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馬哈魚12
-
2 # 四川達州人
西漢諡法極其嚴格。
廟號,就是皇帝在宗廟中的位置。而具體的宗廟要設定衣冠、神位,安排樂舞、唱詩童子班及守衛。
所謂祖有功,宗有德。每一位皇帝死後,宰相大臣們公議其功過,給出諡號。但到了廟號則非常謹慎。
漢景帝得到景這個過得去的上諡,但大臣一致認為漢景帝只有平定七國之亂算是大功勞,文景之治是文帝引導的,漢景帝只是遵從父親的政策而已,所以漢景帝最終沒有廟號。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漢代遵守西周的禮制規定,執行天子七廟政策,也就是說,皇帝也只能有七座宗廟,所以政績一般的皇帝就不能給廟號,否則後面怎麼安排?
而漢景帝死時已有太上皇、太祖劉邦、太宗文帝三大宗廟,因此漢景帝沒有得到廟號。
此後,漢武帝得到世宗廟號,戾太子劉據的孫子漢宣帝劉病已得到中宗廟號。劉秀建立東漢後清理了他認為不應該享有廟號的皇帝,西漢所有皇帝,只留下太祖劉邦、太宗文帝、世宗武帝、中宗宣帝的四廟。
-
3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漢朝的廟號第一不像後世那麼形成制度,第二非常嚴格,必須後人認可你才能給你上廟號。
這四位皇帝,一個是開創帝國的,一個是經營帝國的,一個是把帝國帶向巔峰的,一個是遏止帝國頹勢,復興帝國的。可以看出來,在漢朝想死後配享廟號,光是個賢君還不行,必須得對國家做出重大的貢獻。
景帝其實算是個不錯的皇帝了,景帝削藩導致七國之亂,但是七國之亂早在高皇帝分封那一刻就註定有那麼一天了。削藩是中央政府為了集權勢在必行的事,文帝的時候沒能力削,到景帝時候,當爹的不削難道還留給兒子?況且七國之亂平定後,一方面大大削弱了諸侯王的力量,另一方面景帝在原七國的舊土分封了更多的諸侯國,是推恩令的預演,為他的兒子武帝施行推恩令奠定了基礎。
殺晁錯不該,但是當時景帝只能死馬當活馬醫,棄車保帥,這是帝王術。而且晁錯難道就沒有錯嗎?要不是他沒看清形式主動向景帝進言削藩,七國之亂起碼不會在那個時候爆發。明朝建文帝身邊的齊泰和黃子澄不也是這麼回事?
廢太子劉榮其實景帝也上當了,當時王美人攛掇大臣向景帝進言立慄姬為皇后。讓景帝誤以為慄姬和朝中大臣有勾結,景帝為避免出現第二個呂后,只能廢劉榮。
周亞夫之死確實是景帝不能容人的問題。這個沒什麼好說的。
說景帝賢,他真正賢在蕭規曹隨。他在位期間基本上是延續漢文帝的政策,使國家得以繼續發展。
-
4 # 歷史微旅者
唐朝之後的皇帝幾乎都有廟號,而唐之前就比較難的,稽核嚴格的很,不是什麼樣的皇帝都有廟號的。
漢朝有這四個:太祖劉邦,太宗劉恆,世宗劉徹,中宗劉詢,為何漢景帝沒有廟號呢?原因有3個:
而晁錯鋒芒畢露,想直接削候,然而漢文帝不重用他,不過他是太子手下“智囊”,所以漢景帝上臺就直接採取他的方法削候,這才導致七國之亂。
其實漢景帝削候也是有他的私心的,諸侯中最強大的就是吳國了,而吳國之子因為與漢景帝(當時是太子)玩耍被漢景帝誤殺,所以漢景帝很怕吳國報復就急於削候。
守成之君文景兩帝都是無為而治,漢文帝開啟仁政,而漢景帝僅僅延續了漢文帝的所有政策,雖有幾次改動,但並不是什麼大功績,只是守成的明君罷了。
逼殺周亞夫漢文帝去世前告訴漢景帝
說實話漢景帝本人真的沒有他的父親和他的兒子厲害,不加廟號也是正常。
-
5 # 張敏
