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謝金澎

    美國的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戰略最早誕生於冷戰時期,其當時的目標是同時在歐洲打贏蘇聯和在亞洲打贏中國。當然,如同星球大戰計劃一樣,美國牛仔也是喜歡異想天開的,事實上只要蘇聯方向略微調動,美國與歐洲就會緊張的不寒而慄,什麼同時打贏兩場戰爭那就純粹是喝多了自嗨而已。

    隨著冷戰結束,美國沒有再提同時打贏兩場戰爭,到了克林頓時代,美國無論經濟還是軍事、政治、外交都一超獨大,膨脹的不得了。重新提前同時打贏兩場區域性戰爭的理念,小布什上臺後,更是在強勢副總統拉姆斯菲爾德的慫恿下,高調製定同時打贏兩場戰爭。

    其目標就是分別針對中俄同時打贏兩場戰爭,那麼美國事實上還有沒有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能力?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

    如果說有,比如針對那些美國一頓導彈轟炸就亡國的小國,美國確實有能力同時打贏兩場戰爭。但是針對中俄這樣的全球性大國,不用說同時打贏兩場了,即便是打贏一場估計都夠嗆。而且不是今天的美國不行,就是二戰後任何時期的美國都不行。

    當然,我們也可以看看歷史,二戰後的美國是處於如日中天的極盛時期,氣勢洶洶的糾集了十多個國家組成所謂的聯合國軍,以當時最先進的裝備與戰略,調動的是二戰期間大兵團作戰參與實戰的指揮官和職業軍人,懟上了百廢待興、準備落後的中國,結果怎樣?

  • 2 # 北大記著

    這要看和誰打!用什麼武器。

    二戰後期美國進攻苟延殘喘的日本,日本本來在二戰中消耗很大。美國進攻這時的日本,還是傷亡巨大。被迫選擇使用高科技武器原子彈轟炸日本,這才讓日本投降。

    蘇聯雖然作戰勇猛,但是也沒有擋住美國新式武器‘民主子彈’。美國建立全民化醫療,教育,養老。這些形式上的民主子彈,卻讓蘇聯解體成了資本主義國家。就是這個無形的子彈要了蘇聯老命。美國甚至沒有用一顆真正子彈,蘇聯自己腐敗無作為大失民心把自己乾死了!

    現在化戰爭高科技武器是取勝的關鍵,比如俄羅斯曾經說過美國在世界多國有生化實驗室。相對於價格高昂的核武器,美國或許開始傾向價格低廉的生化武器。這種武器包括病毒在內,慘無人道!但是戰爭是殘酷的,挑起戰爭的都是戰爭狂魔。他也不會在意使用什麼武器。

    未來戰爭最怕的就是生化武器戰爭,和核戰爭。美國如果用生化武器或者核武器突襲,不僅僅是打兩個國家。綜合來說,美國用常規武器作戰,對於團結的小國美國也打不過。但是美國如果用高科技武器突襲不僅僅是打兩!

    所以說科技興國,科學技術是第一神兵利器!

  • 3 # 青松51990801

    美國如今已經陷入了一種無法自拔的怪圈,將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美國單方面挑起的貿易戰是美國的一個重大戰略誤判,在一個錯誤的時間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並選擇了一個錯誤的物件。這是美國建國以來所犯下的最大的致命性戰略錯誤。

    當前的美國危險是整個美國的文明危機,它沿著民粹主義進步,寄生於掠奪性的物質積累和誤解全球自由化發展的道路上矇眼狂奔。

    美國依賴於一個沒有未來的意識形態的死衚衕:以享樂主義的憤怒去吞噬對方,結果是最後的衝突或者戰爭,或者是政治模式的重大改變。

    流行的民粹主義在愛國主義框架內將意識形態限制於無意義的空虛之中,無法滿足任何正常的人類要求。

    最終,帝國經濟空間解體的基本過程重演為強烈孤立的封建封地,領袖還認為自己是“愛國者”。

    美國已經陷入到了制度性危機之中,現有的制度設計根本沒有辦法解決美國的危機。以個人主義為基礎的舊體制,已病入膏肓,華爾街,軍工複合體,跨國集團,那些骯髒的既得利益團體只會護著他們的乳酪。

    資本主義的發展靠的是不顧一切地追求利潤最大化,同時讓白人基督教倫理普世化,已墜入新的政治無能時代。可以說西方的利己主義已經走進了死衚衕,根本找不到自己解決的辦法。它的貪婪無厭和嗜血成性註定了它的慘敗。

    撕開美國精英虛偽面紗,全是猙獰嘴臉,天下苦美已久。美國摧毀的不僅是以其為首的國際體系,而且還親手掏空了自己的霸權根基!

