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福建威爾德
-
2 # 秋雨落繁花似錦
蠶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共有13個體節,8對足。
頭部呈扁圓形,兩側分布著複眼和觸角,下方有咀嚼式口器,後端背側有一個突起,被稱尾角。
胸部有3個體節,每個體節有一對足,共3對足。腹部有10個體節,5對足,其中第3、4、5、6、10節上有腹足,可以幫助身體運動。呼吸器官是身體兩側的小黑點,叫做氣門,共有9對,其中在腹部有8對。
-
3 # 用戶174844736970
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
蠶是變態類昆蟲,最常見的是桑蠶,又稱家蠶,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一。桑蠶起源於中國,其發育溫度是7~40℃,飼育適溫為20~30℃。
蠶寶寶以桑葉為生,不斷吃桑葉後身體便成白色,一段時間後它便開始脫皮.脫皮時約有一天的時間,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動,這叫“休眠”。
物種分布
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地區。中國珠江三角洲地區盛產蠶絲,中國的蠶絲主要產地除珠江三角洲外,還有華東平原和四川盆地。
桑蠶屬寡食性昆蟲,除喜食桑葉外,也能吃生菜葉、柘葉、楮葉、榆葉、鴨蔥、蒲公英和萵苣葉等,桑葉是蠶最適合的天然食料。
蠶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形態上和生理機能上完全不同的發育階段。其中幼蟲期在適宜溫度條件下,自孵化至吐絲結繭需要22~26d,一條蠶一生約食下桑葉20~25g,一般經四次眠和蛻皮,至生長極度時,體重約增加1萬倍。
-
4 # 用戶9720290916343
蠶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共十三節構成。蠶的頭部有口和六對單眼,胸部有三對尾端尖突的腳也叫胸腳,腹部有四對圓形肉質的腳(腹腳)及一對尾腳,這對腹腳可以幫助蠶在桑葉上四處爬行。
蠶是變態類昆蟲,最常見的是桑蠶,又稱家蠶,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一。蠶寶寶以桑葉為生,不斷吃桑葉後身體變成白色,一段時間後它便開始脫皮,脫皮一般需要一天的時間,如睡眠般的不吃不動,經過一次脫皮後,就變成二齡幼蟲,幼蟲共要脫皮四次,成為五齡幼蟲,再吃桑葉8天成為熟蠶,開始吐絲結繭,最後變為蛹,然後破繭成蝶變為飛蛾。
蠶的移動共分為兩個步驟,分別是前頭不動,後尾前移,中間弓起,以及前頭前移,中間放平,後尾不動,如此往復循環,加上腳部的著力,蠶便實現了波浪式重複前行。
-
5 # 用戶171137200301373
蠶的外形分為頭、 胸、腹三部分。 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成蟲通常有2對翅和6條腿,翅和足都位於胸部,身體由一系列體節構成,進一步集合成3個體段(頭、胸和腹)。一對觸角頭上生,骨骼包在體外部;一生形態多變化,遍布全球旺家族。是節肢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種。蠶屬於昆蟲綱鱗翅目蠶蛾科,因此具有昆蟲的特點。 蠶分兩大類;一類家蠶,即桑蠶。主要以桑葉為食。另一類稱山蠶,即柞蠶,以柞木葉為食。蠶一生經過4個階段:卵、幼蟲、蛹和蛾子。是蠶蛾的幼蟲,絲綢產品的主要原料,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有重要地位。原產中國南方,古文記載皇帝軒轅氏就開始養蠶,江南最著名的莫屬眾所周知的黃帝的妻子嫘祖了。桑蠶主食為桑葉,也可用少量蓖麻葉補充。繭是由一根長度約為300~900米(1000~3000英尺)連續的絲織成的。家蠶的成蟲及蛹可以食用,並有食療功效。蠶蛾產卵交配後繁殖後代,產卵後即死亡。因為其久遠的歷史和經濟上的重要性,家蠶的飼養已成為現代科學的重要研究對象。
回覆列表
蠶寶寶是家蠶的幼蟲,其身體結構有以下幾個部分:
頭部:蠶寶寶的頭部較小,呈圓錐狀,具有一對複眼和三對單眼,複眼可以感知光線和變化,單眼則是感知黑暗和輕微的光線。
胸部:蠶寶寶的胸部分為三節,每一節上都有一對由剛毛組成的足,共有六對足,用於在蠶繭內或植物葉面上爬行。胸部上還有一些尖刺和絲綢腺,用於分泌絲綢的原料,製造蠶繭。
腹部:腹部分為十個節,其中前8個節各有一對小刺,最後兩個節形成生殖器官,用於繁殖後代。
呼吸系統:蠶寶寶的呼吸器官位於胸部和腹部上,由一系列管道和氣孔組成,可以將空氣和氧氣引入體內,供身體運作所需。
消化系統:蠶寶寶的消化系統包括口器、口腔、食道、腸道等,主要用於咀嚼、分解和吸收食物。
神經系統:蠶寶寶的神經系統包括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支配了蠶寶寶的運動、感覺、內分泌等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