郡王來說,只有地位最高的那個兒子(嫡長子、嫡子、庶長子,排名分先後)才能襲封郡王,其他兒子都要降一級。並且這個降級是不可逆的,直到最後降為金字塔最底部的奉國中尉。

    郡王子授鎮國將軍,孫授輔國將軍,曾孫授奉國將軍,玄孫授鎮國中尉,五世孫授輔國中尉。六世孫以下,世授奉國中尉。—《明太祖實錄卷二百四十》

    郡王封號

    身為郡王,自然要有相應的封號,不然怎麼互相區分呢?實際上明代的郡王,其封號也是有玄機的。在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洪武朝,由於宗室人數稀少,郡王是真正的郡王。

    比如燕王朱棣的次子高陽王朱高煦,全稱是高陽郡王。高陽郡源於東漢,治所在今河北省高陽縣舊城村,非常適合作為燕王兒子的封國。周王朱橚的次子汝南王朱有爋,全稱是汝南郡王。汝南郡源於西漢,治所雖有遷移,但一直位於河南,也非常適合作為周王兒子的封國。

    事實上洪武朝親王諸子的郡王封號,都來自於古代的大郡。除了這兩位之外,太子朱標的第三子朱允熥也是封的郡王。當然也有例外,比如晉王第四子朱濟炫,他慶成王的封號來自於慶成宴。

    慶成王濟炫,晉恭王子。其生也,太祖方御慶成宴,因以為封。—《明史卷一百十六·列傳第四》

    而在朱棣靖難之後,顯然認為老爹用古代大郡來做郡王封號是有後患的。郡名就那麼多,用完了怎麼辦?因此在朱棣手上,各府郡王的封號都來自於封國所屬省內的縣名。比如陝西境內秦愍王第三子朱尚煜封保安王,保安縣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志丹縣。山西境內晉恭王第五子朱濟煥封寧化王,寧化古城被譽為山西“臥牛城”(忻州)的“犄角”之一,乃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但是隨著宗室的代代繁衍,對於藩王密集度較高的省份來說,本省的地名顯然已經不夠用了。比如山西一省,不但有晉王、代王和沈王這三大太祖系親王,關鍵是三支宗室生育能力還挺強。於是我們可以看到晉王一脈的郡王中,出現了安溪王、靖安王這樣福建、江西的地名。代王一脈的郡王中,出現了碭山王這樣的安徽地名。沈王一脈的郡王中,出現了吳江王這樣的江蘇(南直隸)地名。

    事實上從明孝宗朱佑樘,就已經在為限制宗室人數做出努力。從規定將軍、中尉妻妾的人數,到規定非編制內妻妾所生子不能請封。進而嚴格限定兄弟子侄之間的爵位承襲,畢竟不這樣做的話今後宗室郡王只怕是沒有地名可用來做封號了。

    異姓郡王

    明朝對於有大功的臣子會給予追封郡王的殊譽,當然前提是你在世的時候已經是國公。整個明朝只有太祖朱元璋養子沐英,是以侯爵的身份死後追封郡王。

    魏國公徐達,追封中山王,諡武寧。

    鄂國公常遇春,追封開平王,諡忠武。

    曹國公李文忠,追封岐陽王,諡武靖。

    衛國公鄧愈,追封寧河王,諡武順。

    信國公湯和,追封東甌王,諡襄武。

    西平侯沐英,追封黔寧王,諡昭靖。

    黔國公沐晟,追封定遠王,諡忠敬。

    成國公朱能,追封東平王,諡武烈。

    成國公朱勇,追封平陰王,諡武愍。

    成國公朱希忠,追封定襄王,諡恭靖。

    追封榮國公張玉,追封河間王,諡忠武。

    英國公張輔,追封定興王,諡忠烈。

    英國公張懋,追封寧陽王,諡恭靖。

    保國公朱永,追封宣平王,諡武莊。

    到了崇禎帝殉國,弘光帝在南京登基之後,由於國破家亡,綱紀蕩然,出現了大量異姓實力派在活著的時候就獲封郡王乃至親王。比如朱成功封延平王,孫可望封秦王,李定國封晉王,劉文秀封蜀王。

