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nhsmycl

    無所謂誰先發動,蘇美是天生的敵對國,二戰結束以後,雙方都在發展鞏固各自陣營,利用代理人和炮灰國家進行區域性熱戰。冷戰比熱戰人道,如果美國和蘇聯投入熱戰,亞洲和歐洲還有美洲至少要死五億人才能分出勝負。1957年在莫斯科國際共產黨大會,偉大領袖就提出與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決一死戰,徹底消滅資本主義,準備犧牲一半中國人,那就是三億。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總書記當場嚇得精神失措,喃喃自語。赫魯曉夫在關鍵時刻掉鏈子了,否則現在根本沒有什麼臺海問題,南海問題。還是冷戰好,美國不戰屈人之兵,雙方人沒有死一個,取得蘇美冷戰的勝利,蘇聯亡黨亡國解體了。如果赫魯曉夫地下有知,真的後悔沒有聽偉大領袖的話,否則蘇聯現在毅然屹立在世界,和中國一起領導世界共產主義。

  • 2 # WorldwideWatch

    “冷戰”一詞首次出現在1945年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的一篇題為《你和原子彈》的文章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和蘇聯作為盟友一起對抗法西斯軸心國。然而,兩國之間的關係是緊張的。長期以來,美中國人一直對蘇聯的共產主義保持警惕,並擔心俄國領導人約瑟夫·斯大林對自己國家的暴政統治。

    就蘇聯這方面來講,他們對美國非常怨恨,是因為數十年來美國拒絕將蘇聯視為國際社會的合法組成部分以及他們很晚才介入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導致了數千萬俄中國人的死亡。戰爭結束後,這些抱怨發展成一種壓倒一切的互不信任和敵對情緒。

    戰後蘇聯在東歐的擴張主義加劇了許多美中國人對俄羅斯計劃控制世界的擔憂。與此同時,蘇聯開始對他們所認為的美國官員的好戰言論、軍備建設以及干涉國際關係的做法感到不滿。在這樣一個敵對的氣氛下,可以說沒有哪一方完全對冷戰的發生負責;事實上,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這是不可避免的。

    冷戰:遏制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大多數美國官員都同意,對付蘇聯威脅的最佳防禦是一項名為“遏制”的戰略。美國外交家和歷史學家喬治·弗羅斯特·凱南在他著名的“長電報”(1946年2月22日,喬治·凱南從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向華盛頓發出了這封“長電報”。這封電報的起因是美國詢問蘇聯的行為,特別是他們拒絕加入新成立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解釋了這一政策:他寫道,蘇聯是“一股政治力量,致力於狂熱地相信與美國之間根本就沒有永久的妥協 (不同意雙方之間的協議)”。

    因此,美國唯一的選擇是“長期、耐心、堅定和警惕地遏制俄國的擴張趨勢”。1947年,他在國會面前宣佈:“支援那些自由人民,正在抵抗企圖征服他們的外來壓力。”這種思維方式將影響美國未來40年的外交政策。

    冷戰:原子時代

    遏制戰略也為美國史無前例的軍備建設提供了根本理由。1950年,一份名為NSC-68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報告呼應了杜魯門的建議,即美國應使用軍事力量遏制任何地方可能出現的共產主義擴張。為達到這一目的,該報告呼籲將國防開支增加四倍。

    特別是,美國官員鼓勵發展原子武器,跟結束了二戰的那種類似。於是一場致命的“軍備競賽”開始了。1949年,蘇聯試驗了自己的原子彈。美國差啥了?啥也不差啊,杜魯門總統宣佈美國將建造一種更具破壞力的原子武器:氫彈,或稱“超級炸彈”。斯大林也跟著照做了。

    羅斯福與杜魯門

    結果,冷戰引起的軍備競賽此起彼伏,風險日益加重。在馬紹爾群島的埃尼威托克環礁進行的第一次氫彈試驗表明,核時代是多麼的可怕。它生成了一個25平方英里的巨大火球,使一座島嶼人間蒸發,在海底炸出一個大洞,其能量可以摧毀半個曼哈頓。而給人類帶來災難的放射性廢料也在隨後的美蘇核試驗中被排放到大氣中。

