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追劇的歐尼

    《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賞析:

    寫下這首詩的時候,作者孟郊已經五十歲了。

    在人生的天命之年,孟郊終於得了一個小官,結束了居無定所,窮困潦倒的生活。

    他第一時間把母親接到身邊照料,希望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

    看到母親得以頤養天年,孟郊想起的,是少年離家,母親在自己臨行之前為自己密密而縫的場景。

    每次離別母親都在縫製衣服,心中期盼兒子早歸,但是卻把衣服縫的結結實實,怕孩子在外面久久難歸,挨凍受累。

    自己年幼喪父,母親把自己拉扯長大,讓自己讀書成才。

    在五十歲的時候,才能給母親一個安頓。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母親這些年付出這麼多,我這一點孝心怎麼可能報答她的恩德。

    這首詩不是少年游子的離別之作,而是一場遲到多年的報答,是一個詩人,在天命之年,結束漂泊,重與母親團聚的詩。

    這首詩更多的,是彌補人生遺憾的歡迎儀式。

    《游子》

    唐·孟郊

    萱草生堂階,游子行天涯;

    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

    賞析:

    在康乃馨傳入中國之前,萱草花是中國的母親花。

    萱草,又叫忘憂草,象徵東方女性溫柔、含蓄、朴實、堅忍、犧牲奉獻的精神,在恬淡中散發出母愛的光輝。

    相傳,唐太宗李世民隨父親在外爭戰的時候,他的母親因為思念兒子而病倒。

    大夫便用有安神作用的萱草煎藥,給李母服用。

    並在北堂種植萱草,以解其憂思。

    後來,游子要遠行時,會在北堂種植萱草,希望減輕母親對孩子的思念,忘記煩憂。

    慈母倚堂門,卻不見萱草花。

    兒行千里母擔憂,這份深沉的思念,令人動容。

    《歲末到家》

    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怨風塵。

    賞析:

    身為母親,最開心的就是游子歸來。

    縫製寒衣的針腳密密麻麻地,家書裡的字跡墨痕猶如新的一樣。

    看見孩子瘦了,母親心疼問兒子在外面辛不辛苦。

    母親啊,兒子已經愧對您了,不會忍心訴說漂泊在外所受的風塵。

    親人之間彼此挂念,卻又不願讓彼此擔心。

    詩人把這種複雜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

    《送母回鄉》

    唐·李商隱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賞析:

    母親生病了,自己卻無能為力。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

    母恩深重,理應報答,但是自己卻連這點也做不到。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報答母愛是天經地義的事,身為人子,如果可以治好母親的病,稍微報答一下母親的恩情,人生也就沒什麼遺憾了。

    《十五》

    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賞析:

    月圓之夜,母親聽到杜鵑的啼叫,想起自己的在外面漂泊的兒子,雖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牽掛。

    寥寥數語,刻畫出月圓之夜,母親牽掛千里之外兒子的動人情景。

    《思母》

    元·與恭

    霜殞蘆花淚溼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賞析:

    看到寒霜把蘆花摧殘,不禁落下了傷心的淚水;

    猶記得去年五月梅雨時節,家中糧斷,只好典袈裟糴米回家,奉養母親。

    如今,卻又再也見不到滿頭白發的老母親倚靠著柴門盼望我了。

    全詩並沒有華美的詞藻,只是用極普通的詞語,敘述極平凡的往事。

    詩如一幀發黃的老照片,一首低回沉婉的曲子,響著餘韻,久縈心間。

    《別老母》

    清·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賞析:

    本詩描寫的是詩人遠行他鄉、離別母親時,所見到的讓他刻骨銘心的場景。

    詩人幼年喪父,居家貧寒,常年奔渡在外。偶然歸家,不過小聚幾日,為了生計,不得不作別老母,離家遠行。

    一個風雪之夜,詩人強忍離愁別緒,看了一眼白發散亂,淚眼乾枯的老母,頓時愁情如潮、悲痛難忍,一首催人淚下的七絕《別老母》,從心中噴湧而出。

    詩的最後一句“此時有子不如無”,是詩人發自肺腑的真情告白。

    為了生活,自己不僅無法讓年邁的老母親安享溫暖幸福,還將她獨自留在了風雪中的柴門前。

    這樣的兒子豈不是不如沒有?十分真切地抒寫出詩人內心無法抑制的內疚和傷痛。

    字字如錘,敲擊著讀者的心,令人不忍卒讀。

    《慈烏夜啼》

    唐·白居易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賞析:

    慈烏,是較小的一種烏鴉,有母慈子孝的美德,故稱慈烏。

    慈烏失去了自己的母親,整日守著舊山林,每天半夜哀哀啼哭。

    仿佛是在哀訴著自己未能盡到反哺孝養之心。

    我見過的鳥兒雖多,卻只有這麼懂得感恩。

    想必是你的母親對你格外厚愛吧。

    有位名叫吳起的人,母親去世竟不奔喪。

    這類人,真是還不如一隻鳥!

    慈烏啊慈烏!你真是鳥類中的曾參啊!

    《墨萱圖》

    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賞析:

    在萱草花盛開的季節,母親倚門翹首盼兒歸、卻杳無音訊。

    而慧鳥的鳴叫,勾起游子疏於奉養的愧疚。

    這首詩通過睹物思人、借物言情,將母子間的思念之情描繪得淋漓盡致。

    《西上辭母墳》

    唐·陳去疾

    高蓋山頭日影微,黃昏獨立宿禽稀。

    林間滴酒空垂淚,不見丁寧囑早歸。

    賞析:

    詩人的母親已經去世了,詩人在傍晚獨自站在母親墳前,為母親祭奠撒酒。

    蓋山頭映射在落日餘暉下,只有幾隻鳥兒歸宿窩巢。

    後悔再多也沒有用了,母親已經走了。

    自此之後,再也聽不到母親的叮囑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作者用一個“空”字,寫盡了陰陽兩隔的遺憾與無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ardo可以連接汽車藍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