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機頭吃雞
-
2 # 曾鵬金融小白
信用卡刷卡機標準費率在0.6%,優惠類是0.38%。
隨著銀行信用了髮卡量增加,POS機的種類有很多,有商用大機,手刷,電籤版的機子等,機子太多讓很多持卡人在選擇時都是懵了,不知道該怎麼去選擇刷卡機。
選擇刷卡機首先要看有沒正規支付牌照,沒有支付牌照的刷卡機就不要用了,不然用了後信用卡額度會降得自己都懷疑人生。
同時在選擇刷卡機時,不少人打著低費率來誘惑推廣一定要注意,當你想著省那點利率,別人可是牽掛你卡里的額度。
選擇刷卡機時除了要有正規支付牌照外,還得要找專業的進行辦理,千萬不要昨天做養生明天做刷卡機的人辦理,這樣是提供不了給你服務的,至少在同一個領域專注3年最好!
-
3 # 沙漠之雪
2016年9月6日,銀聯發文,進行了新一輪的費率改革。
銀聯公佈了POS機費率的成本價:0.5025%
這個成本價的構成如下:
1、0.45%歸髮卡行。費改前,信用卡刷卡是封頂的,26元/筆,不管你刷卡的金額是多少,銀行每筆只能分到17.25元,遠遠不夠彌補銀行的資金成本;費改後,信用卡刷卡金額的0.45%會由銀聯清算給髮卡行,所以銀行又在開啟新一輪的髮卡浪潮。
2、0.0525%可以理解為三方公司的收單收益和銀聯的系統維護成本的和,簡單的這樣理解就行。
成本價大家都知道了,所以三方公司的收益,大家都能算出來,比如說您的POS的費率是0.6%,那三方公司的每筆收益就是0.0975%。
此次費改最大的好處就是使成本價透明,三方公司之間不再打價格戰,而是怎樣做好服務。
-
4 # 廣州九合支付商服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普及一些簡單的基礎知識。
1、2016年9月6日,開始執行《關於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的通知》(發改價格(2016)557號),大幅調整費率情況,普通類商戶刷卡費率統一為0.6%後。
假設你今天去一個飯店吃飯,扣除0.6%的手續費,商家拿到手的是994元。付了6元手續費。也就是說,商家是付了一定比例的手續費。
2、那麼這一部分的錢(手續費)究竟是被誰拿走了呢?其實,這一部分的錢被三家機構分了。分別是髮卡行、銀聯、收單機構。•收單機構:0.085%•銀聯:0.065%•髮卡行:0.45%
二、各機構簡介
1.收單機構:首先說“收單機構。收單是一個龐大人力的行業。養活著上萬的從業人員。你去購物,營業員拿出一個POS機讓你刷卡。這些店面的POS機由從業人員一家家的掃過去,陌拜。 “收單”是一件人力密集型的工作。在整塊佣金蛋糕之中,“收單”拿走那一點點,天公地道。收單是一件利潤菲薄的事,掙點辛苦錢。
2.,銀聯收取0.065%的費用。銀聯的收費看似是三個環節中最少的一個。但是相應來說,銀聯付出的勞動,銀聯的成本也最少。所以銀聯依然是最賺錢的一個。依託著“壟斷牌照”而謀取暴利。
3、銀行
最後,第三部分,也就是最後一塊大頭,0.45%是分給銀行的。
看似銀行拿得最多。但其實銀行也沒賺錢。因為銀行要提供三大福利:
1)積分兌換禮品;2)免息期;3)各種權益、
其中,“積分兌換禮品,雖然各大銀行吹噓得眼花繚亂,但總體平均下來大致上就是0.2%,每家銀行可能有細微差別。銀行拿到手0.45%,扣除了禮品0.20%,則還剩下0.25%。這0.25%,要負責你的“免息期”。
你在海鮮大酒店吃了飯,刷了1000元。龍蝦象拔蚌的毛利可能有數百元之巨。可是“支付”環節。你一共才掏了6元給收單+銀聯+銀行分。每一個機構,賺的都是幾分幾釐的沙粒。
因此,“不付佣金”的交易,是不可能存在的,顯然這是公平的,合理的。那麼,什麼樣的交易,才是“不付佣金”,低費率的呢。中國明文規定的,大約有以下幾類。
1.稅費 2.醫院 3.學校 4.慈善 5.水電煤氣等或者“民生”類免收。
96費改之後,當你使用低於0.6費率的POS機時而暗自慶幸時,殊不知你的綜合信用評分在慢慢的變低。因為現在的競爭十分激烈。支付公司的利潤也非常之微薄。甚至低到虧本,所以他們就會想辦法吃掉你的錢。
當你使用低於0.6%費率的機器,線路切換時卻切到低費率甚至0費率的機器(如公益類)。這樣他就吞掉了你一筆錢。你明明刷的是餐飲類商戶,最後小票顯示“XX學校”“XX醫院”跳碼一直存在,近期有部分手刷品牌,居然開始大肆告知低費率0.55 0.45,當客戶刷卡交易跳優惠類,如果手刷公司如果不跳就沒法去和市場同類產品做競爭,代理會嫌棄產品費率太高不好做市場,無法快速拓展市場,這就引起了低費率競爭的惡性迴圈。部分手刷公司為了搶佔市場,推出低費率來使使用者註冊使用,他們低於國家統一標準的費率或者交押金或者凍結客戶資金來讓客戶使用POS機,強制的進行消費,殊不知背後的陰謀,因此,為了自己的用卡安全,遠離低費率(羊毛出在羊身上)。