    一直存在的核毀滅的威脅對美中國人的家庭生活也有很大的影響。人們在自家後院建造防空洞。他們在學校和其他公共場所進行進攻演習。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見證了一場大眾電影的廣為播映,這些電影描述的是核毀滅和變異生物,嚇壞了電影觀眾。冷戰一直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存在於美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

    冷戰延伸到了太空

    太空探索成為冷戰競爭的另一個引人注目的舞臺。1957年10月4日,蘇聯R-7洲際彈道導彈發射了叫做“旅行伴侶”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也是第一顆進入地球軌道的人造物體。“旅行伴侶”的發射對大多數美中國人來說是一個驚訝,而不是愉快。

    在美國,太空被視為下一個前沿領域,是美國偉大探索傳統的合乎邏輯的延伸,因此不能被蘇聯遠遠甩在後面是至關重要的。此外,R-7導彈強悍而難以應對的“秀肌肉”展示,似乎能夠將核彈頭送入美國太空,這使得收集有關蘇聯軍事活動的情報變得尤為緊迫。

    1958年,美國發射了自己的衛星“探索者1號”,這顆衛星是由美國陸軍在火箭科學家沃納·馮·布勞恩的指導下設計的,接下來被稱為太空競賽的競爭開始了。同一年,德懷特·艾森豪威爾總統簽署了一項政府令,成立了國家航空航天局 (NASA),這是一個致力於太空探索的聯邦機構,同時還有幾個開發太空軍事潛力的專案。

    儘管如此,蘇聯還是領先一步,在1961年4月將第一個人送入太空。

    那年5月,在艾倫·謝潑德成為美國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之後,約翰·F·肯尼迪總統大膽地公開宣稱,美國將在該十年結束時讓人類登上月球。1969年7月20日,他的預言成真,當時尼爾·阿姆斯特朗完成了美國宇航局“阿波羅11號”任務,成為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有力地為美國贏得了太空競賽。

    美國宇航員被視為美國的終極英雄。而蘇聯人則被描繪成終極惡棍,他們以巨大、堅持不懈的努力超越美國,並證明共產主義制度的力量。

    冷戰:紅色恐懼

    與此同時,從1947年開始,眾議院非美活動委員會 (HUAC) 以另一種方式把冷戰帶回國內。該委員會進行了一系列聽證會,旨在表明共產主義顛覆活動在美國依然存在。

    在好萊塢,眾議院非美活動委員會強迫數百名電影業從業人員宣佈放棄左翼政治信仰,並互相指證。500多人失去了工作。這些被列入“黑名單”的作家、導演、演員等許多人十多年來都無法再工作。

    眾議院非美活動委員會還指責國務院工作人員從事顛覆活動。很快,其他反共政治家,最著名的是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將調查範圍擴大到在聯邦政府工作的每個人。

    數千名聯邦僱員遭調查、解僱甚至起訴。隨著這股反共產主義的歇斯底里在20世紀50年代蔓延開來,自由派大學教授失去了工作,人們被要求作證指證同事,“忠誠誓言”也變得司空見慣。

    美蘇兩國間國外的冷戰

    對國內顛覆活動的打擊反映了對蘇聯在國外威脅的日益關注。當蘇聯支援的北韓人民軍於1950年6月入侵了親西方的南韓時,冷戰的第一次軍事行動開始了。許多美國官員擔心這是共產主義佔領世界的第一步,認為不干預可不行。杜魯門迫於壓力,派遣美國軍隊進入北韓,但北韓戰爭陷入僵局,並於1953年宣佈停戰。

    1955年,美國和北約組織的其他成員國讓西德成為北約成員國,並允許它重新軍事化。蘇聯也不含糊,以華沙條約作為迴應。華沙條約是一個共同防禦組織,由蘇聯、阿爾巴尼亞、波蘭、羅馬尼亞、匈牙利、東德、捷克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亞組成,在蘇聯元帥伊凡·S·科涅夫的領導下建立了統一的軍事指揮部。