廟號在唐朝以前並非每個皇帝都有的,但是諡號卻是都有的,諡號一般就是文,武,宣,景……比如什麼什麼帝,漢景帝就是劉啟的諡號。因為諡號常有,廟號不常有,所以唐朝以前的皇帝一般稱諡號不稱廟號。從商朝開始有廟號,一般而言廟號除了太祖,就是宗裡面的“太高世中”,也就是太宗,高宗,世宗,中宗,一般而言“祖有功,宗有德”非有大功大德者不得用,而且一般也有一定的含義。漢朝也就沒幾個皇帝有廟號,如太祖一般是開國皇帝,有開創之功,比如劉邦就是太祖,文帝是太宗,武帝是世宗,宣帝是中宗,光武帝是世祖。
說明一下,劉邦的廟號是太祖,不是高祖,他的諡號是“高”,全稱是“太祖高皇帝”,司馬遷做史記,劉邦的傳記起名“高祖本紀”,後世也就稱劉邦為高祖了。太宗一般是是“定鼎定製”的皇帝,太祖太宗一般是不隨便用的,“太”,“極大”也,太祖就不說了,最大的祖宗,所以當然開國皇帝用了。太宗就是宗裡面最大的,一般是總給第二個皇帝。也就是這個朝代後世遵循制度的制定者,漢文帝在諸呂之亂後,恰好起到定鼎定製的作用。這樣的話,一般就是太祖開國,太宗定製。所以太祖多有武功,太宗多偏文治,所以多個王朝的前兩個皇帝的廟號諡號就比較一致,太祖武皇帝,太宗文皇帝。世宗一般有皇族譜系轉換的感覺,但是漢武帝是例外,廟號世宗,譜系並沒有轉換。世祖光武帝劉秀,倒是比較貼近皇族譜系轉換,雖然劉秀依然是漢景帝的後代,但是不是武帝的後代。中宗一般有中興之功,漢武帝去世後,昭帝幼年繼位,後來又經歷了昌邑王的立廢,不僅朝局動盪,且社會經濟因武帝的窮兵奢武,似有疲態,漢宣帝繼位後,平羌亂,鎮匈奴,治理天下頗有成效,所以有中興之譽,諡號中宗也是名副其實。其實中宗,本來是很好的諡號,但是唐朝有個窩囊的皇帝,就是從武周手裡復辟的李顯,復辟之功,中興大唐也是無可厚非,但是他一輩子太窩囊,後世即使有中興之功的皇帝,也都不太用中宗了。
曹魏因為基業實始於曹操,雖然沒有完成歷史學的建國,但是實質也就差一步了,所以魏文帝曹丕追認曹操為太祖武皇帝,魏文帝本人雖是曹魏的第一個皇帝,卻是太宗文皇帝。自此,由於王朝多次是世襲權臣通過宮廷政變傳位,後代的皇帝就給最初的權臣祖宗上太祖廟號,所以多個朝代的開國皇帝,明明是第一個,卻不用祖,就是因為他把祖的廟號送給先人了。比如,隋文帝楊堅明明是第一個皇帝,他卻把太祖給了自己的父親,北周八柱國之一的楊忠。唐高祖李淵也是沒用太祖,而是把太祖給了祖上,同為北周八柱國的李虎。
皇帝的稱謂發生巨大變化,主要是唐朝。唐朝第二個皇帝是天可汗李世民,文治武功自然是千古一帝,他的兒子高宗李治給他上的諡號,可不是一個字了,搞個十幾個字來概括他老爸的功績(之前都是一個字的諡號,如“文”“武”),後世稱謂李世民皇帝時候總不能把那十幾個字都念出來,所以就開始稱廟號了,太宗。此後的皇帝也都這樣,諡號很長,只能用廟號來稱謂去世的皇帝了。顯然廟號,那四個又不夠用,於是又把諡號裡面的一些有意義的單字用在廟號裡,於是,唐以後的皇帝就又都稱廟號了。
情形到了明清,又有了變化,因為明清的皇帝都是一個皇帝一個年號,所以明清都用年號來稱呼皇帝。之前,很多皇帝都是為了圖吉利,不停地改年號,比如唐高宗,武則天年號就改的很頻繁,有時候一年一個年號。明清也有例外,就是明英宗,他因為經過一次俘虜又復辟的經歷,有兩個年號,所以也很少用年號稱呼他,就叫他英宗。
清朝的皇帝廟號,有一個前所未有的特點,就是祖比較多,努爾哈赤是太祖,順治是世祖,康熙是聖祖。主要是因為,這個王朝是異族入住中原,前兩個祖主要參照元朝,元朝也是沒有統一中原前的開國皇帝(其實當時未稱帝,是可汗)鐵木真是太祖,入住中原統一全國後的忽必烈也有不世之功,所以是世祖。所以努爾哈赤和順治的情形與此雷同。而康熙,由於在位時間最長,又平三藩,克臺灣,滅葛爾丹,按照雍正的說法,名為守成,實為開創,所以也給用了祖。
-
6 # 澹奕