    結語:通過本文一番小小的梳理,就已經可以發現明朝宗室制度的根本弱點。倘若明朝既沒有滅亡,又不做改革,到最後就會尷尬地發現沒有地名可以用來封宗室郡王了。換句話說,等到明朝在郡王封號選擇上已經捉襟見肘之時,他距離滅亡就已經只有一步之遙了。

  • 2 # 葭明通半瓶歷史

    是的,明朝的郡王爵位確實有點爛多。

    僅僅朱元璋建政伊始封的郡王就有三十六個之多,曰:

    襄陵王、臨汾王、樂平王、開城王、西鄉王、褒城王、通渭王。平利王、高陵王、漢陰王、廣安王、彰化王、高平王、西德王、渭源王、隴西王。寧遠王、長泰王、永福王、建寧王、長洲王、崑山王、長樂王、高淳王、休寧王、慶陽王、通安王、崇明王、長吉王、保德王、侯平王、咸陽王、商丘王、固原王、汶陽王。

    還有一個靖江王朱文正一系。

    沒辦法,朱元璋的兒子太多了,有二十六個之多,除了朱標太子之外,餘下的二十五個兒子都封為親王,再加上朱文正的兒子朱守謙,整整有二十六個親王,也就是藩王。

    按照朱元璋設計的分封制度,除了親王嫡長子可以繼承親王(藩王)之位外,餘下的兒子都要封郡王

    幸好,朱元璋建政伊始,他的兒子們這時候還都年輕,庶出的兒子們不是太多,只有三十六個,所以封了三十六個郡王。

    然後,郡王的嫡長子也可以繼承郡王之位,一句話,只要這三十六個郡王不絕子嗣,世世代代都是郡王。

    郡王庶子鎮國將軍,鎮國將軍所有兒子封輔國將軍,輔國將軍兒子封封國將軍,再往下是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總而言之,明朝要養著他們生生世世。

    在這一點上,朱元璋就不如劉邦做的好,中山靖王有名的會生兒子,傳到劉備,劉備已經是個賣草鞋過日子的普通人了。

    但是,隨著日月流逝,親王們還是要繼續生兒子啊,於是繼續封郡王。但是,朱元璋死後,按照朱元璋設計的制度,後世的所有明朝皇帝也是有權繼續封他的子孫做親王和郡王的。(明興宗朱標也封過。明惠宗朱允炆也封過)

    如此類推,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一直到明思宗朱由檢崇禎帝人人都封過自己子孫做親王和郡王。

    到最後,有人統計過,終明朝世一共封了87名親王和924名郡王,果然厲害。如下:

    87親王有:

    明太祖封二十五王(一王后為帝系,七王被廢或自盡、兩王絕嗣),明興宗封四王(一王為追封,三王被廢),明惠宗封一王(南明追封),明成祖封二王(廢一王),明仁宗封九王(追封一王,絕嗣四王,廢一王),明宣宗封一王(後即位為明代宗),明英宗封七王(廢一王、絕嗣三王),明憲宗封九王(絕嗣六王),明孝宗封一王(追封),明睿宗封一王(追封),明世宗封六王(一王即位為明穆宗,追封四王),明穆宗封二王(追封一王),明神宗封七王(追封三王),明光宗封六王(一王即位為明思宗,追封五王),明思宗封六王(追封四王)

    924郡王有:

    秦王封15郡王(南明另封1郡王),晉王封28郡王,燕王封1郡王(後升為親王),周王封75郡王,楚王封20郡王(南明封1王),齊王封3郡王(後均廢為庶人),魯王封23郡王,蜀王封21郡王,代王封29郡王,肅王封10郡王,遼王封24郡王,慶王封20郡王,寧王封11郡王,岷王封27郡王,谷王封1郡王(後廢為庶人),韓王封36郡王,沈王封28郡王,唐王封19郡王,伊王封8郡王,漢王封8郡王(後均廢為庶人),趙王封17郡王,鄭王封15郡王,襄王封13郡王,荊王封14郡王,淮王封17郡王,德王封19郡王,崇王封7郡王,吉王封7郡王,淮王封17郡王,徽王封24郡王,益王封40郡王,衡王封14郡王,榮王封8郡王,潞王封1郡王,福王封2郡王,桂王封2郡王。潭、湘、安、郢、樑、秀、興、岐、雍、壽、汝、涇、景、瑞、惠等王府僅傳一世,未分封郡王。

    瘋狂吧?連親王加郡王大明朝要養1011個王爺。

    至於題主擔心的封號不夠怎麼辦?