    其他國際爭端接踵而至。在20世紀60年代早期,肯尼迪總統在他自己的美洲大陸也面臨著一些麻煩局勢。1961年的“豬灣入侵”事件(1961年4月的豬灣入侵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在肯尼迪政府時期發動的一次失敗的襲擊,目的是將古巴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趕下臺。1959年1月1日,年輕的古巴民族主義者菲德爾·卡斯特羅率領他的游擊隊進入哈瓦那,推翻了美國支援的古巴總統富爾亨西奧·巴蒂斯塔將軍)和次年的古巴導彈危機似乎證明,當下真正的共產主義威脅在於不穩定的後殖民“第三世界”。

    這一點在越南表現得最為明顯,法國殖民政權的倒臺導致了一場戰爭,一方是由美國支援的南方民族主義者吳廷琰,另一方是北方的共產主義民族主義者胡志明。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美國一直致力於維持該地區的反胡志明政府,

    到60年代初,美國領導人似乎清楚地意識到,如果他們想成功地“遏制”共產主義在那裡的擴張,他們就必須代表吳廷琰進行更積極的干預。然而,本應是一場短暫的軍事行動卻陷入了一場長達10年的衝突中。

    冷戰的結束

    理查德•尼克松總統幾乎一上任就開始對國際關係採取一種新方法。他認為,與其將世界視為一個敵對的、“兩極”的地方,為什麼不使用外交手段而不是軍事行動來創造更多極呢? 為此,他對蘇聯採取了“緩和”、“放鬆”的政策。1972年,他與蘇聯總理勃列日涅夫簽署了《第一階段限制戰略武器條約》(簡稱SALT I),禁止雙方生產核導彈,並朝著減少持續了幾十年的核戰爭威脅邁出了一步。

    勃列日涅夫與尼克松

    儘管尼克松做出了努力,冷戰在羅納德·里根總統任期內再次升溫。和他那一代的許多領導人一樣,里根認為共產主義在任何地方的蔓延都會威脅到每個地方的自由。

    因此,他努力為世界各地的反對共產主義政府和叛亂分子提供經濟和軍事援助。這一政策,尤其是在格瑞那達和薩爾瓦多等發展中國家所實施的,被稱為“里根主義”。

    然而,正當里根在中美洲與共產主義作鬥爭時,蘇聯卻正在解體。為了應對蘇聯嚴重的經濟問題和日益加劇的政治動盪,總理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於1985年走馬上任,並推出了兩項政策,重新定義俄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關係:政治開放與經濟改革。

    蘇聯在東歐的影響力變得蒼白無力。1989年,該地區所有其他共產主義國家都被非共產主義政府取代了。那一年的11月,柏林牆,這個數十年冷戰最明顯的象徵終於被推倒了,就在里根在柏林勃蘭登堡門的一次演講中挑戰蘇聯總理兩年之後,他說:“戈爾巴喬夫,推倒這堵牆”。到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了。

    1989年11月,柏林牆被推倒

  • 3 # 世界史圖鑑

    可以客觀地說,冷戰是由蘇聯率先發起的,美國進行反制

    冷戰究竟是美蘇兩個國家,哪一個國家率先發起的?實冷戰沒有哪一個國家主動發起,而是兩個國家之間的一種戰略對峙以及國際利益之間的矛盾,兩國在當時因為意識形態的問題而分道揚鑣,在這方面,蘇聯和美國同樣認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久就會有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存在,雙方之間從共同的戰時合作伙伴演變為競爭對手,因為意識形態的問題都希望世界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改變,或者是工人階級的解放運動,後者是自由主義吹滿世界

  • 4 # 那一胖的風情

    美蘇冷戰,就是美蘇對峙,二戰後美蘇為了爭奪世界霸權而發動的全面冷戰區域性熱戰而形成的世界兩極格局。

    但是這件事情是英國丘吉爾在1946年的鐵幕演說拉開序幕。

    1947年3月12日年美國總統杜魯門援助希臘和土耳其的杜魯門主義標誌美蘇冷戰的開始。

    1947年7月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提出經濟援助歐洲的計劃。

    1947年9月22日開始,蘇聯成立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對抗美國的杜魯門主義。

