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嬰兒是怎麼認識自己爸爸的很好奇。我們家寶寶一直都是我自己帶的,現在10個月了,有爸爸就只在要吃奶是找我,其他時候要爸爸不要我。一直以來寶寶都是我親自帶的,睡覺也是睡在我旁邊,產假期間回去過老家兩個月,他爸不在身邊,即便在身邊也是白天上班,很少時間陪他,就是疫情期間多一些時間而已。即便如此,他爸也沒有太帶他,就是抱一抱,逗一逗。3月份上班後因為工作原因,我一直帶著寶寶在身邊,和他爸一個星期見一次面,他和爸爸在一起的時間特別少。可是卻非常喜歡爸爸。所以覺得好神奇。【沒有吃醋,孩子跟爸爸好是非常重要的,只是覺得太神奇了,他真的分得清誰是他爸爸嗎?其他人才沒這種待遇,我在那裡,誰抱都不要的,唯獨他爸一伸手,這個沒良心的小傢伙立馬撲過去了】
-
1 # 百變爸媽
-
2 # 流星小雨qblb
但寶寶快三個月大的時候,她就能夠大概的分清周邊的聲音影象了,大多數的寶寶也就在這個時候就開始認人了,我們可以從三個細節來判斷寶寶是不是能認出你自己。
-
3 # 童夢小築
因為嬰兒與爸爸之間肯定相處的很好,或者應該說爸爸很會跟孩子玩耍,讓寶寶的記憶不斷的重複與爸爸的美好。
我家也是這樣,很美好的一件事。
說明寶寶爸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很用心。
-
4 # 跪射俑
嬰兒懂得區分自己的父母和其他人,主要是依靠眼睛看,鼻子聞氣味,還有耳朵聽聲音。
一、寶寶的視覺
很多老一輩的都說剛出生的寶寶是看不見任何東西的,其實這種說法完全沒有科學依據。曾有專家對新生兒視力做過驗證,結果表明寶寶從出生時就能表現出明顯的視覺偏好,比如曲線,三維圖形,人臉。
所以由此可見,寶寶剛出生時視力是有些弱,但也不會完全看不到,隨著寶寶逐漸長大,發育完善,寶寶的視力也會慢慢正常的。一般出生42天之後,醫生還會檢查寶寶眼睛的追視能力,判斷孩子是不是有先天性的眼疾。
在一個家庭中,寶寶和媽媽是每天朝夕相處最多的時候,比如媽媽給寶寶餵奶、哄寶寶玩、抱寶寶睡覺的過程中,寶寶就已經把媽媽認得很清楚啦。
二、寶寶的嗅覺
剛出生的寶寶,之所以能辨別出自己媽媽的懷抱,除了寶寶自身的奶香味,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媽媽的味道。
每個人身上都有著不同的氣味,寶寶身上自帶的奶香味讓他自己十分敏感,再加上平時和媽媽相處的時間最長,也最熟悉媽媽的味道,所以當別人抱時,寶寶只要聞到氣味不是媽媽的,就會哭鬧。等寶寶漸漸長大,熟悉家裡人的味道之後,才會讓爸爸奶奶抱,但還是很排斥陌生人的懷抱。
三、寶寶的聽覺
其實寶寶在出生前,聽覺能力就已經具備了,而且新生兒天生具有對特定的聲音組合的偏好。所以,對於剛來人世間的寶Bora說,你覺得他認識你,並不一定是他認識你的臉,而是他識得你的聲音。
而且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待了那麼久,即便沒有胎教的影響,寶寶也會對生育自己的媽媽有一種天然的信任和依賴感,所以,每當媽媽抱他時才會不哭不鬧。
所以,如果不是沒有辦法,媽媽最好不要遠離自己的寶寶,因為只有媽媽才能給寶寶百分百的安全感。
-
5 # 小林子啦啦啦
在寶寶們成長過程中,沒有什麼比他們叫出第一聲爸爸媽媽,更讓人興奮的了。因為寶寶從出生時模糊不清的視力,到逐漸可以看清楚,再到開始熟悉所接觸的爸爸媽媽,這就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那麼,新生兒多久認識爸爸呢?
五個月
大部分寶寶會在四個月左右開始有了依戀關係,也就是說很多寶寶從四個月的時候,開始會對固定的人產生好感。所以,大部分寶寶會在五個月以後,開始對長時間所接觸的人產生固定的熟識。這個時候他們即便不會說話,也會產生依賴。那麼,寶寶多大開始說話呢?
