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九鋅合金

    1000個網路攝像頭如何組網,這裡提供2種方法供參考!

    (1)1000個網路攝像頭直接部署在同一個網段下(這種方法不建議使用)

    我想你應該知道,對於想要把1000個攝像頭放在c類的私有網路下,一般情況下,對於c類網路來說,只能使用的IP地址是254個地址,怎麼辦呢?可能你會想我使用B類地址不行嗎?但是好像B類地址又太多了,好糾結!!!,今天就教教怎麼使用c類地址,可以讓1000臺攝像機在同一個網段下。以下是要點。

    我們都知道,也可以從網上搜索到C類地址為192.168.0.0-192.168.255.255 掩碼匹配為255.255.255.0。這個可以直接網上搜索一下就知道。

    A類地址和B類地址和C類地址的掩碼:

    我們經常會在普通的路由器上可以看到的地址是192.168.1.1 掩碼為255.255.255.0。也可以表示為192.168.1.1/24。從這個地址我們可以知道,這個地址所處在的網段。就是192.168.1.X。這個X代表可以變化的地址,這個X的範圍在1-254共計254個IP地址。那你肯定想這個也不夠使用呀。這個才254個,還少很多。在這裡我提一下一個名詞“可變長子網掩碼”,你肯定想這個是什麼東西。這裡你只要知道有這個名詞就可以了。

    那如果想要有1000個IP地址,就是是需要四個這麼多的網段才行。即192.168.0.1/24和192.168.1.1/24和192.168.2.1/24和 192.168.3.1/24。這樣子就有2的10次方減2個,實在不懂你也可以直接算256*4等於1024個,減去第一個表示網段和最後一個表示廣播地址。有1022個地址就夠用了。那怎麼表示呢,這邊就直接給寫出來,就是192.168.0.0/22也可以表示為192.168.0.0/255.255.252.0。這樣子就可以覆蓋1000個攝像頭。但是不建議這麼做,因為如果你的網路沒有優化好,很容易出現網路故障。所以不建議。

    (2)把1000個攝像頭部署在4個及4個以上網段,減少網路故障。(建議方法)

    我前面說到的,四個網段,192.168.0.0/24和192.168.1.0/24和192.168.2.0/24和192.168.3.0/24.這四個網段是分開的,他們之間是無法互相訪問的。那就直接使用三層交換機或者路由器,使他們能夠通訊即可。那到底怎麼設計才合理。下面我舉個例子來說明。

    假設一個工廠:員工宿舍有100臺攝像頭,生產車間有200個,包裝車間100個,戶外有200個攝像頭,辦公大樓200個,總裝車間200個。

    那麼我們可以設計一下:每個網段多餘的IP地址留著備用即可,伺服器和儲存伺服器可以單獨在建立個vlan即可。以下是整個大概網路拓撲的總框架,可以在次基礎上變動。這只是其中的一種。具體設計可以參考安防行業設計。可以私信我,可以提供完整的一套設計。

  • 2 # 隨風吹笛

    蒲公英是一款能快速搭建異地虛擬區域網的軟體,也是一款好用的網路流量監控軟體,採用全新自主研發的雲虛擬專網技術,支援穿透內網,適用於複雜的網路結構,無需公網IP,無需專業網路知識,只需簡單2步就能將異地網路裝置組成同一區域網,實現手機、電腦、伺服器等互聯互通。

  • 3 # 鮮農視界

    回答本行業問題,1000個網路攝像頭如何組網?在1000個網路攝像頭組網中,需要考慮網路頻寬、吞吐量、廣播風暴等。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包括綜合佈線、攝像頭選型、交換機選擇、IP規劃、儲存伺服器、流媒體、大屏顯示等,簡單分析下。

    組網結構

    在1000路的監控系統網路規劃中,需要合理規劃網路結構,否則會出現畫面卡頓或掉線,甚至造成系統癱瘓,因此常採用分層組網結構,即接入層、匯聚層、核心層。

    錄影儲存設計

    1000路監控系統的錄影儲存,普通的NVR+硬碟以不能滿足需求,因此可以採用IP SAN儲存,也就是磁碟陣列+硬碟,IP SAN是SAN的一種具有超大容量的儲存裝置,可以接上千路視訊,1000路的監控系統可以採用6臺16盤位的網路儲存IP SAN磁碟陣列,IP-SAN磁碟陣列具有很好的擴充套件性、易管理性,可以適用於大型監控系統中。

    IP劃分

    在1000個攝像頭的IP規劃中不能處於同一個區域網,否則會產生嚴重的廣播風暴,影響網路頻寬和傳輸穩定,因此可以劃分不同的VLAN,伺服器、流媒體、終端裝置劃分獨立的VLAN,劃分6個VLAN,vlan100,vlan110,vlan120,vlan130,vlan140,vlan150,vlan100-vlan140分配給前端攝像頭,vlan150分配給監控系統的儲存伺服器、流媒體等終端裝置。

    尬聊科技,知識分享節,越努力越幸運,分享越多,收穫越多!

