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數茫茫A
-
2 # 賣豆漿的小夥子
養魚先養水,這句話應該是所有水族愛好者都知道的一件事了,就是新手剛入坑也會有老人跟他說這句話,那麼所謂的養水到底是什麼呢。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買了好多魚,但回來在魚缸裡沒有活過一個星期的,導致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大概就是你用的自來水,大家都知道,自來水裡邊是有氯氣的,而氯氣對魚來說是致命的,最基礎的自來水要困水,說來也簡單,把一盆自來水放在陽臺晾一整天,或者暴晒一天就可以用了,有的人圖簡單,直接用桶裝礦泉水,也是可行的,只不過成本略高。
基礎的困水過後 還不能急著放魚,因為養水最主要的還是硝化細菌,什麼是硝化細菌,就是可以把魚的糞便,食物殘渣等對水質有危害的物質分解為無毒的物質的一種細菌,它需要大量的氧氣,附著生長在表面粗糙有縫隙的物體表面(瓷環就可以),網上或者店裡有賣的,有液態的,也有粉末的,個人推薦粉末的,初期開缸每天加,長則一個月,短則兩個星期,看水質清澈透明基本就可以下魚了,以後也不要輕信網上有些人說只加水,不換水,他們養的魚少,魚糞或者食物殘渣多了,硝化細菌分解不過來還是對水體有危害的,最好每週換三分之一的水,水溫幅度不超過兩度最佳,相信你可以養水初有成效的,如果感覺對你有幫助別忘了關注哦,有問題隨時可以問的
-
3 # Enjoyfish魚樂
怎麼樣才能養好水,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樣的水是好水,然後才是怎麼去把水養好!您能問出這樣的問題表明懂得了養魚的根本了。下面就來說說什麼是好水!
那可能水好這兩個字而已,在很多場合都聽到過,那究竟什麼叫水好呢?我在這裡需要給大家明確一下,水好,根據咱們飼養的要求不同,可以分成三個級別的級別:
第一個級別最基礎的就是你的魚不死了,要求是水裡沒有氨,沒有亞硝酸鹽,同時硝酸鹽的濃度不會太高,氮磷這些問題呢,控制在一個相對合理的範圍內就可以。
第二級別就是在您這個水裡邊兒可以保持住有害菌,在一個很低的範圍內存活,就是細菌少,魚不愛生病。
第三個級別要考慮到這個水的酸鹼度軟硬度,同時還有它裡邊兒微量元素礦物質的含量,因為第三個級別通常都是在於繁殖,或者是我們在於去參加一些比賽的時候才會有要求,所以我們在這就先不涉及。
先給大家介紹一個小技巧,就是用眼睛看雖然不夠嚴謹,但有時候也是必須的。就是你一看,就知道這水可能有問題了,就該查了。首先水質透明不能發霧,這是大家都知道了,第二點,要看水面上的泡泡,如果水面上有泡泡都沒有爆炸,這水一定是非常差的水,我們在有時候,魚市能看著他那個缸裡邊兒上邊兒跟肥皂泡一樣地飄了一層,實際上就是消化系統崩潰,這水是很差的了。
如果我們魚缸裡邊有氧氣頭,在放氣的時候,他會有一個泡組成的氣泡柱飄到水面上會散開的,看散開的面積有多大來說明這個水質問題,這個面積越大,您的水越不好,如果這個泡到水邊上爬,直接就爆炸了,剛要散開就爆炸了,這說明您的水應該還是不錯的。
第一個就是就是你的水流速度是快還是慢,其實並不複雜,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就是說要給硝化細菌消滅有害物質的時間,如果水流過快了,硝化細菌沒時間去消化,有害物質也就一直在缸裡,時間長了有害物質就會超標。這也就只能通過常換水來調節了,如果知道這個因素,就能減少換水的頻率,工作量少了,心情又會好起來的,對吧!