    事實擺在那裡,封號並沒有不夠。

    拿河南的周定王朱橚來說吧,周王府終明朝276年一共封了75位郡王,不可謂不多了。

    但是怕什麼呢,河南可不是僅僅有75個縣。

    在明朝時期,河南下轄8府12州96個縣,足夠分封了,一個縣一個,有的剩呢!還可以封那些皇女之流的。

    周定王封在開封,他的子孫遍佈河南大地,河南人民真夠累的。

  • 3 # 肖邦老師的課堂

    要搞清楚則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看看明朝的爵位制度。明朝的爵位分宗室和功臣外戚兩種,朱元璋登基後,規定宗室的爵位排序為親王,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功臣封爵為公,侯,伯三等,且分為兩種,一種是不能世襲,一種是可以世襲,以軍功大小而定。

  • 4 # 江湖小曉生

    歷史總喜歡不斷輪迴,漢朝劉邦搞分封制,把自己老劉家的子侄封了個遍,清一色的實權王爺。結果導致漢景帝時期的吳楚七國之亂,差點沒把漢景帝給滅了。

    到了明朝,朱元璋沒有吸取漢朝的教訓,依舊把自己二十來個兒子全都分封為諸侯王。結果又造成了靖難之役。這回建文帝朱允炆就沒那麼幸運了,朱棣就這麼把他給趕下了臺。

    但是朱棣是因為反對削藩走上皇位的,即使他再想削藩,也不能削藩是不?不過他上臺以後,也開始搞歷史輪迴。

    怎麼個輪迴法?漢武帝時期,流行地方官舉報諸侯王的現象。但凡有人舉報基本上一查一個準,這個諸侯王就算不殺頭也要被削藩,這事兒可謂是屢試不爽,諸侯王們一個個戰戰兢兢。

    到了朱棣時期,這哥們也開始搞這一套。他讓地方官各種監視這幫諸侯王,但凡有一丟丟越雷池的現象,朱棣也要把他給收拾了!所以說明朝這幫親王、郡王,那小日子別提多難過了!

    一、明朝的王爵都是恩封,一出生就決定了!

    朱元璋曾經兩次分封,一共分封了23個兒子為親王,一個從孫為郡王。但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幫人的兒子、孫子又該怎麼冊封呢?大家都是老朱家的人,封得不好得內訌。

    因此朱元璋在《皇明祖訓》中,仔仔細細地確立了明朝的分封制度。那麼在《皇明祖訓》中,是怎麼規定冊封郡王的呢?

    第一種情況:皇太子嫡長子為皇太孫,次嫡子並庶子年十歲皆封郡王。

    這話什麼意思?也就是說,皇太子的嫡長子,可以被立為皇太孫,也就是說將來會被封為皇帝。至於皇太子的其他兒子(不論嫡庶),只要年滿10歲,就會被封為郡王。

    第二種情況:親王嫡長子年及十歲,朝廷授以金冊金寶,立為王世子。如王年三十,正妃未有嫡子,其庶子止為郡王。

    這種情況是談論親王的,朱元璋的兒子基本上都是親王。親王的嫡長子到了10歲,就可以被立為王世子,將來可以繼承親王爵位。其餘次嫡子和庶子將來只能被封為郡王。

    如果親王到了30歲,他的正妻還沒能生下嫡子的話,那麼他的那些庶子,也只能被封為郡王,別想著繼承親王爵位。這是為了保護親王正妻的權益,畢竟能嫁給親王的女人,都不是一般出身。

    第三種情況:待王與正妃年五十無嫡,始立庶長子為王世子。親王次嫡子及庶子年至十歲,皆封郡王。

    這種情況是為了彌補剛才那種情況的漏洞。那就是如果親王和正妃到了50歲還是生不出嫡子來咋整?這個時候親王就可以把庶長子立為王世子,將來繼承親王爵位。至於其他的庶子,到了10歲以後,就可以被封為郡王。

    二、明朝只有親王和郡王是可以世襲罔替的!