  • 4 # 智慧化弱電圈

    我是做智慧化弱電的,1000個網路攝像頭可以算是中型智慧化弱電專案了,對於弱電系統來說,組網只是系統的一小部分還有攝像頭的選型,儲存,解碼上牆,大屏顯示等子系統,下面我來做個簡單的分享!

    1、網路架構

    現在常用的網路架構層次主要分為三層,核心層,匯聚層,接入層,每個層次都需要配置相對應的功能。

    1)核心層

    核心層採用2臺H3C 10500框式交換機,具有如下特點

    ①採用先進多級的clos多級平面架構,可以做到嚴格的無阻塞、可重構,可擴充套件。

    ②支援IRF2虛擬化技術核心交換機支援虛擬化熱備技術,一臺主機down機,另外臺能馬上接管,配備雙電源,雙引擎及支援熱插拔技術。

    2)匯聚層交換機

    1000個攝像頭部署匯聚層千兆交換機,進行高密度接入,高效能匯聚,採用備份冗餘技術,匯聚和核心採用雙聯路保障,實現網路完全連線,推薦S5500系列即可。

    3)接入層

    接入層交換機主要負責終端攝像頭的連線,介面夠用就行,預算不夠可以選型傻瓜機,預算充足可以選型華三的S5120,可網管,即可滿足需求。

    2、IP地址規劃

    1000個攝像頭,加上儲存伺服器,平臺伺服器,流媒體伺服器,以及監控電腦終端,準備1100個IP地址已經足夠用,IP規劃如下:

    劃分6個VLAN,vlan10,vlan20,vlan30,vlan40,vlan50分配給攝像頭IP,vlan60分配給監控系統的儲存伺服器,流媒體,以及平臺伺服器等裝置地址。

    3、前端子系統

    前端子系統主要監控攝像頭的選型,可以根據不同的場景需求,選擇不同功能的IPC,比如低照度,人臉識別,車牌識別,人流量統計,行為分析,黑光,超寬動態,高空透霧,全綵攝像頭等型別。

    ①廣場/機場大場景下,可以選型鷹眼攝像頭或者AR雲鏡攝像頭,既能做到全景覆蓋又能做到人物細節的追蹤。

    ②特殊場景下的攝像頭選型,比如在石化,能源等行業可以選型防爆攝像頭,在海邊可以選型防鹽霧等型別的攝像頭。

    4、儲存裝置

    對於1000個大型攝像頭弱電專案,肯定需要採用CVR儲存,視訊中心儲存,整合編碼裝置的管理,儲存,轉發功能為一體的視訊專用儲存技術,支援主流的raid0,raid1,raid3,raid5,raid6,raid10,raid50,VRaid,jbod,host-spare,支援機械硬碟和SSD固態硬碟,具體計算儲存容量和攝像頭的碼流相關。

    5、大屏裝置

    對於1000個攝像頭的專案,肯定是具有指揮中心,大型的監控專案會選型拼接屏,拼接屏可以是46寸,或者55寸組成,可以顯示前端攝像頭採集的監控畫面,報警資訊,GIS地圖或者AR實景地圖等。

    6、解碼裝置

    大型監控專案解碼上牆都會選型視訊綜合平臺,可以根據專案需求搭配合適的編解碼板,在解碼上牆是功能更加豐富,支援融合,分屏,開窗,漫遊等多種功能。

    綜上所述,1000個攝像頭在弱電行業屬於中型專案,除了考慮網路傳輸這塊,還需要考慮前端攝像頭選型,儲存裝置,解碼裝置以及大屏拼接裝置。

  • 5 # 無日無色

    四個vlan 華為核心交換機有錢就做VSS 下聯鏈路聚合。沒錢就像我這樣湊合看。儲存伺服器放在和攝像頭統一核心交換機下。別問為什麼。租網協議ospf ➕BFD。伺服器區域配置成naas 或stub 自己看業務。防火牆區域看情況配。

    有啥子意見沒。

  • 6 # 任品吉

    1. 先懟一下

    1、人家只要1000個攝像機,把16位網段分20個21位的子網,不知道為啥要幹這個,估計是顯示自己多專業吧。關鍵又沒說明白,弄巧成拙。

    2、作者解釋:

    如果假設作者意思是將1000個攝像機都放入172.16.0.0/21這個網段,那麼可用IP範圍是172.16.0.1-172.168.7.254,一共是8*255-2=2044個,超過1倍的設計容量,這個無可厚非。

    但是網段設計有點需要說明的是:

    作者把把所有攝像機都放入172.16/21網段,沒有表明二層隔離如何設計,1000個IP的廣播包估計會拖死全網。

    如果將21位網段繼續劃分為24位子網,那麼新的問題出現:所有的攝像機都會認為別的裝置跟自己是同網段,到別的裝置的流量不會發往三層路由,如何將這些前端的流量引入後端NVR和視訊伺服器?

