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弘文學堂

    如果僅僅三年級,會編故事也是不錯的。他可以在完成故事中,最大限度挖掘自己的想象力,還可以設計故事情節,把自己放到一個喜歡的環境裡,天馬行空地自由發揮,這對一個孩子來說,也是難能可貴的,首先家長要予以鼓勵。

    大家都知道,平常寫日記的孩子,他的條理性比較強,每天發生的事情,大自然的日常變化都容易引起他們的思索。而生活在童話故事裡的孩子,往往看不到這些。他們會覺得現實太刻板了,不好玩,不是想怎樣就怎樣,所以這樣的孩子,自律性也會差一些。究其原因,也可能對現實生活不太滿意,而把自己的想法,包括人物的命運,投射到故事裡。

    所以,結合我本人這麼多年的教學經驗與閱讀體會,用決定能夠編出故事來確實是好事,說明孩子有創作力。但同時,如果可以,家長也要引導孩子寫一些生活日記。比如家庭聚會,孩子和大人們的活動。比如讓他自己養一盆花,或者幾條魚,觀察他們的生活習性。再比如今天下雨了,和他去樓下跑一跑,小雨中感受下雨中不同的清涼和愜意……

  • 2 # 鎢絲魔法語能實驗室

    你好,請珍視孩子寶貴的熱情,編故事,說明他有興趣有動力有內容去表達,這非常難得。

    不愛寫日記作文,是因為這不是發自內心想去表達的,不是自己感興趣的,而是被迫要求的,是不自由的,是不好玩的。孩子理解不了為什麼要幹這麼無聊的事。

    而編故事,是一種充滿熱情的創造,多好玩呀,好玩的東西不會厭煩也不會覺得累。

    至於編故事和寫作衝突不?從根本上說,這就是在練習寫作,對孩子沒任何壞處。但你肯定會覺得,光編故事,作文老考不好,有什麼用呢?不是浪費時間嗎?

    這時候請您一定要冷靜客觀。請認識到,作文是被納入了一個評價體系的,這裡面各種條條框框實際上是很死板的,而評作文的人也有不同的審美水平、品味喜好,所以,孩子不見得真的寫的就差,而可能有多種因素導致他拿到了一個不高的分數。這時,如果您著急,一味打擊他,就會“助紂為虐”,在一個關鍵的階段將他帶入寫作的對立面。

    孩子才三年級,除非是經過專門訓練,或者天分突出,否則,他的寫作能力高不到哪裡去。所以,您急什麼呢?給他時間,讓他帶著興趣去練筆,再引導他為了寫好自己的故事多閱讀。假以時日,他會給你驚喜的。

    三年級非常關鍵,也許他已經開始討厭作文了,但不要讓他再討厭寫作。如果他能用他的思想,他的筆創造一個令自己開心陶醉的世界,能用這些讓自己快樂,您不覺得他做了一件非常美好非常有價值的事情嗎?當他慢慢長大,會明白作文要的是什麼?老師要的是什麼?而他寫好故事的能力是足以支撐他寫好作文的。

    最後,您完全可以借讓他寫故事為契機,讓他觀察生活,把周遭的一切寫進故事裡;讓他多閱讀,模仿自己喜歡的故事進行創作。這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 3 # 恆睿教育李老師

    非常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我覺得非常好,因為人生就是由一段一段的故事組成的,我們每走過的一段路,總會留下這樣那樣的故事。

    我們的小學作文題材上基本都是記敘文,記什麼,敘什麼呢?就是記敘你的生活。故事寫的有趣,孩子也一定是個有趣的人,一個有趣的人,人生差不了!

    在我們的教學中就特別強調要會講故事。一個會講故事的人,是一個更善於捕捉生活中細小瞬間的人。是一個敏感的人。講故事還需要選取故事中重要的部分來講,這樣就鍛鍊了總結、分析的能力。講故事還需要豐富的想象力,在講故事的過程中一定會不自覺的添油加醋,這樣的故事才好玩、有趣。

    其次,每天寫日記是毀掉一個孩子寫作最快的方法!試問一下,我們每天哪有那麼多的值得記錄的事情去寫。一味的堅持只會適得其反!讓孩子產生反感,要麼記錄成流水賬,要麼對寫作產生牴觸。所以日記不建議強求。一週記上一次兩次就可以了!