    我們看清宮劇,總是會聽到鐵帽子王的稱呼,其實壓根就沒有所謂的鐵帽子王。這種說法就好像說你考上了有編制的工作,那你就是端上了鐵飯碗一樣。

    其實鐵帽子王和鐵飯碗是個級別的俗稱,它們真正的稱呼應該是世襲罔替王爵身份。這種身份在整個清朝,也就12個人獲得。

    世襲罔替王爵是啥意思呢?清朝採取降級襲爵制度,也就是說親王的兒子一般只能是郡王,郡王的兒子一般只能是貝勒。可是有了世襲罔替這個資格以後,親王和郡王的兒子,在承襲爵位時,就一直都是親王和郡王,不需要降級。

    在明朝,有世襲罔替權力的,可不僅僅只有12個人了。但凡是親王和郡王,其實都有世襲罔替的資格。

    也就是說,在大明朝,但凡你得到了親王爵位,那你的子孫後代裡,肯定會有親王。郡王也是一樣,肯定會有一個子孫後代繼承你的郡王爵位。

    哪些級別是要降級世襲的呢?郡王的子孫中,沒有繼承君王爵位的那幫人,會被授予一定的官職,這就沒有爵位那麼牛掰了。

    郡王的兒子們會被封為鎮國將軍,孫子則被封為輔國將軍,曾孫被封為奉國將軍,玄孫則被封為鎮國中尉,五世孫被封為輔國中尉,六世孫以及此後的孩子們,全都是奉國中尉。

    這說明啥?這說明越往後的越不值錢。比如說奉國中尉,幾乎是爛大街的職位,是個老朱家的孩子都能被封為奉國中尉,因此不需要爭搶。

    三、親王兒子太多,郡王封號不夠用咋整?

    一般來說不會出現這種現象,朱元璋時代所封的23個親王,清一色都是一字王。啥意思?就是地位最高的王爵,而郡王一般都是二字王。

    功臣們就算功勞再大,在明朝也不可能被封為親王,所以說親王其實就那麼23個,在明朝一直沒有改變過。

    可是郡王就不一樣了啊!這23個親王的兒子裡,沒有繼承親王爵位的人,都能被封為郡王。皇太子的其他兒子也能被封為郡王,每一代親王所生的兒子,同樣也可以被封為郡王,那郡王可就海了去了!

    這麼一來給郡王找封號,就成了一個大難題,甚至可以搞一個課題專門研究一下。最早的郡王封號,都是以古代郡縣的名字來命名的。

    天下那麼大,有多少個郡縣可以冊封為他們的封號呢?所以說壓根就封不完。到了後來實在是找不到的時候,也沒關係,可以查字典,把兩個字組合在一起就是一個新的郡王封號了。

    中華漢字那可多了去了,你確定老朱家的郡王能夠達到這個數量?不好意思,還真達不到,因為大明朝也就兩百多年光陰,還沒為這事兒發愁,就已經滅亡了。

    總結:老朱研究這套東西可謂是煞費苦心!

    朱元璋之所以要這麼搞,其實就是為了保證,將來天下還是老朱家的天下。只要各路諸侯王都還掌權,那誰來治理國家,又有什麼區別呢?

    所以說老朱只知道幫助朱允炆清除那些功臣,卻從未想過要幫他清除掉那些藩王。因為將來即使藩王作亂,這天下還不是老朱家的嘛!