漢朝加廟號非常嚴格,連武帝自己的廟號差點都沒有,何況其父親景帝。廟號制度最早起源於商朝,當時為了祭祀那些功勳卓著的先王,會追加廟號表示永遠立廟祭祀之意思。不過在隋朝以前,不是所有帝王都有廟號的。
西漢再次恢復諡號制與廟號制,雖然西漢皇帝都有諡號,但廟號卻不是都有的。西漢極其注重廟號追尊,如果不是擁有極大的功勳,也是不能追以廟號的。
漢景帝劉啟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帝王,其父文帝劉恆,還有他的兒子武帝劉啟也都赫赫有名,漢景帝可謂上承文景之治,下啟漢武盛世的中間人,然而他駕崩之後,子孫也並沒有給他上廟號,主要還是在當時看來其功績不足而且也有不少的瑕疵。
比如景帝削藩引發七國之亂、廢黜元配皇后、間接逼死長子劉榮、誅殺功臣周亞夫等。雖然這些事情事出有因,或者也是無可奈何,但在追廟號極度嚴格的漢朝,就成為了景帝無法擁有廟號的重要理由。
-
7 # 青瓷雅居
所謂廟號得先給你建個“廟”。一個皇帝建個“廟”。顯然是不可以的。所以一朝十幾個皇帝也能給其中幾個建“廟”。有“廟”才能有“廟號”。諡號不一樣,都可以有,沒有還行。會被人罵“不孝”。
-
8 # 浮沉於史
廟號這個東西,在魏晉南北朝之前都是慎用的,不說漢景帝,漢代二十四帝加起來,擁有廟號的也都沒有幾個。
所以說,廟號不是什麼人都可以擁有的。
漢景帝固然是明君,他不僅是“文景之治”的成員,還平滅了七國之亂。
不過他的功績也止於此,文治武功這兩方面,漢景帝任何一個都不出彩,平叛是守成分內之事,還不足以拿來炫耀。
他沒有廟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只是魏晉以後,廟號開始爛大街,連趙佶這種亡國昏君都可以擁有了。
-
9 # 蘭溪子426
古代廟制很複雜,當時人就搞不清了,併產生了幾次大討論。不過一般的說法是,天子七廟,諸侯五廟。這就是說,皇帝只能為七位祖先建廟祭祀,這就要從自己的歷代祖先中選出七位最傑出的。一般來說,最早的發跡者或創業者是固定不變的第一位,廟號叫太祖,此後有文治武功的傑出皇帝才會立廟,並上廟號。漢景帝業績不突出,自然不會給他立廟。
-
10 # 阿杰減動漫
西漢時期給皇帝上廟號的標準是很高的。是否能夠配享太廟也是取決於皇帝其在位時期的功績。漢景帝時期爆發的七國之亂使得國家達到了崩潰的邊緣,而其在立儲問題上的猶豫不決也成為了漢景帝的一大汙點。
而漢武帝也由於晚年的巫蠱之禍等原因,而不能夠上廟號,但其曾孫漢宣帝為了標明正統,不顧大臣反對,頂著巨大壓力才夠給漢武帝上廟號,但這更多是出於政治考量。
所以說,在西漢時期,皇帝想要死後能夠進太廟,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的
-
11 # 史曉生
很簡單,漢景帝運氣不好。
為去世的皇帝上“廟號”和“諡號”,是古代王朝歷來的傳統,以此來對去世皇帝的功績進行蓋棺論定。
不過,最早在商朝時,只有廟號而無諡號,而在周朝,則是隻有諡號而無廟號。
秦始皇一統天下後,本著避免“子議父,臣議君”的宗旨,乾脆把廟號和諡號全都廢了,因此,秦朝既沒有廟號也沒有諡號。
而到了漢朝,這個傳統又被重新拾了起來,並且,廟號和諡號一應俱全。
但在漢朝的皇帝中,也不是誰都有廟號,比如開創“文景之治”的漢景帝劉啟,就只有諡號“孝景皇帝”,而沒有廟號。
那麼,漢景帝為何沒能混一個廟號呢?不少人認為,是因為漢朝廟號制度太過嚴格,雖說漢景帝開創了“文景之治”,但他在位時,也導致了“七國之亂”,因此綜合評價下來,他的功績不夠,因此才會沒有廟號。