1、根據語言環境
寶寶開口說話的時間都不太相同,首先是和寶寶本身的遺傳基因有關係,然後,和寶寶生活的環境有關係。如果寶寶身邊的人,經常會對寶寶說話,讓寶寶對一些固定語言的發音非常熟悉的話,那麼寶寶在引導下會有可能很早開口說話。
2、引導方式
寶寶開口說話的時間,和語言引導的方式也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寶寶平時會接觸到不同型別的語言環境,那麼寶寶對語言的印象相對混亂,就不太容易開口說話。但是如果在一個相對單純的發音清晰的環境中,寶寶就比較容易開口說話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識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
6 # 孕育島
許多父母應該經歷過這種情況:當嬰兒抱在懷裡時,無論是誰來取笑他,他都會笑。是的,但是當父母以外的其他人擁抱時,他們便開始哭泣,很難哄好他們。但是,一旦他回到父母的懷抱中,就停止了哭泣。
小寶寶如何認識他的父母?你一定很好奇吧,主要還是依靠寶寶的五官去感受。他的眼睛看,他的鼻子聞到,以及他的耳朵聽到的聲音。
許多老一輩人說,新生嬰兒看不到任何東西。實際上,這種說法根本沒有科學依據。一些專家已經驗證了新生兒的視力,結果表明,嬰兒從出生時就可以表現出明顯的視覺偏好,例如曲線,三維圖形和人臉。
因此,可以看出嬰兒在出生時的視力有些微弱,但不會完全看不見。隨著嬰兒的成長和發育,嬰兒的視力將逐漸恢復正常。出生42天后,醫生還將檢查嬰兒的眼動追蹤能力,以確定孩子是否患有先天性眼疾。
在一個家庭中,嬰兒和母親大多數白天和黑夜彼此相處。例如,當母親餵養嬰兒,哄騙嬰兒玩耍並抱著嬰兒睡覺時,嬰兒已經非常清楚地識別出母親。
新生嬰兒能夠識別母親手臂的原因不僅在於嬰兒自己的奶香味,還在於母親的口味。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氣味。嬰兒自己的牛奶香氣使他非常敏感。此外,他通常與母親在一起的時間最長,並且對母親的品味也最熟悉。因此,當其他人擁抱時,嬰兒只需要聞起來即可。當氣味不是母親的氣味時,她會哭泣。嬰兒長大並熟悉家庭口味後,他會讓父親和祖母擁抱他,但他仍然拒絕陌生人的懷抱。
實際上,在嬰兒出生之前,就已經具備了聽力能力,新生兒自然會偏愛特定的聲音組合。因此,對於剛來到這個世界的嬰兒,你覺得孩子記得你,只不過是孩子記得你身上的味道,和聲音。
嬰兒在母親的肚子裡呆了這麼長時間,即使沒有產前教育的影響,嬰兒也會對生下母親的母親產生一種自然的信任感和依賴性。因此,每當母親抱著他,他就不會哭。
因此,即使不是不可能,母親也不應遠離嬰兒,因為只有母親才能給予嬰兒安全感。
-
7 # 龍鳳胎奶爸海東
我猜測,是你的某些方式讓孩子不舒服了!所以你自己好好的感覺下。因為孩子還不會說!
我舉個例子吧,我孩子6週歲。平時是我老婆帶兩個娃睡覺的,偶爾她有事,我就去陪睡!一直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直到有一天,我去陪睡,我女兒就哭著說不要爸爸陪我睡,要媽媽陪!這是從來沒有發生的事情。那最後經過我的溝通和引導,她才哭著說出理由!上一次爸爸陪我睡,我想讓爸爸轉過來抱我一下,爸爸吼我,爸爸生氣了,所以我只有自己轉過去睡了。然後我好好回憶了一下,好像是這樣的,我睡的迷迷糊糊了,她用手扳我,我就吼了一下,別動,睡覺!沒想到,造成的陰影直到現在。所以孩子的行為背後一定是有原因的。。
-
8 # 菡媽育兒文件
寶寶在出生後可能無法與父母建立很深厚的父子或父母情,但是血緣關係是非常奇妙的一個事情。雖然寶寶還不會表達,但在進入認生期後,別的人抱他他會大哭大鬧,但是爸爸抱他,他會表現的非常安靜,既便爸爸經常不在身邊。那麼寶寶什麼時候認識爸爸?
