橢圓:(1)焦點弦:A(x1,y1),B(x2,y2),AB為橢圓的焦點弦,M(x,y)為AB中點,則L=2a±2ex(2)設直線:與橢圓交於P1(x1,y1),P2(x2,y2),且P1P2斜率為K,則|P1P2|=|x1-x2|√(1+K²)或|P1P2|=|y1-y2|√(1+1/K²)雙曲線:(1)焦點弦:A(x1,y1),B(x2,y2),AB為雙曲線的焦點弦,M(x,y)為AB中點,則L=-2a±2ex(2)設直線:與雙曲線交於P1(x1,y1),P2(x2,y2),且P1P2斜率為K,則|P1P2|=|x1-x2|√(1+K²)或|P1P2|=|y1-y2|√(1+1/K²){K=(y2-y2)/(x2-x1)}拋物線:(1)焦點弦:已知拋物線y²=2px,A(x1,y1),B(x2,y2),AB為拋物線的焦點弦,則|AB|=x1+x2+p或|AB|=2p/(sin²H){H為弦AB的傾斜角}(2)設直線:與拋物線交於P1(x1,y1),P2(x2,y2),且P1P2斜率為K,則|P1P2|=|x1-x2|√(1+K²)或|P1P2|=|y1-y2|√(1+1/K²){K=(y2-y2)/(x2-x1)}焦點弦是由兩個在同一條直線上的 焦半徑構成的。焦點弦長就是這兩個 焦半徑長之和。⑴過橢圓焦點F的直線交橢圓於A、B兩點,記q=a^2/c-c,是焦準距, e是離心率。令|FE|=m,|ED|=n,則m+n=|FD|。當且僅當,時取|CD|最小值2a。定理1 (配極理論的原則),若點P的極線通過點Q,則點Q的極線也通過點P。擴展資料:焦點弦是由兩個在同一條直線上的焦半徑構成的。焦半徑是由一個焦點引出的射線與橢圓或雙曲線相交形成的。而由於橢圓或雙曲線上的點與焦點之間的距離(即焦半徑長)可以用橢圓或雙曲線離心率和該點到對應的準線之間的距離來表示(圓錐曲線第二定義)。因此,焦半徑長可以用該點的橫坐標來表示,與縱坐標無關。這是一個很好的性質。焦點弦長就是這兩個焦半徑長之和。此外,由於焦點弦經過焦點,其方程式可以由其斜率唯一確定,很多問題可以轉化為對其斜率範圍或取值的討論。(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況!即垂直於x軸!)
橢圓:(1)焦點弦:A(x1,y1),B(x2,y2),AB為橢圓的焦點弦,M(x,y)為AB中點,則L=2a±2ex(2)設直線:與橢圓交於P1(x1,y1),P2(x2,y2),且P1P2斜率為K,則|P1P2|=|x1-x2|√(1+K²)或|P1P2|=|y1-y2|√(1+1/K²)雙曲線:(1)焦點弦:A(x1,y1),B(x2,y2),AB為雙曲線的焦點弦,M(x,y)為AB中點,則L=-2a±2ex(2)設直線:與雙曲線交於P1(x1,y1),P2(x2,y2),且P1P2斜率為K,則|P1P2|=|x1-x2|√(1+K²)或|P1P2|=|y1-y2|√(1+1/K²){K=(y2-y2)/(x2-x1)}拋物線:(1)焦點弦:已知拋物線y²=2px,A(x1,y1),B(x2,y2),AB為拋物線的焦點弦,則|AB|=x1+x2+p或|AB|=2p/(sin²H){H為弦AB的傾斜角}(2)設直線:與拋物線交於P1(x1,y1),P2(x2,y2),且P1P2斜率為K,則|P1P2|=|x1-x2|√(1+K²)或|P1P2|=|y1-y2|√(1+1/K²){K=(y2-y2)/(x2-x1)}焦點弦是由兩個在同一條直線上的 焦半徑構成的。焦點弦長就是這兩個 焦半徑長之和。⑴過橢圓焦點F的直線交橢圓於A、B兩點,記q=a^2/c-c,是焦準距, e是離心率。令|FE|=m,|ED|=n,則m+n=|FD|。當且僅當,時取|CD|最小值2a。定理1 (配極理論的原則),若點P的極線通過點Q,則點Q的極線也通過點P。擴展資料:焦點弦是由兩個在同一條直線上的焦半徑構成的。焦半徑是由一個焦點引出的射線與橢圓或雙曲線相交形成的。而由於橢圓或雙曲線上的點與焦點之間的距離(即焦半徑長)可以用橢圓或雙曲線離心率和該點到對應的準線之間的距離來表示(圓錐曲線第二定義)。因此,焦半徑長可以用該點的橫坐標來表示,與縱坐標無關。這是一個很好的性質。焦點弦長就是這兩個焦半徑長之和。此外,由於焦點弦經過焦點,其方程式可以由其斜率唯一確定,很多問題可以轉化為對其斜率範圍或取值的討論。(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況!即垂直於x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