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史磚家
-
2 # 我如生前一樣行走
其實印度的種姓制度,就帶有奴隸制度的影子。
尤其是在軍隊與一些個體工廠中,最為明顯!
在印度參軍,不是你們想的那樣,只要榮獲幾等功就能有機會當上班長等職務。
在印度,軍隊中的各種職位,也都是按照種姓等級來分配的。你的姓氏越高貴,你就算是傻子,也能當官。類似海賊王裡的天龍人了。
印度軍官對待下屬,不少都是苛刻暴力的。甚至軍人吃飯的補助,都會扣下。
在一些個人小工廠中,打罵常見,女的想要得到工作,你長得好看,也不會因為身體給你帶來更好的工作。
-
3 # 南宮一夢85268054
這個問題要這樣問才對:現在有哪個國家沒有奴隸制存在?
黑磚廠,種植園,捕魚業……如果仔細去查,幾乎任何國家的這些行業裡都隱藏著奴隸,另外色情業也是重災區,奴隸的來源一般是戰亂地區,另外被綁架失蹤人口也有很多成了黑色產業鏈上的奴隸,死活根本不為人所知。
所以醒醒吧,這個世界的野蠻和殘酷是超乎你的想象的。
-
4 # 霍雲6
還有思想奴。人家給你畫下的道道。你必須執行。就拿我來說 母親是獨生子女。我外祖父對我特別好。當時立志長大了 一定要多生一個兒子!姓樊。為外祖父傳宗接代!
我本人也是五代單竄。只有一個獨生女兒。我們兩家 都已經斷子絕孫了。當時我不聽話不行啊……嗚嗚
-
5 # 大蠍子王
目前,在聯合國框架內的所有國家都不是奴隸性國家。聯合國有個世界人權組織,監視著此組織內成員國世界人權狀況。不是此組織內的人權狀況就無權干涉了。
聽說,美國退出了此組織,不知真假,若是真的一一特朗普想……想……一切皆有可能。祝福美國朋友。
-
6 # 大樹碼頭
奴隸制肯定是沒有了,但是奴隸還有。像前幾年的山西黑磚窯事件,監禁智障人士強迫去幹活,這個就是新時代的奴隸,還有很多被關在地窖裡的性奴,國內國外都有發現。但奴隸制肯定是沒有了,現代社會要靠這種制度去支撐一個國家,支撐一個社會不管從經濟角度還是從道德角度都是不合適的。
有奴隸的社會不見得是奴隸社會,就像美國之前有黑奴一樣,但它是資本主義社會。另外可以多說一點的是,從現有證據講中國的古代是沒有奴隸社會的。因為從經濟的角度講,除了棉花種植園可以支撐奴隸制度以外沒有其他的形式可以支撐奴隸制的存在。我們為什麼教科書上宣傳有奴隸制度,這是某種需要,就是另外一個話題了,這裡不能說太多。
-
7 # 青青島t
你可以去百度搜索現代奴隸,我看過這方面的視訊報道,世界上現代奴隸真實存在,大約1800多萬,大多不是合法存在的。例如,國外的礦場,血汗工廠把一些工人控制起來,是他們失去自由,終生出不去,每天吃不飽,穿不暖,還挨工頭的打罵
-
8 # 豁達歷史很有趣
起來,不願意做奴隸的人們,這首國際歌唱出了受壓迫人們的心理,哪裡有奴隸,這個世界有好多國家受資本家壓迫,奴隸不僅僅指的是身體壓迫,還有經濟壓迫,心理壓迫,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全世界的無產者聯合起來就會打破奴隸,不受壓迫
-
9 # 藍眼山貓1
奴隸制的特徵是什麼?是奴隸對奴隸主的依附?還是奴隸主對奴隸的絕對控制?還是奴隸主對奴隸的佔有?
古老的(奴隸主對奴隸公開買賣,任意打殺的)奴隸制消失了,新形式的奴隸制或許在每一個國家都存在。
要不然房奴車奴性奴等作何解?