一般寶寶在4個月左右會開始慢慢的認識爸爸。在寶寶出生後的最初兩個月時間,他不會對他的照料人作出區分,更不會對自己的爸爸和媽媽做出特別的反應。但是,當寶寶過了四個月,他會更加的依戀經常和他接觸的人,進入依戀期,會出現認生。當寶寶認生多源自於內心安全感缺失而導致的,它會對陌生的人或者環境表現出恐懼和不安的情緒。
當寶寶還未認出爸爸時,就需要多抽出時間來陪陪他,讓他的安全感更強。同時,適當的分散寶寶的注意力,可以利用他所喜歡的玩具或者舒緩的音樂,讓他的恐懼和不安情緒忘卻。付出總會有回報,相信寶寶在以後的成長道路上肯定會離不開那個經常陪伴他的人,和他的關係會更加的親密無間。
-
9 # 胖啦啦
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決定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大都推給了女性,但爸爸也應花更多的時間去陪陪孩子,才能讓孩子獲得健全的人格,不能否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爸爸的重要性。孩子的成長中既需要媽媽的細心溫柔一面,又需要爸爸剛強果敢的一面。在父母共同的教育的理念下,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長起來。如何讓小寶寶認識爸爸呢?
爸爸也應花更多的時間去陪陪孩子,才能讓孩子獲得健全的人格,不能否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爸爸的重要性。寶寶在1歲時的搬運技能、圖案辨認能力、單詞識、記能力的分數就明顯高於那些父親沒有參與孩子心靈世界溝通的同伴。
如何讓寶寶認識爸爸?
1、每天都要抱抱寶寶
爸爸應多和寶寶在一起,每天都要抱抱他。當寶寶被抱著的時候,他才感覺自己是安全的,而這種安全感是他進行一切活動的必要前提。所以無論工作有多忙,下班後有多累,爸爸應該一回家就抱著寶寶,用手拍拍他,輕輕地撫摸他,和他做一些簡單的遊戲,這樣既能使寶寶高興,也能讓爸爸在和寶寶的玩樂中放鬆一下疲憊的精神。
當寶寶感覺到爸爸的存在,向你報以微笑時,你可能就會感到從未有過的幸福。經常性的身體接觸會使寶寶增加對爸爸的信任。
2、熟悉爸爸的聲音
爸爸的與媽媽的不同聲音常常會使寶寶感到興奮,長期這樣,她會對這種聲音產生親近感,而對發出這種聲音的人更會有信任。爸爸要得到嬰兒的信任,就必須花一定的時間和寶寶交流。通過身體的、語言的接觸和“交流”逐漸贏得寶寶的信任,一起成為和媽媽一樣的“可靠的人”。
3、混個臉熟
每天抽出時間和寶寶相處,讓寶寶盯住你的臉,讓他漸漸熟悉你的面容。在寶寶最初的視野裡,看到最多的是媽媽的臉,這張臉總是佈滿了溫柔的微笑,“這個人”總會適時地滿足他的各種各樣的需要,久而久之,寶寶就對“這張臉”、“這個人”給予了全部的信任。爸爸也應從此入手,儘量多和媽媽一起逗寶寶玩。也可以嘗試著在媽媽的指導下去滿足一下寶寶的需要,時間長了,寶寶就會增加對爸爸的信任。
4、撫摸寶寶
爸爸要經常與寶寶一起玩耍,在他吃奶時給予撫慰,經常給他換尿布等等。實際上,當你觸控、抱著孩子時,你是在觸激他的身體運動,觸發他的大腦和肌肉的活動。爸爸可以在妻子餵奶時摟著她和孩子;餵奶後輕拍孩子;餵奶後哄他入睡。給孩子提供不同觸控刺激,能夠多幫助孩子對環境變化做出積極反應。
讀你的文字,我感受到滿滿的幸福溢位螢幕,好棒的體驗!
我的觀點是這樣的:
1、寶寶和父母之間的確是存在天然的連結,能解釋的恐怕只有基因了。
2、我能看到的是爸爸進入角色很快,多數的父親要到3歲後才能開始進入角色,甚至始終不能進入父親角色。
3、還有一種可能是寶寶自己的人際探索行為,這種探索行為是在和母親建立安全依戀的前提下,在安全的環境中,發展出的一種行為,特別棒!說明你和寶寶的關係很好啊。
4、寶寶可能是和爸爸在一起會產生良好的情緒體驗,所以這種感覺和爸爸就聯絡起來了。
我認為,無論怎樣,爸爸在寶寶心中的地位肯定是比其他人要親近一些的,加上以上的猜測,和爸爸親近就好理解了。
最後,真是羨慕你的生活狀態,建議保持並鼓勵爸爸多於孩子互動,這樣在3歲後需要爸爸介入的時間,爸爸和寶寶都不會感覺到太陌生和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