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易旨語外賣課堂
-
2 # 貓二謙
外賣代運營的工作
1、店鋪開通(熟悉的話應該知道開店還是挺麻煩的)
2、選單設計(結合店內現賣菜品以及周邊競對,設計適合的選單,包含菜品、定價等)
3、圖片拍攝(專業攝影師拍的照片再美化處理下還是很有衝擊力、誘惑力的)
4、選單上傳(將菜品名稱、定價、說明、圖片、餐盒等資訊上傳到平臺上面)
5、店鋪裝修(主要是店鋪logo、宣傳banner、店鋪公告、品牌介紹、營業時間等資訊的調整)
6、營銷活動(滿減、滿贈、買贈、代金券、折扣菜、流量活動等系列營銷活動建立)
7、客戶評價(客戶評價的定期回覆,以及重大投訴的協助處理)
8、平臺對接(平時與平臺業務保持互動,搞好關係,爭取更多的資源)
當然上面的工作有的是一次性的,有的是需要持續性做的,比如選單的維護、營銷活動、客戶評價、平臺對接等,是需要耗費不少精力的,同時也需要一定的專業性。
上面說了外賣代運營的工作,其實很多人一定會說,這些事情商家都會做,感覺你們沒啥價值,那接下來就簡單說說他的價值所在。
1、餐飲從業者不少真的是網路基本功很差的,沒有外賣代運營,他根本無從事所
2、店鋪線上運營還是耗費很多精力的,交給外賣代運營,店家真的是可以節省不少時間,聚焦其他的事情
3、從成本的角度,規模不夠大的餐飲企業,僱一個專門運營的人員,成本還是很高的,更別說管理、培訓等成本了
4、從專業的角度,代運營公司都是各版塊相對優秀的人才,天天又都在研究每一個細節,不斷學習,不斷進化,我覺得還是比大部分餐飲管理人員更專業
不是什麼樣的客戶都適合找外賣代運營,同樣也不是什麼客戶外賣代運營都可以接,雙方還是一定要相互篩選的,否則最後互相不認可,難免會不愉快的。
1、優質單店、連鎖店,其中超大規模的連鎖店可以自己組建團隊的,這類客戶生意穩定、產品過硬和團隊靠譜,做線上銷量差不了,更重要的是他有錢可以給你分,並且還能長期合作
2、店鋪生意一般但產品過硬、團隊也相對靠譜,這種客戶其實真的是優質潛力股,做起來的希望還是很大的,並且一旦做起來商家會對你感恩戴德的
3、老闆網路基本功差或沒有精力的,這種客戶主要以單店或小連鎖為主,老闆沒啥文化不懂網路,或者是兼職開的店沒精力弄線上,這種客戶的需求還是蠻強烈
4、店鋪生意差虧損狀態,急需通過外賣進行突破,這種客戶需求最強烈,但篩選時一定要慎重,老闆理念、團隊態度、產品口味如果感覺不對,就別合作了,大多情況都沒戲,生意差都有其內在的本質原因,營銷也救不了的,另外店鋪虧損後期斤斤計較煩死你。
1、平臺賬款:商家嫌對賬麻煩的可以走代運營公司賬戶,但大多商家出於安全考慮,都會走自己的賬戶
2、保證金:主要是擔心有的商家後期違約或拖延不給服務費等情況發生,所以前期會要求商家支付一定保證金,合作結束後退還
3、基礎服務費:這部分是固定的,就是商家前期一次性或每月支付一定的服務費,也是對代運營工作收入的一個基礎保障
4、服務佣金:這部分是變動的,一般是平臺淨收入的一定比例,可以跟商家商量設定階梯比例,有的話會給商家適當保底,保底部分不收佣金,但淨收入越高,佣金比例會越高
5、合作期:一般是1年,當然越長對代運營公司越有利了,到期後能否續約,就看商家的認知度。
1、每個商家情況不同,每個區域的市場情況也不同,所以提供的服務很難標準化,進而對人員的要求就比較高,能聚攏多少優秀的運營人才,就決定公司能發展多大
2、餐飲外賣銷量的好壞,五分產品三分品牌兩分營銷,產品和品牌不行,再多營銷手段也沒用,而優質的產品和品牌相對比較有限
3、產品、品牌和服務都是商家的,代運營公司把握的營銷環節相對對商家控制力還是比較弱,所以真的是在努力成就別人
4、服務費收款麻煩,當然這個跟很多行業都是類似的,後付費需要專人催收,現金流不太好,資金週轉上會有些壓力,甚至店鋪倒閉或糾紛賴賬情況也時有發生