    蓬佩奧 : 我們撒謊、我們欺騙、我們偷竊!CⅠA有整個教程在專業教美國政客成合格的撒謊、欺騙、專業偷竊者。

    一個沒有真正文化、真正精神、真正胸懷、真正理想的國家有何德何能坐頭把交椅來管控世界?德不配位,必有栽秧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類發展的歷史一再證明了這一顛撲不破的真理!勝極必衰,物極必反,歷史車輪,無以阻擋!美利堅還會用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繼續進行垂死掙扎,大戲還在後頭……

  • 4 # 哨兵ZH

    “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設想最早出現於肯尼迪和約翰遜政府時期,即1961~1969年,當時正逢美蘇冷戰開始進入高潮,典型事例是“古巴導彈危機”。1961年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於提出“Flexible response(靈活反應)”戰略防禦計劃,這個戰略思想的其中一個部分就是“兩個半戰爭”,其中“兩個戰爭”的潛在對手指的是歐洲地區的蘇聯和亞洲地區的中國,另外的“半個戰爭”則是指其他地方的小規模區域性衝突。到了1965年,約翰遜政府為了具體化肯迪政府時期提出的“靈活反應戰略”,繼而提出了“逐步升級戰略”,但是一場越南戰爭,就基本上宣告了美國所謂的“靈活反應戰略”和“逐步升級戰略”的破產。

    而等到蘇聯解體之後,隨著世界局勢的進一步大洗牌,美國就開始意識到已經不存在同時打兩場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了,所以,當時的克林頓政府就提出了“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軍隊建設思想,目的就是為了保證美國的世界霸權,如果美軍擁有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能力,那麼不僅僅可以達到震懾潛在對手,維護自己世界霸主地位的目的,同時也可以給自己的盟友更大的信心。而到了布什政府時期,除了繼續維持這個“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軍備建設計劃之外,更是強調在實際的應用中,美軍可以先集中優勢兵力打贏其中一場戰爭,取得勝利之後再全力以赴打贏另一場戰爭。

  • 5 # 京虎子

    五角大樓已經修正了同時打兩場戰爭的戰略,立足於打一場大戰。

    最近美國的有關報告認為美國無法同時打兩場大戰。也就是說如果只是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話,美國是可以同時打的,但如果是大的戰爭,甚至大的區域性衝突,美國很可能無法同時打兩場戰爭。

    這種說法也是美國國內繼續增加軍費開支的一個理由。

    具體來說,這種大規模衝突的威脅有俄國、中國、北韓、伊朗和恐怖組織,近年來,這幾個威脅中只有北韓向良性的方向發展,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在伊朗開戰上非常謹慎的原因,因為和伊朗開戰為視為大戰,如果真打,在全球各地的軍事行動都會受到影響,萬一出現另一場大戰的話,美國現在並沒有把握能夠同時打兩場大戰,因此還是以封鎖伊朗為主要手段,希望用經濟手段讓伊朗屈服,達到北韓那樣向良性方向發展的目的。

    按照美國有關方面的估算,如果同時打兩場大戰的話,陸軍要達到50個旅,海軍要有400艘軍艦和624架艦載機,空軍要有1200架飛機,海軍陸戰隊要有36個營,可是這四個軍種都沒有達到這個水平,近年來有所改善的是陸軍,但四個軍種的得分都是C。