    1949年1月8日蘇聯成立經濟互助委員會對抗美國的馬歇爾計劃。

    1949年8月25日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軍事同盟,簡稱北約。

    1955年5月14日以蘇聯為首的大部分社會主義國家為了對抗北約而成立了華沙條約組織的政治軍事同盟,簡稱華約。

    至此,美蘇兩極格局形成,冷戰實際就是美蘇兩個強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而進行的明裡暗裡的鬥爭,犧牲了很多弱國小國的利益。

  • 5 # 歷史檔案館

    1.“租借法案”的出臺

    二戰期間,德國閃擊波蘭,入侵荷蘭、比利時、盧森堡,進而佔領法國,直逼英國進行空戰的瘋狂態勢,使英國陷入四面交困的絕境,美國總統羅斯福競選連任講話中與英國達成著名的“驅逐艦換基地”協議,即美國將50艘裝置老化的驅逐艦送給英國,而作為交換,美國則有權利在百慕大和英國殖民地西印度群島建立美軍軍事基地。

    在羅斯福的積極推動下,1941年3月,國會通過《租借法案》,它成為美國在戰時援助歐洲盟國、抵禦德意法西斯進攻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美國從此邁出了國際外交事務與國內政治鬥爭緊密交織、開啟通向戰爭後門的關鍵性一步,走上了在外交上與其他反法西斯國家結成聯盟共同對敵,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並爭取實現美國世界領導地位的道路。

    羅斯福總統總結說:租借法案帶給美國的好處,不能用多少美元來評價,因為計算既要計算人的生命,也要包括物資資源。二戰後繼任美國總統的杜魯門也曾表示:“用在租借上的錢,無疑拯救了許多美中國人的生命。每一個通過租借法得到裝備去參戰的俄國、英國或澳洲的士兵,都減少了中國青年的戰爭危險性。”

    可以說,美國租借法案的戰時運用,為美國的國家安全以及免受戰後蹂躪,維持戰後發展極為關鍵的人力和物力資源、工業體系和經濟基礎等方面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而這些正是美國在戰後千瘡百孔的世界中獨領風騷的基礎。可以說,“租借法案”是美國為實現其國家目標在戰時的明智選擇。

    2.美、英歐洲戰略比較

    從某種意義上說,美國國家戰略目標就是要取代戰前英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的主導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戰提供了這一契機。美英之間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關係最為密切的盟國,在戰爭期間也有不少的戰略分歧和矛盾,但是,美國利用這種關係,穩步地在與英國的矛盾鬥爭中消解了英國在戰前所具有的優勢地位,為美國國家戰略目標鋪平了道路。

    法西斯的侵略擴張,對英、美兩國的利益造成了共同威脅。但由於兩國在地理位置、經濟、軍事、政治利益等方面存在諸多的不同,所以也就決定了兩國在戰時和戰後會追求不同的政治目標。英國是正在走向衰落的殖民帝國,它在歐洲所推行的戰略路線,主要是為了維持它的傳統勢力範圍和利益。但面對著軍事力量逐漸膨脹起來的蘇聯,英國無法單獨依靠自身的力量來保持昔日的輝煌,所以,在戰爭中總是千方百計地想利用美國為自身利益服務。在打敗德國和義大利的同時,也要求阻止和限制蘇聯勢力的擴張。但美國有它自己所追求的利益和目標,它們並不總是同英國一致。美國不僅在戰時需要蘇聯的支援,在戰後也需要蘇聯的合作。這也就決定了美英之間不可避免地存在分歧,同時也導致它們會推行了不同的對蘇政策和戰略。

    3.美、英歐洲戰略分歧

    兩國合作基本成功但矛盾重重。在歐洲戰場上執行一條什麼樣的戰略路線一直是兩國全球戰略爭論的焦點。這一分歧從美國參戰開始一直拖延到戰爭結束。具體來說:

    就英國而言:

    第一,現實背景。在西方對德作戰的三大盟國之中,英國是最先捲入戰爭的。從1940年6月法國淪陷到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英國單門獨戶支撐著控制了大半個歐洲資源並且與蘇聯的強大的德國的壓力,英倫三島岌岌可危,一千多年來第一次面臨遭受入侵的威脅。第二,殖民地狀況。英屬各自治領、印度和其他殖民地,都不能給予有力的支援和及時的供應。所以法國淪陷後,英國依據它所面臨的形勢和自己的海軍優勢,確定了其基本的戰略任務是保衛英倫三島,保衛海上運輸線。第三,歷史傳統。地中海及其周邊地區是大英帝國傳統的勢力範圍,埃及和蘇伊士運河是帝國的“交通樞紐”。埃及的棉花、伊拉克的石油、印度的糧食、馬來半島的橡膠和錫,這些都是英國進行戰爭必不可少的戰略物資,且都要經過蘇伊士運河。

    就美國而言:

    第一,現實情況。美國參戰時,戰爭已經進行了2年3個月。在歐洲,蘇德戰場吸引了德軍的主力,英國在大西洋、中東和北非對軸心國進行了有效牽制;在遠東和太平洋,中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拖住了日本陸軍,所以美國實際上是第二線作戰。第二,地理環境優越。美國的位置得天獨厚,有著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天險做屏障,基本不用擔心戰火會殃及本土。戰爭不僅沒有破壞美國經濟,相反還刺激了美國經濟,使其在戰爭中大發橫財。第三,從歷史傳統上講,美國社會對常備軍的不重視,使得通常情況下美國在戰爭來臨前才意識到兵源緊張。在強大的物資基礎和豐富的人力資源保障下,羅斯福政府急於在歐洲打一場速戰速決的殲滅戰和正面進攻戰。4.美、英歐洲戰略目標的實現

    就英國而言,在確保擊敗軸心國的同時,如何維護大英帝國搖搖欲墜的統治地位,是丘吉爾首相念念不忘的。在他的意識裡,除了法西斯敵人,防蘇反共的立場也是他所執著追求而不願放棄的。美國正式參戰之前,戰爭局面對盟軍不利,英國此時的軍事目標與政治目標大致吻合,全力以赴對付德國,同時防止蘇聯抵抗崩潰或者與德軍單獨靖和。在盟軍處境好轉之後,英國戰略中對戰後政治目標追求比重逐漸增大,防蘇情緒日漸高漲。

    就美國而言,美國堅持渡海作戰,除了國內政治需要以及反對英國以消耗戰為目標的地中海戰略以外,也是明顯地追求政治目的。在美國整個全球戰略之中,美蘇關係是逐漸變化發展的。當盟國的戰爭前途模糊,處境艱難時,美國便集中力量幫助蘇聯抵抗德國的進攻,答應渡海作戰的目的也就在於鼓舞蘇聯戰鬥意志,避免蘇聯崩潰和對德單獨和談。

    隨著蘇聯巨大攻勢的展開和德國的逐漸敗退,戰時和戰後蘇聯將在歐洲擴大影響,這是無法阻擋的,即蘇聯將取代歐洲大陸上由於德國的戰敗而形成的強勢真空。蘇聯基於戰後安全考慮,在東歐建立的勢力範圍,也並不完全受制於美英的阻撓。因此,美國採取了明智而又折中的辦法,盡力將蘇聯的影響限制在一定範圍之內,使英、美、蘇在戰後保持某種力量的平衡,在政治和軍事上與蘇聯實行必要的合作與妥協。羅斯福是希望美國在全球範圍內起作用,通過美國在其中起主導或決定作用的某種國際組織來施加美國的影響,但戰後任何這類的國際組織如果排除了蘇聯的參與及合作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在羅斯福眼裡,蘇聯是美國的重要合作伙伴。在遠東太平洋戰場,美國還迫切需要蘇聯在歐戰結束之後,儘快加入對日作戰,以減輕美國兩線作戰的壓力。