但實際上,漢景帝沒有廟號的原因並非如此。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來看漢朝(單說西漢)有哪些皇帝在死後得到了廟號。
首先第一個是劉邦,作為開國皇帝,他的功績是漢朝其他皇帝沒法比的,因此他有廟號和諡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不過最開始,劉邦也只有諡號而無廟號,他當時的諡號為“高皇帝”,這個諡號,是劉邦的兒子漢惠帝劉盈為他上的。
群臣曰:“帝起細微,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上尊號曰高皇帝。---《漢書》
透過這句話我們就可以看出,當時的大臣們都承認劉邦有開國的功績,也認可他是漢朝的“太祖”,但儘管如此,也只是為劉邦上了一個諡號“高皇帝”。
之所以在當時沒有給劉邦上廟號,主要是廟號制度自打周朝廢棄之後,截止到劉邦去世,已經有幾百年的時間不再使用,因此,相關的制度和標準並不嚴格,當時雖說恢復了諡號,但對於廟號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
因此,劉盈和大臣們才會僅僅為劉邦上了一個諡號。
而劉盈死後,同樣也沒有廟號,要知道當時掌控大權的是其生母呂后,依照呂后的手段,給兒子上一個廟號還是能做到的,但實際的情況是並沒有。
也就是說,之所以劉邦、劉盈在最初都沒有廟號,核心的原因就是當時朝廷對此不重視。
但在開啟了“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去世之後,卻有了廟號,不僅是他,包括漢文帝的老爹劉邦,同樣也有了屬於自己的廟號。
誰為他們上的廟號呢?沒錯,正是劉邦的孫子,劉恆的兒子漢景帝劉啟。
當時,漢景帝為爺爺劉邦上的廟號是“漢太祖”,所謂“創基立業者曰祖”,因此給劉邦上這個廟號是當之無愧。
而漢景帝為老爹劉恆上的廟號則是“漢太宗”,有道是“祖有功而宗有德”,作為守成之君,且讓漢朝得到恢復發展,並逐漸繁榮的漢文帝,得到一個“太宗”廟號也是理所應當。
至於為何不給漢惠帝劉盈上廟號,主要是劉盈一來在位時間短,二來也確實是沒做出太大功績,所以也就將其忽略了。
而這樣一來,劉邦和劉恆就成了漢朝最早兩個擁有廟號和諡號的皇帝。
除了劉邦和劉恆之外,漢朝還擁有廟號和諡號的皇帝有如下這麼幾位:
漢武帝劉徹,其廟號為“漢世宗”,諡號為“孝武皇帝”;
漢宣帝劉洵,其廟號為“漢中宗”,諡號為“孝宣皇帝”;
漢元帝劉奭,其廟號為“漢高宗”,諡號為“孝元皇帝”;
漢成帝劉驁,其廟號為“漢統宗”,諡號為“孝成皇帝”;
漢平帝劉衎,其廟號為“漢元宗”,諡號為“孝平皇帝”。
這便是西漢時期,所有同時擁有廟號和諡號的皇帝,之所以要列舉這個,主要是為了說明,西漢時期廟號諡號制度雖說嚴格,但也並不是全部按照功績來為去世的皇帝上廟號的。
就比如說劉邦、劉恆這爺倆,包括漢武帝劉徹的功績確實大,要是按照功績為他們上廟號還能說得過去,哪怕是漢宣帝劉洵,也可以按照這種理論來解釋。
但是,上述列表的最後三位,即漢元帝劉奭、漢成帝劉驁以及漢平帝劉衎,這三人在位時,有什麼功績呢?那個時候的西漢,已經逐步開始江河日下了。
並且這三位中,漢元帝劉奭在位時大權旁落,而漢成帝劉驁是出了名的荒淫無道,“飛燕爭寵”就是發生在他在位時的事情,至於漢平帝劉衎,少年時期便去世。
這麼說起來,按照這三位當政時的表現,是根本不夠資格上廟號的。
再者說,他們三位無論如何,功績都比不過漢景帝劉啟吧,就連劉啟開創“文景之治”的人都沒有廟號,他們三位又憑什麼擁有廟號呢?