    最後向您推薦一個用講故事來教作文的老師–馬翼翔老師和他所著作的《不頭疼的故事作文課》。我相信他的課程您的孩子一定喜歡!他的理念也一定會對您有所啟發!

  • 4 # 小雅學舍孫老師

    個人認為孩子喜歡編故事,肯定是想象力比較豐富的。但要注意地詩是,他的想象力是憑空捏造出來的,還是根據一事物而引發的聯想和想象呢?兩者有所不同。第一種孩子的天馬行空也是源自於自己的幻想部分。是內心裡比較喜歡而產生的一種想象。後者則是對孩子興趣有關。也許是因為喜歡而去想象一切與其相關的事物或者畫面。不管是哪種都沒有錯。但肯定的是不會是壞事!二年就已經動筆寫些日記了,到了三年級已經開始接觸寫人記事的和觀察類的文章了。就算不是為了應付考試也還是要強加練習的。這是對一個孩子對於基礎知識以及思維邏輯能力的一個鞏固和訓練。孩子寫故事可以不受約束,可以想哪寫哪,但作文是需要有要求的。好好跟孩子溝通,瞭解根本原因。慢慢引導孩子寫作文的樂趣,可能會好些。

  • 5 # 樂趣學園

    愛編故事當然非常好!

    孩子有自己喜歡的興趣愛好,這是非常值得開心的事,父母應該多鼓勵,多支援,多挖掘,多給與肯定。

    三年級是語言積累的關鍵時期,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發展就是把積累的知識多輸出,輸出的方式有說和寫,孩子喜歡說,喜歡編故事,父母應該多鼓勵。但是這個年齡階段只是編故事還不足夠把知識給真正運用起來,父母要想辦法讓孩子嘗試的把編的故事寫出來,也可以鼓勵孩子自己寫日記,就是記錄幾句也可以,開始孩子可能沒有方法怎麼寫,父母可以給予一些指導,例如,一篇日記中,需要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在什麼地方發生了什事情,或者讓孩子把編的故事寫個隨筆,就是中心思想時是什麼,通過這個故事受到什麼啟發,學到了什麼,通過這個故事可以吸取什麼教訓。與此同時,在孩子嘗試寫故事的之後,肯定會對孩子的編故事大有益處,這樣孩子可以知道,也會更加註意如何處理一些細節,心裡描寫,或者如何更加深入地描繪心裡活動,也可以讓孩子編故事更加富有情節化,他可以通過編的故事給予讀者什麼啟發,這樣可以讓編故事和寫作文兩者很好地相互促進,這才能更好的促進孩子的多項能力和諧發展。

  • 6 # joymoer

    答案肯定是不好,但是為什麼娃要去編呢?因為孩子平時沒積累什麼素材,所以感覺沒什麼可以寫的,不知道方法。

    拿我的孩子來說吧,以前也是一樣,寫個日子寫個作文簡直要命了,半天下不了筆,也不知道寫什麼,能把你急死。給大家看看他以前的日記,每次不知道寫什麼,就用提問的方式自問自答來應付了事。

    後來告訴他,

    第一、每天把身邊的事記錄下來,不管好事還是壞事,把發生的事情真實的寫下來,這樣寫日記更容易。

    第二、給他買了一些作文書之類的書,讓他看看,學學人家怎麼寫的,見多識廣。也可以選一些他喜歡看的,比如《小學生優秀作文》,還有《米小圈上學記》這個孩子都喜歡,主要是激發孩子看書的興趣,這個主要講日常的生活,比較貼近孩子的生活狀況。給孩子寫日記一些參考。

    第三、讀書的同時可以做些摘抄,和作一些讀書筆記,慢慢的積累多了,孩子自然就會了。而且覺得沒什麼寫的時候可以,可以寫一些讀書感受和學到的知識。

    慢慢的就好一些,我孩子現在日記,雖然詞句不是很優美,但是至少知道該寫什麼了。

    第四、如果有條件也可以適當的給孩子報一個培訓班,雖然孩子現在學習壓力也挺大,但是當別人家的孩子都在補習的時候,都很優秀的時候,你沒有進步,那就是退步。

    一起努力共同進步吧!