    參考資料:《皇明祖訓》、《明史》

  • 5 # 大帥252990946

    有明以來,最是無情是明帝王,從朱元璋到崇禎,殺功臣,殺大臣絕不手軟。但對宗室則愛護有加,百般優待。各地親王宗室,不是朝庭給他們豐厚利碌養起來那麼簡單,大都是依仗權勢為害方,兼併土地,幹予地方司法,殘害百姓,無惡不做,朝庭則對這些宗室睜隻眼,閉隻眼,極力坦護,成為名副其實的追越法律之上的特權階層。到明中後其,明大半財政收入用於養宗室,全國大半良田被宗室所佔有,而且這些田地不收稅,導致明財政收入不斷遞減,不得不向百姓加稅,導致民變四起,農民沒有活路,被逼造反,最後形成民來大起義。當時李自成和張獻忠等義軍,所到之處,盡殺宗室,也是有原因的。

  • 6 # 林長風

    自從西漢建立、設立王爵以來,“王爺”就成了中國歷史上爵位的“天花板”,歷朝歷代都是僅次於皇帝的存在。同樣,也是在漢朝,劉邦將異姓諸王一一擊殺之後,與眾大臣殺白馬為盟,“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從此之後王爵就成了皇家宗室的專屬爵位。

    到了西晉時,晉武帝司馬炎為了鞏固皇權,於是大封宗室子弟為王,一口氣封了27個王,由於封得太多,所以封國大多隻有一郡之地,所以又稱郡王。

    這個時候,親王和郡王幾乎是沒有區別的。比如司馬炎叔父司馬乾、司馬倫、司馬亮分別封為平原郡王、琅邪郡王、扶風郡王,但都是大國,論地位不再司馬炎弟弟、齊王司馬攸之下。

    但是按照習慣,親王通常以春秋戰國時的諸侯國為名,所以大多是一個字,而郡王則往往是以所在的郡為名,所以大多是兩個字。這個習慣,此後一直延續下來。

    到了唐代時,規定親王只授給皇帝的兄弟和兒子,其他人則授予郡王,於是就王爵就正式分成了親王、郡王兩個登基,親王要高郡王一個等級。

    有人說,你這說的不對,很多皇帝的叔叔、伯伯也都封親王了,其實我想說,他們之所以能封親王,是因為他們是前任皇帝的兄弟……

    雖然有了親王和郡王之分,但都屬於王爵,仍舊遵循當年劉邦定下的規矩,除極特殊情況外,不會授予皇親宗室之外的人,親王固然如此,郡王也是一樣,只不過和親王相比,與皇帝的血緣關係稍遠一些,比如皇帝的侄子、叔叔等。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結合以前歷朝歷代封王的經驗,創造出了自己的一套封王體制。除了太子朱標和早夭的一個兒子外,朱元璋將自己其餘的24個兒子全部封為親王,成年之後即到各封國“就藩”,鎮守一方,拱衛京師。

    除此之外,朱元璋還封了一個郡王,即靖江王朱守謙,他雖然不是朱元璋的兒子,但跟朱元璋的關係也非同小可。朱守謙的父親是朱文正,朱文正是朱元璋的親侄子,而且還曾經被朱元璋任為義子,同時也是朱元璋建國的開國功臣之一,有這層關係,朱守謙才得以被封為郡王。雖然是郡王,但朱元璋特意規定,在軍政權力、官屬規制、護衛甲兵、採祿賞賜、冊寶儀仗等方面均與諸子一視同仁。

    除了這25位“姓朱”的王爺之外,朱元璋有沒有封異姓王呢?答案是有,你可能覺得我在胡扯,其實還真沒有,比如徐達被封為中山王,湯和被封為東甌王,常遇春被封為開平王,李文忠被封為岐陽王,沐英被封為黔寧王,以上所說都是郡王,不過可惜的是,都是死後追封的。

    也就是說,明朝建國之後所封的25個王爵都是朱家的嫡系,24個親王是朱元璋的兒子,1個郡王是朱元璋的侄孫。

    而郡王的爵號,則一般來自於地名,那就五花八門了,通常是兩個字。

    明朝的爵位繼承製度不像清朝那麼複雜,非常簡單,親王死後,由世子(一般情況下是嫡長子)繼承親王爵位,其他兒子一律降級封為郡王。如果郡王死後,那麼同樣也只能有一個兒子繼承爵位,其他兒子再降一級,封為鎮國將軍。一般情況下,郡王的封地都在老親王的封國之內。所以,郡王的爵號往往來自於封地的地名。