    但是,美國軍方和防衛分析機構向來有放煙霧彈和保守估計的習慣,比如二戰之前美國海軍的沙盤推演是開戰後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優勢盡失,退守美國西海岸,因此最近的有關報告是考慮最壞的結局,加上為五角大樓爭取軍費。美軍軍費已經等於全球其他國家軍費總和,近年來軍事裝備更新換代的速度很快,在各方面都佔有壓倒性優勢。

    是否能夠同時打兩場大戰,只有經歷實戰的考驗了,正因為有這種顧慮,美國儘可能地合縱連橫,避免同時打兩場戰爭,而且儘可能地使用其他武器比如貿易戰。五角大樓也在修正戰略,將目標定在和中俄打一場戰爭上。

  • 6 # 西安劉律師

    美軍目前不具備自己定義的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實力。

    何謂同時打贏兩場戰爭?這個觀念是繼承肯尼迪政府的同時打贏兩場半戰爭的理念。在克林頓政府時代提出的。即在歐洲或亞洲同時打贏兩場高技術高烈度的大規模戰爭。這個不用說敵人就是俄羅斯和中國。

    小布什時代對美國的實力過於自信(當然可以理解,畢竟蘇聯解體了,中國實力尚淺,克林頓政府又留下了海量的財政盈餘,美國是獨孤求敗呀),打了兩場低水平的治安戰爭並一直延宕至今。這兩場戰爭嚴重消耗了美國國力,並使美國政府出現了鉅額的財政赤字,由於美國自身經濟政策的失誤,加上美國對外干涉大幅度增加,財政赤字一直在增加,政府債務問題已經無法忽視了!

    同時,美國軍隊的改革也發展錯了方向。美軍認為在新世紀時代,大規模的重灌部隊無法全球機動,不能很好的適應美軍積極干涉戰爭的需求,因此對重灌部隊大砍大殺,輕型化部隊在組建的過程中,又受到兩場戰爭和美軍高層內部爭權奪利的影響,戰鬥力和部隊戰備根本沒有達到預期的可用的程度!反觀俄羅斯和我們,重灌部隊建設從來就沒有放鬆過!

    正是因為這樣,到奧巴馬政府時期,美國將兩場戰爭的定義改為在打贏一場高強度高烈度的大規模戰爭的同時,在另一個方向對戰爭爆發或進展進行遏制。實際上放棄了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理論。

    即使如此,美軍現有的實力也很難達到這個要求,美國陸軍的狀況至今仍沒有改善,最近美國剛剛開始採購最新的坦克,但數量僅有135輛,根本不足以滿足軍隊的需求,後面是否繼續購買,很難講了。而這兩個實力強大的敵人,僅憑海空軍是根本不可能擊敗它們的,陸軍是最後的決定性力量(我還沒說美國海空軍的實力也大踏步的後退了)!如果美國不修正其最近二十年來的建軍理論,美軍要想打贏兩個方向的強敵,恐怕只是空中樓閣的幻想了!

  • 7 # 青山綠水無名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概括一下用兵的基本原則:那就是伐兵是下策,硬攻是下下策,實迫不得已而為之,而二線作戰更不可取。上兵伐謀,什麼是伐謀呢?戰爭需要謀略,所以戰略是用兵的主要目的。而戰略有長期的,有短期的,如果因區域性用兵即便贏得戰爭勝利達到短期戰略目的,但導致損害長期戰略,就等於戰略失敗。

    所以必需以全勝戰略去爭取創造積累有利於長期戰略的先決條件,此為謀攻。其次伐交:也就是說破壞對手的外交聯盟,使其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實施制裁分裂手段。

    即便如美國這般超級軍事大國,若局局輕用兵鋒,也必然因國怠而損害長期戰略。更何況是二線作戰,所以即便有能力二線作戰,但是最終導致戰略失敗也等同於沒有能力二線作戰。

    如德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戰敗的主要原因都有二線作戰這一條。這是古今用兵之大忌,如非身不由己絕不能二線作戰。

    依美國當今在全球戰略優勢下,一,不可能這麼做。二,違背戰略學必然導致戰略失敗。所以,如果美國若二線作戰,那麼美國也就不足為懼了。

  • 8 # 玉滿齋

    對於鷹醬“吹牛逼”這種行為一定要理智看待!不要被好萊塢那種美式主旋律的大片給代入了,美國真有好萊塢宣傳的那麼強大的話,世界早就不是現在這個樣了!

