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張號1169331702

    龍是中華民族的吉祥物。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龍的子孫。在中華民族五十六個民族中,布依族對龍的崇拜尊敬有加。在布依族崇拜的眾多龍中,山龍居首。

    布依山龍,起源於貴州省冊亨縣冗渡鎮冗平布依村寨。冊亨曾經是全國唯一的一個布依族自治縣,1982年成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後改為冊亨縣。2010年被貴州省布依學會授牌為“中華布依第一縣”。布依族人口佔全縣總人口的76%。

    冗平距冊亨縣城20公里,是一個擁有100餘戶500多人的典型布依族自然村寨。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冗平寨子有一條孽龍,因修鍊未果,不能成仙上天。于是,孽龍就興風作浪,危害村民,導致村寨雞犬不寧,村民苦不堪言。雷公看到村民深受其害,便打擊孽龍。孽龍狡猾,每當遭到雷打時,它就逃到寨前1公里外的海子去,欲從海子落水口處潛逃深海躲避。無奈孽龍體大,落水口小,孽龍身軀堵在水口,海水無法消退,使整個海子100多畝莊稼被淹。村民為挽回損失,就用稻草紮成龍,帶上糯米粑,到海子邊祭拜,請求玉皇大帝派大神來治理孽龍。拜完後,村民們將稻草龍焚燒,意為派稻草龍去向玉皇大帝匯報這事。

    玉皇大帝聽了稻草龍的匯報後,將稻草龍點化成真龍,賜名“山龍”,差其下凡懲治孽龍。山龍下凡後及時將孽龍制服,並把孽龍身軀從水口處搬開,讓海水消退,莊稼恢復了生機,獲得了豐收。從此,每逢雨季,海子淹沒,村民們以為又有孽龍作怪,寨老就組織大家照舊來到海子邊祭拜,祈求海水消退,全寨豐收、吉祥平安,每次都很靈驗。此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 2 # 5605320

    牛別稱及雅稱:丑牛、土畜、烏犍、沈牛等。

    牛族(學名:Bovini):是偶蹄目、牛科、牛亞科下的一族動物,通常俗稱為“牛”,共有5屬。大多是大到極大的草食性動物。其中包括非洲水牛和美洲野牛,對人類非常重要的黃牛、水牛和犛牛。它們體質強壯,頸、肩或背部常具有由脊椎的背棘支持並有發達的肌肉而形成的隆起。

  • 3 # 苝極暒宸哋呎寲

      牛,勤勞無私,拉車犁田從不松套,為農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華人不僅愛它、敬它、拜它,還給它起了許多有趣的雅稱。

      古代的駿馬稱為駁,但《世說新語》中談到,王君子有牛,善於奔馳,在與王武子打賭時,牛疾馳而去,王君子名該牛為“八百里駁”,此亦為後人對牛的雅稱。

      在河南靈寶以西、陝西潼關以東,有一個叫做“桃林”的地方,周武王滅商以後,“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自此桃林成為武王放牛之處,後人就將牛雅稱為“桃林隱士”。

      唐代有一個名為劉訓的富豪,一次春遊的時候邀請客人觀賞牡丹花,有數百頭水牛在前面開道,劉指著牛對眾人說,此劉氏黑牡丹也。後人便將水牛戲稱為“黑牡丹”,不少關於牛的詩、畫中,均以“黑牡丹”指水牛。宋代蘇軾《墨花》詩:“獨有狂居士,求為黑牡丹。”

      少數民族的牛節

      尋牛節:畲族民間節日,流行於福建部分地區,日期是農曆四月初八。這天,人們成群結隊,攀上福安縣的牛池坪,沿石巖上牛留下的腳印尋牛,在池邊盤坐唱歌。

      牛魂節:壯族傳統節日,流行於廣西的靖西、那坡、德保等地,日期是農曆四月初八。這天,人們讓牛休息,家家打掃牛欄,撒上石灰,做到欄干草足,有的還拿餈粑、甜酒等餵牛,以示酬勞。

      洗牛節:侗族傳統節日,流行於貴州榕江和東江一帶。在農曆六月初六春耕結束那天,人們把牛牽到河邊為它洗澡,或從宰了的雞鴨身上扯幾根翅膀毛插在牛欄旁,表示為牛洗塵,祈禱耕牛身體健壯、出入平安。

      牛神節:仡佬族傳統節日,流行於貴州西部,時間是農曆十月初一。這天,各戶殺雞買肉、做餈粑、備米酒,酬謝耕牛終年辛勞。相傳這天是牛的生日,所以有的地方還給牛披紅挂綵,放鞭炮“做壽”,以示祝賀。

      牛王節:苗族傳統節日,流行於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日期是農曆十月初一。這天,人們不讓牛幹活,家家殺雞,打粑粑,清早用粑粑或糯米飯攪飼料餵牛,以示慰勞。有些農戶還要備燒紙、雞肉、香、酒等,擺在牛棚旁邊,以祭牛王。

  • 4 # 用戶53283220818

    牛的別稱有:丑牛,土畜,烏犍,沈牛等。烏犍常泛指耕牛,沈牛指水牛。不同年齡段的牛的別稱有犢.牬.犙.牭.犕等。犢指小牛,牬指兩歲的牛,犙指三歲的牛,牭指四歲的牛,犕指八歲的牛。牛的雅稱是八百里。這個雅稱的出處是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槓鈴杆承重700lb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