    美、英在世界反法西斯聯合國家同盟體系中,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競爭對手和矛盾雙方。相對於老牌的殖民主義者英國而言,美國是後起之秀,是反殖民主義(舊殖民主義)的先鋒。基於地緣政治的考慮,英國熱衷於戰後歐洲版圖的劃分,羅斯福則把關心的重心放在國際秩序的重建上。

    5.美、蘇關係

    美國戰時美蘇關係的處理,同樣對美國實現其國家戰略起到了重大作用。在戰爭中,美國明智地與不同制度的蘇聯結盟,為實現美國國家戰略目標的關鍵性一步即贏得戰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美蘇戰時的合作與戰爭後期的分裂,都與美國實現國家戰略目標的意圖有不解之緣。

    在戰爭後期,美國的對外政策中表現出了愈加明顯的理想主義,美蘇合作意識遠高於敵對意識。羅斯福在對丘吉爾有所保留的同時,對斯大林卻持有信任感。按基辛格的觀點,“羅斯福在丘吉爾身上找到了一位戰時的親密戰友,而在斯大林身上,他看到了一位維持戰後和平的夥伴。”羅斯福認為蘇聯不僅能作為戰時盟友,也能作為在戰後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合作者。德黑蘭會議後,羅斯福曾表示:“我可以說和斯大林元帥相處甚好,他是一個兼具堅定決心,愛好幽默的人,我相信他是俄國心靈純真的代表人;我也相信我們將和他以及俄中國人民相處甚歡。”在雅爾塔會議討論戰後勢力範圍的劃分時,羅斯福甚至是以遷就斯大林對領土擴張的要求,來鼓勵他參與未來的世界新秩序。

    但是,由於聯合國家同盟體系中的美、英特殊關係的緣故,英國一直對蘇聯深懷戒心,丘吉爾深刻了解歐洲勢力均衡的重要性。他認為德國被擊敗後,歐洲將產生勢力真空,方便蘇聯趁虛而入,進行擴張,因此英國主張聯合法、德、美等國一起制衡蘇聯。此時的美國是一心要與蘇聯合作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羅斯福的繼任者杜魯門總統起初也是一再重申羅斯福的信條,即戰時盟國負有特殊義務維持團結一致,以便建立維持和平的國際秩序。然而波茨坦會議的結局使得羅斯福關於“四大警察”的構想基本破產。同時,蘇聯從戰時直至戰後,在對外關係上始終堅持擴張和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並將其看作是維護自身安全的重要保障。蘇聯在東歐建立勢力範圍、干涉波蘭、反對西方國家關於東歐國家自行選舉的要求等一系列行動將美蘇之間的矛盾公開化、表面化了。

    6.美蘇關係惡化的過程

    美蘇戰時同盟關係破裂、惡化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過程:

    首先,在波蘭問題上美國開始對蘇強硬。美、英、蘇三國改組波蘭政府問題談判陷入僵局。1945年4月23日,白宮召開祕密內閣會議,就波蘭問題討論對蘇政策。最終,杜魯門採納了強硬路線。其次,美、蘇戰時同盟瓦解。1945年,美、英、蘇三國首腦會議在柏林郊外的波茨坦舉行。7月26日,在未通知蘇聯的情況下,美、中、英發表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在1945年9月的倫敦五國外長會議失敗後,杜魯門宣佈不再舉行三巨頭會議,戰時同盟實際上也就徹底不存在了。再次,美、蘇爭奪伊朗和土耳其的鬥爭。二戰期間,英、蘇、美三國為保障波斯灣的供應線的安全,於1941年先後進入伊朗。1946年初,大部分英美軍隊撤走後,蘇聯則在伊朗北部蘇佔區正式成立親蘇的政府,並索取了伊朗北部的石油開採權。後來,迫於美國的壓力,蘇聯於5月撤出伊朗。美國則立即通過經濟、軍事援助大舉滲入伊朗。同時,美國還給土耳其以經濟和軍事援助,將土耳其和地中海地區納入到美國的勢力範圍內。此外,喬治·凱南的“遏制”政策。1946年2月22日,美國駐蘇代辦喬治·凱南向國務院發回電報,提出戰後對蘇政策和建議。他指出:“任何美國對蘇政策的主要因素,必須是一種長期的、耐心然而堅定、並且時刻保持警惕的遏制俄國擴張傾向的政策。”最後,丘吉爾反共的“鐵幕”演說最終將美、蘇戰時同盟的“臨時友誼”擊得粉碎。1946年3月5日,英國首相丘吉爾由杜魯門陪同,在美國密蘇里州富爾頓城發表題為“和平砥柱”的反共演說。這一公開演說揭開了“冷戰”的序幕,形成了美、蘇之間長達半個世紀的對峙。