不要以為古老的奴隸制消失了,《國際歌》就沒有現實意義。新的社會形態下,奴隸主早已改變了形象,它們發現了更好的辦法,不用鞭子不用鎖鏈,還能讓奴隸們乖乖的主動的甚至哭著喊著到奴隸主需要的地方買命地勞動。
-
10 # 浮生白描
#歷史#
現代社會可能依然有奴隸佔有制、封建君主專制、殖民地的並存,比如:非洲、美洲、中亞等部分國家和地區。
大概在公元8世紀奴隸貿易就已經存在了,早期的奴隸販賣不僅僅有黑人、還有白人。伴隨著哥倫布新大陸的發現,歐洲人最早進入美洲,奴隸貿易開始猖獗,伴隨美洲的殖民地越來越大,種植園越來越多,以及開採的礦山越來越多,奴隸販子不在侷限於只販賣黑奴,並開始掠奪美洲本地的印第安人為奴,可印第安人也是有限的,而且印第安人總是逃跑,作為本地人的印第安人,對本地的情況相當熟悉,還總會得到其他本地人的幫助,從而很快逃掉,好生生的財產突然就沒了,這可怎麼受得了,後來奴隸販子便開始把目光轉向印度,甚至轉向中國。
一直到了1800年的時候,英國首先出現了“廢奴運動”。彼時英國已經出現了工業革命,機械化的動力裝置開始代替人類勞動力,奴隸貿易市場也開始萎縮。
19世紀工業革命傳到美國,美國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同時美國獲得了西部的大片領土。北方資產階級和農民主張在新州內禁止奴隸制度,要求把新州確定為自由州,實行種植園黑人奴隸制度的南方奴隸主則力圖把奴隸制擴大到西部,主張新州容許奴隸制存在,南北矛盾和鬥爭日益尖銳,鬥爭主要圍繞西部土地展開,最後演化為一場“廢奴運動”,美國內戰南北戰爭爆發,直到現在奴隸制在美國社會依然殘留著種種問題。
1960年原法國殖民地最後一個奴隸制國家茅利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宣佈獨立,直到2006年茅利塔尼亞才更改憲法,要求選舉制度,但即便如此,奴隸還是無法享有一定的主權。在2014年,茅利塔尼亞選舉總統的時候,聯合國也是對其進行了調查,他們發現茅利塔尼亞雖然名義上廢除了奴隸制度,但是奴隸制度依然存在。其實奴隸制度不僅在毛利塔尼亞存在,在其他很多國家都以各種形式存在,只不過很難發現。
奴隸制和奴隸社會是不同的概念,在生存資源匱乏的原始社會(原始部落)裡奴隸制並不存在。縱觀世界上的各個民族,幾乎所有的文明發展都會經歷“奴隸社會”,這一時期的主要特點就是生產力比原始社會發達,但是又大大落後於封建社會。
奴隸制產生於能生產剩餘產品的社會經濟條件下的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擁有、控制和支配製度,早期的奴隸主要來源於異族戰俘。在典型的奴隸社會中,法律上奴隸為奴隸主的私有財產,奴隸主對奴隸握有生殺予奪的權力,可隨意奴役、買賣和殺害,奴隸沒有獨立的人格,沒有任何人身自由和權利,奴隸的後代也世代為奴隸。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奴隸制起源於夏朝,商朝農業、手工業較發達,青銅冶煉和鑄造有很高的水平,中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西周是中國奴隸社會的頂盛時期。
春秋時期由於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現,生產力進一步提高,私田增多,在文化上出現了繁榮的局面,促使奴隸制國有土地為基礎的井田制逐步瓦解,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奴隸制開始走向崩潰,實際上春秋時期是奴隸制和封建制並行的時期。戰國時期,商鞅變法,秦國開始崛起,至秦始皇統一六國,實現中央集權,農耕經濟高度發達成為當時社會主要經濟,奴隸制徹底崩潰。
奴隸制的根本是對“人”的私有化,人類意識形態的發展並沒有想象中那麼迅速,始終滯後於生產力和科技的發展,人類歷史是一部戰爭史,也是一個貫穿新舊意識形態不斷鬥爭的過程。
回覆列表
在漫長的人類發展史當中,奴隸制曾普遍的存在於世界各國當中,但自從人類進入近代社會以來,這種制度便日漸不得人心,最終被大部分國家扔進歷史的“垃圾堆”。不過凡事都有例外,直到今天,在某些披著“文明”外衣的國家,卻依舊存在著令人髮指的奴隸制,真可謂大開歷史的“倒車”。其中,西非大國茅利塔尼亞,堪稱典型代表。
