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旅行的7流鋼琴老師
-
2 # 鋼琴魏新
我們的鋼琴課程是一開始就學習樂理知識,一步一步循序漸進的去學習,也會更容易明白和理解,後面講到得更深層次的東西
-
3 # Yoxi媽咪愛分享
大部分的孩子樂理知識都是上鋼琴課時候講的,但是因為目前考級需要加試樂理知識了,有配套教材,所以很多琴行也開始重視,另開一門樂理知識基礎課,來應對音樂基礎樂理知識考試大綱裡面的要求。
系統的學習樂理知識還是有必要的,尤其是越往高階學習,越是需要紮實的樂理知識功底,讀譜不自信,只是把音符彈奏出來是無法達到要求的,也無法體會作曲者的意圖,所以樂理知識學習非常有必要系統學習。
-
4 # 小菜鳥英子
樂理是比較相通的 比如 拍子 調性 和絃 所以一般是有另一門 叫視唱練耳 負責講很多樂理的基礎知識
不過鋼琴老師上課時也應該講點與具體曲子相關的樂理知識輔助鋼琴演奏
-
5 # 7天陪練
這個答案取決於老師的專業度和責任心。
很多老師剛開始會在課堂上講一些基礎樂理,但當孩子掌握之後,就不再講更深的了。
-
6 # 知小五教育筆記
小朋友學鋼琴的樂理知識一般是上鋼琴課時一起講的。
如果是成人或者準備走專業路線的孩子,可以找專門的樂理課程系統學習。
如果孩子還小,剛開始入門,並且不打算以後走專業方向,大可不必一開始就專門學習樂理知識。
純樂理知識太枯燥,不易於培養孩子彈鋼琴的興趣,甚至會起反作用。剛開始入門的樂理知識並不難,跟著老師學習練習曲時,老師會一一講到,基本一首曲子一個音符,一個樂理知識,孩子學起來比較容易。孩子大一點,已經學習了一段時間(幾年時間),已經掌握了音樂樂理的基礎知識, 想要更進一步可以專門系統學習樂理知識。總之,孩子小時候學鋼琴重在培養興趣、音樂修養、音樂鑑賞、韻律感等,理論知識的學習可以放在彈奏練習曲時一起學習,大部分情況下不同專門學習。
-
7 # 嘉嘉育兒路
我女兒在剛學上鋼琴課時,老師會講解一小部分,只是一些符號的認識,也就是鋼琴課本上帶的知識,主要還是練習彈曲譜。
認識大部分符號後,老師另開一門專業的課來講,專講樂理知識,講的樂理知識就比較多些,也深一些,尤其是聽音部分,練起琴來自己都能聽出錯音,單獨開出一門樂理課,收費也比鋼琴課要少很多,學的知識也多,我覺得比佔鋼琴課時間學習要好,就是孩子要多費點時間上兩次課。
這是我們家的琴童上課的情況,分不分開要看鋼琴班的上課情況,每個琴班的不同,都會有不一樣的安排。
-
8 # 蚌精老師
每當有新學生要學習鋼琴,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孩子,我都會建議先上幾節視唱課。這裡所指的視唱課可以是專門的視唱小組課程、視唱一對一課程以及器樂老師在開始正式講解器樂知識之前,所進行的視唱樂理知識普及。
以鋼琴學習為例,彈奏一首曲子,需要學生能夠正確識譜(知道是什麼音)、熟悉節拍(這個音要唱多少拍)、保持良好的彈奏手型、瞭解譜子中出現的各種記號的意義等等。初學鋼琴的學生,我還會要求“邊彈邊唱”,這就需要學生敢於張口唱,並且能夠在唱的不準的情況下,預知然後校準。如果直接進行器樂的學習,對於年齡較小的初學者來說,內容過於複雜。而視唱課剛好分擔了器樂課堂的學習壓力,為器樂的學習提前打下基礎。
上視唱課的目的:
識譜練習
視唱課當中所進行的識譜學習多是五線譜,如果已經確定要學習古箏、二胡等民族樂器,要及時告知視唱老師,便於老師更有針對性的為學生制定學習計劃。識譜能力對於任何器樂的學習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識譜速度慢,會影響器樂學習的進度,甚至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建議一定要在器樂學習之前,學習識譜,提高快速識譜的能力。並非要將五線譜上所有的音都學會才能學習樂器,可以根據所學樂器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有了一定基礎之後,即可進行器樂學習,因為器樂的學習也是由簡單到複雜,並非一日之功。待器樂也有了一定的基礎,就可以在器樂課堂上逐步學習所需要的樂理知識啦!