  • 7 # 愛心專心用心

    三年級的孩子愛編故事是一個好的開始,小學生寫作文首先應該考慮的是興趣,然後才是寫作,如果他愛編故事這說明他的想象力豐富,然後他能把故事編好,並能講出來,那麼他的語言組織能力也不錯。您可以在他有興趣的基礎上稍稍鼓勵他,並在適當地幫助他修改自己的故事,同時可以給他一個錄音機,讓她把自己編的故事錄下來,讓他自己來檢查故事是否有趣?故事是否該加上更好的情節?詞語是否豐富?用詞是否準確?當孩子越來越棒時,你可以稍稍地給他一個命題作文,並激發他審題寫作,相信在編故事的基礎上,他的寫作能力也會有所突破。

  • 8 # 小蔓ABC

    編故事是孩子在做自我創作,這種能力是好多孩子以至於大人都欠缺的。對個人的長遠發展來講絕對是好事,這一點毋庸置疑。

    編故事可以鍛鍊孩子的敘事邏輯性,能豐富孩子的想象能力,這都是寫文章的大框架。有了搭框架的能力就等於成功了一半兒。孩子腦子裡有東西才能表達出來,腦子裡空蕩蕩的孩子一般只能寫出流水賬,沒有故事性,沒有想象力。

    想要讓孩子動手寫日記也好、寫作文也罷,作為家長絕對不能心急。首先要搞明白孩子不願意寫的原因,然後再對症下藥,那麼孩子自然會熱愛寫作了。孩子不願意寫的原因大致有一下幾點:1.寫字太麻煩,不如口述來的痛快。2.不會過渡內容之間的銜接。3.掌握的詞語不多,不會用書面語言表達。4.不會細節描寫,觀察能力有待提高。5.心理上牴觸,可能被批評過,不相信自己能寫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孩子進步:1.就從講故事開始,可以讓孩子給自己喜歡的故事來做續編,培養銜接能力。2.平時多玩積累詞彙的遊戲,先說近義詞和反義詞,然後選定詞語造句,培養用詞的能力。3.拿出小的時候的繪本,看繪本講故事,進行細節觀察。驚訝的時候是不是張大嘴巴,瞪大眼睛?害怕的時候是不是縮成一團,低頭後退等等學會觀察細節。4.給孩子信心,多鼓勵孩子。

    祝孩子學習進步,以後多多交流!

  • 9 # zero160597387

    不建議做。國內產能過剩,出口的都堆在國外碼頭,一天一個價,原材料又亂,沒必要走這個渾水,國內很多被浙商壟斷了,就擠壓庫存,等著炒作,這些個人,國家緩過來了肯定嚴肅處理

  • 10 # 一起陪娃成長

    愛編故事,說明他有強大的創造力,是值得去肯定的,可以引導他慢慢的把故事寫到日記或者作文裡,先有創造力,以後寫作文和日記都不會發愁,四年級還會有要求寫創造性作文。

  • 11 # 網名越長越厲害呀

    首先我認為非常好,孩子現在三年級,喜歡編故事說明她有創造力,有天馬星空的想象,而且孩子還小正是培養自信的時候要多鼓勵,少批評,肯定孩子故事,從而引導孩子去寫日記,比如說“你的故事寫的真好,日記一定寫的更好,你寫一篇日記讓媽媽學習學習好不好”,切記多鼓勵,少批評,多引導。

  • 12 # 兒女心父母情

    三年級的孩子,無論寫什麼,只要願意寫,都值得鼓勵。

    至於日記,可以鼓勵他從一句話開始記錄生活,然後每月增加一兩句,直到段落,最後成篇章。從簡單開始,習慣了就自然會寫得更多了。

    另外,要作文寫得好,生活經驗必須豐富。所以父母要帶孩子多出遊,多體驗不同的事物,這樣孩子就有寫自身生活的動力了。

    寫得好不好,目前都不重要。

  • 13 # 然媽碎碎念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不好!

