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梁286567072
-
2 # xm8620992
小冰河期的溫度大多在零下40攝氏度左右,因為在中國的明朝就已經出現了第四次小冰河期,當時也使得中國遭受了極為嚴重的自然災害,據說就是因為小冰河期導致順治十年至十三年之間的大運河被封凍了至少110天,而當時的莊稼和人都凍傷凍死無數。
-
3 # 用戶6968949309435
小冰河顧名思義指的是相對而言較冷的時期,但是比主要的冰期還要暖和,維持的時間也比較短。一般而言,小冰河期泛指15世紀至19世紀中葉氣溫偏低的時期。大約在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之間,地球上廣大地區出現了寒冷氣候。
-
4 # Eason龔先生
零下10度左右
奇寒無比的小冰河時期 明王朝自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應天(今南京)踐祚,至1644年崇禎十七年而亡,歷十六帝,共277年。 而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小冰河時期”的到來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反而是經歷了較長時間的“準備”;同時即便是在小冰河時期,也一樣是存在著暖溼年代的。 但毫無疑問,這一時期“冷”或者說“變冷”才是其主流的表現。 而在大明王朝的中後期,依據《明史·五行志》以及《壽光縣志》、《蘇州府志》、《廣東通志》等一系列的地方縣志的記載,當時的中國奇寒無比,這種寒冷甚至還表現為包括不限於華北地區,華中、華東地區,華南地區,西部在內的偌大疆域內的一致性寒冷,來看一下史料記載。 《明史·五行志》中記載:1453年至1454年冬,淮東之海冰四十餘里,而鳳陽八衛二三月雨雪不止,傷麥。 要知道,淮東之海乃是今天江蘇連雲港附近的海州灣,屬於不凍海灣。 作為比較,在1969年渤海灣發生冰封事件結冰八九米厚,封堵港口50多天時,海州灣都未曾結冰,可在明朝時海州灣卻結冰四十餘里。 鳳陽,即為今天的安徽鳳陽,而在當時的農曆二三月還雨雪不止,當時的嚴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正德松江府志》中記載,1506年左右,近歲大寒,槁死略盡。 意思通俗易懂,就是這寒冷的天氣將一些列的樹木都凍死殆盡了。 《安東縣志》中記載:崇禎十年(1637年)以及 崇禎十五年(1642年),(漣水)四月大雪殺禾,立夏大霜。
回覆列表
小冰河期最冷溫度可達零下40攝氏度左右,小冰河期由於天氣寒冷,導致莊稼出現凍害,或者人被凍傷等。清朝順治年間出現的小冰河期,至使大運河被封凍一百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