    3、VRRP的名字叫Virtual redundant Routing protocol 虛擬冗餘路由協議,既然叫路由,所以他執行在第三層並不是作者所言第二層。

    2. 設計方案

    下面說下我的設計,免的有人說我光說不練。

    前面有個作者說的不錯,1000個攝像機根據應用場景的不同可能有不同的組網方式:

    2.1. PON組網

    PON組網方式適合於園區很大,距離很遠的場景,因為網線只能傳100米,如果在100米內一臺交換機不能覆蓋48或者24臺攝像機的話,那麼採用PON是最合適的。因為首先距離遠,接入交換機和核心交換機連線必然採用光纜,那麼我一定希望接入交換機的數量越少越好,這樣能夠降低光纜、接入機櫃的施工成本。如果一個點需要接入的攝像機太少那麼採用PON方式就非常方便了,ONU裝置下掛POE小交換機就近接入,ONU通過分光器接入到OLT裝置,不需要採用什麼核心交換機之類的東西了。產品成本低,光纜施工如果人熟的話也不是很貴。

    2.2. 傳統交換機組網

    IP組網適應程度較高,從大到小都比較合適,而且會打個VLAN搞個直連路由就號稱自己會做網路的人滿地都是,能把靜態路由指對方向已經是高手。維護也比較容易找人。

    2.2.1. 網路結構

    監控網路的特點是攝像機之間不會有資料互動,主要的業務流量會由前端攝像機發往後端儲存。

    核心交換機通過Virtual Chassis組成一臺虛機,避免VRRP STP那種幾十年前的落後技術,接入層通過2條1G或10G光纖鏈路捆綁到核心,任何一條鏈路斷了也不會影響資料傳輸。

    考慮到從接入層到後端儲存的安全性,在核心交換機上掛2臺防火牆,起HA,這裡必須考慮的是全網1000臺攝像機,預估會有4G流量過來,所以核心交換機出去的頻寬必須是萬兆,防火牆吞吐效能至少達到7G以上。

    如果想便宜也可以,核心換單機,防火牆扔掉,網路照樣可以跑,只不過安全性和可靠性會更差。

    2.2.2. 三層引數2.2.2.1. IPv4設計

    以24位掩碼為一個VLAN,一個VLAN一個C,如果你不懂什麼叫24位,那麼建議再去看書,不要來問我。

    儘量將24或者48攝像機接入到一臺交換機上,這樣可以節約交換機埠,而且在接入交換機上不用選擇可VLAN的裝置,因為他沒有本地隔離的需求,只需要在核心交換機上對每個接入埠打不同的VLAN用以隔離二層廣播。也可以直接在QFX交換機物理介面(AE)上直接啟用三層,不需要搞什麼vlan interface。

    2.2.2.2. IPv6

    1000臺攝像機可以採用Site local 的fec0::/64地址段直接使用,不需要劃分什麼子網、VLAN。

    IPv6不存在ARP廣播,攝像機之間也基本不存在互訪的流量,所以完全可以直接採用一個大廣播域而不用擔心廣播風暴。

    Site local地址相當於RFC1918的私網地址,不會跟網際網路上其他地址衝突,這是一種自動配置方法。

    要採用這個技術,前提是核心交換機能支援IPv6並配置了字首列表,而且他需要作為路由器去響應攝像機的Router solicitation message。

    3. 產品清單

  • 7 # 大山裡的稻草人

    倒著來,

    裝置還是推薦poe,方便

    終端攝像頭,通過一條網線連線到poe交換機,poe交換機訊號順著光模組通過光線到機房主交換機,交換機通過網線把資料傳送到NVR,由監控伺服器來管理,畫面通過大螢幕拼接來顯示。這裡面,只要網路通暢,所有攝像頭上線,就可以通過機房來遠端修改每個攝像頭ip地址。這肯定要用a類網段,1.0.0.0到126.255.255.255。

  • 8 # 雁過無聲song

    建議採用OLT+ONU(或光貓)的方式組網,經濟實用。

    監控系統推薦使用海康的,一臺儲存伺服器,一臺流媒體伺服器,一臺平臺伺服器,綜合平臺和CVR集中採集系統。

    具體的光纜布放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沒有拓撲圖沒法幫你預算。

    以上僅供參考。

  • 9 # 弱電筆記

    1000個攝像頭,難點在與影象傳輸和儲存。

    這個問題挺有趣的,但是我並不覺得會有唯一的答案,不會有最好的組網方式,只會有最適合的組網方式。

    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來設想一下,什麼樣的場景會有1000個攝像頭組網?這點很重要,我們搞工程的,如果脫離實際在那裡空談就沒有意義了,對吧?