第二個影響因素你在生化濾材裡邊兒硝化菌的密度的高低,所以好的濾材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好的濾材培菌效果是差的好幾倍,然後就是濾材的擺放了,儘量把濾材放整齊,如果水流通過濾材不均勻的話,生化過濾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的。
第三個就是物理過濾的過濾棉的選擇了,不要一味地去想在過濾棉上培菌,簡單點,過濾棉就是過濾魚便等顆粒物質的,只要密度大,透水性好就可以了。不要去選多功能的那些棉。
-
4 # 小羅聊魚
如果把觀賞魚飼養以難易程度分等級,大概裸缸是最簡單的,只要裝置齊全,前期養好水,魚的密度合適,再定期換水,基本上每個人都能搞定,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
如果是草缸、原生缸,或者說生態缸,難度係數就高很多,需要考慮的東西也比裸缸多得多。
諾貝爾獎獲得者康拉德·勞倫茲在他的著作《所羅門王的指環》中,談到了他對水族箱的看法:
一個魚缸就是一個世界,因為它就像是一片天然的池塘和湖泊,就像是我們住的星球,裡面的動植物是在完全平衡的生態狀況下生活在一起的。
在康拉德的觀點中,水族箱是一個平衡的生態系統,植物通過“吃”動物撥出的二氧化碳,然後排出氧氣供動物呼吸,而動物死後的屍體會被細菌分解,分解後的成分又可以被植物同化利用。
這樣就構成了生命大迴圈的三個關鍵:植物——創造者,動物——消費者,細菌——分解者。與自然界是一樣的。
植物、動物、細菌這三者來得容易,如何讓它們達到平衡狀態、達到一種生命迴圈才是難點。
康拉德有一個很有趣的觀點:一個人工化的水族箱,就像個牢籠似的,頂多只是個弄乾淨了的容器而已,它是用來“關”某一些生物的工具。
這個觀點我不敢苟同,不過說的有一定的道理。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以什麼樣的方式養魚自己喜歡就行。康拉德認為水族箱應該是一個活生生的社會,應該能維持自己的動態平衡。
但是一些大型魚還真的只適合裸缸,除非你能夠弄一個足夠大的魚缸,所以說理論上生態魚缸是不適合大型魚的。
所謂的生態缸就是魚缸裡的動植物達到了生態上的平衡,能夠自給自足。構建生態缸還是得從植物、動物、細菌這三大關鍵入手。
水族箱的創造者——植物人要生存離不開氧氣,魚要生存也離不開氧氣,所以一個生態缸首先不能缺少植物。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並生產氧氣。
選擇在魚缸裡養什麼動物、種植什麼水草(水藻)是一門學問,在前期就要規劃好。不同的魚和不同的水草,對水質的要求也不一樣,有些適宜弱鹼性、有些適宜弱酸性,或中性水質。
比如水族箱弄好後,你想養寶蓮燈、紅綠燈之類的燈魚,那你就要在之前就將水質調為弱酸性軟水,因為他們適宜弱酸性軟水環境。與此同時最好也種植一些適宜弱酸性的水草。
另外,選擇用哪種底沙和造景石也是有講究的,不同的底沙和造景石有各自的酸鹼性,這個最好自己去了解。這裡重點講一下如何種植水草。
一般來說,春天種水草會比較合適。底沙或水草泥鋪好後,開始時最好是隻種植少量的正在萌芽的水草,或者採用播放水草種子,因為只有在魚缸里長大的植物才能適應魚缸裡的特殊環境,並且越長越美;凡是在其他地方長大成熟的水草,再移植到魚缸裡,很有可能會不適應而腐爛。