5、遇到人品差沒、契約精神的客戶,違約也是很正常的,隨便找些理由,比如你們做的太差或生意差不幹了等,即使協議寫了違約金,扯起來也是很費勁的
6、商家希望單量多但營銷支出少,但現在外賣市場,營銷支出少想把外賣做好很難的,營銷支出多了,代運營賺的佣金是多了,但商家老覺得自己虧了,雙方其實是沒有利益捆綁的,遇到不懂又自認為很懂的商家,溝通成本還是很高的
運營不是什麼神奇的事情,單量增長了、死店做活了,原因無非就是把各個運營模組從頭到位都執行到位了,確實工作量很大,但是隻有這樣才能帶來實在的增長。
-
3 # 快遞員的一天
餐飲行業受各大外賣平臺影響,堂食客流減少。做外賣勢在必行。但是也不能盲目操作,導致流量不足淪為陪乘。
目前外賣市場以美團和餓了麼為主,兩家抽成不一。需要提前瞭解你所在地抽成,半徑3公里之內倆家的流量對比後選擇一家推出外賣(如果倆倆都上的話,會被降權)
在選擇好外賣平臺後,抓好第一個月新店標識,分為4周進行。第一週搶奪流量,以低價,高質量,店內主菜為主,積累評分增加曝光度。第二週價格微調至盈利,讓顧客認可現有價格。第三週開通新店特推保持單量增長。第四周除特價產品其他恢復至店內價格。做外賣第一個月最為重要,如果第一個月沒有做好的話只能花錢買推薦。
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做外賣不能想著上了平臺就等著顧客下單,在首月工作做好後,我們要細緻的恢復每一位顧客的評價,絕對不能出現不必要出現的差評,如灑餐,超時等騎手原因,產品描述不詳導致顧客下錯單等差評。每一單外賣夾帶一個小禮品,給顧客一個小驚喜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做餐飲做的就是良心,套路再深也不如貨真價實,賓至如歸。
-
4 # 㵘䨻
來單就做(面類看情況而定),店裡忙就關店(如果店裡忙你外賣還接單做不出來只會適得其反),和騎手搞好關係,沒了
-
5 # 強歌1122
剛開始做外賣,不知道什麼是運營,有什麼好的教程和見解?
送外賣的工作運營就是先搶單,到時候上哪店裡取餐,把顧客點的餐及時送到顧客手中別把菜湯弄灑了就沒你啥事了!這叫運營,也有叫運輸的。
至於教程和見解看看其它人怎麼送就是實際教程。等餐時幾個小哥都坐在電動車上閒侃。沒有任何技術含量。
回覆列表
外賣運營分兩種,要麼請代運營,要麼自己學運營,我們首先來看下外賣代運營。很多商家都有一個認知誤區,認為請別人代運營幾個月後,把店鋪優化好,等運營結束後,店鋪單量就會趨於穩定,但現實往往事與願違。
因為外賣代運營行業魚龍混雜,運營人員的能力也是參差不齊,甚至有的外賣代運營機構為了追求數量而犧牲質量,一個運營人員運營多家店鋪,身兼數職,往往分身乏術。從而導致了運營質量的降低,店鋪的單量和利潤不僅沒有提升,甚至比運營前更低。
而有的外賣代運營機構提出所謂的保證單量、按效果付費的模式,只不過是為了犧牲商家更多的利潤提高抽點而已。因為運營好一家店鋪要的不僅僅是有線上運營能力,還要有好的產品、用心的服務、線上線下的配合等多種因素構成,我想我們商家自己都不敢保證有多少單量,更何況是別人呢?
說到這裡,可能有的商家會有疑問,難道代運營行業都是這樣嗎?就沒有一家代運營機構能實實在在地為商家服務嗎?我相信是有的,但也是鳳毛麟角。
那麼,我們是選擇代運營還是自己學運營呢?這個看您的定位,如果你想在餐飲行業做長久的話,最好自己學運營或者培養運營團隊。
如果我們選擇自己學運營,那我們主要學的是什麼呢?學的是精細化的運營策劃能力和資料分析能力。因為商家後臺的功能和平臺規則是會不斷更新的,如果僅僅是學習後臺如何操作,那是學不完的。我們要學習的是如何分析後臺的資料,如何利用資料反饋的結果合理調整我們的店鋪。