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那日他鄉
-
2 # 東方時代的潮流
蘇東坡《艾子雜說》
昔人將獵而不識鶻,買一鳧去原上,原上兔起,擲之使擊。鳧不能飛,投於地。再擲之,又投於地。至三四。鳧忽蹣跚而人語曰:"我鴨也,殺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擲之苦乎?"其人曰:"我謂爾為鶻,可以獵兔耳,乃鴨耶!"鳧舉掌而示,笑以言曰:"看我這腳手,可能搦得他兔否?"
譯文:
從前有個人要去打獵卻不認得鷹隼,買了一隻鴨子,就到野外去了。野外竄出一隻兔子,(他)扔出鴨子,要它去追捕(兔子)。鴨子不會飛,跌到地上。(他)又扔它出去,(鴨子)還是跌到地上。這樣重複了三四次後,鴨子忽然蹣跚(走著)像人那樣說:"我是鴨子,(被)殺了吃肉是我的本分,怎麼把亂拋擲的痛苦加於我呢?"那個人說:"我當你是隻鷹隼,可以追捕兔子,(沒想到)你竟是只鴨子呀!"鴨子著舉起腳掌給主人看,笑著說,"你看我這樣的腳掌,能夠抓到兔子嗎?"
寓意:
故事中的那人犯了一個低級錯誤,他不了解鳧的本領是什麼,就想依靠它捕捉獵物,結果可想而知了。這個故事告誡人們:要發揮其作用,必須知其長處和短處。
1.故事告訴人們,狡猾隱蔽的敵人不僅像凶殘露骨的敵人一樣可恨,而且更難防範。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
2.做事情時心存危機感,謹慎處理,往往能化險為夷;相反,如果掉以輕心,常常會引起禍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就是這個道理。
3.要警惕身邊的壞人,注意識別,因為他們往往善於偽裝要審視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