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夏微風雨

    一、主要飼養設備

    1.蜂籠。木製或用鐵紗網製成,體積約為0.03—0.04立方米。使其有充分活動的餘地。

    2.蜂棚。大小視採收蜂巢的多少而定,可利用大型玻璃溫室、大型廠房或建立專用育蜂棚。蜂棚用鐵、木作支架,鐵窗紗作圍網,一般面積在100平方米左右,高2米,棚內種植玉米、大豆、棉花等易接入昆蟲生存的作物,棚的一面留有紗門。棚內要懸掛盛有蜜水、水果、瓜皮等飼料的小盤,使蜂能在放入後取食並自由活動。

    3.蜂箱。用木材做成,邊長15—20厘米,上下用薄木板做成蓋和底。蓋上裝有掛鉤,四周掛有紗窗,一側留有活門。

    二、飼料

    水果,如熟透的蘋果、桃等,水分較多的青菜,糖蜜,瓜皮等。

    三、飼養管理

    飼養胡蜂的關鍵問題是:冬季保護雌種蜂,安全度過冬季,春季引導早築巢、多築巢。每年9月底10月初,胡蜂開始脫離舊巢,遷移到適宜的場所群集越冬,此時收集群蜂最為適宜。夜間用捕蟲網在群蜂的越冬處收集,養殖在蜂籠中。每個蜂籠放入300—500頭,並用黑布遮光,放在乾燥通風、不受干擾的空室中,減少活動量,促使其提前進入冬眠狀態。為避免蜂群脫巢後不易尋找,也可於9月中旬在原巢上採收,放入籠或箱中,利用群蜂向上習性,在籠底投放熟透的蘋果、桃和水分較多的青菜。中午氣溫高時,在Sunny下曬3—4小時,使其活動並取食,推遲休眠期,補充了營養,能使其安全越冬。

    胡蜂為半冬眠昆蟲,氣溫降至5℃開始抱團,氣溫越低,抱團越緊;氣溫稍高,則抱團鬆散;溫度高於7℃時,便開始散團,越冬後成活率的高低主要與抱團好壞有關,所以,在越冬期間,要經常檢查,箱籠10—15日進行1次抱團情況檢查。如果發現散團,應及時降溫,加厚遮光外套。

    第2年3月上旬氣溫回升到10℃以上,越冬蜂開始散團,在籠壁活動。此時,應立即投入蘋果、糖蜜、糖拌饃等飼料進行人工飼養,餵養至4月中旬,籠內蜂振翅活動一段時間,才可放蜂出籠,回歸大自然築巢。

    人工輔助築巢是在自然條件下建築蜂棚。春季氣溫恆定在13℃時,越冬胡蜂開始散團活動,可在夜間移入大棚中,輕開籠門或箱蓋,來日胡蜂即在棚內飛翔。氣溫恆定在17℃以上時,蜂開始進入築巢產卵階段,應隨時觀察,見有蜂在棚頂及四周紗網上時飛時停,應及時將蜂籠掛在棚內各處,將籠開啟一半並拴牢。由於育蜂棚中僅有人工設置的蜂籠是遮光避雨、擋風的適宜築巢地點,蜂很自然地飛入籠中。只要經過短暫的適應,用足及口器在籠頂清理巢基。這時飼料盤中應添加糖蜜成分,以利於蜂建造牢固的巢柄。然後建立第1個巢室。巢室是由胡蜂將口器咀嚼後的朽木及紙張等糊狀纖維物質銜入籠中,粘連在巢柄上修造而成。因此,要在蜂棚內放上腐朽木材,棚壁紗網上掛些廢紙條,備蜂取用。

    第1個巢室建好後,後蜂便在巢室近底部側壁產下1粒帶短柄的蜂卵。蜂卵孵化前,後蜂會很快在位於巢柄下第1巢室側面接圓柱狀巢室,邊建邊產卵,直至卵粒依次孵化。後蜂不斷產卵,同時擔負外出覓食和飼育幼蜂的任務。巢體不斷擴大,幼蜂隨之增加,此時要特別注意飼料的供應。經過5個月的飼養管理,蜂籠中蜂巢直徑可達10厘米以上,有百餘隻成蜂。天氣漸冷,雌蜂產卵停止。蜂巢內的蛹將要羽化完時,宜關閉籠門,防成蜂離巢。

    四、病蟲害防治

    危害胡蜂的天敵種類很多,包括昆蟲、蜘蛛、鳥類及老鼠等,還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危害蜂巢最嚴重的是鱗翅目螟蛾科的黃尾巢螟,其成蟲夜間在蜂巢上產卵,4—5天后孵化出幼蟲。一旦巢螟入侵蜂巢,可使大量胡蜂死亡,對巢螟的預防,一是讓胡蜂將巢建在離地面較遠的位置,因為自然界的胡蜂,一般距地面近的蜂巢受巢螟危害嚴重,距地面遠的較輕。二是人工飼養蜂箱中的胡蜂,在巢螟產卵的2—3天內,每晚將蜂箱門關上,可避免巢螟在蜂箱內產卵。

    幼蟲在高溫多雨季節易得腐臭病,感染後會很快發病死亡。可以將蜂箱疏散,在蜂巢上用噴霧器噴灑抗生素進行預防。此外,危害胡蜂的動物還有烏鴉、喜鵲、螞蟻、蜘蛛、壁虎等。在冬季越冬時,老鼠也會咬食成群越冬的胡蜂,這些都需要加強防範。

    五、產品的粗加工

    在幼蟲期和化蛹期,將自然界或人工飼養的胡蜂蜂房採摘下來後,蒸一下,取出幼蟲和蛹,再晒乾,不要壓碎,放置於乾燥處,然後將其切碎生用,每千克用甘草1千克,取汁和蜂房拌勻,炒至微黃入藥。蜂房形狀大小不一,背面有附著在物體上的柄,正面有許多六角形空洞,質輕韌似紙,有臭氣。以大個、整齊、灰白色、輕軟有彈性、沒有死蜂和卵的為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清洗豬肚最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