所以,根據上述舉出的這個例子,就充分能說明,那種認為漢景帝雖有一定功績,但卻開啟“七國之亂,不符合漢朝嚴格廟號制度的說法,純粹是無稽之談。
那麼話說回來,漢景帝究竟是因為什麼沒能得到廟號呢?況且,他的兒子漢武帝歷來可是以獨斷專行而著稱,要是他真的想給自己老爹上一個廟號,應該問題不大吧。
但最終,漢武帝並未給老爹上廟號,後世的皇帝也沒有為其上廟號,究其原因,就是在上廟號的這件事上,漢景帝的運氣著實不太好。
要弄明白這其中的緣故,就得先說一說漢景帝為何給祖父劉邦、父親劉恆上廟號。
漢景帝為祖父和父親上廟號,其目的並不純粹,換句話說,他並不完全是因為祖父和父親的功績有感而發,而為他們上廟號的。
他這麼做,是出於他當時在朝堂上的政治需要。
什麼意思呢?很簡單,我們都知道,漢景帝的皇位來自於父親劉啟,也就是漢文帝將皇位傳給了他,而漢文帝的皇位,則是意外產物。
當初劉邦死後,其嫡子劉盈繼位,而按此發展的話,西漢的皇位理應是在劉盈這一脈傳承下去的。
最開始確實如此,劉盈在位沒多久去世後,大權被其生母呂后掌控,而呂后又扶持了劉盈的兩個兒子分別登基(即前漢少帝劉恭和後漢少帝劉弘)。
但隨著呂后病逝,以周勃、陳平為首的一幫大臣迅速展開了“誅呂”行動,最終,呂后一族盡皆被誅、
而為了免除禍患,周勃等人又編了一個理由,說包括劉弘在內的共四個劉盈的兒子,並非是劉盈親生,因此,將當時在位的後漢少帝劉弘,以及他的三個兄弟全部處死。
也就是說,劉邦嫡長子劉盈這一脈算是斷了後。
做完這一切後,周勃等人經過商議,最終決定,擁立當初不怎麼受劉邦待見,且勢單力薄的代王劉恆為新皇帝,即漢文帝。
也就是說,原本漢文帝是不可能繼承皇位的,但卻在十分意外的情況下,由藩王變成了皇帝。
如果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漢文帝本是庶子,加上其實在“誅呂”行動之後才繼承的皇位,因此就頗有些得位不正的嫌疑。
老爹的皇位都有這種得位不正的嫌疑,自然作為兒子的漢景帝,也免不了這種嫌疑,雖然沒人敢當著面說,但背後議論肯定是少不了的。
在這種情況下,做為漢景帝自然就有必要做點什麼,以提高自己皇位的合法性和正統性。
而為爺爺劉邦立廟,顯然是最好的辦法,為什麼呢?古代為祖先立廟,一般都是“正統”子孫才能乾的事情,所以,漢景帝為爺爺劉邦上廟號,就是為了凸顯自己的正統地位。
並且,在為爺爺劉邦上廟號之後,漢景帝刻意繞過了自己的伯父漢惠帝劉盈,而是直接給父親劉恆上了一個“漢太宗”的廟號,這也是在無形中弱化劉盈的存在,且強調了父親劉恆這一脈才是“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的嫡系子孫。
說得簡單點,就是漢景帝透過為祖父劉邦和父親劉恆上廟號的舉動,提高了自身這一脈(即漢文帝劉恆之後)帝位的合法性,以達到穩定統治的目的。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覺得疑惑,漢景帝都已經當上皇帝了,他沒事幹這些是為了什麼呢?誰又能威脅到他的統治呢?