    同事打贏兩場戰爭的能力絕對不是就美國擁有,基本上聯合國五常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核心問題是,兩場戰爭是跟誰打?如果對方後面有五常任意一個支援的話,“同時打贏兩場戰爭”就是一句屁話了!騙騙無腦的“選民”估計都夠嗆!

    最好的歷史例子就是被冠以“帝國墳場”的阿富汗了,蘇聯打阿富汗——失敗!美國打阿富汗——撤軍了!被世界老大、老二輪番蹂躪並存活了下來不是阿富汗多麼的強悍,而是無論是美國還是蘇聯當時面對的都不是簡簡單單的阿富汗游擊隊,確切的說面對的是五常裡某個利益團體,這個利益團體隨著國際局勢變化是動態組合的,蘇聯時期面臨的就是中、美、英、法,美國時期面臨的就是中、俄……。

    所以說“美國具備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能力”只能是當做“宣傳口號”來看,當真你就輸了!

  • 9 # 歷史風暴

    看戰爭的規模吧,如果是和強國之間的大規模戰爭,美國肯定是沒有這個能力的,不要說現在的美國,就算是二戰時期美國處於最強大的時候,他也沒有辦法同時和德國、日本進行作戰。

    之所以那個時候美國可以同時在大西洋和太平洋開闢戰場,是因為在當時美國在歐洲和亞洲都有自己的堅定盟友配合自己作戰。

    在亞洲地區,澳洲、紐西蘭、英國等無論是在太平洋戰場還是在東南亞戰場,都在和美國並肩作戰,並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對美國軍隊起到了非常大的配合作用。

    比如,東南亞戰場發生的英帕爾戰役,當時的英國軍隊集中15萬軍隊,擊敗了8.6萬日本軍隊的攻擊,穩住了東南亞戰線,保住了印度沒有被日軍佔領。

    (英帕爾戰役關於日軍攻擊的描寫)

    而在二戰時期澳洲軍隊作戰同樣勇猛,二戰期間,澳洲總共武裝了60萬軍隊,並且在東南亞地區和日軍多次展開大戰。在新幾內亞地區,澳洲軍隊幾乎將派到這兒的20萬日軍全殲。

    除了,澳洲、英國等國的幫忙之外,早在1937年就已經進行全面抗戰的中國,也對美國對日作戰起到了非常大的幫助作用。

    在中國戰場上,經過8年多的抗戰,總共斃傷敵200多萬人,高峰時期,日本將超過90%的陸軍部署在中國。

    可見,如果沒有這些盟友的幫忙,美國在戰場上就不會這麼容易取得勝利。

    所以,實際上當時美國軍隊所面對的只是大部分的日本帝國海軍部隊和一部分的日本陸軍。

    歐洲戰場就更不用說了,蘇聯人殲滅了大部分的德國陸軍,英中國人在北非也拖住了義大利軍隊和部分德國軍隊。

    就算是盟友們的幫忙,到二戰後期面對德中國人的反撲,美國軍隊仍然在陸地上沒有辦法有效的遏制住。

    阿登反擊戰期間,遭到突然攻擊的美國軍隊根本就無力去反擊,還好那個時候德國已經因為常年的大規模戰爭讓各種資源面臨嚴重匱乏,打到最後失去了繼續攻擊的物資儲備。只好眼看著已經大好的形勢付之東流,又被美中國人一步一步的推了回去。

    所以,美國當初算是打敗了一部分的日本和一部分的德國。

    二戰時期處於極盛的美國尚且如此,今天的美國如果不動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要想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簡直是天方夜譚。

    除非,這兩場戰爭都是小規模的作戰,那不要說美國任何一個大國都能做到。

    比如五常之中最弱的法國,只要他願意也有能力在戰爭中同時打敗人口不足千萬的第三世界國家。

    對美國來說,就算對付國家比較大,有一定的工業基礎,資源也還可以,國家的意志也比較堅強。面對這樣的國家,美國也是有能力將他們打敗的。

    打個比方,如果美中國人想要對付伊朗這樣的大型國家,只需進行部分動員就可以輕鬆擊敗之。

    雖然伊朗擁有超過50萬軍隊,可以動員上千萬人,但是,美國憑藉著超過伊朗4倍的人口,完全可以在軍隊的人數上超過他。

    (上圖為美中國人口結構,還是很年輕的,足以徵集數千萬大軍)