看了上面3個機構錢分配的具體原因和數量,相信你已經明白,費率固定了0.6%:銀聯的費用不可能減少,固定成本;銀行的費用如果減少了,對卡不利,降額封卡;而且這部分成本收單機構硬性支出,改不了。以上兩項硬性支出加起來,收單機構的成本就是0.5%以上了。那麼市面上低於0.6%費率的機器,可以想象他們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收單和代理商們不僅完全沒有利潤,還會虧錢。加上公司運營成本、人員成本、售後服務,這些都是要資金的。商家不是慈善家,不賺錢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這些低費率的機器,都會悄悄跳到公益類、優惠類的商戶來減少成本,從中獲取利潤。他們擠走的是銀行的利潤,歸根結底是銀行的收入變少了,當銀行的“虧損額”達到一定程度。銀行會找一個藉口“降”你的額“封”你的卡。藉口是什麼不重要,反正你無法申述。所以最終商家仍然有利可圖,而受到傷害的只能是使用者本身!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銀行,免費給客戶辦了卡,提供了各種活動、以及免息期,結果客戶使用會跳到優惠類、公益類商戶讓銀行虧錢,你會怎麼辦?收單機構、支付公司、代理機構不是慈善家,銀行也不是。所以降額、封卡才是最直接、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結果。
公司沒有利潤支援的政策都是扯淡,這個市場並不是以利潤高來發展的,是以客戶為宗旨產品優質為發展。pos機比的不是誰的費率低,再低一萬塊錢也差不了幾塊錢。也不是比誰的機器便宜,再便宜也就差幾十元的事。便宜的機器和費率,出現問題沒售後真的很麻煩。尤其是跟錢掛鉤,要是不到賬就不是幾塊錢的事了!這幾十塊錢跟你的信用卡封卡降額相比,孰輕孰重自行斟酌!
在這裡告知那些使用刷卡機的使用者,尋找“低費率,交押金,凍結客戶資金”路子的,我只說一句,最後受損的都是自己。
因此、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就能夠清楚的知道為什麼信用卡刷卡手續費為何各不同了。
九合 少寒 整理
-
5 # 市井支付
你好,隨著16年9月6日的費改政策推行,市面上的POS機費率標準普遍被定為0.6%。然而因第三方支付公司代理商的市場競爭加劇,各方都在壓低自身利潤,先行以機子免費辦理進行價格戰推向市場,而後又將以低扣率0.55%進行客戶爭奪戰。
那扣率的變化對支付公司和客戶有什麼影響呢?
要知道這點我們首先就得來釐清一下現在的0.6%扣率組成是什麼樣的。刷卡費率主要是由三家機構手續費組合成,分別是髮卡行0.45%、第三方支付公司0.115%、銀聯清算機構0.035%;從這裡我們看出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手續費成本是在0.485%,而支付公司布放給代理商的費率成本基本是在0.495%左右,依據交易量而上下浮動。所以終端的扣率變動其實壓制的是代理商的利潤點,對支付公司沒有壞處反而是有增漲效益的,而客戶卻是真真實實享受競爭紅利的。
我現在用的是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機子,用的扣率也是0.55%。因為現在代理商競爭關係,只要辦理的渠道來自第三方支付公司,在扣率方面是有空間談的。隨著POS機和信用卡的普及,各家支付公司也都推出了刷卡秒到賬的功能,各家的POS機使用及到賬點也大同小異,這就又讓市場使用者享受了比較好的服務政策,做到了低扣率0.55%秒到。
那銀行方面的機子點數又是多少呢?因為銀行有著天然優勢的金融屬性,又有線下收單資格,所以很多銀行通過低扣率POS機辦理來吸引客戶拉存款。那他們的扣率又多低呢?基本在0.45%—0.5%之間,銀行可以通過存款利息來貼補掉刷卡手續費,進而把POS機扣率壓低進行市場推廣。但畢竟銀行體量大,沒有靈活性,所以並沒有在市場上大量鋪開,具有區域侷限性和客戶侷限性。
回覆列表
小額雙免是0.38,掃碼0.38,正常刷卡費率是0.6。
由於市場競爭好多支付公司出來雙通道,還有低結算,其實不影響正常使用,只不過支付公司或者代理犧牲自己的利潤補貼搶佔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