漢景帝當然不是吃飽了撐的,他這麼幹,是當時的局勢需要他這麼幹。
漢景帝繼位之前,其父漢文帝透過執行黃老之術的無為而治,使漢朝的得到了充分發展,百姓安居樂業,國家也較為富足,但在國家發展的同時,藩王們的實力也與日俱增。
這些藩王,均是劉姓宗室,得益於當初劉邦的“白馬之盟”。漢朝的異姓王基本都被剪除,只剩下了劉家自己的藩王。
而這些劉姓藩王在天下穩定的情況下,一個個便橫向發展起來,實力也越來越大,這實力一大,就有人開始不安分。
曾經在漢文帝在位的時候,就先後有濟北王劉興居、淮南王劉長叛亂,幸得最終都被平定,但這也暴露出藩王與朝廷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
對此,漢文帝去世之前,也曾做了不少措施開改變這種情況,其中最有成效的就是大臣賈誼提出的“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策略,這個策略,也是未來漢武帝所推行的“推恩令”的前身。
不過,縱然是有相關的策略,但治標不治本,藩王們還是愈加實力強盛,其中,像吳王劉濞(劉邦兄長劉仲之子),就是實力最強的藩王之一。
史料記載,當時劉濞僅在財富這一個方面,就比朝廷還要富有。
在這種情況下,劉濞自然不會安分,加上他的兒子曾經被漢景帝(當時還是太子)用棋盤砸死,所以就更讓他有了反對朝廷的理由。
而到了漢景帝正式登基之後,眼看下面的藩王蠢蠢欲動,他自然就憂心忡忡,最終,在大臣晁錯的建議下,漢景帝決定對這些藩王動手,也就是開始準備削藩。
但說是削藩,事前的準備工作還是要做一下的,這其中,強調自己地位的合法性以及皇位的正統性,就十分有必要。
畢竟做了這些之後,起碼在名義上能夠震懾其他躍躍欲試的藩王。
也就是說,漢景帝為祖父劉邦以及父親劉恆上廟號的核心原因,就是用這種方式來穩固自身地位,從而為即將進行的削藩來做準備。
當然,我們都知道漢景帝的削藩最終是以失敗收場,並且還引發了七國之亂,若不是出了個周亞夫,那漢景帝的麻煩就大了。
但不管怎麼說,正是漢景帝的削藩之舉,為後來漢武帝執行“推恩令”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所以,從這一點來講,漢景帝為祖父劉邦以及父親劉恆上廟號是十分有必要的,別的不說,他強調劉恆這一脈帝位的合法性與正統性,就對後世的漢朝幫助極大。
既然漢景帝已經開啟了為前任皇帝上廟號的做法,那麼在他去世後,繼任的漢朝皇帝又為何不給他上廟號呢?
這裡面有幾個原因。
首先就是,漢景帝並沒有把這種做法定為必須執行的國策。
前文提到,漢景帝之所以為祖父和父親上廟號,是出於維護自己皇位的需要,所以從根本上來講,他開這個頭,更多的是像一種臨時性的措施。
況且,在漢景帝去世之前,也沒有用任何文字或者語言等形式,制定有關廟號的各種制度。
所以,隨著漢景帝的去世,為前任皇帝上廟號的做法,也隨之被擱置,既然不是習俗也沒有強制性規定,自然繼任的漢朝的皇帝就不會為漢景帝上廟號。
這也是為何漢景帝去世後,其子漢武帝劉徹沒有為他上廟號的原因之一。
另外,就是漢武帝自身的原因。
眾所周知,在漢武帝登基之初,朝政是由其祖母竇太皇太后(即漢文帝的皇后竇猗房)所掌控的。
因此,雖說年輕的漢武帝有心推行新政,但卻和崇尚黃老之術的竇太皇太后理念嚴重不符合,為此,不僅漢武帝遭到其祖母責備,就連他的幾個心腹大臣也被下獄或者處死。
在這種情況下,其實漢武帝的地位十分不穩固,毫不誇張地說,如果竇太皇太后想換人,按照當時的局勢,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即便是當時的漢武帝有心透過為父親漢景帝上廟號來凸顯自己皇位的正統性,也會遭到其祖母的反對。
為什麼呢?一旦漢武帝這麼做了,那麼本身就對其有所不滿的竇太皇太后,真要是想換人來當皇帝,就會十分麻煩,畢竟牽涉到朝局穩定和皇位的正統性。
所以,至少在竇太皇太后活著的時候,漢武帝就是有想為父親上廟號的想法,也無法實現。
而等到竇太皇太后去世,漢武帝得以親政之後,他的地位已經穩固,加上他非常規的手段,此時再用為父親上廟號的方式來凸顯自己的統治合法性,就已經沒有那個必要了。
因此,漢景帝的廟號也就這麼被擱置了下來。
並且,在漢武帝去世之初,繼任的皇帝漢昭帝劉弗陵在位十三年,同樣也沒有為父親漢武帝上廟號,從這一點就充分能證明,當時的漢朝根本就沒有真正形成為已去世皇帝上廟號的習慣。
連漢武帝在那個時期都沒有廟號,自然漢景帝也更不可能有了。
但前文講過,漢武帝最終還是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廟號,即“漢世宗”,這是誰給他上的呢?並且是因為什麼為他上了廟號的呢?