茅利塔尼亞位於非洲西北部,北部與西撒哈拉(3/4的地區被摩洛哥佔領)、阿爾及利亞接壤,東部、南部跟馬裡為鄰,西南部和塞內加爾交界,西瀕大西洋,國土面積約10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450萬,首都為努瓦克肖特。茅利塔尼亞是個以黑人為主體、多民族混居的國家,其中黑摩爾人約佔總人口的40%,白摩爾人、非洲黑人均佔30%,約96%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
茅利塔尼亞本是黑種人巴富爾族的聚居地,公元3-4世紀時,被來自北非的柏柏爾人征服。9世紀時,當地的柏柏爾人曾結成強大的桑哈賈聯盟,並以奧達加斯特為中心,控制了北通摩洛哥、南抵迦納王國的商道。10世紀末,桑哈賈聯盟解體,此後數百年間,茅利塔尼亞先後被迦納王國、馬裡帝國、桑海帝國、摩洛哥征服,並在此期間完成伊斯蘭化。
15世紀初,葡萄牙開始侵入茅利塔尼亞,此後荷、法、英等國也相繼到達該地,併為爭奪控制權大打出手。最終,按照1815年維也納和會的商議結果,法國獲得對茅利塔尼亞的控制權,並在1912年正式將它變為自己的殖民地。茅利塔尼亞接受殖民統治長達200餘年,直到1960年11月28日才獲得獨立。茅利塔尼亞雖然“翻身做了主人”,但經濟發展卻長期裹足不前,至今依然未能“脫貧”。
平心而論,雖然茅利塔尼亞的自然環境相當惡劣(2/3的地區是沙漠,常年高溫少雨),但資源卻非常豐富,依然具備發展經濟的優勢條件。其中,已探明石油儲量約200億桶,鐵礦約87億噸,石膏約40億噸,磷酸鹽1.4億噸,銅礦約2200萬噸,金礦約300噸,天然氣的儲量也非常可觀。與此同時,茅利塔尼亞還富含森林和漁業資源,森林總面積達47440公頃,漁業資源約400萬噸。
毫不誇張地說,如果茅利塔尼亞能夠有效地開發、利用好上述資源,就算不能實現“大富大貴”,但擺脫貧困、躋身中等收入國家行列還是大有可能。然而,由於茅利塔尼亞政局長期不穩,加之基礎設施薄弱、科技水平落後、官員貪汙腐敗嚴重、政府效率低下等原因,導致它雖然具備發展經濟的優勢條件,卻始終無法擺脫赤貧如洗的窘境。
時至今日,茅利塔尼亞依舊是個貧困的礦業、漁業國家,雖然近年來旅遊業、農業發展水平有所提高,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使得國民收入不斷增加,但距離中等收入國家的標準還相距甚遠。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資料,茅利塔尼亞2018年的人均GDP僅有1219美元(約合8533元人民幣),人均日收入僅有23元,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經濟的一貧如洗導致茅利塔尼亞民生維艱,給社會保障帶來難題,從而嚴重影響民眾的幸福感。截至目前,茅利塔尼亞貧困率高達42%,失業率為9.5%,文盲率高達44.2%,平均每1.3萬人才擁有1名醫生,新生兒死亡率高達33.5‰,人均壽命僅有60.75歲,資料令人觸目驚心。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佈的2019年度人類發展指數,茅利塔尼亞在189個國家中排名第161位,屬於“低人類發展水平”。
最後簡談一下茅利塔尼亞的奴隸制。雖然人類社會已經進入到21世紀,但早就應該被丟進歷史“垃圾堆”的奴隸制卻並沒有完全消失,依舊頑強地存在於亞非兩大洲部分保守、落後的國家當中,尤其以茅利塔尼亞為甚。有資料統計,茅利塔尼亞全國約有15%的人口遭到奴役,換句話說,大約有67.5萬人是奴隸,數字令人觸目驚心。
這些奴隸的生活狀況非常悲慘,除了忍受日復一日的沉重勞役、無法接受教育、食不果腹外,還時常遭到毆打甚至殺害,而女奴被主人強暴的事情更是司空見慣。茅利塔尼亞奴隸的悲慘命運引起國內外輿論的關注、抨擊,但由於習慣勢力過於強大,以至於連總統三令五申要求廢除奴隸制都無法實現。由此可見,茅利塔尼亞廢除奴隸制、實現人人平等的夢想絕非朝夕之間所能實現。
參考書目:《列國志:茅利塔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