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望風吃草
-
2 # 至少還有你T
十面埋伏意思是設伏兵於十面以圍殲敵軍,指周圍布置了重重埋伏。
【成語】: 十面埋伏【拼音】: shí miàn mái fú【解釋】: 設伏兵於十面以圍殲敵軍,指周圍布置了重重埋伏。【出處】: 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從今後跳出了九重圍子連環寨,脫離了十面埋伏大會垓。”【近義詞】: 四面楚歌【反義詞】:網開一面【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設伏兵於十面以圍殲。【結構】:偏正式【舉例造句】:我們設下十面埋伏,專等敵人自投羅網。【故事】: 楚漢相爭時期,漢王劉邦重用淮陰人韓信,先後活捉魏王豹、趙王歇、燕王藏荼、齊王田廣。
-
3 # 財富搬運使者
《十面埋伏》不是真正的十面。
十面埋伏和十里埋伏意思一樣.
顧名思義“十面埋伏”是四面八方廣布伏兵的意思,表現一種不可逆轉的軍事態勢。這個典故出自楚漢相爭這場戰爭。
漢高帝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02年10月,漢王劉邦率本部人馬,追擊向彭城撤退的項羽。追到陽夏的南邊,劉邦下令暫停追擊,派使者命韓信、彭越與自己在固陵會師,聯合追擊項羽。此後的作戰形勢,基本上構成了對項羽軍“十面埋伏”的戰略包圍。韓信三十萬兵馬自齊南下,切斷了項羽向彭城的退路;彭越率數萬兵馬到達固陵與劉邦會師,擔任主攻;劉賈與英布自壽春率兵北進,切斷項羽南逃之路。五、六十萬漢軍重重包圍,項羽十萬楚軍節節敗退,退至距彭城東南八十公里的垓下時,就寸步難行了。
-
4 # 用戶6637282726914
十面埋伏是指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天、地下,共計十面。十面埋伏和十里埋伏意思一樣。
顧名思義“十面埋伏”是四面八方廣布伏兵的意思,表現一種不可逆轉的軍事態勢。這個典故出自楚漢相爭這場戰爭。
通過三年多的楚漢相爭,漢王劉邦終於取得了軍事上的絕對優勢。漢軍“十面埋伏”,形如天網,楚軍固守垓下,勢如鳥雀。此刻,項羽軍的反擊好似困獸猶鬥;劉邦軍的進攻捷報頻傳。
-
5 # 皓皓大百科
十面埋伏是指在戰爭中,敵人在多個方向上進行伏擊,以達到包圍、殲滅敵人的目的。其中的十面是指十個方向,即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
回覆列表
十面埋伏
shí miàn mái fú
成語解釋 意思是設伏兵於十面以圍殲敵軍。
成語出處 《前漢書平話》中卷:“會天下諸侯,困羽九重山前,信定十面埋伏。”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指設伏兵於十面以圍殲敵軍
成語結構 偏正式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