答案是,為漢武帝上廟號的人,是他的曾孫劉病已(即漢宣帝劉洵)。
說起漢宣帝劉洵,他年幼時的命運那叫一個慘,當初漢武帝晚年時,因為誤信了江允等人的誣告,以至於將自己的親兒子太子劉據逼死,連帶著皇后衛子夫也自盡,另外,劉據的兒子、孫子等一干人等盡皆被殺。
這便是漢朝歷史上著名的“巫蠱之禍”,在這場災禍中,劉據一脈僅有其孫子劉洵(劉據長子劉進之子)僥倖保住了性命。
之後,劉洵被養在長安的監牢之中,幸得當時的獄監丙吉養育,這才讓還是嬰兒的劉洵逐漸長大。
而隨著漢武帝和兒子漢昭帝先後去世,同時漢昭帝也沒有留下子嗣,這就導致了當時漢朝的皇位出現了空缺,最終,大將軍霍光迎立了昌邑王劉賀為帝(即漢廢帝海昏侯)。
但這個劉賀,登基之後馬上展現出一派不靠譜的作風,極為荒淫無度,因此,劉賀僅僅當了27天皇帝后,就被霍光廢除。
廢除了劉賀,皇帝之位再次出現空缺,而霍光經過挑選,最終讓漢武帝的曾孫劉洵繼位,是為漢宣帝。
但在劉洵繼位之初,朝政大權基本上是被霍光所掌控,甚至當時霍光的一句話,就可以讓他退位,因此,他當時的地位也是岌岌可危。
在這種情況下,他就想到了當初漢景帝為劉邦、劉恆上廟號的做法,只要能給先人上廟號,就可以彰顯自己的皇位的正統性,也能加強自己的統治,穩固自己的地位。
所以,他就效仿漢景帝,為自己的曾祖父漢武帝劉徹上了一個“漢世宗”的廟號。
當然,最開始霍光肯定是不同意的,但劉洵勝就勝在他為漢武帝上廟號的理由充分,畢竟漢武帝的功績有目共睹,雖說霍光不樂意,但架不住朝臣們的支援,最終還是讓劉洵如了願。
而透過給曾祖父上廟號,漢宣帝劉洵不僅提高了自己生父劉進、祖父劉據這一脈在皇室中的地位,同時也彰顯了自己得位的合法性,這樣一來,就算霍光對他不滿,也沒辦法輕易將他廢掉。
也就是說,漢宣帝為曾祖父上廟號,同樣是將這種方式當成了一種工具,並非是出於習俗和習慣,只是政治需要而已。
而他所想要得到的東西和地位,只要給漢武帝上廟號就可以達成,至於再往前的漢景帝,對當時的漢宣帝來說既久遠也沒有太大的實際用處,所以就不會也沒必要為其上廟號了。
也就是說,截止到漢宣帝時期,西漢依然沒有形成為前任皇帝上廟號的習慣,同時也沒有相關的制度,而當時擁有廟號的幾位皇帝,除了劉邦之外,剩餘的漢文帝以及漢武帝的廟號,均是因為政治需要才得來的。
當然,前文我們也講過,西漢不止這幾位有廟號,除了上述幾位之外,漢宣帝、漢元帝、漢成帝以及漢平帝都有,那麼他們的廟號又是怎麼來的呢?