    這樣,美國在戰時處理美蘇關係的過程中,實際上為美國國家戰略目標的實現做好了準備,即既利用蘇聯贏得戰爭,同時在戰爭後期也鋪墊了戰後與蘇聯爭鬥、實現美國爭霸世界目標的道路。

  • 6 # 歷史新視角2020

    美蘇冷戰開始於1947年,1991年以蘇聯解體而告終。是美中國人先發動了冷戰。

    蘇聯解體標誌著冷戰局面的的結束,結束了美蘇爭奪霸權的局面。目前美蘇的冷戰已成為歷史,目前世界暫時形成了美國、中國、俄羅斯三角鼎立的多極化多元化新的世界格局。和平發展仍是世界主流,目前世界格局的多極化多元化趨勢將成為歷史發展的潮流。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 雅爾塔體系結束了歐洲國家作為世界中心的國際格局,發展成為美蘇主宰世界的兩極格局。二戰後,由於政治信仰不同等因素,美國對蘇聯採取了敵對和遏制政策,率先發動了冷戰。 蘇聯無論是軍備競賽還是經濟對抗均不甘落後,雙方處在相互於敵視狀態互掐,並且形成了美國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為首的西方集團和蘇聯以華沙條約組織為首的東歐集團之間的對抗。

    在此期間,由於美蘇雙方都擁有數量巨大的核武器,雙方軍事力量都非常強大且勢均力敵,所以誰都不敢動先用軍事力量來發動戰爭。但雙方卻都在處心積慮搞死對方,雖然美蘇兩大集團沒有動用槍炮,但實際上相互所處的也是一種戰爭狀態。所以美中國人伯納德巴魯克將這種狀態稱為“冷戰”,以區別動用真槍實彈的“熱戰”。

    美蘇冷戰是美中國人發起的,依據如下。冷戰(Cold War)一詞,一種說法是,1946年1月20日美國參議員伯納德在國會發表演說第一次出現,另一種說法是美國政論家斯沃普在為參議員巴魯克起草的演講稿中第一次使用。總之是美中國人最早提出來的。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在國會兩院聯席會議上宣讀的國情諮文,攻擊蘇聯是極權國家。杜魯門提出的這項政策後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以次開始,美中國人開始把盟國蘇聯公開為主要敵人。“杜魯門主義”是美蘇“冷戰”正式開始的重要標誌,揭開了冷戰的序幕。經濟上美國主推援助西歐的馬歇爾計劃,軍事上美國領頭建立起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除了直接戰爭外, 在經濟、政治、軍事、外交、意識形態等方面對蘇聯的打壓封鎖、對抗遏制。雖然這期間也發生了類似北韓戰爭、柏林危機、古巴導彈危機、越南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等區域性性的戰爭。這期間美蘇兩大集團之間除了古巴導彈危機幾乎釀成大戰外,美蘇雙方之間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

    長達40多年的美蘇冷戰,儘管沒有發生世界大戰或大規模的區域性戰爭,但導致了許多地區地域間的衝突,,導致造成數百萬人死亡和更多的人顛沛流離無家可歸。回顧歷史,再看當今世界的貿易戰的爭奪、文化的滲透、疫情變化的發展,雖然和平發展仍是世界的主題,但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切不可掉以輕心。

    蘇聯解體標誌著冷戰局面的的結束,結束了美蘇爭奪霸權的局面,目前世界暫時形成了美國、中國、俄羅斯三角鼎立的多極化多元化新的世界格局。和平發展仍是世界主流,目前世界格局的多極化多元化趨勢將成為歷史發展的潮流。