植物發生光合作用需要光照,自然光不太好把控,這個可以選用專業的水草燈。自然界中的水草多生活在半明半暗的樹蔭下,或者岩石下、山澗裡,所以一般情況下,每天的光照時間可以控制在6~8小時。
至於二氧化碳和營養供給,如果需要人工新增那就不叫生態缸了,魚的呼吸和代謝等要能滿足這個條件才是良性的迴圈,才是自給自足。
水族箱的消費者——動物一個漂亮的草缸有了動物才能活起來,但是麻煩也隨之而來,因為魚蝦新陳代謝會消耗氧氣排出糞便。在只有過濾器沒有氧氣泵的情況下,水體中的溶氧量跟水草(和藻類)的多少有關。
魚蝦的配比要合適,可以有魚、蝦和螺等,但是不能太密,太密的話有可能會使氧氣不足窒息而死。有個公式可以參考一下,即平均一升水飼養一釐米的魚(長度不含尾鰭)。
一般來說,讓魚保持飢餓感,魚會更有活力。所以每次餵食不要太多,可以每天定時定量投餵養成習慣,並堅持寧願少喂也不要多喂的原則。糞便和殘餘飼料,會在有益菌的分解下成為水草的養分,下面會說。
康拉德說過:一個人在養魚的時候,一定要有一點兒自制力,才不至於影響到魚缸裡的魚和水草的自然發展,有時候,甚至好意的調整也會造成很大的損害。
水族箱的分解者——細菌這裡的細菌指的是那些有益菌,有效的微生物群,包括硝化細菌、芽孢桿菌、光合細菌、反硝化細菌、乳酸菌等等。它們會分解魚缸裡的糞便、殘餘飼料和有機質,以及因此產生的氨氮、亞硝酸鹽、硝酸鹽。
這些有益菌可以自己生成,也可以新增人工培育試劑,採用人工試劑相對來說會快很多。如果你只想用一種,那建議選擇EM菌或者硝化細菌,EM菌是有效微生物群,含有光合菌、乳酸菌、芽孢桿菌、酵母菌等幾十種有益菌。
一般經過25~28天,魚缸就可以建立起穩定的硝化系統,這時再放動物到魚缸是最好的。這裡有一個關鍵點,就是硝化系統並不能有效分解硝酸鹽,當硝酸鹽不能快速被魚缸中的植物吸收利用時,很有可能長藻類。
像矽藻或者綠藻其實不會危害水生物,但是會影響美觀,如果爆發黑毛藻那就難過了。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建立硝化-反硝化系統。
硝化-反硝化的機理大概是這樣的:通過硝化作用將氨氮最終分解為硝酸鹽,再由反硝化作用將硝酸鹽最終分解為氮氣。
如果採用新增人工培育菌液,這裡的反硝化細菌要選擇好氧型的,才不會和硝化細菌發生衝突。硝化-反硝化作用會消耗氧氣,在沒有氧氣泵的情況下,最好選擇少量多次新增。
魚缸這個小小的水中世界,達到生態平衡上的自給自足是在一定程度上的,千萬不要嘗試做任何事去擾亂這種平衡,否則很容易造成悲慘的結局。
-
5 # 不作妖還是蘇大強嗎
都說勤養魚,懶養花,這是有道理的。如果一個養魚的人懶於養水,魚是活不長的。
先說下養魚需要的裝備吧:魚缸,濾槽,濾棉,濾材,水泵,氧氣泵,換水管,溫度計,漁撈,照明燈,加熱棒,魚食,魚藥。
開缸養水。當我們想養魚的時候,千萬別一時興起看到好看的魚了就買下來,魚缸放上水就養上了,這是極不負責任的。就跟生兒育女一樣,要做好一切準備工作,這個工作就是養水:新缸放滿水後,濾槽放好濾棉濾材,安好水泵和氧氣泵開泵迴圈,可以放硝化細菌和一點酸奶,加快培養硝化細菌的速度。當水由渾濁變清澈,摸魚缸內壁會感到滑滑的,說明硝化細菌已經生成了,這就可以放闖缸魚了。一般需要一個星期左右,闖缸魚一般選斑馬魚。這時雖然硝化細菌已經養成了,但是硝化系統還不穩定,要等到20—30天才能穩定。