節奏練習
節奏練習與識譜練習一樣,如果學習的是民族樂器,需要提前告知視唱老師,因為五線譜與簡譜的節奏記錄方式是不同的。經常聽人誇讚一個孩子說:這個孩子節奏感真強。節奏感即為人體對節奏的掌握精準度。有的人天生節奏感強,但如果是因為不認識各種節拍、不瞭解各種節奏型而跟不上節奏,那就需要視唱課上的練習啦!對於學習各種打擊樂器的學生來說,節奏尤為重要。
聽力訓練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要想欣賞一段音樂,首先要學會聽。能夠通過聽感知音的高低、音的強弱、速度的快慢,是學習器樂的必備能力。經常聽到一個詞叫做“固定耳”,這種能力是天生的嗎?我認為存在天賦因素,但是後天訓練尤為重要。
音準訓練
音準是歌唱的基本要素。在器樂學習中,老師們會經常要求學生邊彈邊唱,一方面能夠在唱的過程中鞏固識譜能力,確定學生是否徹底掌握所彈的音,而並非是通過譜子當中標註的指法確定所彈的音。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提醒學生將拍子彈準確。大部分年齡較小的孩子沒有音高概念,無法理解教師所說的“音準”,甚至不瞭解“說”與“唱”的區別。因此,需要學生在視唱課上逐步的進行學習,先學會唱,並嘗試唱準,才能更好的在器樂課堂上彈唱。
視唱課不僅為學樂器打基礎,也是很多器樂等級考試前必上的課程。以中央音樂學院鋼琴考級為例,報考5級以上的器樂考級要求必須具備初級的音基考試證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視唱考級證書。所以,如果是準備器樂考級的學生,視唱課是必修的一門課程。大部分學生在一開始準備學習樂器的時候,不確定是否有考級的需求,這種情況建議可以上短期的視唱課程,目的是為學習樂器打基礎,可以是專門的視唱課,也可以由器樂老師在正式開始教授樂器之前進行短期的樂理視唱知識普及。如果你的專業老師在一開始給你講樂理知識,一定不要嫌羅嗦,不要急於上手彈樂器,打好基礎,器樂的學習會更加順利。
-
9 # 言甘
有的大型學校是分開的,會先學樂理。有的是邊學琴邊講樂理,在上課的過程中講,一節課;有的會分開,兩節課。我覺得學彈琴同時講樂理,比較合適。
-
10 # 鋼琴與貓
上鋼琴課會講到樂理知識,但不會很詳細講,要不一節課佔了一半的時間都說樂理了,鋼琴課還是主要學樂曲為主。所以個人覺得要專門學樂理,這樣對學鋼琴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回覆列表
上鋼琴課的時候就一定要介入樂理知識,因為有鋼琴的輔助讓孩子們更容易理解樂理,沒必要再去開一門課去學樂理,因為我覺得就是在浪費時間,不懂樂理的鋼琴老師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鋼琴老師,鋼琴和樂理永遠不能分家去學習的,如果分開去學,那就好比我今天上了一節語文課,明天再上一節語文解答課,這完全是多此一舉,現在大部分的鋼琴教育對我看來已經做成了服務行業,大部分教鋼琴的只會彈,不太懂怎麼把樂理結合一起教,搞的現在大部分學鋼琴過10級,彈的什麼調都不知道,是不是現在又要倒回去再去學樂理?這不是在浪費時間嗎?所以現在的小朋友在彈第一首曲子的時候就要讓老師想辦法介入樂理知識進去,同步進行,“腦子”和手同步訓練,這樣以後才能增加自己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彈出好的作品.所以選擇老師很重要,選擇音樂老師之前多去視訊看看怎麼如何選擇一個好老師,起步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