  • 7 # 榮華之武器堂

    關於冷戰到底是由誰先發動的,各國學者展開了激烈爭論,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2.蘇聯擴張論,持這個觀點的是西方政界和學界,尤其是美英史學家和政客。他們認為戰後斯大林對外政策是擴大蘇聯影響,企圖用世界革命讓共產主義影響全世界,無疑蘇聯是冷戰發動者,美國只是對蘇聯擴張做出的必要反應

    綜上所述,個人更傾向於第四種觀點,冷戰並非由誰率先發起,而是戰後的國際環境使得兩國在各自意識形態和國家利益上各不相讓,兩國領導人在對對方認識和外交處理上加劇了雙方的對立,加速了全面對抗的爆發和冷戰的到來。

  • 8 # AlexanderG

    其實說誰先發起的都可以。蘇聯在二戰開始的時候先與德國籤互不侵犯條約,然後直接吞併了東歐的一些國家,併成立許多共和國。二戰後,歐洲權力分配成為焦點問題,蘇聯選擇繼續西擴,美英擔心西歐的安全而開始圍堵蘇聯,冷戰就此開始

  • 9 # 血色黃昏的黃昏

    冷戰的起因嚴格來說是由美國首先發起

    冷戰(英語:Cold War)一詞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長達半世紀的政治對抗。“冷戰”是20世紀發生的最重大事件之一,該時期通常從1947年“杜魯門主義”跨越到1991年蘇聯解體。

    冷戰的第一個主要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與蘇聯之間的緊張關係加劇。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人民在斯大林的領導下與英國,法國和美國結成聯盟,共同抗擊納粹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當時,構建該聯盟的基礎是為了摧毀歐洲的法西斯政權和日本在太平洋實施的侵略擴張主義。

    1945年,歐洲和太平洋戰場的戰爭基本趨於尾聲,到了二戰結束前的最後階段。與此同時,蘇聯和以英美為主的西方盟國之間的聯盟關係開始瓦解。這一點在雅爾塔和波茨坦舉行的戰時會議就能證明。

    會議期間,斯大林對美英表示了強烈的不滿。他認為,英美兩國推遲了諾曼底登陸計劃以及佔領義大利,使蘇聯軍隊獨自與納粹德國作戰。這種分歧在隨後舉行的波茨坦會議上被進一步加深。

    “波茨坦會議”結束不久,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原子彈事件爆發後,美國閉口不提戰後蘇聯在日本的地位問題,由此引發了斯大林對杜魯門的強烈不滿。緊接著幾周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更加深了斯大林對杜魯門的不信任,使彼此之間的關係更趨緊張,冷戰隨之正式開始!

    因此,許多歷史學家將“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視為冷戰的開始,他們強調,美國對蘇聯的不信任造成了兩國之間的關係日趨緊張,從而導致了冷戰的爆發。

    冷戰開始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核武器的出現。

    如上所述,隨著美國在日本投下原子彈,美國開始了核軍備競賽時代。冷戰初期,美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原子武器的國家。而當時的蘇聯,由於美國擁有核武器,因此在軍事上無法與美國達成平衡。所以蘇聯開始致力於發展自己的核武器。

    1949年9月23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公開向世界宣稱:“我們有證據顯示,在最近的幾周內蘇聯進行過原子彈爆炸試驗。”這項宣告也成為了剛剛開始的冷戰的一個轉折點。為此,美國開始加緊研發製造第一枚氫彈。正因為兩國之間加速的核軍備競賽,使兩國之間的分歧日益擴大。

    冷戰的第三個主要原因是美國與蘇聯之間的意識形態衝突。

    然而,歷史再一次證明,只有社會主義制度才真正為人民服務。這次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就是最好的證明。

  • 10 # 海上之狐

    冷戰沒有誰先發起這一說,始於二戰結束後的柏林,應該是蘇美雙方共同開始互相帶有敵意的行為一步步把鬥爭推向高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股大漲,是蓄謀已久還是迴光返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