    孩子的作文也是一個累積的古城。很多孩子拿到作文都說不會寫,其實就是沒有積累沒有素材,所以感覺平時交流都伶牙俐齒的,但是一到寫作文,就半天寫不出一個字,就算寫出來了,也很多邏輯性不夠、描述性差等等問題。

    如果孩子只會編故事,而不是系統的有針對性的去寫作文,其實也同樣的問題:沒有多少邏輯性,篇幅可長可短,沒有一定要求和規範,長期以往,對孩子的寫作水平是一個巨大的傷害。孩子老師當時給我們班孩子訓練作文的時候,提出了幾個要求:

    一、不寫作文,可以多寫點讀書筆記

    孩子的老師在教導孩子寫作文的時候,平時一個很重要的訓練就是讀書筆記。讀書筆記最主要的內容就是摘抄,可以在抄好詞好句的時候用三步法。

    1、 抄一個好詞的時候,自己再補上一個近義詞。

    2、 然後再補上一個反義詞。

    3、 記一下,自己會在什麼情況下用到這個詞。

    這個訓練會大大提高孩子的詞彙量,還有各種詞語的運用。

    二、每週寫一篇針對性作文

    寫景寫人,就要有很好的觀察力、感受力;

    寫故事寫童話,就要有很好的想象力、創造力;

    寫說明文、議論文就要有很好的結構思維、審辯思維……

    每週一篇作文,根據字數要求認真完成,不同的題材家長和老師佈置不同的要求。

    如果三年級的孩子只喜歡編故事,其實勉強算寫童話故事,單一的練習起不到好的作用。

    三、根據學業要求逐步提高作文要求

    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小時候還能寫出好的文章,可是為什麼年級越高了,作文得分卻越來越低呢?那是因為作文要求提高了!

    老師給我們舉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寫人作文,《我的媽媽》,低年級的孩子正常的都是先寫外貌,然後寫性格,然後做個總結,這樣沒有問題。但是高年級就需要拓展,媽媽是我的媽媽,但是也是爸爸的妻子,外公外婆的孩子,在社會在公司也有自己的定位,所以需要寫出不同層次不同定位的媽媽,多方面立體的展現人物,這樣才能拿高分。

    所以在對孩子作文的要求也要一年年的提高。

    作文的根本還在於思考和積累,最終轉換成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表現出來。

    所以三年級的孩子已經到了低幼年級往高年級轉換的過程了,需要加強作文的訓練,而不能一直沉浸在自己編故事的過程中。

  • 14 # 小豆豆媽媽的日常

    我們家孩子也是三年級,你說的這個現象我也發現了,孩子不喜歡老師佈置的作文,只喜歡自己編一些好玩的童話故事,不喜歡看作文書只喜歡看科學漫畫書,我一開始也很焦慮,這樣怎麼行呢,不看作文書怎麼會寫作文呢,小朋友不管我怎麼讓她讀我買的其他書她就是很牴觸,後來我也慢慢不管了,因為管不管效果都一樣,還是讓她看自己喜歡的書,編自己喜歡的故事,只要能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各項作業就讓她自由發揮。 說實話我們上學那會也不喜歡寫老師佈置的作文,因為有很多的條條框框限制,不能隨意發揮,要按照老師規定的第一段寫什麼?第二段寫什麼,還有固定的結尾模式,大家寫出來的文字千篇一律,沒有什麼新意,讓人看得想睡覺的感覺,你們家孩子喜歡編故事說明孩子的思維非常的活躍,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我們慶幸孩子沒有被模式化了,現在家長擔心的就是孩子不讀作文類的書,會不會耽誤寫作文,其實我覺得吧,孩子一般語言能力好的孩子,語文作文上其實是不用太擔心的,她有她自己的一套。

  • 15 # 寶媽麗麗在修行

    1 要看你的目標如果你的目標是讓孩子自由發展,開開心心噠,那讓孩子自己編一下,我們捧捧場也沒多大關係。若你的目的是讓孩子在學業上有所精進,為將來打基礎,那麼這就不好了。

    下面我就詳細說說為什麼不好。

    2 學習需要刻意練習,而不是隨意

    很多人覺得孩子編故事,是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表現,但總編故事,不寫日記和作文,這叫做自己喜歡的事,這不叫學習。