剛開缸要10天左右換一次水,硝化系統穩定以後一個星期換一次水。換水要用晾晒兩到三天以上的自來水而不能直接用自來水,每次抽底換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就可以。並且新換的水溫度比原缸水高1到2度,換水的時候把水泵停掉,用原缸水輕輕涮洗濾棉即可,換完水再把水泵開啟,最好在每次換水以後監測下pH值,用小蘇打和食醋調整pH值在7到8之間,這點很容易被忽略,長期酸性水質容易引發打粉病。在停暖時間段最好使用加熱棒,即使是冷水魚也會因溫差過大引發白點病。
-
6 # 養龍蝦的小哥哥
魚對水的要求主要體現在兩個指標上面。
一:溶氧。
二:有害物質多少。
能夠改善溶氧的措施有四種:一是培藻,二是種植水草,三是增氧設施,四是增氧增氧。還有一種間接改善措施就是減少池內氧債,比如過多的有機腐殖質,及耗氧的其他水生生物如螺、雜魚等。
有害物質一般包括:有機腐殖質腐敗以及無機肥轉化產生的H2S,氨氮、亞鹽及其他有害毒素;有害菌、有害藻類的代謝產物及死亡後分解產生的毒素;重金屬、農藥殘留;可致病病原細菌、病毒。
此外還應考慮水質透明度,PH值,如是近海或者高鹽鹼地區的淡水養殖還應考慮水體鹽度。
我說這麼多,實際是為你提供一個發散的思路。因為您提的問題並不很明確,因為不同品種的水產養殖,因其生物特性差異對水質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採取養水方案也不一樣。您應該告訴我們您具體養殖的是哪個品種,我們才可以有針對性的給出具體的,可操作性強的解決方案供您參考,否則可是要給您寫一本書咯!
-
7 # 春種夏耕秋收冬藏
在水產養殖中,我們的池塘就是一個生態系統。我們知道,一個生態系統裡,由生物及非生物兩部分組成。其中生物與生物、生物與非生物、非生物之間都存在複雜的關係,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網,關乎著生態系統裡的能量流動、物質迴圈、資訊交流,是池塘生態系統得以維持穩定的基礎。 一個良好的生態系統,靠著生態系統各成分之間的作用,具有自我恢復的能力,也就是我們說的自淨能力。 但是,池塘生態系統受人為因素干擾大,就像農田生態系統一樣,人類的活動會大大破壞生態系統的平衡。生態系統其實很脆弱,稍不注意就被破壞,比如:一場火燒了一小片森林,這片森林的生態系統就被破壞了。但是,如果它要恢復到和原來差不多(自我恢復能力),就需要很長時間,甚至是恢復不到原因那種程度了。 意思也就是說,池塘生態系統受人為因素影響大,如施藥、投餌、養殖密度和品種搭配等,如果某個操作不合理,就會打破平衡,這種不平衡,最容易從水質上表現出來,水質出問題,水產養殖動物也就容易出問題了。
所以,為了不打破平衡,或者說為了維持動態平衡,保持水質良好,就要多注意養殖管理的一些細節問題。
1、多使用微生態製劑,消耗有害物質,增加有益微生物。2、及時追肥,培養浮游生物,維持藻相平衡。3、合理控制養殖密度,減少溶氧消耗及廢物的產生。4、合理搭配養殖,充分利用生物間的相互作用。5、科學投喂,減少殘餌。6、儘量用中藥材防病治病,減少藥殘,減少有害物質進入水體。7、適時用微生物製品改底和調水,加快、加大有害物質的分解、轉移。總之,要合理優化各個養殖環節,做到科學嚴謹,充分利用生態系統的功能,維持其動態平衡。
-
8 # 流雲卿2