    需要特別提出的是,這些地名並不是明朝時候的地名,而是古郡名。那麼古郡名夠不夠用呢?秦始皇掃滅六國之後,將天下分為36郡,到西漢七國之亂時增加到54個郡,漢武帝時為了削藩擴充為100多個郡,到了西晉統一後已經增加到了170多個郡了。朱元璋的孫子總共才一百多個,除去早夭的,被殺的……應該足夠用了。

    可是,我們也不妨替老朱家多考慮一下,萬一兒子們都特別能生,每個親王都像朱元璋那樣生二十多個兒子甚至更多,又或者子孫們都長壽,三代甚至四代同堂,地名不夠用了,那怎麼辦呢?其實辦法還是很多的。

    朱棣時代,就開始使用比郡低一級的縣名,作為郡王的爵號了。比如,朱元璋次子朱樉是秦王,他的第三子朱尚煜被封為保安王,保安就是縣名。第三子晉王朱棡死後,其第五子朱濟煥封寧化王,寧化也是縣名。

    那如果本地的縣名也不夠用了呢?也好辦,你這一支的地名不夠用了,但別的宗支可能還有剩餘啊,你完全可以借用一下他們的地名嘛。比如晉王一脈本在山西,但他們這一支的郡王中,出現了安溪王、靖安王這樣福建、江西的地名,就是“借”來的爵號。

    如果你不好意思借,那也有辦法。比如選一些好聽的字作為爵號,比如“瑞王”“賢王”“康王”“義王”等等,也都是可以的嘛,這些爵號前朝都是使用過的,沒有問題。這個做法在清朝得以發揚光大,比如康親王、恭親王、睿親王、怡親王等等。

    如果還不行,那也可以破一破例,用一些山川、河流的名字來做爵號,我覺得也是很好聽的,比如說“衡山郡王”,“長江王”。雖然通常來說是不允許的,但沒辦法了也可以用一下嘛。

    最後,如果可以封郡王的人數無限增多,無論如何都不夠用了,我們還可以放“大招”,從源頭上解決問題,比如提高封郡王的門檻。事實上,郡王的爵號雖然夠用,但低階宗室爵位的爵號的確有不夠用的去世,於是明孝宗朱佑樘就曾下旨,要求限制他們納妾的人數,並且“濫妾”所生的兒子不能請封,從而減少封爵的人數。

    綜上所述,朱元璋的子孫雖然在明朝後期達到了百萬之多,但其中可以封郡王的不會太多,據我估計也就一百多人,本地地名是完全夠用的。如果真的出現不夠用的情況,也有很多解決辦法,並不是一個很難處理的問題。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明朝的爵位繼承雖然執行的是降級繼承,但是當降到最低的奉國都尉時,就必須要再降了,也就是說奉國都尉的兒子們,全都是奉國都尉。奉國中尉的俸祿為每年200石,比正五品官員的俸祿還要高,而大家熟悉的六部郎中、翰林院學士、大理寺丞就是正五品。所以,到了明朝後期,甚至出現“舉國一歲之入,不能償宗室歲祿”的局面,成為壓垮大明王朝的一個大磚頭!

  • 7 # 農民工說古道今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明朝的郡王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明太祖朱元璋開元建國、建立明王朝之後,明確規定:皇子除皇太子外,無論嫡庶皆封親王;親王諸子除世子外,無論嫡庶皆封郡王;郡王諸子除長子(非生物學長子)外,無論嫡庶、皆封鎮國將軍;鎮國將軍諸子無論嫡庶、皆封輔國將軍……其他宗室爵位以此類推,直至降至奉國中尉為止,奉國中尉的後代,不管過了多少代、全部都封奉國中尉。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