    做自己喜歡的事,很可能到最後連一個開心也撈不著。咱們具體來說說。

    一,學業上

    不寫日記和作文,得不到有效練習,寫作就得不了高分。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刻意練習:方法、練習、反饋。

    老師教給你方法,你拿著方法練習,然後去老師那裡找反饋,改正不足、發揚優點——我們上學都是這樣學的。

    寫日記和作文,老師會教固定的方法和套路。

    然後你照著練習。

    再之後老師批改。

    這是一個刻意練習的閉環。

    按照這個閉環來學習,效率高,而且大機率上高考作文得高分。

    現在高考一個老師改作文平均一分鐘左右,要想在這麼短時間內,得到高分,你必須重點突出,結構嚴明,有精彩句子……

    所以,你的寫作要符合標準,要按照老師教的從小練習表達。

    即便你不以高考為標準,將來你想讓大眾覺得你寫得好,符合大眾認知,透過寫作掙一些名利,那你還是要照著一些普遍技巧來練的。

    只是自己天馬行空地編故事,最多故事寫得好,議論文呢,公文寫作呢,自我介紹呢,信件,工作報告呢?這些形式的文章得不到訓練,也不利於孩子將來在社會上的發展。

    所以,從學業上來說,孩子需要寫日記、作文,不能逃避練習。

    二 名利上

    有的家長就說,編故事編得好,將來也可能成為個小說家,從另一個方面走向成功。

    我不否認有這種可能,但大機率上,不會的。

    靠寫故事成為人生贏家,讓自己安身立命,那麼你的故事得為你帶來社會價值——說白了,要得到讀者認可。

    那讀者認可什麼樣的故事呢?

    你要利用大資料來總結套路和故事型別,在這之上才是你的才華發揮。

    那麼,我們就又回到上一條上了。

    很多國外的大作家都是從寫作班出來的,他們都是經過了練習和沉澱的——人生必須刻意,才能看起來毫不用力。

    所以,按自己的意願編故事,一時看起來挺高興,但得不到社會反饋,等孩子長大,他哪兒來的開心可言?

    因此,放任下去,到最後很可能連一個開心也撈不著。

    3 孩子為什麼會這樣?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我孩子也喜歡天馬行空地編故事。

    然而,每每我讓她按照我說的方式編故事(一個人,遇到挫折,戰勝挫折,大結局),她就不樂意。

    因為對於小孩子來說,把心中所想表達出來已經不容易了,還要按照格式來思考,這等於增加了一些難度。

    所以不樂意。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能不思考就不思考——用認知學家的話說就是:我們的大腦不是用來思考,而是用來避免思考的。

    孩子只喜歡編故事,要麼就是日記和寫作文讓他們感受到了困難與限制,本能地逃避;

    要麼就是寫作沒有套路,沒有章法可循,不知道如何下筆。

    你可以觀察一下是不是。

    如果是我說的這種情況,你就要引導。

    不然痕跡太重,孩子還是會討厭。

    接下來,等孩子態度認可後,可以先從孩子喜歡的編故事入手,讓孩子學著寫一個故事。

    將寫故事的通常格式教給孩子,讓其在之上自由發揮,然後完成,就給他鼓勵,無論多麼短小的故事。

    然後再過渡到其他文體的寫作,比如議論文,表達觀點文,自我介紹等。

    每天可以按照這些文體的不同格式讓孩子有個小的訓練——別讓他感到特別難,稍微一努力就完成——這樣孩子會漸漸體會到其中的樂趣。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寫這些作文,不知道方法,很好辦,請教老師。

    或者買一些作文參考書。

    什麼樣的參考書,我就不多說了,你可以到網上搜索。

    我用的是歪歪兔的《一看就會寫得作文啟蒙書》,這個適合5-12歲孩子,圖文結合,寫得簡單明瞭,而且充滿趣味——更符合孩子認知。

    我孩子現在正在對著這些格式練習寫故事,還寫了一些超級英雄故事,畫了一些超級英雄漫畫。我把這些故事錄音下來,也算給她積極反饋。

    感興趣可以點開下方連結購買。挺好的,這套書,屬於爆款,我們學校的老師推薦的。

    這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拜登和特朗普誰任總統你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