草缸前一個月剛翻的缸,我用了四個小時開的。方法說一下,造好景添自來水,把過濾系統和加熱棒開啟,加熱棒調到25度,根據從下到上把濾材,生化棉,物理過濾的乾溼分離棉依次放好,然後往濾棉上加除氯劑,開啟水草燈,爆氧四小時。然後等溫度計達到25度就能放魚了。這樣做的前提是已經有養好的帶有硝化細菌的生化棉和濾材。新手或者剛開缸的建議程式不變,爆氧四小時後加入硝化細菌活菌液或者粉劑,先別放魚,開啟水迴圈一天或者兩天後放入闖缸蝦或者闖缸魚,穩妥點的話一個星期就能放主魚了,我一般放入闖缸蝦三天就放主魚了。前期養魚少食多餐,給硝化菌足夠的生長和處理氨氮的時間,也不容易滋生腐敗菌。一個月後硝化菌基本達到你放入濾材的最大生長量也達到了處理氨氮得最大值,就可以達到一天喂一頓的餵食量了。這樣開缸的好處是可以在四天左右魚缸水就能達到老水的色澤,缺點是新手操作可能會忽略某個環節導致開缸失敗。我也是交過一次學費才慢慢玩出來的
-
9 # 魚蝦日常
1、新買的魚缸,先弄好過濾系統,依次是物理過濾-生化過濾。
2、倒入水,晾晒5-7天。這段時間不放魚,正常開過濾。
3、放入闖缸魚,買便宜的魚蝦闖缸。
4、兩三天後正常放入自己喜歡的魚。
5、每週換水四分之一。
6、如果水質混濁或者有異味,增加換水頻率。
-
10 # 大別山鷹
【1】搞好池塘消毒:池塘消毒分放養前消毒和放養後消毒,其目的是消滅水體中的病蟲害,保證魚類健康生長,減少養殖損失。放養前消毒:即在放養前15天,在池塘無水或少量水的情況下,畝用生石灰50一75公斤,加水溶化後進行全池潑灑,塘底淤泥較多的可適當加量。放養後消毒:在池塘四周或食臺四周掛藥袋,每袋內裝硫酸銅100克和漂白粉100克,將藥袋掛在水體中,每半個月換藥一次。
【3】合理投餌:投喂人工餌料時,要嚴格按照"四看"和"四定"原則進行。“四看":即看季節、看天氣、看水色、看魚的吃食和活動情況。“四定":即定時、定位、定質、定量。
回覆列表
水體是魚類賴以生存的空間,要想養好魚,肯定就需要先養好水。一般來講,在池塘養魚中,我們要求池塘的水質保持“肥,活,嫩,爽”的狀態。這樣的水體天然餌料豐富,溶氧充足,水體中致病微生物少,非常適合魚類的生長。這樣的水體常常呈現出淡綠色,透明度在30cm左右,而且沒有明顯的異味等特徵。那麼我們怎樣才能養好水呢?
②其次,消毒後應施足底肥,或者注水後追施一定的肥料,對水體進行培肥。培肥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增加水體中,浮游生物的數量。因為浮游生物不但是魚類的天然餌料,而且,浮游生物中的浮游植物,還能通過光合作用,吸收水體中的二氧化碳,同時放出氧氣,使水體的溶氧增加。
③對水體施肥後,應掌握好合適的放苗時間,特別是魚苗養殖。因為施肥後,水體的浮游生物情況,隨時都會發生不同的變化。例如,施用有機肥後,輪蟲七天左右達到高峰期。而使用青草堆漚肥水的方法,輪蟲達到高峰期可能要15天左右。而施用無機化肥,水體浮游生物數量,三天左右即可達到高峰。而一般投放魚苗,則需要輪蟲達到高峰期時再投放,這樣魚苗的成活率才高,生長才好。
⑤養水還應利用好生物間的相互關係,使水體生物在水體保持一個平衡狀態。如在選擇放養魚的品種時,應該考慮到濾食性魚類與非濾食性魚類的比例關係。此外,對水體較瘦的魚池,則可在魚池套養一定的鴨,而水體較肥的魚池,則可在魚池裡套養一些水生植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