    一、大學校園,這個肯定是有的,而且有些大的學校還不止1000。

    二、超大的商業綜合體、醫院。

    三、平安城市、雪亮工程、智慧交通、高速公路全程監控之類的專案,這個從整體來說就很大了。1000個攝像頭,也只是其中某一個區域的需求數量而已。

    再歸納一下,從攝像頭分佈的角度來看。一和二其實是類似的,不光有區域的分佈,還有樓層的分佈,這是三維的監控場景。三呢,多數是在道路平面上延伸,可算是二維場景。

    這意味著三會有更大面積的分佈,其系統組網方式肯定會不同於一和二,不同的組網方式會帶來不同的影象傳輸方式和儲存監控方式。

    。。。。。。。分割線。。。。。。。

    先講講三。

    1000個攝像頭差不多要分佈在幾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那麼從系統組網上,應該會設定最少三層的傳輸和儲存結構。

    1、站級監控室;

    2、分中心級監控中心;

    3、中心級監控中心;

    則系統的組網方式很可能是這樣的:

    1、攝像機會接入到站級監控室,數量幾十或上百個不等,傳輸方式或網線或光纖。

    2、分中心下屬幾個監控室組建光纖環網,各監控室影象再集中到分中心的監控中心。

    3、幾個分中心再建立光纖環網,影象上傳至中心級監控中心。

    4、儲存方面,分中心級監控中心採用FC-SAN的儲存方式。站級監控室不設定儲存裝置,只通過流媒體伺服器呼叫監控影象,或者是通過硬碟錄影機來儲存本站影象。中心級監控中心不設定儲存裝置,通過流媒體伺服器呼叫影象,土豪的做法會在中心級監控中心再設定一層FC-SAN儲存所有錄影。

    。。。。。。。分割線。。。。。。。

    回過頭再講講一和二:

    因為是三維的佈設,所以覆蓋面積會小,只限於幾百畝的園區。那麼最有可能的方案是:

    這種結構大家就很熟悉了,典型的三層結構,網路劃分為接入層、匯聚層與核心層。

    資料儲存在監控中心,備份與災備機房。

    在監控中心有大屏和監控應用平臺,對監控影象進行管理、分析和聯動,在門衛室和保安科等也可以呼叫影象。

  • 10 # Geek視界

    根據我所知道的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1000個網路攝像頭組網,要考慮的因素比較多,要考慮總的流量、攝像頭的管理、網路的廣播風暴等。假如有流媒體伺服器、儲存伺服器等,還要考慮伺服器的安裝,網路吞吐量等。

    IP地址的規劃

    1000多個攝像頭,再加上各類網路裝置、附屬裝置,C類的內網地址已經不能滿足需求,可以考慮使用B類的私網地址,在172.16.0.0~172.31.0.0,之間選擇一個網路地址;

    1000多個攝像頭不能處於同一個區域網,否則有很大的廣播資料,嚴重影響頻寬和系統的穩定性,需要根據攝像頭的用途、區域等劃分不同的VLAN,相關的伺服器和監控裝置可以劃分一個獨立的VLAN。

    IP地址規劃案例分析

    這裡做個假設,選用網路地址為172.16.0.0;

    根據攝像頭的用途和區域劃分了20個VLAN,那麼需要借用主機位為5位(2^5=32>20)。使用VLAN號100~120,也需要將172.16.0.0劃分20個子網,子網掩碼為255.255.248.0,劃分的子網為,如下圖所示

    網路裝置選擇和組網

    建議採用三層交換機的方式組網,網路拓撲圖如下圖所示;

    三層交換機建議使用兩臺,不同VLAN的閘道器地址配置在兩臺三層交換機中,並且兩臺三層交換機開啟VRRP等閘道器冗餘協議,提高網路的可靠性;

    二層交換機作為攝像頭的接入交換機,採用雙上聯的方式接入三層交換機;

    根據攝像頭的用途或者區域劃分不同的VLAN,在二層交換機的介面上配置相關的VLAN資料。

    總結

    以上只是一個非常粗略的方案,只能實現基本的功能。實際組網中還需要考慮網路安全、伺服器的配置、是否採用POE供電方式、綜合佈線、監控管理平臺等等。如有問題請在評論區留言補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有沒有好的防脫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