    而先進的美國新一代武器,無論是F-117隱形轟炸機,還是F-35隱身聯合攻擊機,都可以將伊朗地面部隊的放空力量、空軍和海軍力量完全摧毀。

    (F-35隱身戰機)

    哪怕這個時候伊朗已經動員了上千萬人,但是他們面對美國領先至少一代的武器系統,照樣沒有辦法進行反擊,只能被動挨打,就像當初海灣戰爭伊拉克面對美軍一樣。

    當伊朗的反擊力量完全消失的時候,美國軍隊再出動大規模地面部隊進行佔領,估計只需要100萬人就可以輕鬆佔領這個國家。

    所以說,美國只需要部分動員就可以輕鬆對付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

    說實話,不要說打兩個,這樣的國家美國打10個都沒問題。

    但是,假如美國面對的是世界排名第二和第三位的兩個國家,就算是他完全動員起來,也完全沒有能力擊敗他們。

    排名世界第二和第三位的兩個國家總人口大約為16億,可以動員將近2億人,遠超美國。

    同時,兩國擁有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在戰時不會受制於人,即便雙方發生太空戰,也可以保證互相摧毀。

    (俄羅斯GLONASS衛星導航系統的衛星模型,目前該系統以及覆蓋全球)

    對於美國的新一代隱形戰機,兩國也有相應的對抗機型,不會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也就是說,當大規模戰爭爆發後,美國將會和這兩個國家陷入消耗戰。

    這就要看誰能支援的時間更長了。

    這時,美國所面對的兩國,一個是世界第一工業國,一個是世界第五工業國,並且擁有全體系的工業門類,同時有數以百萬計的科研人才可以保證戰時武器研發能力,就算是武器稍微不如美國也不會產生代差,完全可以依靠人口和生產力的優勢彌補。

    打到最後,我很不看好美國。

    所以,美國能不能同時打贏兩場戰爭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 10 # 老七的日常

    硬要說的話,打兩場戰爭(或者說兩線作戰)當然比打一場戰爭難,這是小學生都知道的道理。但是,打兩個實力較弱的對手比打一個實力較強的對手,非但不難反而容易得多。 典型一個例子是一戰,德奧集團(1.2億人口,工業產值佔比18.2%)對英法俄(不計殖民地人口2.2億,工業產值佔比27.9%)在人力物力上都處於很大劣勢。結果德國在西線整體上保持守勢,以很有利的交換比扛住了英法聯軍,東線以攻勢壓迫較弱的俄國,結果成功在1918年壓垮了俄國,並把東線部隊西調經由幾次皇帝會戰一直打到了巴黎城下——如果不是美國這個絕對bug下場,德國幾乎創造了在總體戰中以弱勝強的奇蹟。 問題出在協調不力,或者說出現了米爾斯海默所謂“推卸責任”的情況。幾個較弱方一旦協調不力,很容易被敵方集中力量以內線作戰的優勢各個擊破,秦滅六國和薩爾滸會戰都是這樣的情況。實現良好協同的現代同盟關係基本是以二戰時代的英美同盟為藍本的,之前的三十年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七年戰爭、拿破崙戰爭甚至是一戰都號稱有幾國同盟,其實往往都是各自為戰。

    而這個問題下大部分答主談的其實是“打一場美國式的戰爭有多難”,或者說“進行一場遠征有多難”。那麼最好的例子是日俄戰爭。相對而言,沙俄在國力軍力上對日的優勢不亞於太平洋戰爭中美對日的優勢,考慮到美國是兩線作戰尤其如此。但是沙俄沒有制霸全球的基地網路,加上內部不穩,結果瘋狗艦隊只能萬里送人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朋友第一次見到父母沒拿東西父母不滿意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