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鑑史縱談

    親身經歷,中年從三線舉家到杭州,現在異常後悔,但在堅持。

    中年,歲數不小,拖家帶口,放棄基礎,從0開始,有幾個核心問題要面對。

    一是自己事業。離開舒適區去更大的城市,競爭更大了,節奏更快,對職業能力提出了更多要求。中年了,學新知識不如剛畢業的,熬夜加班就身體預警,工作內容、環境,同事、領導,都要適應磨合,痛苦幾年。

    二是配偶態度。自己一廂情願,配偶孩子不跟隨,那不過是孑然一身的出走,壓力不大。但中年舉家遷移,配偶放棄工作,遠離親友,和你一起去大城市工作,不一定願意,甚至為此婚姻鳴警報。

    三是孩子教育。娃讀書已經適應了同學和老師,換一個學校,換一個陌生環境,心理上學業上調整不容易。尤其杭州好學校不多,優質資源早被本地人和既得利益群體瓜分,剛過去的普通人,只能郊區一般學校過渡。

    四是房價交通。搬大城市首要考慮是買房,房價畸形早不是與工資收入掛鉤的,這也是我最痛苦的,即便買郊區,但交通通勤是一大麻煩,畢竟杭州還不具備典型環射網體系,每天路上耗時比原來三線多出四倍。

    五是生活品質。對中年人,一二線對家庭生活品質,比較三線,其實下降的。三線,去吃個海底撈,去三甲醫院排隊,去遊樂場玩專案。基本不用考慮排隊問題,大城市打防疫針都要預約取號,甚至提前一兩個星期掛到號…一到節假日公園廣場都是人,別說隨便帳篷滑板車,就是走路都擁擠,遛娃不是休閒而是遭罪。

    後悔的方面很多,但我在堅持。再回去,不現實。一是退縮很沒面子,二是又得再折騰一輪。至於大城市的好,我建議年輕人嘗試,留不下來回去也是輕裝上陣,中年舉家,太不容易,要慎重。

  • 2 # 遇見筆墨

    只要你做好計劃沒有什麼好猶豫的,我是84年的,2017年從生活工作了10年的城市舉家搬遷到千里之外的另外一座城市。

    最難的不是做決定,而是放棄。

    放棄一個打拼了十年的城市,放棄已經熟悉的工作環境,放棄一份舒適的工作,放棄那個城市所有的人脈,放棄周圍熟悉的一切……

    放棄後便意味著一切從頭開始,幾乎是與十年前一樣從零開始。

    而我們不再是十年前的年紀﹑不再是十年前的義無反顧,也不是十年前的暫無任何牽絆和牽掛。

    就像圈裡曹老師的經典文章《80後,死都不能死的年紀》:“我們得活著,我們得更好得活著,我們得繼續奔波,我們得繼續前行,為了我們渴望的眼神,為了孩子伸出的雙臂,為了那些還沒有來得及實現的理想與願望。”

    父母死都不願離開自己的家鄉隨兒女遠行,我們只能在力所能及範圍內選擇陪伴他們,不要等到“樹欲止而風不停,子欲養而親不待”空留遺憾!

    就像網路上所說,“這個城市很小,小到每個角落都有你得氣息;這個城市又很大,大到一個轉身,就是海角天涯。”

    無論這個城市有多大,只要那盞等你回家的燈始終為你而亮,便是幸福的,不再孤單。

    世界很大,而我們很小,千萬別丟失了自己;

    城市很大,而我們很小,千萬記得那盞為你等候的燈。

  • 3 # IT從業人員

    人生只是一場旅行,每一次選擇都是一個岔路口,有選擇就必然會收穫一些風景,也會失去一些風景,隨遇而安,如此甚好。

  • 4 # 憂愁少少快樂多多

    中年70後,兒子出國讀書後我們離京,現在在浙江小城裡過了兩年多了,沒覺得有什麼不便,除了語言,除了沒朋友。我倒很喜歡這樣的生活,在陌生的城市裡清靜閒適,從浙南到浙西浙北,一點點深度走過,感覺特別喜歡,也毫無壓力。每天都是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景,累了倦了就回到暫居的小窩裡,一樣有家的溫馨。等把娃供出來,老人伺候好之後,我也許就會和老公一個一個在心儀的城市裡住一段。想想都覺得很期待!

  • 5 # 趙大嫚兒在加拿大

    現實啊,從想做,開始做,堅持做,沒啥問題吧?

    我是80後,舉家搬家到另一個國家,另一個城市。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

  • 6 # 山裡茶人

    只要財富自由了換哪個城市都可以,如果沒有財富自由不建議換城市,因為你去新的城市一切等於從頭開始了,這樣以前的資源等於浪費了。

  • 7 # 曉雪hll0277

    沒什麼不可以的,只要認真權衡完利弊仍然覺得值得就行,尤其是80後這一代,在各種改革中長大,各種政策變換中生活到現在,堪稱是實驗品的一代,實現了太多太多的不可能,這麼艱難的走到現在還瞻前顧後那麼多幹啥,覺得咋合適咋來吧,也許反而走出不一樣的結果呢,要不然怎麼對得起這一路來各種不斷的變變變呢!

  • 8 # 王鏸婕

    沒有特殊情況別換了,我是因為照顧父母,他們同時生病手術,後期康復,當時醫保還不能異地,我的工作之前管理55人,換到新的城市,一切從零開始,還是個年紀大的職場新人,老公也是,孩子也沒有朋友,賣房子賣房子,好頓折騰

  • 9 # 希望wgh

    我是獨生女,父母眼看著也過了60身體不如以前。今年被催無數回了,回家鄉捨不得現有的教育資源。

    回老家一切都要重來,而孩子大了或許還是要“闖關東”再進一次一線。網友們說的,重走一趟我們的路。

    糾結中。

  • 10 # 魚得水傳媒

    如果,在另外一個城市,兩個人都能發展的更好,孩子教育也更好,就可以。現實,是相對幻想而言,如果選擇基於理性,就沒什麼不現實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專科大學建議當班幹或是進學生會、社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