準確地說,這四位的廟號,並不是繼任皇帝給上的,而是王莽贈與的。
元始四年(公元4年),當時的王莽已經位居安漢公,同時又被朝廷賜予了象徵至高無上禮遇的九錫,除了名義上不是皇帝,其地位基本上和皇帝一般無二。
但當時的後宮中還有一個他忌憚的人,那就是他的姑媽王政君,也就是漢元帝的皇后。
因此,為了討好姑媽,王莽就準備給自己的姑父漢元帝上一個廟號,並且經過挑選,還特意挑了“漢高宗”這樣一個還算不錯的廟號。
但問題是,漢元帝在位時,沒有什麼太突出的功績,如果硬給他上廟號,難免會遭人非議,所以王莽經過考慮,最終決定乾脆連漢元帝的父親漢宣帝劉洵的廟號一塊給上了,這樣也能稍微遮掩一下他討好姑媽的想法。
於是,漢宣帝被上了一個“漢中宗”的廟號,而漢元帝的廟號則是“漢高宗”。
到了次年,也就是元始五年,漢平帝劉衎病逝,王莽出於籠絡人心的目的,又為漢成帝劉驁和漢平帝分別上了廟號,即漢統宗和漢元宗。
當然,在漢成帝和漢平帝之間,還存在有一位皇帝,也就是漢哀帝劉欣,不過,劉欣在位時間太短,更沒有什麼突出表現,所以就被王莽忽略了過去。
這麼一來,西漢擁有廟號和諡號的皇帝就達到了七位,這也就是史學界常說的西漢“一祖六宗”的說法由來。
所以,從漢宣帝開始,西漢後期的皇帝,除了漢哀帝之外,基本上是人手一個廟號,由此也再次說明,西漢的廟號制度在當時並不算太嚴謹,也不是純粹按照功績才能有的,至少有廟號的後三位不是如此。
換而言之,西漢皇帝的廟號,更多的是出於某個時期的政治需要才被上的,前有漢景帝為劉邦、劉恆上廟號的例子,中有漢宣帝為漢武帝上廟號的範例,後有王莽為宣、元、成、平四帝上廟號的做法,都是最能說明這個道理的案例。
而在這其中,漢景帝劉啟,不管是在前還是在中,以及在後這三個時期,都沒有對當時提出為先人上廟號的皇帝起到太大的政治作用,甚至可以說是被忽略的存在,再加上當時的西漢對於廟號也沒有形成固定的習慣,所以,漢景帝就無緣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廟號了。
回覆列表
答,
漢景帝死後,不是他的子孫沒有給他廟號,而是在秦廢除了溢法,漢代恢復諡法,且特別重視,並在朝廷設立“大鴻臚”職務的官員,專管王公大臣的諡法。漢景帝死後,當時擔任“大鴻臚”職務的官員,對景帝的廟號的評定工作,沒有通過。為此,他死後只能有一個諡號,諡號“孝景皇帝”。
廟號和諡號,都是對逝去的特殊身份的人一種專有稱謂,等於是對他們生平事蹟和品德修養的一個評價定論。它們之間,主要在定義內涵、起源時間、適用物件和字數數量等四個方面不同。這兩個稱號最大的區別在於,廟號只能皇帝身份的人使用,而諡號可以是皇帝、大臣、貴族和妃嬪等人使用
對於漢景帝,歷史上對他的評價很多,畢竟”文景之治”,不過我覺得應該以司馬遷的最中肯,因為好多東西都是司馬遷寫的《史記》,他又是那個時候的人,為此對於漢景帝死後為什麼沒有廟號,以司馬遷的評價為依據應該沒有錯。
司馬遷:漢興,孝文施大德,天下懷安,至孝景,不復憂異姓,而晁錯刻削諸侯,遂使七國俱起,合從而西鄉,以諸侯太盛,而錯為之不以漸也。及主父偃言之,而諸侯以弱,卒以安。安危之機,豈不以謀哉?《太史公自序》:“諸侯驕恣,吳首為亂,京師行誅,七國伏辜,天下翕然,大安殷富。”
通過這段話的描寫,我們可以說可以瞭解一下,漢景帝的之所以沒有得到“廟號”恐怕就是與消藩有關,畢竟是親情之間的血肉相殘。在這裡面以蘇軾寫的最好
蘇轍:漢之賢君,皆曰文、景。文帝寬仁大度,有高帝之風。景帝忌克少恩,無人君之量,其實非文帝比也。帝之為太子也,吳王濞世子來朝,與帝博而爭道,帝怒以博局提殺之。濞之叛逆,勢激於此。張釋之,文帝之名臣也,以劾奏之恨,斥死淮南。鄧通,文帝之倖臣也,以吮癰之怨,困迫至死。晁錯始與帝謀削諸侯,帝違眾而用之,及七國反,袁盎一說,譎而斬之東市,曾不之恤。周亞夫為大將,折吳、楚之銳鋒,不數月而平大難,及其為相,守正不阿,惡其悻悻不屈,遂以無罪殺之。樑王武,母弟也,驕而從之,幾致其死。臨江王榮,太子也,以母失愛,至使酷吏殺之。其於君臣、父子、兄弟之際,背理而傷道者,一至於此。原其所以能全身保國,與文帝俱稱賢君者,惟不改其恭儉故耳。《春秋》之法,弒君稱君,君無道也,稱臣,臣之罪也。然陳侯平國、蔡侯般,皆以無道弒,而弒皆稱臣,以為罪不及民故也。如景帝之失道非一也,而猶稱賢君,豈非躬行恭儉、罪不及民故耶?此可以為不恭儉者戒也。他一,一的細數景帝失德,沒有道的地方,估計當時的大鴻臚”職務的官員,也是在這麼多詬病的情況下,沒有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