    至於皇太子的兒子,明朝後來的皇帝大多是少年即位,在擔任皇太子期間很少有兒子夠到封爵年齡、也就是十歲的。至於明熹宗朱由校,他即位時已經十五歲了,奈何他父親明光宗朱常洛不受親老子待見,朱常洛自己的皇太子都來得異常坎坷,明神宗朱翊鈞哪裡還管孫子……所以,明熹宗在萬曆年間雖然已經年滿十歲、且是皇太子的庶長子,卻始終沒有獲得爵位。皇太子的兒子到底該封什麼呢?皇太孫,這是明朝歷史上存在過的。但皇太孫的條件異常苛刻,必須是東宮嫡子、且必須是嫡長子或事實嫡長子。所以,明朝只出現過兩位皇太孫,即建文帝朱允炆和明宣宗朱瞻基。那麼皇太子的其他兒子又該封什麼呢?明成祖朱棣給了我們明確的答案。“靖難之役”後,朱棣將長兄朱標由興宗孝康皇帝重新降為懿文太子,同時降朱標的兒子吳王朱允熥為廣澤王、衡王朱允熞為懷恩王、徐王朱允熙為敷惠王,都是郡王。由此可見,皇太子的兒子除了皇太孫之外,也只能封郡王,並不比親王的兒子高階。

    ▲明成祖(太宗)朱棣畫像

    此外,有必要說一下,明王朝的開國功臣常遇春、徐達、李文忠、鄧愈、湯和、沐英……以及靖難功臣張玉、朱能等人,在死後被追贈的王爵並不是郡王、而是民王。追贈民王,是明王朝對異姓功臣的最高褒獎。請注意,是追贈,明王朝是不給活著的異姓功臣封王的!當然,南明“小朝廷”除外。追贈給異姓功臣的民王爵單純從字面上來看、與郡王並沒有什麼區別,但民王和郡王有一個最大、也是最明顯的區別,那就是子孫後代不能承襲!比如中山武寧王徐達的兒子徐輝祖、岐陽武靖王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他們襲封的都是各自老子活著時的爵位魏國公、曹國公,而不是追贈的中山王、岐陽王。至於張玉的兒子張輔、朱能的兒子朱勇,他二人的定興王、平陰王都是因為在“土木堡之變”中陣亡而被明廷追贈的民王爵,並不是襲封各自父親的河間王、東平王,這裡面是有本質區別的。

    ▲魏國公、追贈中山武寧王徐達畫像

    那麼,明朝郡王的封號從何而來呢?既然是郡王,自然是以郡為號,明初也的確是這樣乾的。以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為例,秦府的朱尚烈封永興王、燕府的朱高煦封高陽王、周府的朱有爋封汝南王……永興郡、高陽郡、汝南郡都是中國歷史上曾經存在過的古郡。此外,永興郡位於今甘肅、高陽郡位於今河北、汝南郡位於今河南,而這些地方在明初分別位於秦王、燕王、周王的轄區。再比如晉世子朱美圭(朱元璋的曾孫、晉定王朱濟熺的兒子)被削爵後復封的平陽王,平陽郡也是古郡,就位於今山西,同樣是位於晉王的轄區。簡單說就是,明朝郡王的封號通常都是在其所隸屬親王的封地及其周邊地區選取古郡名作為封號。

    當然,特例也是存在的,比如晉府的慶成王朱濟炫。他出生時,祖父朱元璋正在出席慶成宴。席間聽聞兒子朱棡(晉恭王)又給自己添了個孫子,朱元璋非常高興,直接說道:“這孩子以後就封慶成王吧!”就這樣,朱濟炫成了朱元璋的孫子中唯一一個不是以地名為封號的郡王。大明朝的堂堂郡王,封號居然來源於一頓飯,朱元璋也的確是夠“任性”的……

    可架不住朱家的後代特別能生呀!沒多少年,郡王的數量便開始呈幾何倍數增長,古代的那些郡已經不夠老朱家用了……怎麼辦?好辦!郡不夠、縣來湊,用縣名給郡王作封號。所以,明朝中後期又出現了不少以古縣名作為封號的郡王。如趙府的壽光王、荊府的都梁王、德府的堂邑王……等等,都是以縣名為封號的郡王。全國那麼多縣、還有那麼多已經撤銷的古縣名,足夠老朱家給郡王取封號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鐵路上班的朋友們遇到過哪些好玩刺激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